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语文
l 《母语的悲哀》 母语的悲哀 屈原、鲁迅的经典不过是语文课堂上的流星,稍纵即逝,英语、日语的补习班从课内到课外,方兴未艾。幸亏还有中考、高考那不菲的分数在诱惑,否则母语早被丢弃在爱情遗忘的角落。——闻道“外语”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汉语”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从小学开始,学母语就浅尝辄止:读诗文一目十行,从不含英咀华;写文章信笔涂鸦,何尝咬文嚼字!于是,学《论语》只是背诵默写,学《庄子》只是完成作业,学李白只是寻章摘句,学苏轼只是文白对译。到头来,自以为母语轻车熟路的我们,汉语之皮未得而文化之毛已弃,工具之椟未买而人文之珠亦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 呜乎哀哉!谁“见”寸草心,“思”报三春晖?中华母语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仅以《母语的悲哀》唤醒未泯之良心:
l 唯题海战术是求。
l
l
不仅为升学学语文,更要为人生学语文。
l
1.
2.
3. 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弊病则是:学习语言靠戴帽,学习人文靠口号。含英咀华被抛弃,精思深悟被冷落。
4. 经常看到这样“满堂喝彩”的文学鉴赏课:只要学生回答问题,不管内容怎样教师都一 律报以赞美之辞,不是“好”、“太好了”,就是“棒”、“太棒了”。据说这是依据文学鉴赏的主观性,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则而来的。但千万不可忘记:真理哪怕再向前走一小步,那就是谬论。如果鉴赏超出了文学作品本身提供的意境范畴,亦即用主观性超越甚至取代了客观性,那么文学鉴赏就会蜕变为脱离文本的信口雌黄! 真相何寻? 啊啊! 我们伸长了双臂, 拨开云层,直冲天际, 虽然够到了月亮, 却依然触不到真相…… 但不必害怕被欺骗, 这世界原本就是建立在假相之上的。 ①这首小诗仿照冰心诗特征,写出了她对人生的见解与迷茫,其中可从“却依然触不到真相”来看出。的确,人生就如一场幻梦,谁又知道将何去何从呢?没有人知道答案,或许有一天我们将找到它。 ③我认为这首诗有优点,但也有缺点。优点是它用诗歌将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观点说得很清楚,也能够看到一些冰心诗的影子。但我认为这个世界也并非全是骗局,我们的思想应该乐观一些,多想一想充满希望的事。 修改稿《寻找真相》
5. 网络双刃剑
备课少精思,授课无独见;
语文教师的“五不像”角色
l
绿色文言文教学 “熟读”练语感
l
1.
2.
3.
4.
5.
6. 《爱莲说》
假如周敦颐生活在当代,也许他会做学生,但他绝不会成为因追星而丧失自我的 “钢丝”,乃至毁灭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假如周敦颐生活在当代, 也许他会做教师,但他绝不会只抓“升学率”,不抓“成人
率”,把学生异化成可悲的考试机器。
假如周敦颐生活在当代,
假如周敦颐生活在当代,也许他只是一个普通公民,但他绝不会唯利是图,为非作歹,成为污染社会的垃圾。 让周敦颐死而复生虽不现实,
但他不朽的美德,却可以永远激励包括我们在内的后人,在文明的大道上前行!
l 文言之悟
初学文言,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劳而无功,私欲废止。因语人曰:“陈腐之言,何用之有!”期年之后,始痛悔黄发无知,出言不逊。既惭吾齿尚幼,无以咀嚼古文之英华;亦愧吾智尚愚,无以领悟古人之精神。所幸吾师有教无类,弟子病未膏肓。赖晨钟而惊梦,感白驹以惜秒,追东方之旭日,行吾生之蜕变。 驽马不舍,十驾之功;犊牛不怠,期年有获。一日,昔日同窗过余曰:“近悉足下诵读文言期年矣,所悟何在?”余脱口对曰:“文言乃聚古代文学之精粹,集骚人墨客之文采,不可不诵;亦为华夏文化之载体,述上下五千年之文明,不可不修;更涵志士仁人为人治学之至理,不可不悟。其学术之价值,历千秋足以不朽;其育人之功效,经万世犹可常青。此诚我中华骄傲于世界者!余有幸习之,不胜受恩感激。” 言罢,步至中庭,仰目青云,纵情高诵《腾王阁序》,凡七百一十七言,无一错漏。“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渔舟唱晚,音犹盈耳;落霞秋水,景若在眸。同窗瞑目侧听,如醉如痴,疾声赞曰:“善哉!君之文言高于余远矣。文言之路修远兮,吾将步君之后尘而求索。”言毕,握手相视而笑。 余是以悔悟:“陈腐”之说,实属狂言;文言瑰宝,其价无穷。青史英烈,历终生而长思;哲人箴言,度百年而永铭。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先贤赐余之无尽藏也!良机不逢,叹“应试”而无奈;名师既遇,修人文以何难!心有所悟,欣然忘食以书志;学有所成,慨然废寝而写怀。余为斯文,既述独到之悟,并以为“诵读学习”明效之验也。
