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之鉴赏经典商战]九龙仓收购战

 Nauer的图书馆 2014-10-11

     包玉刚拥有世界最大的船队,很难想象在大船灾中,他的 2000 万吨钢铁 巨龙会成什么样子?包氏在大船灾尚未降临之前,就以极低的价格卖掉大部 分船,从而逃过劫难。他欲登陆,却为寻找“陆地”烦恼,李嘉诚送来一块 肥肉一一九龙仓股票。包氏与怡和爆发九龙仓战役,涉资之巨,震动港九!
             

     海港及码头 香港与美国三藩市、巴西里约热内卢并列为世界最优良的三大天然深水港。据
1992 年资料,每年约有 146 万艘船只抵港,处理货物达 1 亿公吨。现时香港海运中心己
转移至海港西北角的萎涌货柜(集装箱)码头。N72 年贸柜综合总站正式启用,至今寸
20 年历史,但其整体货运能力居世界第一。阶葵涌码头区外,尚有港岛的港澳码头和九 龙尖沙咀、油麻地、东丸龙,西九龙葵湾及观塘地区传统货运及客运码头,另有各种近 海交通轮渡、汽车轮渡等设施。

      1992 年,属于香港船东协会会员名下的远洋轮船有 1223 艘,载重吨位超过 7000 万吨,注册吨位 4000 万吨。在海事处注册登记的吨位 720 万吨。另有大量的渡轮、驳 船等。香港的码头海港运输业,在政府管理下,自私人公司拥有并独立经营。1992 年, 国际及香港私人船务公司 07 家,竞争激烈。葵涌码头主要由和黄集团属下的香港国际 货柜码头公司、现代贤柜码头公司、美国海陆货柜码头公司这三家经营,所处埋贫柜量 占葵涌 7 个货柜码头货柜处理量的 90%。香港码头装卸效率世界一流。葵涌码头面积远 比纽约港、鹿特丹港卜,但它却以先进的设备,严密的科学管理,使码头教率得以充分 发挥。葵涌码头平均每天可接泊 11 艘贺柜船,每艘船在港装卸时间一般为]2 小时,最 快纪录为 10 小时,N87 年投产的 6 层货柜货运站,体积达 14.8 万 M3,可供 850 部货柜 车同时停放。葵涌码头平均每公顷面积实堆箱数 n00 箱、堆放密度是纽约港的 7 倍、鹿 特丹港的 3 倍。陈贤柜码头、香港还有石油、干散贫、杂货、水泥、煤码头等设施,主 要由拥有者经营和自用。

     香港隙了码头装卸作业外.还利用驳船在水上过驳作业。多年来,远洋轮的散杂货
90%靠水上过驳装卸。近年来,货柜码头超负荷运作,不少资柜船也需驳船作业,驳船 作业可弥补码头泊位及装卸能力的不足。加之香港的进出口业务多是中转性的,驳船可 将货柜货物直接驳到另一艘船上。葵涌货柜码头应付不了货柜运输量的增长,香港正在大力填海建码头,到 2000 年, 货柜船泊位将增加 20 个。
  

     香港三大华人船王,董浩云的重点是货柜船,赵从衍大部分船是散装货 轮,而包玉刚的油轮占其总商船吨位的一半以上。
包玉刚无时不在密切注视全球石油业的动向。
  70 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西方的石油大亨意识到,倚赖中东的石油, 无疑是在编制绞索。欧洲的北海油田、美洲的得克萨斯油田再掀开发热潮。 出油的捷报,使油轮主人如坐针毡。
  石怕消耗大国日本,从 70 年代初起加紧储备石油,而到 70 年代末,罐 满库盈的日本突然削减石油进口量,这对拥有庞大的油轮船队的包氏,不啻 当头一棒。
包氏弃舟登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1977 年沈弼取代桑达士成为汇丰大

