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传说—决明子的传说
从前,有个老秀才,还不到六十岁就得了眼病,看东西看不清,走路拄拐杖,人们都叫他“瞎秀才”。 有一天,一个南方药商从他前过,见门前有几颗野草,就问这个草苗卖不卖?老秀才反过来问:“你给多少钱?”药商说:“你要多少钱我就给多少钱。”老秀才心想:这几颗草还挺值钱,就说:“俺不卖”。药商见他不卖就走了。 过了两日,南方药商又来了,还是要买那几颗草。这时瞎秀才门前的草已经长到三尺多高,茎上已经满了金黄色花,老秀才见药商又来买,觉得这草一定有价值,要不然他为何老要买?老秀才还是舍不得卖。 秋天,这几颗野草结了菱形、灰绿色有光亮的草籽。老秀才一闻草籽味挺香,觉得准是好药,就抓了一小把,每天用它泡水喝,日子一长,眼病好了,走路也不拄拐杖了。又过了一个月,药商第三次来买野草。见没了野草,问老秀才:“野草你卖了?”“没有”,老秀才就把野草籽能治眼病的事说了一遍。药商听后说:“这草籽是良药,要不我三次来买。它叫‘决明子’,又叫‘草决明’,能治各种眼病,长服能明目。”以后,老秀才因为常饮决明子泡的茶,一直到八十多岁还眼明体健,曾吟诗一首:“愚翁八十目不瞑,日数蝇头夜点星,并非生得好眼力,只缘长年饮决明。”
二、罗布麻的美丽传说
1、有一个罗布麻的美丽传说,来自塔里木河畔……
旷古之前,罗布泊地区洪水泛滥、妖魔肆虐、瘟疫流行,那里的人们生活在极度艰难、恶劣的环境中。慈悲的真主不忍生灵涂炭,为斩妖除魔殚精竭虑,后为保众生永享太平,于是一手画出塔里木河,引水疏浚,滋养众生;一手画出神奇的罗布麻傍河而生。尼亚人用罗布麻制成蓑衣,用罗布麻的叶子泡茶、制烟,不仅驱祸避邪,更能强身治病。因罗布麻避邪祛病作用神奇,而且具有良好的防霉、防腐的效果,而被古时的部落首领和权贵所赏识,专门织造精美的服饰,用于重要的礼仪大典,是贵族的专利。现代考古学重要文物“楼兰美女”穿着的衣物就是用罗布麻制成的。 随着楼兰、鄯善等古国神秘的湮灭,罗布麻的精纺工艺也随之失传了。之后的几千年,麻类在纺织和服饰领域不断发展,世界各地的麻文化源远流长,麻类服饰始终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高贵地位。但人们对“野生植物纤维之王----罗布麻”的关注和留恋一直没有停止。可惜的是关于罗布麻的纺织技术千年以来仍未有突破。直至二十世纪末,绿色环保大行其势,天然健康方兴未艾。在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和科技进步的促进下,作为世界上最后一种野生植物纤维,罗布麻纺织技术取得突破性成功,其治病保健功效获得认可。
根据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把罗布麻纤维加入其他纤维内生产的罗布麻织物,穿着后经人体药物吸收,可起到药物治疗的作用。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对穿着罗布麻织物,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实验,综合分析结论为:罗布麻具有清热、平肝息风,调节血压的功效。1998年经中华医药学会组织实验,结论为:罗布麻纤维无毒副作用。穿用罗布麻纤维织物,有效药物成分通过机体肌表空窍、穴位作用于经络气血、肺腑及局部病灶,达到降血压、提高机体机能,对高血脂、气管炎、肾炎、感冒有一定疗效,对延缓衰老和辐射有一定效果。罗布麻织物自然发射出8-15微米远红外光波,可改善微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人体免疫力,有关方面测试对高血压、肩周炎、关节痛及疲劳均有一定的抑制、稳定和消除作用。
实验证明罗布麻制面料吸收屏蔽紫外线达到96%,比棉纤维高出66%,抗菌力强,新疆绿康罗布麻公司生产的罗布麻针织、梭织面料经过日本远红外线应用研究会测定,均能发射优质、稳定的远红外线,保健疗效显著;生产的罗布麻面料,在日本纺织检查协会检验证明抗菌力强,愈洗愈好;生产的“尼亚人”牌罗布麻茶,2005年8月1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合格,2003年3月7日,获中国卫生部国家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尼亚人”牌罗布麻茶具有调节血压、延缓衰老等保健功能
罗布麻,这一神奇的中草药植物,经过现代工艺加工的各类产品,正在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心目中的璀璨明珠。
2、罗布麻茶的传说
福建茶叶门户网讯 罗布麻茶的传说 罗布泊地区被国际自然医学界认定为全世界第四个长寿区。而他们的健康奇迹,完全得益于当地的特产--罗布麻茶。相传有“敦煌八大怪”之说,其中一怪则是...
