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热剂

 中医馆163 2014-10-14

清热剂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本类方剂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的理论立法,属于“八法”中的“清法”。

    温、热、火三者异名同性,温盛为热,热极为火,其区别只是程度不同。

    里热证的成因不外内生与外感两端。外感六淫,皆可入里化热;五志过极,脏腑偏胜,亦可化火;内伤久病,阴液耗损,虚热乃生。

    治疗里热证应在清法的指导下辨证使用清热剂。因里热有在气分、血分、脏腑等的区别,有实热、虚热之分,有轻重缓急之殊,因此本章方剂按治法相应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等五类。

    清热剂的应用原则:一般是在表证已解,热已人里,或里热已盛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若邪热在表,应当解表;里热已成腑实,则宜攻下:表邪未解,热已人里,又宜表里双解。

    应用清热剂须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要辨别里热所在部位。若热在气而治血,则必将引邪深入;若热在血而治气,则无济于事。此即叶天士所谓“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之理。二是辨别热证真假,勿为假象迷惑,若为真寒假热,不可误用寒凉。三是辨别热证的虚实,要注意屡用清热泻火之剂而热仍不退者,即如王冰所说“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此时当改用甘寒滋阴壮水之法,使阴复则其热自退。四是权衡轻重,量证投药。热盛而药量太轻,无异于杯水车薪;热微而用量太重,势必热去寒生;对于平素阳气不足,脾胃虚弱,外感之邪虽已入里化热,亦应慎用,必要时配伍醒脾和胃之品,以免伤阳碍胃。五是对于热邪炽盛,服清热剂入口即吐者,可于清热剂中少佐温热药,或采用凉药热服法,此即《素问·五常政太论》所说“治热以寒,温而行之”的反佐法。

 

第一节 清气分热

 

     清气分热剂,适用于热在气分证。症见身热不恶寒,反恶热,多汗,口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此时当用清热生津法治之,常用辛甘大寒的石膏与苦寒质润的知母等为主组方。由于里热炽盛易伤津耗气,因此应在清泄里热的同时,适当配人养阴生津的药物,如天花粉、石斛、芦根等;或配入补气药,如人参、炙甘草等。若兼夹热结、肝风、湿郁等证,需与泻下、熄风、化湿诸法配合使用。代表方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

 

白虎汤

《伤寒论》

 

    [组成]石膏一斤,碎(50g)    知母六两(18g)  甘草二两,炙(6g)  粳米六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本方原为治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世温病学家又以此为治气分热盛的代表方剂。凡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邪由卫及气,皆能出现本证。里热炽盛,故壮热不恶寒;胃热津伤,乃见烦渴引饮;里热蒸腾,逼津外泄,则汗出;脉洪大有力为热盛于经所致。气分热盛,但未致阳明腑实,故不宜攻下;热盛津伤,又不能苦寒直折。惟以清热生津法最宜。方中君药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臣药知母,苦寒质润,一以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一以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功。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四药相配,共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功,使其热清津复诸症自解。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凉肝熄风;若兼阳明腑实,见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消渴病而见烦渴引饮,属胃热者,可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

  4.使用注意  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附方】

  1.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知母六两(18g)  石膏一斤,碎,绵裹 (50g)  甘草二两,炙(6g)  粳米六合(9g)  人参三两(l0g)  上五昧,以水一斗,煮米熬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清热,益气,生津。主治:气分热盛,气阴两伤证。汗、吐、下后,里热炽盛,而见四大症者;或白虎汤证见有背微恶寒,或饮不解渴,或脉浮大而芤,以及暑热病见有身大热属气津两伤者。

  2.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  知母六两(18g)  甘草二两,炙(6g)  石膏一斤(50g)  粳米二合(6g)  桂枝三两,去皮(5-9g)  为粗末,每服五饯,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功用:清热,通络,和营卫。主治: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以及风湿热痹见壮热,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脒弦数。

  3.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  知母六两( 18g)  甘草二两,炙(6g)  石膏一斤(50g)  苍术粳米各三两(各9g)  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温服。功用:清热祛湿。主治: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舌红苔白腻,以及风湿热痹,身大热,关节肿痛等。

   以上三方均由白虎汤加味而成,都有清气分热的功用。其中白虎加人参汤是清热与益气生津并用的方剂,适用于气分热盛而又气阴两伤之证;白虎加桂枝汤是清中有透,兼以通经络的方剂,用治温疟,或风湿热痹证;白虎加苍术汤是清热与燥湿并用之方,以治湿温病的热重于湿型,症见白虎汤证兼见胸痞身重、苔黄腻而干者,亦可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等。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6:“阳明邪从热化,故不恶寒而恶热;热蒸外越,故热汗自出;热烁胃中,故渴欲饮水;邪盛而实,故脉滑,然犹在经,故兼浮也。盖阳明属胃,外主肌肉,虽有热而未成实,终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故以为臣。用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作甘稼穑,寒剂得之缓其寒,苦药得之平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连于胃也,得二味为佐,庶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

 【临床报道】

  王氏用白虎汤加味治疗小儿夏季热200例。其中男83例,女117例;体温37.5℃-38.9℃者152例,39℃以上者48例;小儿1岁者63例,1~2岁者89例,2~3岁者48例;合并有肠炎、支气管炎等感染者75例,无合并症者125例。方药组成:生石膏50g,知母5g,地骨皮15g,柴胡8g,薄荷、青蒿各10g,甘草6g,鲜荷叶1片。每日1剂,煎药代茶频服。结果:服药3天内退热者126例,5天后退热者65例,无效9例。[王占魁,等.白虎汤加味治疗小儿夏季热200例。新中医  1995; (7):51]

 【实验研究】

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明显的退热作用,石膏退热虽快,但作用较弱而短暂;知母退热虽缓,但作用较强而持久。两药合用,退热效果显著。白虎汤退热成分是石膏所含的微量物质和知母所含的黄色结晶——芒果苷。但也有认为石膏是退热的主药,钙离子是退热的主要成分。石膏作用可被方中其他药物所加强,但不随石膏用量增加而增强。此外,白虎汤及白虎加人参汤均有降血糖作用。单味知母与人参都有降血糖作用,当石膏与知母同用,或石膏、知母、人参同用,则降糖作用更加显著。[闵亮,等.白虎汤临床与研究新进展。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7;4(9):2]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竹叶二把(6g)    石膏一斤(50g)    半夏半升,洗(9g)    麦门冬一升,去心(20g)    人参二两(6g)    甘草二两,炙(6g)    粳米半升(10g)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方解]本方证乃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所致。热病后期,高热虽除,但余热留恋气分,故见身热有汗不解、脉数;余热内扰,故心胸烦闷;口干,舌红少苔是阴伤之兆;气短神疲,脉虚是气虚之征;胃失和降,乃致气逆欲呕。气分余热宜清,气津两伤宜补。治当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中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为臣。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逆为佐。甘草、粳米和脾养胃以为使。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为本方的配伍特点。本方实为一首清补两顾之剂,使热清烦除、气津得复,诸症自愈,正如《医宗金鉴》说:“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本方由白虎汤化裁而来。白虎汤证为热盛而正不虚,本证为热势已衰,余热未尽而气津两伤。热既衰且胃气不和,故去苦寒质润的知母,加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竹叶除烦,半夏和胃。其中半夏虽温,但配入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输转津液,使参、麦补而不滞,此善用半夏者也。