班。桑达士曾全力支持包氏贷款造船,成全了包氏的船王梦,汇丰也获得丰 盈的放款回报,同时又是环球航运的大股东。
  汇丰的历任大班,都是杰出的银行家。1972 年,股市牛气冲天,桑达士 就对疯狂的投资者提出警告。沈弼上台伊始,便对包氏与日方的密切合作表 示不信任,双方闹得不甚愉快。
  沈粥的态度,预示他将不会热衷贷款造船。他的这一态度,在往后几年, 愈来愈明朗。除环球集团,董氏的金山、东方海外,赵氏的华光,怡和,会 德丰等大船务公司都是汇丰的放款对象。汇丰投放于航运业的款额高达 100 多亿港元。稍有闪夫,汇丰将陷入灭顶之灾。
  70 年代末,包氏共拥有超过 1300 万吨船,其中超级油轮 50 艘。加上仍 在船厂建造的新船,至 80 年代初,包氏拥有的船队总载重将达 2000 万吨以 上。若以世界航运高峰时的市值论,一艘油轮可值一幢大厦。如果当初包氏 不造油轮,而置物业的话,他就有 50 幢大厦构成的“石屎森林”。
  1973 年 3 月号美国《财富》杂志,估算包五刚船队总吨位 960 万吨,家 族所持股份价值 7—10 亿美元。包氏稳坐世界华人首富宝座。若世界航运市 况一直景气,那么,未来的香港首席财阀及首席富豪,就不会是从事地产的 李嘉诚。
任何人都会做事后诸葛亮,但很少有人会像包氏这样目光敏锐,反应迅
速。1979—1980 年,世界航运还是处于萧条之初,包氏就为大部分油轮订出 售价——要价之低,令那些仍看好航运的船东吃惊又兴奋。包氏的低价政策, 使该卖出的船全部脱手。然而,一旦船灾汹涌袭来,人们又发现捷足先登的包氏还是抢到了较好
的价钱。此时,航龄长的船,只能当废铁拆卸售出。
  

     《船难》作者杰克·威劳贝说:“有些聪明的船东,早就看到航运业有 问题,例如香港船王包玉刚爵士,就看到香港的地产业作为长线投资比航运 业好,包氏自 1980 年以来,已经售出 125 艘运货船和巨型油轮,将他属下的 船队减到只有 85 艘,其中有些船长期租赁合约仍未满期。”
     包氏在减船大行动中,自然也付出了代价,付出这个代价值得,包氏在
大船灾中渡过了难关。而舍不得付出代价的船东,大部分被包袱拖垮。包氏 对他的损失缄口不言。传媒指出,包氏的最大一笔损失,是日本山口公司的 倒闭,包氏有 18 艘巨轮为其租用。
     远东证券交易所,从 1972 年起编制 9 种分类股票指数,当年基数都为
1000 点。至 198s 年 7 月 31 日止,仓坞股分类借数高达 26469 点,13 牢上升
25.5 倍;地产股为 9049 点,翻了 9 倍(本质上仓坞也属地产)。 曾是大热门的航业股,指数只有 565 点,成负增长,排名分数指数倒数
第一。市道变幻之大,令众船东心寒。 这一年,“登陆船王”的桂冠早已牢牢戴于包氏头顶,人们称包玉刚为地产巨子了。