罗布麻茶的传说
罗布泊地区被国际自然医学界认定为全世界第四个长寿区。而他们的健康奇迹,完全得益于当地的特产--罗布麻茶。相传有“敦煌八大怪”之说,其中一怪则是罗布麻,而关于罗布麻,传说还有几个小典故。
月牙泉三宝--七星草、铁背鱼、五色沙
传说,七星草、铁背鱼和五色沙放在一起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如今能看到的只有五色沙,月牙泉南岸茂盛的七星草和铁背鱼都找不到了,月牙泉南岸的小花罗布红麻是泉边唯一而 独特的保健中草药,也有延缓衰老的功能,每年6~7月小花盛开,恰似夜幕中的点点繁星,根据老辈人口头流传下来的说法,罗布麻也许就是七星草的原型。
南湖葡萄沟
据说,敦煌的南湖被称为“中国第二葡萄沟”,地处敦煌西南76公里的罗布泊东缘,盛产野麻。南湖人把野麻叫做“碗碗花”,好多人家门口都有专门移栽供观赏的罗布麻花,南湖人独处一域,喝罗布麻茶,吃葡萄,一般不容易得感冒,而且妇女的皮肤都比较好。
汉武帝长寿源于饮茶
传说张骞出使西域三十六国,立下踏遍西域的豪言壮志,其实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就是不惜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西域探求长生不老之药。张骞以赤诚忠心不负大汉天子重托,探访到了楼兰古国,得到楼兰国王献给汉武帝刘彻的特殊贡品--以罗布麻研制的长生不老药丸。
相传汉武帝刘彻服用这来自塞外民族研制的奇异长寿药,活到了71岁高龄,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寿命超过70岁的皇帝。
罗布人长寿
曾经生活在罗布泊地区的中国最古老土著民族被称为罗布人,罗布人逐水而居,穿罗布麻衣服、喝罗布麻茶、吃罗布麻粉、抽罗布麻烟(1987年全国3700多名百岁以上的老人中,罗布泊周边有近900名,1989年全国评出健康百岁老人19名,罗布泊地区又占6名,被国际自然医学界认定为全世界第四个长寿区。百岁寿星比比皆是,鹤发童颜,耳聪目明,百岁老人在当地做新郎也不足为奇,更别提下地干活、打鱼等农活了。他们不吃水果蔬菜,不食咸盐,缺医少药,却很少生病),这一现象引起国内外专家多次考察探索,终于揭开了他们的长寿奥秘--除了远离城市污染外,更得益于天赐大漠神物--罗布麻茶,长年累月用罗布麻叶、花泡茶饮用,起到调节血压、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功效。
楼兰美女
楼兰,一个与敦煌一样古老、融合东西方文化精华形成的艺术绝迹;曾经充满诗情画意的绿洲变成了贫瘠的荒漠;曾经与我们祖先荣辱与共的古老民族消失殆尽……楼兰跟罗布麻有几千年的渊源,楼兰出土的干尸(楼兰美女)就身着罗布麻衣,表明3500年前的楼兰人就与野生罗布麻形成了一定的关系,关于罗布麻茶的传说流传到至今。。。
~~~~~~~~~~~~~~~~~~~~~~~~~~~~~~~~~~~~~~~~~~~~~~~~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
(《本经》) 【异名】草决明,羊明(《吴普本草》),羊角(《广雅》),马蹄决明(陶弘景),还瞳子(《医学正传》),狗屎豆(《生草药性备要》),假绿豆(《中国药植志》),马蹄子(《江苏植药志》),千里光(《山西中药志)),芹决(《陕西中药志》),羊角豆(《广东中药》),野青豆(《江西草药》),猪骨明、猪屎蓝豆、细叶猪屎豆、夜拉子、羊尾豆(《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决明(《本经》),又名:夜关门、羊触足、假羊角菜、假花生、夜合草、野花生。 一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杖,全体被短柔毛。叶互生;双数羽状复叶;叶柄上面有沟,叶轴上2小叶间有腺体;托叶线状,早落;小叶3对,倒卵形,长2~3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圆形,有微突尖,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一边倾斜,全缘,上面近无毛,下面被柔毛。花腋生,成对;总花梗长约1厘米,被柔毛;萼片5,卵圆形,外面被柔毛;花瓣5,倒卵形或椭圆形,具短爪,黄色;雄蕊10,上面3枚退化,下面7枚发育完全;子房细长,弯曲,被毛,具柄,花柱极短,柱头头状。荚果,线形,略扁,弓形弯曲,长15~24厘米,直径4~6毫米,被疏柔毛。种子多数,菱形,灰绿色,有光亮。花期6~8月。果期9~10月。 野生于山坡、河边,或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本植物的全草或叶(野花生)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将全株割下或摘下果荚,晒干,打出种子,扬净荚壳及杂质,再晒干。 【药材】干燥种子,呈菱方形,状如马蹄,一端稍尖,一端截状,长5~8毫米,宽2.5~3毫米。