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骇客任客式的人生修行-系统升级

 老庄走狗 2014-10-12

每个程式在投入运转之后就成了一个人。

一个小程式就是人身的一个片段。

一个程序一直出错会造成人身的运转出问题。

人体每次都可以求助医生,但渐渐的,出问题的程序越来越多,人发现他不能只靠医生,修也修不完。他决定主动出击。

人决定主动让身体能修复。他寻找每个程序的片段,发现有些程序会出错,但还是能回复运转。他观察这些程序,找出能够让程序回复运转的程序片段,并编入源始程序码中。如果他找不到,他就问问别人,别人的程序有可以用的他就放进来,直到每个程序都可以自动修复。

然后他升级每个程序并重新启动,让每个程序都有自我修复的功能。

没办法加入自动修复功能的程序不是删掉就是改写。毕竟,留着会故障的程序是自找苦吃吗?

这个人升级完后非常开心,因为他的平台不用再一直找医生了。他成为了可”持续”运转的程序。注意!这并不表示这个平台是「永久」运转下去!仅是表示它「听话」了。要他转的时候,他可以如意运转,要他停的时候,它就如意停下来。要不要永久运转下去是听这个指挥的决定。

这就是「伟大的入口」。他的程序可以放到云端平台上线了。

那为什么叫入口呢?

因为上线后开始接受实际客户的使用,还是要持续改版啊!

这个可持续运转的人上线后,会发现无数这种平台的存在。所以他可以再去找其它平台的功能加入自己的平台,再重开运转…如此无限下去,直到主人说停。

那这些小程序自己要怎么提升呢?

除了被医生修改,被自有的程式码更新,就没了吧。

除非这个程序可以自己进入程式码库,自己去找适合自己的程序,在运行阶段改动自己。

那这个程序,就会有一个浏览全部程序,及检视适合自己的程式码,然后在运行阶段套用的功能。

但是除非它先升级自己,或是整个平台升级,让程式本身可以在运行阶段套用新程式码,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在2012以前,每个程序都必须个别更新自己,以便动态套用程式码,更新的力量来自外界。

2012以后,每个程序都有能力动态套用程式码,更新的力量来自自己。

势必有一个清洗的过程存在,因为要进行大幅度的改写,旧程式势必要做结构上的更动。

程式升级后,它还是原来的程式吗?

它的功能已经完全不同了,而且它还会搜集程式码自我改良,你能说它还是原来的程式吗?

但是每段程式执行的目的总还是一样吧?

它可能已经由二、三个旧的程序中的程式码组合而成了,因此每个程式的目的一定会改变。只有整个执行阶段的结果导向仍然不变。

但那个结果是什么导向的呢?

还是外界导向的。

所有程式都已经自主了,它的功能还会是外界导向的吗?

它就变成由内自主产生行为了。就像iphone平台,在它诞生前,谁知道外界会需要它?消费者需求调查会调查出来一台iphone和它的平台吗?它主导了外界的需求。

也就是说,程式、平台还是像以前一样,执行输入和输出,但是它的动机不同了。它现在是自己产生出功能,然后让消费者需要它。

它定义规则,然后别人follow。

以前那种坑坑疤疤,要考虑一大堆例外状况的程式码没了,变成很优美的程序。整个正式上线系统会完美的处理例外状况,并动态更新每个instance。

其它公司非常惊讶于这个系统,纷纷来试用并观赏它。

这个系统因此没有bug了。Karma-f★r★e★e。

专注于个人,相当于正式环境的每个小程序,专注于自己份内的事。

专注于它人,相当于正式环境的平台,专注于照顾每个小程序,以便让每个小程序只要专心照顾自己就好。

这并没有什么差别,平台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用途的应用程式,各种应用程式也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产生。平台要让各种应用程式顺利运转,所以它专注于照顾每个应用程式的生命周期(吃喝拉撒睡),各种应用程式要满足消费者,所以它不用照顾整个环境,只要专注输入输出即可。

你能说平台比较好还是应用程式比较好吗?它们都是程式来着。

平台=佛国,佛=系统管理员。

应用程式=众生,满足需求的应用程式(没有bug了)=阿罗汉。

没有bug=无漏。不用再修改重启动。

平台不好,应用程式会改改改,改到来不及回应消费者需求。

应用程式不好,一样会来不及回应消费者需求,当机。

平台也好,应用程式也好,才会是一个圆★满的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