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宁市法华寺石窟

 贡桑乙虹 2014-10-14

安宁市法华寺石窟

作者:不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石窟位于安宁市城东5公里小桃花村的洛阳山上,因建有法华寺而得名,为宋大理国时期所雕刻的石窟群。石窟依山岩绝壁修建,共分4处,第一处,雕地藏菩萨及观音造像;第二处,雕十八罗汉,因遭毁坏,大多残缺,分列为上中下三层,窟下石壁刻有"晚照"二字;第三处,原有造像三窟,有一窟雕有佛及菩萨像,另二窟已无法辨认;第四处,雕释迦佛涅磐像,俗称卧佛,长4.8米,为石窟中最完整的一窟。
  整座石窟以禅宗造像为主,对研究云南的佛教艺术及民俗有重要的价值,现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华寺又名睡佛寺,位于安宁城东五里的大、小桃花村毗边的洛阳山(旧名鸡岭)山麓。据《安宁州志》载:“法华寺唐时建”。早年建筑毁坏,清乾隆年间又在原寺址上重建该寺。寺庙现已废。 
  在唐宁时期,法华寺是滇中著名佛教圣地之一。昔日遍山苍松翠竹,花繁草茂;丛林掩日,古刹辉煌。这种景色到明代基本还保存着。明代谪戌云南的杨慎(升庵)《游法华寺晚归再饮遥岑楼》一寺中就曾描述过法华寺暮春初夏“红将剑”、“翠欲流”的美景。那时,香客、游人络绎不绝。人们除了拜佛烧香之外,都想去瞻仰宋代(云南大理国时期)的石窟珍品——法华寺石窟群。 
  法华寺石窟分为四个区域:第一区域是宾头卢尊者、迦诺迦伐蹉尊者等十八罗汉。在十八罗汉上方有清康熙乙酉(公元1705年)安宁知州高珍题的“晚照”两个大字。据《安宁州志》载:“每阴雨晴明,佛殿昏暗,忽霞光满室,四壁佛像须眉毕现,令顷复暗”。这种“晚照”在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曾出现过一次。民间相传,每隔六十年春分节令第二天,日落后复回升,霞光聚照山谷,照耀山岗,屋林尽染,佛像披金,殿宇灿烂。能把游人引入“晒经石”的神话传说中。传说,唐僧取经归来途经沙河,遇水怪落水,当捞取经书时已日落西山。僧徒们正铺开经书燃箐火烘烤时,落日复升,返照崖壁,晒干了经书。当僧徒们收起经书时,岩石上印上了经书的梵文印,这块印有经文的石头就是现存人称“晒经石”的巨石。……。洛阳山法华寺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华寺石窟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城区东约5公里的小桃花村洛阳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