表面黄褐色或绿褐色,平滑光泽,两面各有1凸起的棕色棱线,棱线两侧各有一条浅色而稍凹陷的线纹,水浸时由此处胀裂。质硬不易破碎横切面皮薄,可见灰白色至淡黄色的胚乳,子叶黄色或暗棕色,强烈折叠而皱缩。气无,味微苦,略带粘液性。以颗粒均匀、饱满、黄褐色者为佳。 全国各地均产。主产于安徽、广西、四川、浙江、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新鲜种子含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葡萄糖甙、大黄素蒽酮、大黄素甲醚、决明素、橙黄决明素,以及新月孢子菌玫瑰色素、决明松、决明内酯。尚含维生素A。 【药理作用】①降血压作用 决明子的水浸液、酵-水浸液,醇浸液对麻醉犬、猫、兔等皆有降压作用。但浸剂对麻醉兔降压作用不明显,而用决明子酊5毫升,降压较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用同量稀醇静注,亦可降压(可立即恢复)。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对血管有收缩作用(下肢灌注法)。在慢性实验中,煎剂每日2克(生药)/公斤,无降压作用。 ②抗菌作用 种子的醇提取物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及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而水提取物则无效,水浸剂(1:4)在试管中对某些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含大黄酚,但量不多,可能与其轻度的抗菌,泻下作用有关。 【炮制】炒决明子:取净决明子,置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放凉。 【性味】苦甘,凉。 ①《本经》:"味咸,平。" ②《别录》:"苦甘,微寒,无毒。" ③《本草正》:"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 【归经】入肝、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经。" ②《本草经疏》:"足厥阴肝,亦入胆、肾。" 【功用主治】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①《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②《别录》:"疗唇口青。" ③《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 ④《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⑤《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 ⑦《医林纂要》:"泻邪水。" ⑧《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本草经集注》:"蓍实为之使。恶大麻子。" 【选方】①治失明,目中无他病,无所见,如绢中视:马蹄决明二升,捣筛,以粥坎服方寸匕。忌鱼、蒜、猪肉、辛菜。(《僧深集方》决明散) ②治目赤肿痛:决明子炒研,茶调,敷两太阳穴,干则易之。亦治头风热痛。(《摘元方》) ③治雀目:决明子二两,地肤子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后,以清粥饮调下一钱。(《圣惠方》) ④治眼补肝,除暗明目:决明子一升,蔓荆子一升(用好酒五升,煮酒尽,曝干)。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二钱,食后及临卧服。(《圣惠方》决明子散) ⑤治急性结膜炎:决明子、菊花各三钱,蔓荆子、木贼各二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⑥治高血压:决明子五钱,炒黄,水煎代茶饮。(《江西草药》) ⑦治小儿疳积:草决明子三钱,研末,鸡肝一具,捣烂,白酒少许,调和成饼,蒸熟服。(《江西草药》) ⑧治癣:决明子不以多少,为末,少加水银粉,同为散。先以物擦破癣,上以散敷之。(《苏沈良方》) ⑨多年失明。用决明子二升研为末,每服一匙,饭后服,稀粥送下。 ⑩青盲、雀目(按:青盲是外观正常,但不见物,雀目即夜盲)。用决明一程式、地肤子五两,共研为末,加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 ⑾眼睛红肿。用决明子炒过,研细,加茶调匀敷太阳穴,药干即换,一夜肿消。 ⑿头风热痛。治方同上。 ⒀鼻血不止。用决明子三工业区末,加水调交,敷胸口处。 ⒁癣疮蔓延。用决明子一两,三工业区末。加水银、轻粉少许,研至极细,看不到水银星。擦破癣疮后再敷药。 ⒂背疮初起。用决明子一升(捣碎)、生甘草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分二次服下。 