熟读精思,登堂入室
甚爱读之。然文中之妙笔、作者之胸臆,一概不知,余之学文言仅入门矣。 高中幸得先生教余以《朱子读书法》,方知昔日之学仅“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虽漫浪诵读,难得文章之精髓。余乃力思其文,果见其效:既得文言词法句法之浸润,亦受古代灿烂文化之熏淘。 英雄功烈,催人奋进;睿语名言,励人雄起: 自此,余之学习方登堂矣。读之愈博,其感愈多,而其思愈深;思之既久,豁然顿悟:为文之道,贵在为人。欧阳修借古讽今,析青史以示君;范仲淹忧国忧民,记名楼而励友;韩昌黎怀才不遇,著《马说》以抒愤;刘禹锡洁身自好,铭陋室以德馨。故《文心雕龙》曰:“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其言与大师之为文,岂非源于一理欤? 反思期年文言之学,由初时之言而不文至今日之落笔成文,虽颇历艰难,然余已颇得文言三昧。今为此文,且自勉曰:“余文言之学,非独登堂,且已入室矣。”
l
l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l
针对当今青少年的某种弊病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做法,并恰当引用“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l
1. 现今的青少年过分追逐名牌,NAKE的鞋子,ADIDAS的衣服,CASIO的手表……诸如此类的名牌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就说我们初中生,互相攀比已成家常便饭,把这些“光鲜”的东西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惜耽误了学业,这令我十分反感。从小就不关心名牌的我(认识的牌子不过三个),一年四季就是那件蓝白相间的校服,因此就成了他们冷落的对象。 我被大家说成“书呆子”,就因为我抵制这些东西,老看书 。看着他们在他人面前张扬而引起“啧”声一片后,我总是在一旁轻蔑地冷笑……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了:我“全班第五”!再看看他们,“倒数前十”!我想,无论如何他们也美不起来了,此时他们那华丽的服饰又显得那么扎眼……而我只轻吟诗句:
2. 现在的青少年,喜欢出风头,也同样喜欢赶时髦,随大流。也许喜欢展现自己是好的,但这需要你长时间的积蓄,酝酿。当一切都已准备好之后,你可以把你积蓄的东西爆发出去,既可以震惊他人,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也可以成就一番作为。然而当今的青少年,争强好胜,却变得愈发浅薄了。 他们只注重结果,喜欢被关注,被崇拜,所以就急于把自己展示给别人。或许在一段时间内风头出尽,甜头尝尽,然而当那点可怜的积蓄耗尽之后,他便很快被人遗忘。所以在我看来,最聪明的人应是低调的,他处在一个清静的角落,冷静地注视着这个乱哄哄的世界,默默地积累、打磨自己。 从别人身上汲取经验,然后在一个适当的时候爆发出来。所以,他人闹,他人争,切莫心急,“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成功必将属于那些最沉稳、最有耐心、最深邃的人!
3. 初二生活快结束的时候,很多同学的青春盲动也开始了。有的男生开始评论某个女生;有的女生开始讨论到底是“他”好,还是另一个“他”更好。他们却不知,花儿开得越早,凋零得越早。
4. 90后似乎给人的感觉是张扬,轻浮,不正经,以至于网上甚至有人评论“90后就是脑残的一代”。的确,90后中确有脑残的,但绝不是脑残的“一代”,不过其他人中也有脑残,比如张可可。 在这充满流言蜚语的世界里,我们应该保持真正的自我,正应了元好问的那句“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让他们“闹”去吧,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做真正的自己,不随波逐流。元好问这首诗本就是写给我们这些尚处于人生春天的人的。 我们应厚积薄发,要做到该发的时候发得出来,那些早早“闹”完的人们并无什么真正的内涵,不过是一时的哗众取宠罢了,只能红一时,而不能红一世。当人们的兴趣过了后,自然就红不起来了。而那些能真正做到厚积薄发的人们则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要红就红一世,能真正做到永垂不朽。
