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人处世
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大事者,无不从立志始。曾国藩立志完成儒家“内圣外王”之道,除了曾府“半读半耕”的家风陶冶外,主要是他终生遵循“五箴”的主旨修身,并由此而得出诸多为人处世的秘诀。这些秘诀使得以独步官场,挺立于权力斗争的漩涡而不败。在他的书斋里,有这样一副联: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上联自诫,指世事纷繁,一忙就容易出错,务必戒躁。下联自勉,甘从苦来,人要吃得起苦、耐得住劳,历尽磨难才有可能成为完美之人。1859年4月1日,曾国藩又作了一副自箴联: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 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上联借《孟子》之典,表明要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下联表明了“终身有乐处”之意。从以上曾家两代三联不难看出曾国藩为人处世之秘诀。 二、孟生一语双关
孙承祖志; 孟生未多加思索,即对道: 孟受曾传。 孟,指孟子;曾,即曾氏始祖曾参,孔子的高足,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他的再传弟子,所以说“孟受曾传”。同时在这里又一语双关,孟又指自己,曾又指曾国藩。意即我小孟受益于您曾大人的教诲呢!孟生的恭维恰到好处,难怪曾氏听后即大加赞赏。
三、总算扯平了
替如夫人洗脚; “如夫人”即妾之雅称。曾国藩一听,好家伙,心想你既然无礼,就休要怪我了。他略一思索,随即对道: 赐同进士出身。 左宗堂一听,面红耳赤。那年进士考试时,左宗棠正在新疆平乱,他请求回朝应试,朝廷不同意,要他继续平乱。为了安抚他,皇上搞了个“赐同进士”把他。而那时的官员,看重的偏偏是这“进士”出身。对边还将他这个“赐同进士”视同“如夫人”,就显得更低微了。左宗棠吃了这个哑巴亏后,一直耿耿于怀。一天,他与曾国藩同到一官员家做客,左宗棠想报复一下曾国藩,又提出对联,这回曾国藩来了个先下手为强: 季子敢言高,仕不在朝, 隐不在山,与吾意见辄相左; 这出边说左宗棠自命不凡,又将“左季高”这姓字倒嵌进去,要应对委实不易。可左宗棠也是高才,略一寻思,就对出来了: 藩臣徒误国,进不能战, 退不能守,问伊经济有何曾。 对边也将曾国藩的姓名倒嵌进去了,且对得工整。意思是说你曾国藩要报效朝廷,可是你有什么经国济世的才能呢!曾国藩一听,犹如吃了一闷棍。两人两次联对,双方都是一输一赢,总算扯平了。 曾国藩故里文化旅游区欢迎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