    本方在《伤寒论》中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证。在实际运用中,凡热病过程中见气津已伤、身热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对于暑温病发热气津已伤者,尤为适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耗伤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可加石斛、天花粉等以清热养阴生津;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知母、天花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效;气分热犹盛,可加知母、黄连,增强清热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亦可应用。

    4.使用注意  本方清凉质润,如内有痰湿,或阳虚发热,均应忌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竹叶、石膏辛寒以散余热;人参、甘草、麦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补虚生津;半夏之辛温以豁痰止呕,故去热而不损其真,导逆而能益其气也。”

    [临床报道]

    郭氏用竹叶石膏汤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幼儿频频喂服或分少量多次喂服,15日为1疗程。均常规用西药对症、支持处理,发热期用物理降温、药物处理,随证加减。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咽部红肿及肿大的肝、脾、淋巴结均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异型淋巴细胞降至 10%以下;有效:临床症状消失,肿大的肝、脾、淋巴结均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异型淋巴细胞较治疗前减少,但未降至10%以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异型淋巴细胞均未见明显好转。结果:本组21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竹叶石膏汤辨证论治本病疗效满意。[郭萍,等.中医辨证分型为主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2):143]

第二节           清营凉血

 

     清营凉血剂,适用于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诸证。邪热传营见有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等;热入血分则见出血,发斑,昏狂,谵语,舌绛起刺,脉数等。其组方常用水牛角、生地等清营凉血药物为主。其中由于入营邪热由气分传来,故应采用“清营透热”之法,于清营的药物中适当配入具有轻宣透达作用的银花、连

翘、竹叶等以促进营分邪热透出气分而解。热人血分每多迫血妄行而致出血、发斑,而且络伤血溢每易留瘀,热与血结亦可成瘀,故当采用“凉血散血”之法,于凉血解毒药中配入具有活血作用的丹皮、赤芍等以促其瘀血消散,并使止血而不留瘀。代表方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清营汤

《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30g)    生地黄五钱(15g)    元参三钱(9g)    竹叶心一钱(3g) 麦冬三钱(9g)    丹参二钱(6g)    黄连一钱五分(5g)    银花三钱(9g)    连翘二钱,连心用(6g)

    [用法]上药,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牛角镑片先煎,后下余药)。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日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方解]本方证乃邪热内传营分,耗伤营阴所致。邪热传营,伏于阴分,入夜阳气内归营阴,与热相合,故身热夜甚;营气通于心,热扰心营,故神烦少寐、时有谵语;邪热深入营分,则蒸腾营阴,使血中津液上潮于口,故本应口渴而反不渴;若邪热初入营分,气分热邪未尽,灼伤肺胃阴津,则必见身热口渴、苔黄燥;目喜开、闭不一,是为火热欲从外泄,阴阳不相既济所致;斑疹隐隐,乃热伤血络,血不循经,溢出脉外之征;舌绛而干,脉数,亦为热伤营阴之象。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旨,治宜咸寒清营解毒为主,辅以透热养阴。故方用苦咸寒之水牛角清解营分之热毒,为君药。热伤营阴,又以生地黄凉血滋阴、麦冬清热养阴生津、玄参滋阴降火解毒,,三药共用,既可甘寒养阴保津,又可助君药清营凉血解毒,共为臣药。君臣相配,咸寒与甘寒并用,清营热而滋营阴,祛邪扶正兼顾。温邪初入营分,故用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清透泄,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机,促其透出气分而解,此即“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具体应用;黄连苦寒,清心解毒;丹参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散瘀,可防热与血结。上述五味均为佐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和“透热转气”,使入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诸症自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邪初入营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寸脉大,舌干较甚者,可去黄连,以免苦燥伤阴;若热陷心包而窍闭神昏者,可与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合用以清心开窍;若营热动风而见痉厥抽搐者,可配用紫雪,或酌加羚羊角、钩藤、地龙以熄风止痉;若兼热痰,可加竹沥、天竺黄、川贝母之属,清热涤痰;营热多系由气分传入,如气分热邪犹盛,可重用银花、连翘、黄连,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叶、板蓝根、贯众之属,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证属热入营分者。

 4.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应注意舌诊,原著说:“舌白滑者,不可与也”,并在该条自注中说:“舌白滑,不惟热重,湿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以防滋腻而助湿留邪。

 【附方】

   清宫汤(《温病条辨》)  元参心三钱(9g)  莲子心五分(2g)  竹叶卷心二钱(6g)  连翘心二钱(6g)  犀角(水牛角代)(30g)  连心麦冬三钱(9g)  水煎服。功用:清心解毒,养阴生津。主治:温病液伤,邪陷心包证。发热,神昏谵语。

  “宫”乃心之宫城,即心包。本方证乃温热之邪陷入心营,逆传心包所致,故原书用药特点是犀角取尖,余皆用心,意取同类相投,心能入心,即以清心包之热,补肾中之水,且以解毒辟秽。用于上证,可使心营热清,水火交融,热毒清解,心神得安。若与清营汤相较,则本方重在清心包之热,兼以养阴辟秽解毒;清营汤重在清营中之热,兼以透热转气,故所治各有不同。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温病条辨》卷1:“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人手厥阴也。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方中犀角、黄连,皆入心而清火。犀角有清灵之性,能解夫疫毒;黄连具苦降之质,可燥乎湿邪,二味为治温之正药。热犯心包,营阴受灼,故以生地、玄参滋肾水,麦冬养肺金,而以丹参领之入心,皆得遂其增液救焚之助。连翘、银花、竹叶心三味,皆能内彻于心,外通于表,辛凉清解,自可神安热退,邪自不留耳。”                   

  【临床报道】                   

   屠氏用清营汤加减治疗肾小球性血尿23例。日l剂,水煎服,用20 -30剂后,改为水丸,每日lO~15g,2次口服,3个月为1疗程。有并发症如感染、高血压者,加用抗感染、降压药物,禁用肾毒性药物。疗效标准:显效为尿沉渣镜检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有效为尿沉渣镜检基本正常,但随访期间因感冒等诱因血尿曾再次出现,或治疗后镜下红细胞计数较前减少50%以上;无效为尿沉渣镜检改善不明显,或出现肾功能受损,或随访期间复发、镜下血尿不消失。结果: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3例。[屠庆祝,等.清营汤加减治疗肾小球性血尿23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9):1895]

  【实验研究】

  采用清营l号方对兔颈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进行分期论治及分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本方能较显著提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作用,以早期作用明显;同时可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延长凝血酶时间,其作用从中、晚期逐渐加强,且当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时,凝血酶时间延长,两者具有一致性;在不同治疗分期内,随着功能的变化,其血栓长度、干湿重量随之改变o已知用药对照组丹参可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但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影响不明显。提示采用清营凉血法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优于单纯活血化瘀疗法。[王健,等.清营l号方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纤游功能的实验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1997;3(3):181]   