                                                          双雄聚会


  九龙仓的历史可追溯到 1871 年 8 月 1 日,英商遮打与晓士创建香港码头 及货仓公司。这是香港第一座对外承揽业务的公用码头及货仓。由于湾仔地 皮的限制,1875 年,迁往九龙尖沙咀西侧,公司更名为香港九龙码头及货仓有限公司,简称九龙仓。大股东除创始人外,还有怡和等大洋行。 遮打及晓上逝世后,九龙仓落人怕和凯瑟克家族手中。经过数十年发展,九龙仓不再是最初意义的码头仓库,资产还包括大厦、酒店、有轨电车、大 星小轮等。
  70 年代末,地产大旺,九龙仓位于尖沙咀、港岛、新界的码头货仓地盘, 成为地产商觊觎的大肥肉。
  李嘉诚有心把九龙仓攫取到手。他通过智囊得知,怡和拥有九龙仓的股 份不及 20%。这就是说,只要暗中吸纳九龙仓 20%的股票,就可跟怡和公开 竞购。
李嘉诚心明肚知,九龙仓发行的股份不到 1 亿股,每股市、值仅在 13—
14 港元之间徘徊,那么,九龙仓的市值充其量下超过 14 亿港元(1978 年初), 这显然是低估了。九龙仓码头的大片地盘及零散物业,价值至少可翻四至五 倍!李氏不动声色吸纳,已买下 2000 万股九仓股。
  李氏动手之际,股市便有了反应,九仓股一路攀升,升到 30 港元才基本 胶着不动。敏感的怕和大班洞察出事情不妙,估计李氏要收购九龙仓,便立 即部署反收购,并向汇丰银行请求资金援助。
  李嘉诚不想与汇丰发生冲突,便混灭收购九龙仓的念头。李氏这一聪明 做法,日后得到回报——汇丰成全他一举控得另一家大洋行——和记黄埔。 李嘉诚想起雄心勃勃的包玉刚,他也是通过智囊了解到,自从沈粥任汇 丰大班以来,包氏起了登陆的念头。包氏与汇丰的关系更密切,成全包氏,必有好处。
  1978 年夏天的一个下午,两大华商巨头在文华酒店的咖啡厅会晤。两人 不是老友,仅在公众场合以礼互待。是李嘉诚打电话约包玉刚来的,他没说 什么事,但包玉刚意识到事关重大。他们经过简短寒喧,马上进入实质性的 问题。没有过多的解释,两个聪明人即刻就能猜透对方的用意,并衡量自己的利益;更没有蝶哗不休的讲数,方案对双方都有着数(合算),堪称“绝桥”(锦囊妙计)。两人一拍即合,达成君子协议。 李嘉诚把手中的九龙仓股票,以 3 亿多港元的价钱,转让给包玉刚,共转让 2000 万股。
  包玉刚协助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过汇丰拥有的 9000 万股和记黄埔股 票,必要时,调现金支援。
这项秘密交易,是香港收购史上最成功的交易,确定了两大英资公司双双落人华资手中。对李氏来说,他转让 2000 万股,所获盈利以亿计算,并且 未花分文就买下“可控和黄的期票”;对包王刚来说,使他现在就成为九龙 仓的最大股东,登陆找到一块蕴藏着金矿的陆地——包氏搞的是航运,九龙 仓拥有葵涌的两个货柜码头,他既可拥有现代化码头货仓,又因靠近旅游中 心尖沙咀,可发展商业娱乐住宅物业。
  李氏包氏这次聚会,意义重大且深远,故有传媒称这一日,“敲响了英 资集团没落的丧钟”。

