分享

儿子好还是女儿好

 阮弼毅 2014-10-09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质量大为改善,在物质生活与精神都具备的情况下,不管经济条件好的还是条件差的家庭都希望自己有个儿,能传承香火,当然更希望多子多福。现在人们对生儿生女不那么强烈了,但一个二个孩子还是要有的。任何一对夫妻都盼望能生个一男一女,计划生育政策致使有一部分60后、70后甚至于80年代中期出生的,结婚后将面临一胎孩子的结局。但对一小部分农村及少数民族的出生在这年龄段的她们往往有几个小孩。可以说是儿女齐全,不存在独苗。

     对于国人生男孩那可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其实西方国家也是一样的正统。只不过认为中国思想传统。从古至今那个时代不是刀耕火种靠男人打拼天下,人肩人挑总不能女人做吧,力气活还是靠男人做的。挖煤的、建筑工地上、搬动工、田地活那个不靠男人,是性质决定男人要付出,由其是过去田地活家里没有个男孩那谁来干农活呢!过去农活可是个风吹日晒,肩挑人扛的体力活。现在人们说“儿子是‘讨债鬼’、女儿是‘贴身小棉袄’”。那是经济社会发生了变化,很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活越来越少,连妇女也能在简单的机械作业下完成,农活基本用不到男人,一年二季大忙,机械下田栽种收割,只需平时维护保养农作物,收割时只需把粮袋拿来,灌完就拉回去晒一下,若不晒,在田头农民就卖完了。忙时根本不用男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田地征用流转等,农户手中田地逐年减少。很多农民光是身份农民,其实手中以没有土地。也难怪男人地位降低了,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活不多了。大多数男人都出去或在本城市郊区打工了,
而且挣钱难,工种苦,薪酬少,无保障,是当今很多壮年男人真实写照。

     儿子还是女儿好?关键是孩子走向社会,给家庭带来什么影响。若男孩一事无成,吊二郎当,不务正业,而且好吃懒做,到了成年不愿意劳动,倒愿在家卧着啃老,那怕大学毕业的男孩也是这样,能不让父母操心吗!因为到了这个年龄需要成家结婚持家,是男孩的话更需要工作结婚,父母这时压力自然大,认为若是女儿大学毕业或在家呆着没人说, 这是男女观念问题。若女孩也是和男孩一样好吃懒做,就想嫁个金龟婿,也是父母头痛的事,不管男孩女孩都要有自己的事业。当然男孩家在孩子要成家时想的自然比女孩多,因为男孩家要有经济实力,若没有经济实力那就拼的是男孩的事业,男孩有了好的事业也不愁没姑娘喜欢他。

      现在的男孩担负的责任是儿子、父亲、丈夫、女婿角色,女孩同样担负的是女儿、母亲、妻子、媳妇的角色。甚至于更多的角色。这个是无法选择的。的确很多的女儿孝顺父母却是好得不得了,女儿可以经常看望自己父母,平时买些可口饭菜奉送,并有按摩聊天防护,有事没事喜欢望父母家跑来跑去。印了那句“俺是小棉袄,体贴不会少,已成人家妻,衷心父母好”。
然而,世间的事理并不是平板一块,有不孝顺的儿,同时也有不孝顺的女。当然有些做女儿的,为了自己的小家庭,非常自私,当年老的父母瘫倒在床上时,就不来了,还说沒她的责任,有利益要得的时候就是自己的老上人,不想付出的时候,就是儿子的。当然,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做女儿的挣钱少,当不了丈夫的主,想敬孝,又怕做了孝女引起自己家庭不和睦。这不能单纯怪女儿。”有的女儿看上了父母的房子、存款,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分杯羹。有的女儿离得远、嫁得远只能望洋兴叹,没有办法。想尽孝却鞭长莫及。