 

犀角地黄汤(芍药地黄汤)

《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一两(30g)  生地黄半斤(24g)  芍药三分(12g)  牡丹皮一两(9g)

    [用法]上药四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水牛角镑片先煎,余药后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证。

    1.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2.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3.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方解]本方治证由热毒炽盛于血分所致。心主血,又主神明,热入血分,一则热扰心神,致躁扰昏狂;二则热邪迫血妄行,致使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发生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各部位之出血,离经之血留阻体内又可出现发斑、蓄血;三则血分热毒耗伤血中津液,血因津少而浓稠,运行涩滞,渐聚成瘀,故舌紫绛而干。此际不清其热则血不宁,不散其血则瘀不去,不滋其阴则火不熄,正如叶天士所谓“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法。方用苦咸寒之犀角为君,凉血清心而解热毒,使火平热降,毒解血宁。臣以甘苦寒之生地,凉血滋阴生津,一以助犀角清热凉血,又能止血;一以复已失之阴血。用苦微寒之赤芍与辛苦微寒之丹皮共为佐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四药相配,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本方配伍特点是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本方与清营汤均以水牛角、生地为主,以治热入营血证。但清营汤是在清热凉血中伍以银花、连翘等轻清宜透之品,寓有“透热转气”之意,适用于邪初入营尚未动血之证;本方配伍赤芍、丹皮泄热散瘀,寓有“凉血散血”之意,用治热入血分而见耗血、动血之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见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热燔血分,邪热与瘀血互结,可加大黄、黄芩,以清热逐瘀与凉血散瘀同用;郁怒而夹肝火者,加柴胡、黄芩、栀子以清泻肝火;用治热迫血溢之出血证,可酌加白茅根、侧柏炭、小蓟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血分热盛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寒凉清滋,对于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附方】  

   1.神犀丹(《温热经纬》引叶天士方)  犀角(水牛角代)(1800g)  石菖蒲  黄芩各六两(各180g)  真怀生地绞汁  银花各一斤(各500g)  金汁  连翘各十两(各300g)  板蓝根九两(270g)  香豉八两(2409)  元参七两(2lOg)  花粉  紫草各四两(各120g)  各生晒研细,以犀角、地黄汁、金汁和捣为丸,每重一钱(3g),凉开水化服,日二次,小儿减半。功用:清热开窍,凉血解毒。主治:温热暑疫,邪入营血证。高热昏谵,斑疹色紫,口咽糜烂,目赤烦躁,舌紫绛等。

  2.化斑汤(《温病条辨》)  石膏一两(30g)  知母四钱(12g)  生甘草三钱(lOg)  玄参三钱(lOg)  犀角(水牛角代)(60g)  白粳米一合(9g)  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滓再煮一盅,夜一服。功用:清气凉血。主治:气血两燔之发斑。发热,或身热夜甚,外透斑疹,色赤,口渴或不渴,脉数等。

  犀角地黄汤、神犀丹、化斑汤同具有清热凉血之功。不同点在于:犀角地黄汤用治温热病热毒深陷于血分的血分热盛证,故用大剂咸寒以凉血为主,并用清热、散瘀之品,以使热清血宁;神犀丹用治邪入营血,热深毒重证,故以清热解毒为主,并用凉血、开窍,以使毒解神清;化斑汤用治气分热炽,而血热又起,气血两燔之证,故以清气生津药与凉血解毒药相配,两清气血,使邪热退则血自止,而斑可化,故名“化斑汤”。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外台秘要》卷2录《小品方》:“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方。”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1:“吐血之因有三:曰劳伤,曰努伤,曰热伤。劳伤以理损为主;努损以去瘀为主;热伤以清热为主。热伤阳络则吐衄;热伤阴络则下血,是汤治热伤也。故用犀角清心去火之本,生地凉血以生新血,白芍敛血止血妄行,丹皮破血以逐其瘀。此方虽曰清火,而实滋阴;虽曰止血,而实去瘀。瘀去新生,阴滋火熄,可为探本穷源之法也。”

  【临床报道】

   魏氏用犀角地黄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80例。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诊断标准。日1-2剂,水煎服。酌用酚妥拉明、多巴胺、速尿。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肾功能及血小板、尿常规正常;无效:加重或死亡。本组80例,治愈77例,死亡3例,疗效满意。[魏素侠.清通逐瘀法为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80例。中医杂志2000;41(7):441]

 

第三节  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剂,适用于温疫、温毒、火毒及疮疡疔毒等证。若温疫热毒充斥内外,症见大热渴饮、谵语神昏、吐衄发斑、舌绛、唇焦等;温毒上攻头面,气血壅滞,症见头面红肿热痛、咽喉肿痛、舌苔黄燥等;三焦火毒炽盛,症见烦热、错语、吐衄发斑及外科的热毒痈疡等;热毒聚于胸膈,可见身热面赤、胸膈烦热、口舌生疮、便秘溲赤等症。由于热毒有轻重之异,其部位有上下内外之别,兼夹证亦有不同,故组成该类方剂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临床常以黄芩、黄连、连翘、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等清热解毒泻火药为主组方。若疫毒壅于上焦,攻冲头面,可在清热解毒药中配伍辛凉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僵蚕等;热毒壅聚上中二焦,兼见便秘溲赤者,可配大黄、芒硝等以导热下行;若热毒炽盛,充斥三焦,可以“三黄”、栀子之属,苦寒直折;热在气分配伍石膏、知母之属以清热泻火;若热毒深重,侵犯血分,可酌配生地、丹皮之属以凉血解毒;疮疡肿毒初起,热毒壅聚,气滞血瘀,当配伍理气活血,散结疏邪药以促其消散。代表方如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

方活命饮。

  

黄连解毒汤

方出《肘后备急方》,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黄连三两(9g)    黄芩  黄柏各二两(各6g)  栀子十四枚,擘(9g)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疽;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乃火毒充斥三焦所致。火毒炽盛,内外皆热,上扰神明,故烦热错语;血为热迫,随火上逆,则为吐衄;热伤络脉,血溢肌肤,则为发斑;热盛则津伤,故口燥咽干;热壅肌肉,则为痈肿疔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皆为火毒炽盛之证。综上诸症,皆为实热火毒为患,治宜泻火解毒。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丹皮以清热凉血;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疔疮肿毒者,加蒲公英、银花、连翘,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

 4.使用注意  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附方】

    1.泻心汤(《金匮要略》)  大黄二两(6g)  黄连一两(3g)  黄芩一两(3g)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功用:泻火消痞。主治:邪热壅滞心下,气机痞塞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秘结,或吐血衄血,舌红苔薄黄,脉数。