【临床应用】降低血清胆甾醇 观察100例,治前血清胆甾醇在484~210毫克%之间,平均为246.91毫克%;治后降至110~208毫克%之间,平均下降87.9毫克%。大部分病例于用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周内有85%降至正常水平,4周内降至正常水平者占96%,总有效率为98%。但在长期观察的5例中,因故停药后血清胆甾醇则又逐渐上升,再行服药后仍可下降。提示本品降低血清胆甾醇系暂时性的,为达到治疗目的需长期维持,需维持多久尚待观察。服药后有85%病例的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有所改善。制剂及用法:㈠煎剂-决明子1两,水煎分2次服。㈡糖浆-每100毫升含生药1.5两,每次20毫升,日服3次。㈢片剂-每片含生药6分,日服3次,每次5片。三种剂型经观察疗效无明显差异。决明子用量与疗效有密切关系,量少(如口煎剂每日用5钱)不能达到疗效。副作用:发生率占9%,主要为腹胀、腹泻与恶心,多见于服药初期,均不影响继续服药,可自行消失。关于本品的疗效机理、远期效果及对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等尚待研究。 ~~~~~~~~~~~~~~~~
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脂瘦身的功能。决明子除含糖类、蛋白质、脂肪外
,还含甾体化合物,大黄酚、大黄素等,还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锰、
铜、镍、钴、钼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决明子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抑菌、抗癌、降血压
、调节血脂及明目通便等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均有
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通过作用于迷走神经有降压效果,可与传统降压药利血平
相媲美;通过导泻可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能反馈调节低密度脂蛋白的代
谢;能防治近视眼及老年性白内障等眼科疾病。
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降低肝中甘油三酯和抑制血小板聚集
决明子的各家论述 1.《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2.《别录》:疗唇口青。 3.《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 4.《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熁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5.《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6.《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 7.《医林纂要》:泻邪水。 8.《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9.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10.《本草考汇》:决明,味咸走血,气寒治热,故治青盲肤膜泪出之因热伤血分者,倘系气分及风寒而致目中诸证,非其宜矣。 11.《本草经疏》:决明子,其味咸平,《别录》益以苦甘微寒而无毒。咸得水气,甘得土气,苦可泄热,平合胃气,寒能益阴泄热,足厥阴肝家正药也。亦入胆肾。肝开窍于目,瞳子神光属肾,故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别录》兼疗唇口青。《本经》久服益精光者,益阴泄热、大补肝肾之气所致也。 12.《本草述》:决明子、青葙子,虽曰其治目同功,然青葙子味,《本经》上云苦微寒,而决明子曰咸平,在《别录》又曰苦甘微寒,是固亦有别也。况嘉谟谓其除肝热,尤和肝气,其主治优于青葙。又先哲谓其和肝气不损元气者,二说岂尽无据欤。余治一十余岁童子,素有目疾已愈,又因衄血久而肝肾虚火俱动,致目赤左眼眦微痛,加减六味丸中入决明,不用青葙,而效甚速。 13.《本草求真》:决明子,除风散热。凡人目泪不收,眼痛不止,多属风热内淫,以致血不上行,治当即为驱逐;按此苦能泄热,咸能软坚,甘能补血,力薄气浮,又能升散风邪,故为治目收泪止痛要药。并可作枕以治头风,但此服之太过,搜风至甚,反招风害,故必合以蒺藜、甘菊、枸杞、生地、女贞实、槐实、谷精草相为补助,则功更胜。谓之决明,即是此意。 14.《本草正义》:决明子明目,乃滋益肝肾,以镇潜补阴为义,是培本之正治,非如温辛散风,寒凉降热之止为标病立法者可比,最为有利无弊。