     气吞九仓 包土刚登陆心切,与李嘉诚达成交易后,马上着手吸纳散户的九龙仓股

票,仅 8 天时间就购得 1000 万股,加上李氏转让的,包氏控制了 30%九龙 仓股权,大大超过直接控有九龙仓的怡和系置地公司。
  为稳妥起见,包氏把这 3000 万股,以每股 55 港元的价格转让给他所控 的隆丰国际,高出市价几元。包氏的这一一“绝桥”,攻守兼利,攻则可进 而控有九龙仓 50%以上的股权;万一收购失败,最多赔出一问隆丰国际公 司。包氏的转让,实际上是名转实不转,不费分文。
  1979 年元月,怡和与置地大班纽壁坚、发觉包氏已控有 30%的九尤仓股 票,如梦初醒,恨得咬牙切齿。按照公司法,九龙仓董事会不得不邀请最大 的股东参加。
包玉刚与二女婿吴光正,顺理成章成为九龙仓董事。 包氏父婿,无疑是怡和首脑的眼中钉、肉中刺。自从包氏父婿晋升董事,
统帅数百问公司的怕和大班纽壁坚,仿佛成了九尤仓的专职大班,几乎每次 董事会都要出席,在会上对包氏父婿示以颜色。包氏也不是吃素的,亦不失 时机还其颜色。双方磨擦不断,其中两件事最为突出。“
  第一件事发生在 19S0 年初,包玉刚向董事会提出,环球集团在九龙仓董 事会的席位应由两席增至 4 席。纽壁坚立即反对,反而提出让置地行政总裁 贝德福特,加入九龙仓董事会并往执行主管。包玉刚也立即表示反对。
双方争执下下,又双双妥协——环球争到 4 个席位,贝德福特也进入九
龙仓董事会。 “相安无事”,双方各得其所,董事会下再弥漫着火药味。其实双方部
在伺机反扑,纽壁坚想把包氏父婿撵出九龙仓董事会,而包氏则想进一步收
购九龙仓,控制九龙仓。 两个月后,恰和董事会约见包玉刚。会谈在恰和广场大厦董事会会议室。
怕和一方是恰和大班纽壁坚、置地行政总裁贝德福侍;环球方面是包玉刚及
女婿吴光正。 纽壁坚免去一切“客套”,直奔主题,要包氏出让九龙仓股权,交换条
件是可观的置地物业。
  置地物业占据香港地利,全在黄金地段,尤其是中环的大厦森林,价值 连城。包玉刚毫不“谦让”,提出要中区的三座大厦:金门大厦、大古大厦、 太子行。
纽壁坚与贝德福特目瞪口呆,仿佛遇见开大口的巨蟒。纽壁坚冷笑数声,
坚决否定,他提出只能是中区金门大厦、尖沙咀星光行以及半山区的部分住 宅。
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交锋,不欢而散。
  6 月初,九龙仓董事年会。会上,纽壁坚要各董事介绍各自近期的重大 安排。包玉刚如实谈出他的出国旅行安排:
  先去巴黎出席国际油轮会议,他是这个协会主席,非到场不可;继而去 法兰克福,参加银行界的会议,他是汇丰银行董事、环球航运主席,不能不 去;第三程是伦敦,他收到伦敦华人界的诚邀,出席端午节的龙舟会,他必 须去捧场;最后飞往墨西哥,会见总统保迪罗。
  这次旅行至少要 10 天以上。散会时,纽壁坚握着包氏的手说:“祝你旅 途愉快!”
  在包氏未动身前,怕和早已作好匠收购的准备:置地发行新股,换取怕 和证券手中的九仓股;出售英国的一处物业,所得现金调回香港;将一批楼
  
字售给佳宁集团,得现金 9.8 亿港元。 双方都在争夺九仓股,一向被估低的九仓股刹时成为股民中的宠儿,股
价一路飘升,年初才 50 港元上下,入夏便升至 70 港元。到九龙仓年会前, 包氏已拥 3500 万股。
包玉刚如期飞赴巴黎,主持国际油轮会议。 怕和核心成员立即召开秘密会议。会议前,一位董事道。“包先生此刻
大概在美女如云的香檄丽舍大街散步吧?”众人欣然欢笑。只有纽壁坚紧绷 着脸,他深知包氏非一般的对手,包氏几乎是白手起家,创建起世界第一大 船队。如今海上霸王上岸,即使不盘踞陆地,也会把陆地瑞出几个大窟窿来。
会议在异常紧张的气氛中进行。
  1980 年 6 月 20 日。香港各大报章,刊出怡和与置地的巨幅广告——怡 和系将以两股置地公司的新股与 75。6 港元面值 10 厘周息的债券,合计市值
10Q 港元的价格,换取一股九龙仓股票。 收购战第一次烽火冲天,全港为之震动,股市沸沸扬扬。这就是说,一
股九龙仓猛增到 100 港元,这比年初 50 港元的市价高出 1 倍,比时价 70 港 元也还高出 30 港元。只有老衬(傻瓜)才会保留九仓股,刹时,九仓股汇成 小河似地流向怡和。
吴光正提前一天得到消息,万分火急电告岳丈包玉刚。包玉刚不得不中
止旅程,从伦敦飞回香港。 怡和是以股换股,若要挫败怡和,唯一的战术是现金收购。 可当时,包氏只有 5 亿港元现金。包氏要再收购 2000 万股,才能使股权
增至 49%,若以每股 100 港元计,需 20 亿港元的现金!包氏另持有不少债
券,大批船只待售,债券变成现金要两三个月时间,船只出售采取的是分期 付款,款到位,需几年后。收购九龙仓,必须在星期一完成,只能向银行借 钱!
怕和安排极绝,20 日换股是周五,接下周六、周日两天股市银行例行歇
业,包玉刚即使能赶回香港,也无法从银行借到钱。 包玉刚在伦敦登机前,就与汇丰主席及副主席——沈弼和博伊约好,21
日上午共进早餐。沈弼对包氏造船百般“刁难”,既为包氏,更为自己。汇
丰与环球有大多的利害关系,是环球的第二大股东,汇丰不会随环球一道在 即将到来的船灾中与船共沉。包氏登陆,沈弼曾声明全力支持。换句话说, 九龙仓一役,实际上也是汇丰自身的事。
早餐如期进行,结果亦如期望的一样——包氏提出借 15 亿港元现金,沈
粥不暇思索,一口应承。沈粥仍是奉行他一贯的宗旨:眼中无洋人华人之分, 只有自己——看资助谁,对汇丰的发展更有利。
  21 日中午,几乎彻夜未眠的包氏,毫无倦色地坐在太子大厦环球集团总 部会议室。除核心成员,还有财务顾问,汇丰全资附属的获多利财务公司的 高参们。包氏首先表明自己的立场:只准成功,不许失败。他向获多利行政 总裁朗德斯征求意见:“我们应该出什么价?”
  朗德斯说:“置地提出的 100 元 1 股的收购价,是用股票债券交换,不 能马上见到实惠。我们是现金收购,即使报价 90 元,也有把握成功。”
  包氏说:“我不想把战役拖得太久,夜长梦多,怕和可重组力量反扑。 我要的是速战速决。我们定出的价格,要让置地完全没有反收购的机会。”
朗德斯道:“如果定在 101—105 元之间,就会有绝对把握。”