5. 曾经有这样一个轰动一时的事件:一名大学生在动物园里用硫酸泼狗熊。他未曾想过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可能只是一个突然蹦入脑海的念头,便使他冲动地付诸行动。“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理智和清醒是青少年必不可少的。 儿前,你应想到那食品是不卫生的,理智地止住口水,悄然离开;与同学发生争执时,你应想到自己也有过失,理智地站在对方角度思考,真诚地道歉;一张苍白的试卷摆在眼前时,你应认真分析失误的原因,理智地改变学习态度和方法。
l 小心春天·寄语花季学子 赵谦翔 春天来了,切莫急于穿上春衫: 不知何时,会袭来倒春寒。 春天来了,切莫急于开窗直面: 不知何时,会袭来沙暴满天。 春天来了,切莫一味地狂欢: 花红柳绿中,暗藏着病毒漫延。 花季学子,千万要小心春天: 一旦开出谎花,必失去硕果满园。
l
l 北大自招语文试题
l
l
l 落实“育人为本”! 乘车与乘机 赵谦翔
高瞻远瞩,
l 1.谢谢赵老师的两年教诲,劣徒做七律与恩师作别。 别恩师
适逢早春露锋芒,恰遇晚秋怀痴狂。 两年细雨润锈铁,数载清风净心房。 今朝林间射猛虎,明日风里斩豺狼。 只待十年再相聚,定是华夏绿苍茫 2.敬爱的赵老师:学生肖昀袆谨以这阕词作为“再见礼”,感谢两年来您对我的鼓励和 批评,并祝您在今后的日子里,延续辉煌! 浪淘沙 秋霜染鬓边,激情犹燃,诗意栖居在人间, 绿色语文君独到,何必让谦。 试较众比肩,才疏学偏,只赖灵光偶翩翩。 吾将坚持如赵子,会当翔天。 致赵老师
昔日作文很无奈,一头雾水两眼白。 文题如锁实难解,才思若栓终不开。 暮去朝来至岁末,渐有所得喜增才。 行文表意略有成,吟诗作赋也不赖。 方欲随君入高三,另辟蹊径闯题海。 岂料师生缘已尽,无奈只好说拜拜。 种种往事留身后,谆谆教诲记心怀。 考试分数虽为重,人生大道不可乖。
赵老师:您教我的两年里,我感悟着语文的魅力,提高着自己的修养。我在您行云 流水、天马行空的字里行间,学习着语文;在你激情的课堂、绿色的语文里,热爱着语 文。
们语文的同时,也感动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人生,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进。您的 绿色语文,让我明白了语文果真很可爱。 师恩两载,蓦然回首,已是尽头。 您是个:普天下教师领袖,盖世界“绿色班头”。有的是一颗将绿色进行到底、特立独行 的“猪脑猪头”;有的是一身蒸不烂、煮不熟、吓不倒、刺不破、挑不透、绿油油的“猪胆猪肉”;有的是一腔“老夫聊发少年狂”、鞠躬尽“翠”、博古通今的“猪血猪油”。 漫天绿阵透清华,
亲爱的赵老师:当您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您的激情万丈、您的渊博学识还有您独特的授课方法就深深吸引了我。“三精”牌“一言心得”、“绿色作文”等绿色的种子就在我心中发芽。但由于我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险些将这些绿色的诗意之芽扼杀。正是您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拯救了我,让我重新踏上了绿色语文的道路。 您不仅教会了我“绿色作文”的写法和“绿色诗歌”的作法,您更教会了我“绿色人生”的活法。这些都将成为我未来人生的向导,并成为永远值得回味的珍贵 而美好的记忆。
我。再写一首藏头诗,与您道别: 赠赵老师 谦谦君子从师路,翔云凌空爱诗书。 语坛教学辟新径,文苑读写创异途。 万事标新最辛苦,古来立异皆孤独。 长江后浪推前浪,青胜于蓝硕果出。 您的学生 乐杏坛居 仿陶渊明《归园田居》 少有痴书韵,性本爱杏坛。 跳出尘网中,弹指廿六年。 羁鸟归绿林,池鱼返清潭。 耕耘心田上,滋润蕙与兰。 读书芳草碧,作文绿如蓝。 师生同进步,教学两精研。 推敲苦中乐,吟咏诗里闲。 讲座千余场,述怀百万言。 陶令乐南亩,我乐桃李园。 清华秋色好,霜叶红似燃。 大气污染了,有人呼唤绿化; 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唤绿化; 粮食污染了,有人呼唤绿化; 住宅污染了,有人呼唤绿化; 语文污染了,谁来呼唤绿化? 教育兴亡,匹夫有责; 绿化语文,舍我其谁? 绿色语文,
跨东西,英姿动人千户访; 穿古今,美誉留世万家传。 勤行在足,勤思在首,勤为道, 树木需田,树人需心,树要思。 洙泗学于晨,为梦苦读在午,陋巷笃学 于昏,霜月中条在夜,时时我思也; 舞雩乐在春,费心钻研于秋,寒窗苦读 在冬,瑶琴一曲于夏,事事吾望哉。 鸟巢赏月
中秋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