别名 |
吉吉麻、羊肚拉角、红花草、野茶、泽漆麻、茶叶花、红麻、披针叶茶叶花、小花野麻、野茶叶、草本夹竹桃、小花罗布麻、红柳子、泽漆棵、盐柳、野柳树 |
汉语拼音 |
luo bu ma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叶。 |
动植物形态 |
直立亚灌木,高1.5-3m。全株具乳汁;枝条圆筒形,光滑无毛,紫红色或淡红色。叶对生;叶柄长3-6m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卵圆状长圆形,长1-5cm,宽0.5-1.5cm,先端急尖至钝,具短尖头,基部急尖至钝,叶缘具细牙齿,两面无毛。圆锥状聚伞花序一至多歧,通常顶生,有时腋生;苞片膜质,披针形,长约4mm,宽约1mm;花5数;花萼裂片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两面被柔毛;花冠筒钟形,紫红色或粉红色,花冠筒长6-8mm,直径2-3mm,花冠裂片卵圆状长圆形,与冠筒几乎等长;雄蕊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花药箭头状,隐藏在花冠喉内,背部隆起,腹部粘生在柱头基部,花丝短;雌蕊长2-2.5mm,花柱短,上部膨大,下部缩小,柱头基部盘状,先端2裂;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盘环状,肉质,着生在花托上。心皮组成;花盘环状,肉质,着生在花托上。蓇葖果2枚,平行或叉生,下垂,长8-20cm,直径2-3mm。种子多数,卵圆状长圆形,黄褐色,长2-3mm,直径0.5-0.7mm,先端有一簇白色绢质种毛,长约1.5-2.5cm。花期4-9月,果期7-12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华北、西北及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
生态环境 |
生于盐碱荒地、沙漠边缘及河流两岸、冲积平原、湖泊周围、戈壁荒滩上。 |
药用植物栽培 |
生物学特性 罗布麻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大量成片地分布于盐碱、沙荒地区,耐寒、耐旱、耐碱又耐风,适 于多种气候和土质,即使在夏季干旱,温度50℃以上的吐鲁番盆地也能生长良好。 栽培技术 可用种子、根茎切段繁殖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罗布麻种子小,每1g种子有2000粒,宜在含盐碱较少的砂壤土上直播,4月上旬做畦,每1hm2播种量7.5kg,将其与湿沙拌匀播下,幼苗出土后,锄草松土,加强管理,可留苗15万余株,其余幼苗可移栽别处,风沙大的地区宜育苗移栽。根茎切繁殖:将直根和横走根,切成10~15cm的小段,每段上带有不定芽,按行株距60cm×30cm挖穴,每穴1~2条,以早春或冬季栽 植最好。分株繁殖:在春、秋两季进行,将近地面根茎处发生株丛铲下,带少量须根,进行分株移栽。 田间管理 罗布麻出苗后,要及早除草间苗,追施硫酸铵1次,5对真叶后即可移栽定植。生长过程中其横走根能不断发出新苗,使植株增多。过多时要移出,以利通风透光,使麻苗正常生长。 病虫害防治 茎斑病在发生初期可喷洒波尔多液。锈病在8月起流行,可喷25%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 |
采收和储藏 |
夏、秋季采收,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长2-5cm,宽0.5-2cm,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具小芒尖,基部钝圆或楔形, 边缘具细齿.常反卷,两面无毛,下面叶脉突起;叶柄细,长约4mm。质脆。气微,味淡。 以完整、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微弯曲。上、下表皮均被非腺毛,尤以主脉为多;非腺毛单细胞,圆锥 形,壁具疣状突起或光滑,长50-70μm,基部直径20-40μm。气孔主要为平轴式,少数不定式。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1列,近长方形,表皮外侧的平周壁稍呈角质化。叶肉组织为等面型,上表皮 内栅栏组织多为2列细胞,下表皮内多为1列细胞,细胞较短,内含少数草酸钙方晶,海绵组织2-4列细胞。主脉维管束双韧型,维管束 周围及韧皮部散有乳汁管。主脉上、下表皮内方为数列厚角组织。 取本品粉末0.5g,用5%盐酸1ml湿润后,加乙酸乙酯15ml,置水治上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蒸干,加甲醇1ml溶解残渣,作供试品液,另以槲皮素甲醇液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0.5%CMC薄层板上,用甲苯-氯访-丙酮-甲酸(5:8:7:Z)展开,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