  “就定在 105 元!”包玉刚一言九鼎,掷地有声。香港股市最浩大的收 购方案,就此定了下来。事后,财经专家称包氏收购是海派作风。
当晚 7 时,包玉刚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以他个人和家族的名义,动用
21 亿港元现金,以 105 港元的股价收购 2000 万股九仓股,把所持股份提高
至 49%。收购期限只在周一、周二两天。另外,包氏宣布入主九龙仓后,发 展九龙仓业务的总体规划。
  次晨,环球的广告铺满各大报章,宣布叵收购行动。香港又一次轰动, 效果比置地 3 天前的广告还要强烈。
  23 日,周一开市,由于九尤仓股票已在上周五起被停牌,交易只能通过 包氏集团委托的股票经纪行进行。
  九龙仓的小股东如潮涌向和记大厦的获多利总部、历山大厦的新鸿基证 券公司的专柜,一时人头攒动,队若长龙包氏已稳操胜券。
  聪明的怡和大班纽壁坚,情知大势已去,当机立断,把 900 多万股卖给 获多利,套回近 10 亿港元现金,获利近 7 亿港元!
  在短短两个多小时,包氏已购得 2000 万股,股金佣金共耗 21 亿多港元 现钞。至此,包氏的控股权已增至 49%,处绝对优势。那些未卖出九仓股票 的小股东,气得跳脚。
历时两年的九龙仓收购战,以包氏全胜而告落幕。包氏入主九龙仓任董
事会主席,为九龙仓有史以来第一任华人大班。同年 11 月,另一位华商巨子 李嘉诚,入主和黄洋行董事局。
当时,香港资深股评家思聪对九龙仓一役的评判是:“船王负创取胜,
置地含笑断腕。”
  船王虽获胜,但付出惨重代价;置地虽丧失九仓,但获得近 7 亿港元巨 利。
这自然是对双方短期的得失作的评判。包氏着眼的是未来,他实现了弃
舟登陆,日后可在地产上大展拳脚。 九龙仓在包氏家族的打理下,业务有长足发展,全盛时共有 18 个附属公
司和 10 个联营公司;物业面积 1120 万平方英尺,其中尖沙咀的海港城规模
浩大,由众多商业娱乐住宅大厦构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