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堰绿松石主要产地分布

  2014-10-10

  十堰绿松石矿位于武当山脉的西端、汉水以南部分区域内。地质上属秦岭褶皱带东段南缘武当地块西侧,含矿底层是寒武系下统的含碳或含泥硅质板岩。这里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底层褶皱倒转重复出现,含矿层数目也不同。

  地质工作者还发现,绿松石矿往往沿断层有规律的分布延伸,绿松石在节理裂隙中呈网状和脉状分布,在母岩的层间破碎带中,绿松石矿体呈透镜状、藕节状、串珠状出现。绿松石一般呈结核状、粒状、葡萄状、豆状等等。

  主要矿点有:

  郧县云盖寺、上阳坡、火烧寺;郧西的广山寨、姚坡、马家沟;竹山的洞子沟、七宝寨、皇城、喇叭山、金莲洞等等。其中,郧县绿松石是古代“襄阳甸子”的主要产地之一。
  据资料记载,郧阳绿松石闻名于世,在清代就有人开采。当时共有矿点80多个,古采矿坑和老洞到处可见,都为顺层开采,一般深10米~30米,最深达200多米,老洞中清晰可见挤压透镜体、脉状和薄膜状绿松石。

       仅竹山县喻家岩松石就见老矿洞17个,一般深10~30米,最深达100米。
       又如郧西县洞池松石矿、郧县鲍峡云盖寺松石矿等,均发现许多老洞,围岩主要为古生代含碳质板岩,矿体一般大者仅宽0.2~2米,长1米~10米,小者宽0.2米~0.7米。
       该区各矿床均分布在寒武系下统的含碳或含泥硅质板岩中。这些矿点的含矿层,由于受地层和构造的影响,数目不一,最多有5个含矿层。一般可为1~3个矿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