     国人与外国人一样在床前或在平时任劳任怨服侍父母大多数是女儿多。 
总体上做女儿的确实比当儿子的比例高不少。这其中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男子相对心比较粗,而女人的心性特质就很细腻,对有养育之恩的父母有一种天然的细致的感恩呵护之心;二是大多数男子的爱很多时候都是“深沉”的,俗话说“有孝心,没有孝行”,而女子的爱普遍是显现的,明朗的,她们的孝行就代表了她们的孝心;三是女人的社会地位普遍提高,多数女人担负着“当家作主”的神圣职责,为提高家庭的稳定系数,很多做妻子的实行“和平演变”,将丈夫钱袋子悉数控制,很多做丈夫的甚至不知道自己家究竟在银行里存了多数钱;四是很多男子心胸宽广,在对待孝顺彼此的父母方面不与妻子斤斤计较,有的主动减让一些;五是很多当儿子的是家里的顶梁柱,有的一年四季在外奔忙打工,难有分身之术陪护父母左右。也难怪医院护士都用女士多,因为她们细心体贴,住院的老人感觉舒心。

    
但是,总的来说,不孝之人,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不防老;孝顺之人,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能防老。关键是家庭教育问题!具有良好的家教,保准个个都是孝子孝女贤媳贤孙,做子女的,再忙也会腾出孝心来,再“胡搅蛮缠”的,孝心也不能倒;家教不好,一蟹不如一蟹!就拿做儿媳的来说,如果早年受到父母“仁义礼智信孝悌”教育熏陶,她在对待公婆方面一定会持“俺也有双亲,半儿也是真。快去献殷勤,出手不能贫”的孝心思想。其实很多媳妇对待公婆比敬重自己的父母还要亲密,我个人认为关键还是父母的教育问题,若做长辈的对待祖父母一般,而且不孝道。晚辈都看在眼里,若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处处作表率做榜样做晚辈的怎能不孝顺呢!而个别做儿媳的,自私自利,只知道多占公婆的,丈夫稍对公婆孝敬一点,她就胡搅蛮缠,蛮不讲理。若对自己父母好,她就说多少。所以说,作为男人处在中间那种滋味肯定是不好过的。想尽孝却无能为力。而作为男人父母也不愿意儿子夹在中间受气,孝道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意吧。

   当我们总说儿子不好的时候,那大家想想。由古至今,世界名人千千万,有多少是女士们。不管是政治精英、文化名流,那怕是厨师缝纫师裁缝师设计师都还是男人独步天下,虽说有女士们当总统总理名流那毕竟是少数。不管那个朝代那个国家在台上坐着的是几乎是清一色男性,就是有女性也只是点缀。可以说男性主宰着这个世界。走入经济领域,也不泛男人当道。我想说的是当你们的儿子一旦拥有如此高的权位和财富,家族荣光,衣锦还乡,似想一下,你还说儿子不好吗!说儿子不好的人那是悲观的,因为他看不到儿子的成就和希望。也难怪躺在病榻上的老年人,那怕儿子不在身边照顾,他也没有半点抱怨,一提儿子往往脸上都露出丝丝得意,为什么呢?因为儿子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荣誉,让他们的老脸挣足了面子。所以说男人要有事业,要有奋斗不息的目标。要知道你看见过那个政治名流或拥有过多财富的人,在床前天天侍候病榻下的父母吗?那是不可能的,偶尔做是可以的,长期服侍是不现实的,毕竟他的事业需要他亲手做的,做父母的知道,若儿子没有了事业那什么也不是。这就应了古人所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若儿子没有给你带来荣誉和在医院吹牛皮的资本,倒让人不省心,肯定让病榻下的父母亲痛心。不要说尽孝了,光操心的就够呛了。这时自然会说女儿的好了,女儿在病榻下尽心尽力,热情照顾添衣送饭。能不说女儿好吗。

   社会不管如何发展,生男孩女孩都高兴,谁家不想生男孩呢!关键是生了男孩女孩不能宠着养,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不学无术,要让男孩女孩明事理,懂道理,父母要时刻注重自己形象,
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爱工作爱家庭爱家人,对自己的父母尽心尽孝, 这样的父母教导出来的孩子能错到那去呢。现在人们在给孩子找对象不就是看重孩子的父母品德吗,若孩子的父母品德不行,教出来的孩子也不会好到那。有人说男孩怎么怎么的,其实女孩撒起泼来不亚于男孩,你看结了婚的女士,很多女士是温柔贤惠善良大方的,持家有度,是个好女人。但也有个别女士整天不务正业,好吃懒做,不是麻将就是赌牌,男人说了她就会耍横,还会泼口大骂。甚至于有的女士游走于娱乐场所声色犬马中,这样的女孩谁家娶了她,谁倒霉。这样的女孩难道说父母不痛心疾首吗!

                                  2014年10月9日            阮必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