中药化学成分 |
叶中含有槲皮素(quercetin),异槲皮甙(iso- quercitrin)[1],金丝桃甙(hyperoside)[2],芸香甙(rutin),右旋儿茶精(catechin),恩醌(anthraquinone),谷氨酸(glutamic acid),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等多种氨基酸[3],二十九烷(nona-cosane),三十烷醇(1-triacontanol),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羽 扇豆醇棕榈酸酯(lupenyl palmitate),棕榈酸蜂花醇酯(myricylpamitate),棕榈酸十六醇酯(hexadecyl palmitate),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氯化钾[4,5],鞣质[6]及多糖[7],羽扇豆醇(lupeol),异秦皮定(isofraxidin)和东莨菪素 (scopoletin)[8]等。根含加拿大麻甙(cymarin),K-毒毛旋花子次甙-β(K-stro- phanthin-β)及毒毛旋花子甙元(strophanthidin)[9]。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洗净、切段、晒干,备用。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1.降压作用 罗布麻叶煎剂对肾型高血压狗灌胃后2小时,血压从194/142mm汞柱降至152/100mm汞柱,并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3天后才有回升。 2.强心作用 罗布麻根中所含加拿大麻甙对离体及在位猫心均能使其收缩幅度增大,心率变慢,然后心律不齐,终于心跳停止于收缩期,其作用性质和速度与毒毛旋花子甙相似,戊巴比妥钠等中枢抑制药能减弱它的强心作用。用罗布麻根提取物对在位猫心进行实验,亦表现强心甙样作用。同属植物(如加拿大麻Apocynum cannabium)用于心房纤维颤动的患者,效力较洋地黄差,如用至足以控制心律紊乱的剂量,往往引起恶心、呕吐、腹泻。 3.对实验性心脏疾病的影响 加拿大麻甙对犬实验性心血管机能不足,有治疗作用,家兔心肌炎之急性循环障碍的症状有所减轻,并能防止心肌及冠状血管硬化,此作用较毒毛旋花子甙为优。它能使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心电图变化恢复正常,而对冠脉的收缩作用尤为显著,对垂体后叶素及凝血酶所致的家兔冠脉循环机能不足之动脉粥样硬化亦有疗效,但较弱。能增加心脏糖元再合成。 用,而对高脂饲料喂饲的小鼠高血脂症无效;说明罗布麻叶对内源性血脂升高有降低作用。 4.抗辐射损害 罗布麻叶浸膏2g/kg灌胃,0.5g/kg腹腔注射,连续15-20天,可延长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生存天数,增加存活率,使血液白细胞数增加,槲皮素30mg/kg灌胃也有同样作用,认为罗布麻叶抗辐射作用与槲皮素有关。 5.对脾脏的作用 三十烷醇对正常幼鼠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对小鼠脾脏有增重作用,肌肉注射20mg/kg尤为显著;对鼠胸腺影响不一致,成年鼠胸腺略有增重,幼鼠则略减重;对环磷酰胺引起的脾脏、胸腺减重有明显对抗作用;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增强作用。 6.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罗布麻浸膏水滤液(10%)给麻醉狗静脉恒速注射(2.0ml/kg、3.6ml/min),血压下降。7分钟以上)下降最大达22.3%,血压下降同时伴有心率减慢(r=0.83),心率减慢自给药后持续30分钟。血压降低同时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搏指数及冠状动脉左回旋支血流量减少。对心脏前后负荷无影响。静脉注射3分钟内心肌耗氧量减少。给犬静脉注射罗布麻叶煎剂(0.25g/kg)或其黄酮甙(10-15mg/kg),1-10分钟后,心率明显减慢,30分钟后恢复,当煎剂剂量增至1g/kg,黄酮甙增至20mg/kg时,可出现心率失常,ST段压低,T波变形,说明两者均可引起心脏毒性反应。犬、猫静脉注射罗布麻叶黄酮甙5-15mg/kg,亦可使血压平均下降12.6-36.7%;一次给药降压作用维持3-10分钟,但有快速耐受性,给实验性肾型高血压犬灌胃罗布麻叶煎剂(1.5.10g/kg),出现5g/kg可出现血压下降。给药2小时后可以从194/142降至152/100mmHg,三日后才回升。