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传说—蔓荆子的传说 1
![]() ![]() 蔓荆子的故事 2 江西省鄱阳湖的东岸,有个村庄叫多宝乡,这里一片沙的天地,沙山上每到秋季,满册野生的蔓荆子树上挂满了蔓荆子,是名贵的中药材,是当地人谋生的宝物。“多宝乡”的名称也由此而得。遍布的蔓荆树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多宝乡居住着兄妹俩,姐姐叫霞姑,弟弟叫云嵬,他们父母亲早逝,两人相依为命,靠打柴捕鱼为生。一天,云嵬上山砍柴,直到深夜也不见回来,霞姑十分着急,沿着山路寻找,在半山腰,她发现一担柴散在路边,心中更是着急,再仔细一找,在石缝中发现一只布鞋,她拨开一看,正是她亲手为云嵬做的鞋。霞姑认为云嵬已经遇难了,她痛苦万分,坐在路旁失声痛哭起来。许久后,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走到她眼前,问清发生的事后,他告诉霞姑,在这个石缝下有个洞,洞里藏了个沙精,它修炼妖法要吃一百个男童的心,云嵬恰好是第一百个。沙精妖法练成后,就会作恶多端,祸害百姓。霞姑听后叩头跪拜,恳请老者相助。老者二话没说,当即把手中的拐杖递给了霞姑,又从怀从掏出一条蓝纱布交给她,并告诉她:“这拐杖能敲开石缝,看到沙精后,把他引出、洞,立即把蓝布抛向它。”霞姑接过宝物,拜谢老者,走到石缝前,用拐杖一敲,说也怪,瘦瘦的竹杖真把坚硬的石头敲开了一道人能过的口子,霞姑走进黑洞,拐杖竟然发出光照亮照亮她前行,走了一段长路,狭窄的洞豁然开朗,紧接着看到一个青面撩牙的怪物坐在一张石床上,闭目念经。旁边一口大锅架在熊熊的烈火上,锅里的水冒着白雾,云嵬被捆绑在地上晕死过去。霞姑大喝一声:“妖精,你往哪里逃。”说时迟那时快,她把拐杖打向妖精,奇怪的是拐杖变成几丈长的软鞭,缠在妖精身上。随之,她把妖精往外牵扯,沙精一看是个小女孩,发出狰狞的冷笑,张大血盆大口向霞姑扑来,霞姑敏捷的跑出洞口。手中丝毫不放松拐杖,出洞几米远后,沙精也赶到洞口,它一探出身子,霞姑立即把蓝布抛向它。顿时,天空狂风大作,黄沙飞扬,小小的纱巾在空中变成一张巨网将沙精团团罩住,少精乖乖地趴在沙巾下,不能动弹,慢慢地变成了黄沙,网慢慢地张大,黄沙也随之流淌,整个石山一时间变成了苍莽折沙山,而上面的巨网浙浙地变成青绿的蔓荆树,像无数荆棘刺遍插沙田。霞姑转身进洞,可是云嵬胸膛大汗,命脉全息,霞姑痛苦流泪,正在这时,她手中拐杖的龙口里落出一颗晶莹的珠子,直落进云嵬胸膛。一瞬间,云嵬胸膛自合,云嵬竟又苏醒过来。当云嵬醒来时,拐杖 代作一条金龙飞向洞外。霞姑明白了是仙人相助,立即和云嵬倒身拜谢。自此之后,当地人们发现这种蔓荆结出的果子,泡水喝之后,能明目去热,消肿止痛。鄱阳湖边沙山的蔓荆子至今誉满全国。 二、中药葛根的传说 1 ![]() ![]() 葛根是中国南方一些省区的一种常食蔬菜,其味甘凉可口,常作煲汤之用。也可作为药物使用。具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等症。据说,它的来历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古时候,在一处深山密林中住着一位白发老人,以挖药为生。有一天,他正采药,突然听见山下传来阵阵人喊马叫声,便伸长脖子看,但不得其然。正纳闷着,却见山下跌跌撞撞跑来一个人,近前才看清是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只见男孩不由分说,便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气喘吁吁地说:“老爷爷,快……快救救我,他们要……杀我!”老人扶起孩子,忙问咋回事,孩子哭了,断断续续说出了缘由。原来,孩子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葛员外,口碑极好,为官清正,蔑视权贵,因看不惯奸臣陷害忠良的恶劣行径,便告老还乡。谁知奸臣还不放过他,诬其“私自招兵,密谋造反。”昏君一听,信以为真,令下诏书,派兵捉拿葛员外及其全家人等,押解京城,满门抄斩。葛员外闻知凶信,忙把小儿子叫到跟前,嘱咐说:“我葛家世代忠良,今遭奸臣陷害,全家难逃死罪,葛家就留下你一根独苗,如果一同被杀,葛家就断绝后代了。你现在赶快逃走,延续咱们葛家祖先的香火吧!”说罢,泪如雨洒,和小儿子抱头痛哭一场后,小儿子急忙从后门向山林方向逃走。可不曾想又被发现,官兵眼下正追着呢! 此等情形,焉有不救之理!慈善的老人动了恻隐之心。听人喊马叫声渐渐逼近,老人拉起孩子便向山的深处奔去,东绕西拐,最后两人躲进一秘密石洞里。官兵搜寻了几遍,最终也只能无功而返。 出了石洞,老人让男孩另投别处。得救的孩子又跪下哭了:“我全家遭难,九族都难留,投奔谁呢?老爷爷救了我,我愿意终身侍奉您,为您养老送终。请您可怜我收留我吧。”老人想了想,说:“那行吧。但我天天翻山越岭采药,你当惯了大少爷,吃得了这苦么?”孩子含泪点头:“只要活命,我啥苦都能吃。”就这样,孩子留在老人身边,每天随老人采药。时间长了,通过老人讲解,孩子认得很多草药,尤其对一种色白肥大而坚实的草根印象最深,这草根能治发热、口渴、拉肚等病。 后来,老人过世了,孩子也长大了。他用那种草根治好了不少病人。当人们问起草根的名字时,他不由想起老人的恩赐和自己的身世,随口说:“葛根。”