    2.栀子金花汤(《医宗金鉴》)  即黄连解毒汤加大黄。水煎服。功用:泻火解毒。主治:黄连解毒汤证兼大便秘结者,亦治阳证之疮、痈、疔、疖。

3.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生石膏大剂六两至八两(180-240g);中剂二两至四两(60-120g);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24-36g)   小生地大剂六钱至一两(18-30g);中剂三钱至五钱(9-15g);小剂二钱至四钱(6-12g)    犀角(水牛角代)大剂六两至八两(180-240g);中剂三两至五两(90-150g);小剂二两至四两(60-120g)   真川连大剂四至六钱(12-18g);中剂二至四钱(6-129);小剂一钱至一钱半(3-4.5g)    栀子  桔梗  黄芩  知母  赤芍  玄参  连翘  甘草  丹皮  鲜竹叶(以上10味,原书无用量)  先煎石膏数十沸,后下诸药。(现代用法:先煎石膏,后下诸药,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主治:温疫热毒,气血两燔证。大热渴饮,头痛如劈,干呕狂躁,谵语神昏,或发斑,或吐血,衄血,四肢或抽搐,或厥逆,脉沉数或沉细而数或浮大而数,舌绛唇焦。

上述四方同为泻火解毒之方。其不同点在于:黄连解毒汤以黄连为君,是泻火以解热毒,侧重于导三焦火热下行,而无泻下作用,用治热毒壅盛三焦之证;泻心汤以大黄为君,既可泻火消痞,又可泻血分实热以止血,用大黄导热下行,尚具“以泻代清”之意,且使血止而不留瘀;栀子金花汤于黄连解毒汤中加入大黄一味,不仅泻火解毒之力得到增强,并有引热下行之功,方剂结构更趋完善,用治热毒更甚且兼大便秘结者;清瘟败毒饮重用石膏大清阳明经热为君,配用芩、连泻火,犀、地凉血解毒,以使气血两清,用治温疫热毒,气血两燔之证。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肘后备急方》卷2:“烦呕不得眠。”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3:“阳毒上窍出血者,此方主之。治病必求其本,阳毒上窍出血,则热为本,血为标,能去其热则血不必治而归经矣。故用连、芩、栀、柏苦寒解热之物以主之。然惟阳毒实火,用之为宜。若阴虚之火则降多亡阴,苦从火化而出血益甚,是方在所禁矣。”

【实验研究】

 王氏采用小鼠背部气囊内注射角叉菜胶的方法诱导急性气囊滑膜炎症,脂多糖腹腔注射造成内毒素血证模型;噻唑蓝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Griess法检测血清中N02-的浓度;胸腺细胞增殖测定白细胞介素-1(IL-1)的活性。黄连解毒汤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小鼠气囊内白细胞的游出,减少前列腺素E2 (PGE2)的生成。在体外实验中,黄连解毒汤能显著抑制刀豆素A (Con A)所致的内毒素血症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但对正常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无影响,且不影响正常及内毒素血症小鼠的脾细胞生成白细胞介素-2(IL -2)。黄连解毒汤还可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生成IL -1和NO。提示黄连解毒汤的抗炎作用主要与抑制IL-1、NO、PGE2等炎症因子生成有关。[王利津,等.黄连解毒汤的抗炎作用机理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0; 25 (8):493]

 

 

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大黄  朴硝  甘草炙,各二十两(各600g)    山栀子仁  薄荷去梗  黄芩各十两(各 300g)  连翘二斤半(1250g)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小儿可服半钱,更随岁数加减服之。得利下,住服(现代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服6-12g,加竹叶3g,蜜少许,水煎服。亦可作汤剂煎服)。

    [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烦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睡卧不宁,谵语狂妄,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证由脏腑积热,聚于胸膈所致,故以上、中二焦见证为主。热伤津液,则口渴、咽燥、唇焦;火性上炎,而见面红目赤、口舌生疮、咽痛吐衄;火热内扰心神,则见睡卧不宁,甚则谵语狂妄;燥热内结,故有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里热炽盛之象。上焦无形火热炽盛,中焦燥热内结,此时单清上则中焦燥结不得去,单泻下则上焦邪热不得解,惟有清泻兼施方能切中病情,故治宜清热泻火通便为法。方中连翘轻清透散,长于清热解毒,透散上焦之热,故重用以为君。配黄芩以清胸膈郁热;山栀通泻三焦,引火下行;大黄、芒硝泻火通便,以荡涤中焦燥热内结,共为臣药。薄荷清头目,利咽喉;竹叶清上焦之热,均为佐药。使以甘草、白蜜,既能缓和硝、黄峻泻之力,又能生津润燥,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清上与泻下并行,但泻下是为清泄胸膈郁热而设,所谓“以泻代清”,其意在此。

    本方虽有通腑之功,但治疗目标在于胸膈烦热,而不在于热结便秘。因此,对于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而无便秘者亦可使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上、中二焦火热炽盛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热毒壅阻上焦,症见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大便不燥者,可去朴硝,加石膏、桔梗以增强清热凉膈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等属上、中二焦火热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6:  “治大人小儿腑脏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秘结,一切风壅,并宜服之。”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若火之散漫者,或在里,或在表,皆可清之散之而愈。如夹有形之物,结而不散者,非去其结,则病终不痊。故以大黄、芒硝之荡涤下行者,去其结而逐其热。然恐结邪虽去,尚有浮游之火散漫上、中,故以黄芩、薄荷、竹叶清彻上、中之火;连翘解散经络中之余火;栀子自上而下,引火邪屈曲下行,如是则有形无形上下表里诸邪,悉从解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缓之也。”

    [临床报道]

    于氏用凉膈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合并症34例。本组病种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每日1剂水煎服,疗程1个月,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结果:治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3%,治疗后血压 (舒张压)、血脂(TC、TG)、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  [于春光,等.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合并症的临床观察。中医药信息  2000;17(3):44]

    [实验研究]

    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家兔温病模型,观察凉膈散对该模型动物的解毒作用。结果表明:凉膈散可减少模型动物血浆内毒素含量,降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a)、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轻脏器组织病理损害。提示凉膈散可通过多途径发挥解毒作用。[余林中,等.凉膈散对家兔内毒素温病模型的解毒作用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6;12(5):4]

 

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

 

    [组成]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五钱(15g)  陈皮去白  甘草生用  玄参  柴胡  桔梗各二钱(各6g)  连翘  板蓝根  马勃  牛蒡子  薄荷各一钱(各3g)  僵蚕  升麻各七分(各2g)

    [用法]上药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掀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方解]本方主治大头瘟(原书称大头天行),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风热疫毒上攻头面,气血壅滞,乃致头面红肿热痛,甚则目不能开;温毒壅滞咽喉,则咽喉红肿而痛;里热炽盛,津液被灼,则口渴;初起风热时毒侵袭肌表,卫阳被郁,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舌苔黄燥,脉数有力均为里热炽盛之象。疫毒宜清解,风热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势利导。疏散上焦之风热,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当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热解毒为主。方中重用酒连、酒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热毒为君。以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玄参、马勃、板蓝根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共为佐药。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大头瘟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似头面红肿掀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大便秘结者,可加酒大黄以泻热通便;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者,可加川楝子、龙胆草以泻肝经湿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属风热邪毒为患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东垣试效方》卷9:“治大头天行,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  “此手太阴、少阴、足少阳、阳明药也。芩、连苦寒,泻心肺之热为君;玄参苦寒,橘红苦辛,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为臣;连翘、薄荷、鼠粘辛苦而平,蓝根甘寒,马勃、僵蚕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之阳气不得伸。桔梗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为载也。”