黄酮甙每次5mg灌流离体兔耳血管时具有明显扩张血管作用。 7.利尿作用 罗布麻叶水浸膏及浸膏的烧残渣有利尿作用,大鼠口服罗布麻叶水浸膏后6-24小时及24小时总尿量分别增加50.60%及32.28%,与此同时尿钠及尿钾排出量也相应增加,但给药组与对照组之间尿钾及尿钠浓度无显著差异。家免静脉注射罗布麻叶水浸膏30分钟后,尿量明显增加(尿量增加在28.96-106.20%之间),作用持续2小时以上,而尿钠及尿钾排出量未见有明显增加(尿钾排出量仅在2小时内有增加现象),尿钠及尿钾浓度均低于给药前水平。犬静脉注射罗布麻叶水浸膏后60分钟内的各时相尿量明显增加,尿钠、尿钾的排出量也相应增加,但尿钠及尿钾的浓度均低于供药前水平。罗布麻叶浸膏灼烧残渣对家兔有快速而强烈的利尿作用,但作用持续时间较浸膏剂为短。 8.降血脂作用 罗布麻叶水浸膏能显著降低Triton造成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值、三酸甘油酯值,但未能降低小鼠因高脂饲料形成高胆固醇血症的胆固醇值。 9.延缓衰老作用 罗布麻叶提取物对果蝇、家蚕、小鼠有延缓衰老或延长寿命作用。罗布麻叶浸膏对小鼠内脏脂褐质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并可使不同年龄组小鼠的肝脏和心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普遍上升。罗布麻茶可提高红细胞内SOD值以及HDL-e,对防止动脉硬化可能有益。 10.其它作用 给小鼠腹腔注射罗布麻叶浸膏0.5g/kg,30分钟后,可使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作用可持续5小时以上,并对戊巴比妥的镇静催眠作用有协同作用,还有一定抗惊厥作用。罗布麻叶煎剂1:1000浓度时,对离体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振幅和频率无明显影响,1:2000时,可使离体兔肠肌和大鼠子宫收缩明显变小,频率减慢。 |
药理学 |
罗布麻根煎剂对猫的致死量为0.46±0.12g/kg。罗布麻叶煎剂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0.6g/kg;口服的LD50为66.9g/kg。大鼠一次口服罗布麻叶煎剂15、30、50kg/kg,观察二周与对照组动物无明显。黄酮甙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398mg/kg。罗布麻根强心甙对猫的平均数致死量为3.2mg/kg。大白鼠亚急性毒性试验,证明罗布麻叶无毒。 罗布麻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0.6g/kg;op的LD50为66.8g/kg;大鼠一次腹腔注射l5、30、50g/kg,观察2周,与对照组动物无明显差异。腹腔注射黄酮甙小鼠的LD50为398mg/kg。罗布麻叶中的三十烷醇可降低环磷酰胺的微核率升高,故有抗突变作用。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配天麻:清热息风;配羚羊角:息风止痉;配陈皮:理气健脾;配泽兰:活血祛瘀;配枣仁:疏肝养血。 |
药性 |
甘;微苦;性凉 |
归经 |
|
功效 |
清热平肝;利水消肿 |
功效分类 |
利水药 |
主治 |
高血压;眩晕;头痛;心悸;失眠;水肿尿水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5-10g;或泡茶。 |
用药禁忌 |
脾虚慢惊者慎用。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1.《江苏植药志》:乳汁可愈合伤口。 2.《中国药植图鉴》:嫩叶,蒸炒揉制后代茶,有清凉去火,防止头晕和强心的功用。 3.《陕西中草药》:清凉泻火,强心利尿,降血压。治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肾炎浮肿。 |
考证 |
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
药物应用鉴别 |
罗布麻与天麻,均可平肝潜阳。但罗布麻甘凉,兼可清热利尿,用治湿热水肿,小便不利;天麻甘微温,尚能祛风通络,可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平肝潜阳功效虽同,兼长则异。 |
药典收录 |
是 |
药材拉丁名 |
Folium Apocyni Veneti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Apocynum venetum L.[Trachomitum venetum(L.)Woodsom;Apocynum lancifolicum Russan.] |
科属分类 |
夹竹桃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