因为老人为葛家保住了他一条“根”。 葛根传说 2![]() ![]() 相传东晋升平年间(公元357-361年),我国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养生家葛洪(今江苏句容人)带领弟子仁山、乐水云游四方寻找仙山福地修道炼丹。一日来到茅山,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物华天宝。从山麓上远眺,抱扑峰尽收眼底,四面峰峦叠翠,云雾缭绕,于是葛洪选中了抱扑峰作为结庐炼丹,清修行道之所。 炼丹的原料有丹砂、雄黄、雌黄、云母、硫磺、空青、戎盐、消石等八种,古人谓之为“八琼”。丹炉炼丹,终日烟熏火燎,紫烟漫卷,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有害气体,时间一长,两弟子因修行不深,出现了毒火攻心,口臭牙痛、大便秘结,身上出现红疹等症状。葛洪看在眼里,疼在心头。用什么办法才能解除丹毒呢?葛洪用了许多草药,但效果都不理想。一天夜里,葛洪梦见三清教祖来到眼前,向他指点迷津:“此山漫山遍野长有一种青藤,其根如白茹,渣似丝麻,榨出的白液,清秀中略带甘甜,既可清热解毒,祛燥消疹,亦可煮之食用充饥,你不妨寻来一试。”葛洪拜谢了教祖。 第二天,葛洪让弟子们在山中静养休息,自己独自一人带着干粮,按教祖指点的方向,一路寻找“青藤”。有位樵夫告诉他:“往东的山垄中,有你所要找的那种青藤。”葛洪忘了途中辛劳,加快脚步寻到此处,放眼望去只见古藤缠绕,野趣盎然。平地上,藤攀藤、叶挤叶,象铺上了一层翠绿色的大地毯。山坡上,树挂藤,藤缠枝,一阵山风吹来,象青龙出海,似绿浪翻腾。葛洪顾不得欣赏这秀景,找到一处松软的黄土坡,选中一株粗壮的青藤,用棍撬,用手抠,终于将一颗钵盘粗的大藤根掏了出来。葛洪在山泉处洗净泥土,将青藤根背回了抱扑峰。 回山后,葛洪将青藤根切成片状,用锤敲碎,挤出白浆,煮熟了端给两个弟子喝。浆水一喝下,两个弟子便感到燥热的身体逐渐平静了下来,没几天,两弟子的病就全好了。青藤能解毒治病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按葛洪的指点,挖青藤根清凉解毒,食用充饥,织布遮衣,并大量采种繁殖,一时间,青藤传遍大江南北。而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这种青藤叫什么名字,只知是葛洪发现所传,于是就将这青藤取名为“葛”。 至此,这个原本没有名字的植物有了一个名字叫“葛”,而葛的根块则称之为“葛根”。 从此,葛洪用葛为民间治头痛中风、疗疮解毒,解民间疾苦,并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还将上茅山的大道命名为“葛洪路”。 漂亮女人与葛根的传说 3 相传盛唐年间,某山脚下住着一对夫妻,男称付郎,女叫畲女,男读女耕,十年寒窗,付郎高中进士,本是喜从天降,付郎却烦恼满怀,只因长安城里富家女子个个艳若牡丹,丰盈美丽,想妻子长年劳作,瘦弱不堪,于是有心休掉畲女。他托乡人带信回家,畲女打开只见两句诗“缘似落花如流水,驿道春风是牡丹”,畲女明白付郎要将自己抛弃,终日茶饭不思,以泪洗面,更是容颜憔悴。山神得知后,怜爱善良苦命的畲女,梦中指引畲女每日到山上挖食葛根,不久,畲女竟脱胎换骨,变得丰盈美丽,光彩照人。付郎托走乡人后,思来想去:患难之妻,怎能抛弃?!于是快马加鞭,赶回故里,发现妻子变得异常美丽,更加大喜过望,夫妻团圆,共享荣华。从此畲族女子便有了吃食葛根的习俗,而且个个胸臀丰满,体态苗条,肤色白皙。 ~~~~~~~~~~~~~~~~~~~~~~~~~~~~~~~~~~~~~~~~~~~~~~~~~~~ 蔓荆子 【药名】蔓荆子 【别名】荆子、万荆子、万京子、蔓荆、蔓剂实、蔓青子、京子、单叶蔓荆子、万金子、荆条子、白背风、白背风子、白背草。白背木耳、白背木耳子、小刀豆藤子、小刀豆藤。 【药性】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应用】1.风热感冒,头昏头痛 本品辛能散风,微寒清热,轻浮上行,解表之力较弱,偏于清利头目、疏散头面之邪。故风热感冒而头昏头痛者,较为多用,常与薄荷、菊花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药同用。若风邪上攻之偏头痛,常配伍川芎、白芷、细辛等祛风止痛药。2.目赤肿痛 本品辛散苦泄微寒,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可用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目昏多泪,常与菊花、蝉蜕、白蒺藜等祛风明目药同用。本品药性升发,清利头目,与黄芪、人参、升麻、葛根等补气升阳药同用,还治疗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耳鸣耳聋,如益气聪明汤(《证治准绳》)。此外,取本品祛风止痛之功,也可用治风湿痹痛,每与羌活、独活、川芎、防风等同用,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用法用量】煎服,5~9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