    [临床报道]

    王氏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日1剂水煎服,结合耳针,点刺睾丸穴(对耳屏内侧前下方),夜间将药渣捣烂、醋调,湿敷患处,卧床休息。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腮腺炎症完全消退,睾丸、附睾肿痛消散,实验室检查正常。结果:本组 68例均治愈。退热时间1-2日,睾丸、附睾、阴囊等红肿疼痛消退时间3-7日,未发现睾丸萎缩,疗效满意。[王明义.下病上取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中国中医急症  2000; 9  (2)  :87]

 

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白芷六分(3g)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草节  皂角刺炒  穿山甲炙天花粉  乳香  没药各一钱(各6g)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9g)

    [用法]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主治疮疡肿毒初起而属阳证者。阳证痈疡多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痰结而成。《灵枢·痈疡篇》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热毒壅聚,营气郁滞,气滞血瘀,聚而成形,故见局部红肿热痛;邪正交争于表,故身热凛寒;正邪俱盛,相搏于经,则脉数有力。阳证痈疮初起,治宜清热解毒为主,配合理气活血、消肿散结为法。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最善清热解毒疗疮,前人称之谓“疮疡圣药”,故重用为君。然单用清热解毒,则气滞血瘀难消,肿结不散,又以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疮疡初起,其邪多羁留于肌肤腠理之间,更用辛散的白芷、防风相配,通滞而散其结,使热毒从外透解;气机阻滞每可导致液聚成痰,故配用贝母、花粉清热化痰散结,可使脓未成即消;山甲、皂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煎药加酒者,借其通瘀而行周身,助药力直达病所,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

    本方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诸法为主,佐以透表、行气、化痰散结,其药物配伍较全面地体现了外科阳证疮疡内治消法的配伍特点。

    前人称本方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疮疡肿毒。若用之得当,则“脓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

    本方与普济消毒饮均属清热解毒方剂。但普济消毒饮所治为大头瘟,系肿毒发于头面者,以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为法,并佐以升阳散火,发散郁热;本方则通治阳证肿毒,于清热解毒中,伍以行气活血,散结消肿之品,对痈疮初起更宜。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热毒痈肿的常用方,前人云:“此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凡痈肿初起属于阳证者均可运用。临床应用以局部红肿xian痛,甚则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红肿痛甚,热毒重者,可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便秘者,加大黄以泻热通便;血热盛者加丹皮以凉血;气虚者加黄芪以补气;不善饮酒者可用酒水各半或用清水煎服。此外,还可以根据疮疡肿毒所在部位的不同,适当加入引经药,以使药力直达病所。本方除煎煮取汁内服外,其药渣可捣烂外敷。

    3.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深部脓肿等属阳证、实证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只可用于痈肿未溃之前,若已溃断不可用;本方性偏寒凉,阴证疮疡忌用;脾胃本虚,气血不足者均应慎用。

 【附方】

1.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金银花三钱(20g)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各15g)  水一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被盖出汗为度。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2.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  金银花  玄参各三两(各90g)  当归二两(60g) 甘草一两(30g)  水煎服,一连二十剂……药味不可少,减则不效,并忌抓擦为要。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热毒炽盛之脱疽。患肢暗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见发热口渴,舌红脉数。 

 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均为阳证疮疡的常用方,均有清热解毒之功。三方的不同点在于:仙方活命饮为痈肿初起的要方,除清热解毒之外,还配伍疏风、活血、软坚、散结之品,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五味消毒饮重在清热解毒,其清解之力较仙方活命饮为优,侧重消散疔毒;四妙勇安汤主治脱疽之热毒炽盛者,药少量大力专,且须连续服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校注妇人良方》卷24:“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

    2.方论选录唐宗海《血证论》卷8:“此方纯用行血之药,加防风、白芷,使达肤表;加山甲、皂刺,使透乎经脉。然血无气不行,故以陈皮、贝母散利其气,血因火结,故以银花、花粉清解其火。为疮证散肿之第一方。诚能窥及疮由血结之所以然,其真方也。第其方乃平剂,再视疮之阴阳,加寒热之品,无不应手取效。”

【临床报道】

 蔡氏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红斑结节性皮肤病76例.每日l剂水煎服。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治愈好转标准》。痊愈:红斑结节全部消退仅留少许色素沉着;显效:皮损消退80%以上,偶有少许新皮损出现,往往不治自愈;好转:皮损消退50%以上,但仍有少量新斑出现;无效:皮损无好转。本组76例,用7-112剂,近期疗效:结节性红斑5l例、结节性血管炎12例,Sweets综合征13例,分别痊愈42、9、10例,显效8、l、2例,好转各l例,无效O、l、o例,临床总有效率98.7%。实验室指标抗链球菌溶血素(ASO)、血沉(ESR)、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抗核抗体(ANA)、结核菌素试验(PPD)及血液流变学检查,除PPD试验未复查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远期疗效:54例随访3个月一7年,复发13例,疗效满意。[蔡以生,等,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红斑结节性皮肤病76例。中医杂志2000;41 (6):362] 

 

第四节  清脏脏热

 

    清脏腑热剂,适用于邪热偏盛于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证。本类方剂多按所治脏腑火热证候之不同,分别使用相应的清热药物。如心经热盛,用黄连、栀子、木通、莲子心等以泻火清心;肝胆实火,用龙胆草、夏枯草、青黛等以泻火清肝;肺中有热,用黄芩、桑白皮、石膏、知母等以清肺泻热;热在脾胃,用石膏、黄连等以清胃泻热;热在大肠,用白头翁、黄连、黄柏等以清肠解毒。此外,尚需针对病证的兼夹配伍适当药物。如热盛伤阴,配生地、阿胶、麦冬、石斛等以养阴生津;壮火食气者,当配人参、黄芪、山药等以补气扶正;兼夹湿热,配泽泻、车前子、木通等以清利湿热;如兼气滞血瘀,配当归、木香、槟榔等以行气和血;如火热内郁,根据“火郁发之”之理,配藿香、羌活、防风等以发散郁火;如恐寒凉伤阳,可配少许吴萸、肉桂等以为佐制。代表方如导赤散、龙胆泻肝汤、泻白散、清胃散、芍药汤、白头翁汤。

 

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生地黄  木通  生甘草梢各等分(各6g)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方解]本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热下移小肠,泌别失职,乃见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均为内热之象。心火上炎而又阴液不足,故治法不宜苦寒直折,而宜清心与养阴兼顾,利水以导热下行,使蕴热从小便而泄。方中生地甘寒而润,入心肾经,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伤阴,共为君药。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为臣药。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为方中佐使。四药合用,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

