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牌挖出数十具疑似抗战烈士遗骸

 育则维善余言 2014-10-13

附近还发现战壕 抗战时期此处曾有过一次战役

  8月22日,在长江上游夷陵区石牌段一个叫平善坝的锚地处,正在修建拴船锚桩的当地村民发现几十具人的遗骸,还有战壕。昨日,记者跟随三峡通航管理局工作人员前往此处查看,发现在约1米深的土层下,确有许多排列整齐的遗骸。据专家推测,这些遗骸可能为当年抗日战争中中国军人的烈士遗骸。

  江边工地挖出人体遗骸

  据了解,平善坝是长江航道上的一处锚地,一般用于过闸的船只在此处等候,此前这里的水位高达几十米,即便是如今修建锚桩的地方,在当时看起来也是在高山上,后来因为葛洲坝工程对上游蓄水,水位抬高,才让这里接近水平面。

  没船来不了,且又是荒山,因此一般没有老百姓会涉足此处。最近为了扩大停靠船只的容量,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在此处扩建拴船的锚桩。

  44岁的张士青是锚桩施工队的负责人,据其介绍,8月22号,在施工一个星期后,施工队突然在锚桩周围的土层中挖出人的遗骸。“当时我们就感到很惊讶,后来又陆续发现很多腿骨、膝盖骨、肋骨,还有头骨,差不多有几十具。在附近的树林中,还发现了战壕。”这时,张士青他们不敢再挖,便将情况汇报给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石牌执法大队。

  “经常听一些老人说以前在这里打过仗,我们估计与这个有关。”张士青说。

  多埋藏在一米深土层中

  昨日,在大雨中,记者在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工作人员吴笛和石牌执法大队大队长陈华的带领下,从葛洲坝船闸乘坐执法船,经过20多分钟来到平善坝。因为锚地无法靠岸,执法船只有停靠到一艘趸船,再乘坐村民的小木筏来到施工处。

  在施工翻起的土堆上,记者一眼就看到被挖出来的几根骸骨,疑似为人的大腿骨。经张士青指引,记者看到,在被挖的土层约1米深处,清晰可见排列整齐的骸骨,且数量不少,因下雨后土层松软,随手还可以掏出一些埋藏较浅的关节骨。就在锚桩上方的树林中,还发现了一处由砖石垒起来的战壕,可以看到机枪口。

  “按照历史记载,这一块是抗日的第六战区,当年发生了石牌保卫战,国民党军队第18军11师曾来过这里。”陈华介绍,如果按照这些情况来推断,这些遗骸很可能与石牌保卫战有关。

  专家称疑为抗战烈士遗骸

  如何判定这些遗骸是中国军队而非日军的遗骸呢?记者昨日就此咨询了夷陵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专家简兴安。

  “只有国民党军队才会就地掩埋,日军都会当场烧毁,将骨灰带回日本。”简兴安还介绍道,平善坝这个地方曾在1941年3月9日到10日发生过一次战役,那是在日军1940年侵占宜昌之后,国民党军队第一次反攻宜昌之前,“当时的军队有一个连,有炮兵还有步兵,总共大约有200多人。”

  简兴安告诉记者,从平善坝往里走,曾经有一个上峰尖村,那里有中国军队的野战医院,当时在战争中受伤的人员都会抬到这个医院去治疗,而战死沙场的士兵则会就地掩埋。“这一带埋了很多抗日烈士的遗体,在上峰尖村至今仍有一块刻有500多烈士名字的石碑。”简兴安说,因为石牌保卫战发生在1943年,所以这场战役不属于石牌保卫战,但也是日军准备打石牌战之前对国民党军队火力的一次试探。

  目前,对这批遗骸的来历,还有待专家进一步实地考证。昨日,记者也将发现遗骸的情况反映到宜昌市民政局,该局优抚科科长朱红霞表示,如确认为抗战烈士遗骸,将就地进行掩埋保存,并建立保护标识。

  相关链接

  2010年9月,在夷陵区黄花乡南边村宜巴高速公路的工地上,工人在施工中发现许多遗骸。经当地文史专家考证,遗骸应为抗战时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师将士遗骸,该地埋葬的遗骸数量至少有3000余具。

  (记者 易玮玮 通讯员 三通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