    本方在《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心热”,未言及“心移热于小肠”,至《奇效良方》扩大了运用范围,用治小便赤涩淋痛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说:“赤色属心,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出……故名导赤散。”可见本方理论与运用,皆是逐步发展而成。

    本方证病机,钱氏只言及“心热”,或“心气热”,未言及虚实,可见不宜以虚火或实火言之;再者,他在《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中虽提到“心气实”一证,但用方泻心汤仅提到黄连一味,与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不同,说明本方证不应是实火。另一方面他在该书卷三之“目内证”中云:“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说明本方证亦不是虚热。从以药测证分析,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甘寒与苦寒相合,滋阴利水为主,滋阴而不恋邪,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这与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疾病变化迅速的特点和治实宜防其虚、治虚宜防实的治则要求,亦十分吻合。由此观之,《医宗金鉴》以“水虚火不实”五字括之,较为贴切。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通,可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强清热利水之功;阴虚较甚,加麦冬增强清心养阴之力;小便淋涩明显,加篇蓄、瞿麦、滑石之属,增强利尿通淋之效;出现血淋,可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凉血止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属心经有热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亦可加减治之。

  4.使用注意  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附方】

  清心莲子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黄芩  麦冬去心  地骨皮  车前子  甘草炙,各半两(各I5g)  石莲肉去心  白茯苓  黄芪蜜炙  人参各七钱半(各22.5g)  锉散,每服三钱(lOg),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冷,空心食前服。功用:清心火,益气阴,止淋浊。主治:心火偏旺,气阴两虚,湿热下注证。遗精淋浊,血崩带下,遇劳则发;或肾阴不足,口舌干燥,烦躁发热等。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治小儿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睡。”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心与小肠为表里也,然所见口糜舌疮、小便黄赤、茎中作痛、热淋不利等证,皆心移热于小肠之证。故不用黄连直泻其心,而用生地滋肾凉心,木通通利小肠,佐以甘草梢,取易泻最下之热,茎中之痛可除,心经之热可导也。此则水虚火不实者宜之,以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也。若心经实热,须加黄连、竹叶,甚者更加大黄,亦釜底抽薪之法也。”

【临床报道】

陶氏用加味导赤散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82例,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75例,每日1次静注克林霉素0.6g,每日3次口服复合维生素,每日3次用朵贝液漱口,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两组均10日为1疗程。疗效标准:痊愈:口腔溃疡在10日内痊愈,全身伴随症状消失;有效:溃疡在10日内基本愈合,全身伴随症状还须继续治疗;无效:溃疡在10日内无好转;终止治疗:因口腔反应严重,进食困难,不能继续接受治疗,被迫暂时停止放疗。结果:两组分别痊愈25、16例,有效44、28例,无效13、31例,终止放疗5、20例,本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O.OI)。提示放疗期间配合中药治疗,能明显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保证放疗疗程的顺利完成。[陶炼,等,加味导赤散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82例。四川中医 2000;18(3):52]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酒炒(6g)  黄芩炒(9g)  栀子酒炒(9g)  泽泻(12g)  木通(6g)    当归酒炒(3g)  生地黄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车前子(9g)    (原书无用量)

    [用法]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9g,日2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是由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循经下注所致。肝经绕阴器,布胁肋,连日系,入巅顶;胆经起于目内眦,布耳前后入耳中,一支入股中,绕阴部,另一支布胁肋。肝胆之火循经上炎则头部、耳目作痛,或听力失聪,旁及两胁则胁痛且口苦;湿热循经下注则为阴痒、阴肿、筋痿、阴汗;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皆为火盛及湿热之象。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切中病机,故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加强君药泻火除湿之力,用以为臣。湿热的主要出路,是利导下行,从膀胱渗泄,故又用渗湿泄热之泽泻、木通、车前子,导湿热从水道而去;肝乃藏血之脏,若为实火所伤,阴血亦随之消耗;且方中诸药以苦燥渗利伤阴之品居多,故用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以上皆为佐药。肝体阴用阳,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火邪内郁,肝胆之气不舒,骤用大剂苦寒降泄之品,既恐肝胆之气被抑,又虑折伤肝胆生发之机,故又用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二药并兼佐使之用。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使火降热清,湿浊得利,循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口苦溺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以助泻火之力;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强利湿之功;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甚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以泻火解毒。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睾丸炎、腹股沟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病属肝经实火、湿热者。

  4.使用注意  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

    【附方】

    1.泻青丸(《小儿药证直诀》)  当归去芦头,切,焙  龙脑(即龙胆草)  川芎  山栀子仁川大黄湿纸裹煨  羌活  防风去芦头,切,焙,各等分(各3g)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1.5g),每服半丸至一丸,竹叶煎汤,同砂糖,温开水化下。功用:清肝泻火。主治:肝经火郁证。目赤肿痛,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以及小儿急惊;热盛抽搐

等。

    2.当归龙荟丸(《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又名龙脑丸)  当归(焙)一两(30g)  龙胆草  栀子  黄连  黄柏  黄芩各一两(30g)  芦荟  青黛  大黄各五钱(15g)  木香一分(o.39)  麝香五分(1.59)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功用:清泻肝胆实火。主治:肝胆实火证。头晕目眩,神志不宁,谵语发狂,或大便秘结,小

便赤涩。

    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则为泻肝经实火之剂,其不同点在于:龙胆泻肝汤泻肝火并能清利湿热,且能兼顾滋养阴血,使祛邪而不伤正,用治肝火上炎,湿热下注证;泻青丸泻肝火,并能疏散肝胆郁火,宜于肝火内郁证;当归龙荟丸则备集大苦大寒之药,着重于泻实火,使从二便分消,乃攻滞降泻之剂,用治肝经实火证,非实火上盛不可轻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治肝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

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胁痛口苦,耳聋耳肿,乃胆经之为病也。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乃肝经之为病也。故用龙胆草泻肝胆之火,以柴胡为肝使,以甘草缓肝急,佐以芩、栀、通、泽、车前辈大利前阴,使诸湿热有所从出也。然皆泻肝之品,若使病尽去,恐肝亦伤矣,故又加当归、生地补血以养肝。盖肝为藏血之脏,补血即所以补肝也。而妙在泻肝之剂,反作补肝之药,寓有战胜挽绥之义矣。”

   【临床报道】

郑氏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或用当归龙荟丸;行经期停用或用活血通经药,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3个月以上。疗效标准:I类:治疗中闭经者出现月经,淋漓出血者血止,月经正常,并有50%以上月经周期中出现双相基础体温(温差大于0.3℃,后期上升9日以上);Ⅱ类:治疗中闭经者出现月经,淋漓出血者血止,月经转正常,基础体温曲线呈双相型的周期少于50%;Ⅲ类:治疗3个月以上,仍无月经或不规则出血未改善。结果:本组40例,属I类16例,属Ⅱ类24例,疗效满意。[郑恺.龙胆泻肝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0例。中国民间疗法  2000;8(7):35]

【实验研究】

 观察龙胆泻肝汤对氧自由基和由羟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用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由羟自由基诱导大鼠虹膜睫状体组织匀浆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结果:龙胆泻肝汤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并优于抗坏血酸;对羟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对羟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具有抑制作用,并强于甘露醇。结论:龙胆泻肝汤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机理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冯亦颖,等,龙胆泻肝汤对氧自由基和由羟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0; 10 (2):63]

 

左金丸

《丹溪心法》

 

    [组成]黄连六两(180g)    吴茱萸一两(30g)

    [用法]上药为末,水丸或蒸饼为丸,白汤下五十丸(60g)(现代用法:为末,水泛为丸,每服2~3g,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参才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是由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肝之经脉布于胁肋,肝经自病则胁肋胀痛;犯胃则胃失和降,故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乃肝经火郁之候。《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火热当清,气逆当降,故治宜清泻肝火为主,兼以降逆止呕。方中重用黄连为君,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黄连亦善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一药而两清肝胃,标本兼顾。然气郁化火之证,纯用大苦大寒既恐郁结不开,又虑折伤中阳,故又少佐辛热之吴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一者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气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领黄连入肝经。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为佐使。二药合用,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

    本方一名回令丸,《医方集解》又名萸连丸。

    左金丸与龙胆泻肝汤,皆用于肝经实火,胁痛口苦等证。但左金丸主要用于肝经郁火犯胃之呕吐吞酸等证,有降逆和胃之功,而无清利湿热作用,泻火作用较弱;龙胆泻肝汤主要用于肝经实火上攻之目赤耳聋,或湿热下注之淋浊阴痒等症,有清利湿热之功,而无和胃降逆作用,泻火之力较强。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例为6:1。吞酸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以制酸止痛;胁肋疼甚者,可合四逆散以加强疏肝和胃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溃疡等属肝火犯胃者。

【附方】

1.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黄连  吴茱萸  白芍各五两(各10g)  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6g),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现代用法:亦可作汤剂,水煎服)。功用:疏肝理脾,清热和胃。主治:肝脾不和证。胃痛吞酸,腹痛泄泻。

2.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黄连  吴茱萸  二味同炒,去吴茱萸,加木香。功用:清热化湿,行气化滞。主治:湿热痢疾。下痢赤白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左金丸、戊己丸、香连丸同具苦降辛开的配伍方法。不同点在于:左金丸黄连六倍于吴茱萸,重在清肝泻,火和胃降逆,主治胁肋胀痛、呕吐吞酸的肝火犯胃证;戊己丸连、萸等量,即清热与开郁并重,加白芍以和中缓急,主治胃痛吞酸、腹痛泄泻的肝脾(胃)不和证;香连丸连、萸同炒后去吴茱萸,意在清热燥湿为主,加木香以行气止痛,主治湿热痢疾,脓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丹溪心法》卷1:“肝火胁痛。”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左金丸独用黄连为君,从实则泻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燥开其肝郁,惩其扞格,故以为佐。然本气实而土不虚者,庶可相宜。”

【临床报道】

王氏以本方加味治疗胃炎吐酸112例,其中高酸性胃炎69例、浅表性胃炎26例、胃溃疡17例。热证加竹茹、青蒿;气虚者加党参、白术;湿阻中焦加苍术、厚朴。结果:治愈98例,显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7%[王在武.左金丸加味治疗吐酸112例报道。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4;(3):40]。

 

苇茎汤

《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

 

    [组成]苇茎切,二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60g)    薏苡仁半升(30g)    瓜瓣半升(24g)桃仁三十枚(9g)

    [用法]口父咀,内苇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本方所治之肺痈是由热毒壅肺,痰瘀互结所致。痰热壅肺,气失清肃则咳嗽痰多;《内经》说:“热盛则肉腐,肉腐则成脓”,邪热犯肺,伤及血脉,致热壅血瘀,若久不消散则血败肉腐,乃成肺痈;痈脓溃破,借口咽而出,故咳吐腥臭黄痰脓血;痰热瘀血,互阻胸中,因而胸中隐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痰热内盛之象。治当清肺化痰,逐瘀排脓。方中苇茎甘寒轻浮,善清肺热,《本经逢源》谓:“专于利窍,善治肺痈,吐脓血臭痰”,为肺痈必用之品,故用以为君。瓜瓣清热化痰,利湿排脓,能清上彻下,肃降肺气,与苇茎配合则清肺宣壅,涤痰排脓;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肠胃而渗湿,二者共为臣药。桃仁活血逐瘀,可助消痈,是为佐药。方仅四药,结构严谨,药性平和,共具清热化痰、逐瘀排脓之效。

    本方为治疗肺痈之良方,历代医家甚为推崇。不论肺痈之将成或已成皆可使用。用于肺痈脓未成者,服之可使消散;脓已成者,可使肺热清,痰瘀化,脓液外排,痈渐向愈。

    方中苇茎一药,现代临床上多用芦根,而鲜用茎者,是古今用药习惯不同使然。

    方中瓜瓣一药,《张氏医通》认为:“瓜瓣即甜瓜子”,后世常以冬瓜子代瓜瓣,因其功用近似。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肺痈的常用方剂,不论肺痈之将成或已成,均可使用本方。临床应用以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肺痈脓未成者,宜加金银花、鱼腥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功;脓已成者,可加桔梗、贝母以增强化痰排脓之效。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肺脓肿、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肺热痰瘀互结者。

   【附方】

桔梗汤(《金匮要略方论》)桔梗一两( 30g)  甘草二两(60g)  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功用:宣肺止咳,祛痰排脓。主治:肺痈。咳而胸痛,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外台秘要》卷10:“肺痈,吐如脓。”

2.方论选录徐彬  《金匮要略论注》卷7:“此治肺痈之阳剂也。盖咳而有微热,是邪在阳分也。烦满则夹湿也,至胸中甲错,是内之形体为病。故甲错独见于胸中,乃胸上之气血两病也。故以苇茎之轻浮而甘寒者,解阳分之气热,桃仁泻血分之结热,薏苡下肺中之湿,瓜瓣清结热而吐其败浊,所谓在上者越之耳。”

【临床报道】

李氏用加味苇茎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75例。每日1剂水煎服。疗效标准:显效:咳、痰、喘症状好转六成以上,或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好转(+++→+);好转:咳、痰、喘症状好转三成以上,或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有好转(+++→++或+);无效:咳、痰、喘症状好转不足三成以及症状及哮鸣音加重。结果:临床控制24例,显效31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3%。[李国安,等.加味苇茎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75例。陕西中医  2000;21 (4):174]

 

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地骨皮  桑白皮炒,各一两(各30g)  甘草炙,一钱(3g)

    [用法]上药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方解]本方主治肺有伏火郁热之证。肺主气,宜清肃下降,火热郁结于肺,则气逆不降而为喘咳;肺合皮毛,肺热则外蒸于皮毛,故皮肤蒸热;此热不属于外感,乃伏热渐伤阴分所致,故热以午后为甚,其特点是轻按觉热、久按若无,与阳明之蒸蒸发热、愈按愈盛者有别;舌红苔黄,脉象细数是热邪渐伤阴分之候。治宜清泻肺中郁热,平喘止咳。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专入肺经,清泻肺热,平喘止咳,故以为君。地骨皮甘寒入肺,可助君药清降肺中伏火,为臣药。君臣相合,清泻肺热,以使金清气肃。炙甘草、粳米养胃和中以扶肺气,共为佐使。四药合用,共奏泻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

    本方之特点是清中有润、泻中有补,既不是清透肺中实热以治其标,也不是滋阴润肺以治其本,而是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对小儿“稚阴”之体具有标本兼顾之功,与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生理特点亦甚吻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肺热喘咳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肺经热重者,可加黄芩、知母等以增强清泄肺热之效;燥热咳嗽者,可加瓜蒌皮、川贝母等润肺止咳;阴虚潮热者,加银柴胡、鳖甲滋阴退热;热伤阴津,烦热口渴者,加花粉、芦根清热生津。

    3.现代运用  可用于小儿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气管炎等属肺中伏火郁热者。

    4.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平和,尤宜于正气未伤,伏火不甚者。风寒咳嗽或肺虚喘咳者不宜使用。

【附方】

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葶苈子熬令色黄,捣丸如弹子大(9g)  大枣十二枚(4枚)  上药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功用:泻肺行水,下气平喘。主治:痰水壅实之咳喘胸满。

本方与泻白散均有泻肺作用,但泻白散是泻肺中伏火,本方是泻肺中痰水。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

2.方论选录  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中:“肺气本辛,以辛泻之,遂其欲也。遂其欲当谓之补,而仍云泻者,有平肺之功焉。桑皮、甘草,其气俱薄,不燥不刚,虽泻而不伤于娇脏.……《经》言: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故复以地骨皮之苦,泄阴火,退虚热,而平肺气。……使以粳米、甘草,缓桑、骨二皮于上,以清肺定喘。”

【临床报道】

黎氏以本方加减治疗小儿多汗症183例。口渴喜饮者加麦冬、芦根;干咳者加百合、贝母:汗出较甚,形体消瘦者加浮小麦、阿胶。结果:服药两剂而愈97例,3剂而愈68例,4剂而愈18例,总有效率98%以上。[黎远征.泻白散加味治疗小儿多汗症183例。黑龙江中医药1988;(4):19]

 

清胃散

《脾胃论》

 

    [组成]生地黄  当归身各三分(各6g)  牡丹皮半钱(9g)    黄连六分(6g),夏月倍之  升麻一钱(9g)

    [用法]上药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证是由胃有积热,循经上攻所致。足阳明胃经循鼻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上项贯颊入下齿,胃中热盛,循经上攻,故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唇舌腮颊肿痛;胃热上冲则口气热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每致血分亦热,血络受伤,故牙宜出血,甚则牙龈溃烂;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俱为胃热津伤之候。治宜清胃凉血。方用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盛已侵及血分,进而耗伤阴血,故以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皆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以助消肿止痛,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热得除,于是循经外发诸症,皆可因热毒内彻而解。

    《医方集解》载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强。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胃火牙痛的常用方,凡胃热证或血热火郁者均可使用。临床应用以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肠燥便秘者,可加大黄以导热下行;口渴饮冷者,加重石膏用量,再加玄参、花粉以清热生津;胃火炽盛之牙衄,可加牛膝导血热下行。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属胃火上攻者。

    4.使用注意  牙痛属风寒及肾虚火炎者不宜。

    【附方】

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  又名泻脾散)  藿香叶七钱(2lg)  山栀仁一钱(3g)  石膏五钱(15g)  甘草三两(90g)  防风四两(120g),去芦,切,焙  上药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至二钱(3~ 6g),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功用:泻脾胃伏火。主治:脾胃伏火证。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本方与清胃散同有清热作用。泻黄散泻脾胃伏火,主治脾热弄舌、口疮口臭等;清胃散清胃凉血,主治胃热牙痛、或牙宣出血、颊腮肿痛者。前者是清泻与升发并用,兼顾脾胃;后者是以清胃凉血为主,兼以升散解毒,此为两方同中之异。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脾胃论》卷下:“治因服补胃热药,致使上下牙疼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面发热火痛,此足阳明别络入脑也。喜寒恶热,乃是阳明经中热盛而作也,其齿喜冷恶热。”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阳明胃多气多血,又两阳合明为热盛,是以邪入而为病常实。若大渴,舌胎,烦躁,此伤气分,热聚胃腑,燥其津液,白虎汤主之。若醇饮肥厚炙焯过用,以致湿热壅于胃腑,逆于经络,而为是病,此伤血分,治宜清胃。方中以生地益阴凉血为君,佐之以丹皮,去蒸而疏其滞,以黄连清热燥湿为臣。佐之以当归,入血而循其经。仍用升麻之辛凉,为本经捷使,引诸药直达血所。则咽喉不清、齿龈肿痛等证,廓然俱清矣。”

【临床报道】

王氏用清胃散加味并配合自制口疮膏(吴萸、肉桂)敷涌泉穴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82例。结果:治愈(口腔疮面平复,体温正常,全身症状及体征消失)70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口腔创面基本平复,但仍咽部红赤)11例;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1例。总有效率为98.8%。[王丽君,等.清胃散配合口疮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82例总结。甘肃中医 1999; 12 (4) :33]

 

玉女煎

《景岳全书》

 

【组成】石膏三至五钱(9。15g)  熟地三至五钱或一两(9- 30g)  麦冬二钱(6g)  知母  牛膝各一钱半(各5g)

【用法】上药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虚证。头痛,牙痛,齿松牙衄,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

【方解】本方主治少阴不足,阳明有余之证。阳明之脉上行头面,入上齿中,阳明气火有余,胃热循经上攻,则见头痛牙痛;热伤胃经血络,则牙龈出血;热耗少阴阴精,故见烦热干渴,舌红苔黄且干。此为火盛水亏相因为病,而以火盛为主。治宜清胃热为主,兼滋肾阴。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阳明有余之火而不损阴,故为君药。熟地黄甘而微温,以滋肾水之不足,用为臣药。君臣相伍,清火壮水,虚实兼顾。知母苦寒质润、滋清兼备,一助石膏清胃热而止烦渴,一助熟地滋养肾阴;麦门冬微苦甘寒,助熟地滋肾,而润胃燥,且可清心除烦,二者共为佐药。牛膝导热引血下行,且补肝肾,为佐使药,以降上炎之火,止上溢之血。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清热与滋阴共进,虚实兼治,以治实为主,使胃热得清,肾水得补,则诸症可愈。

本方与清胃散同治胃热牙痛。但清胃散重在清胃火,以黄连为君,属苦寒之剂,配伍升麻,意在升散解毒,兼用生地、丹皮等凉血散瘀之品,功能清胃凉血,主治胃火炽盛的牙痛、牙宣等症:本方以清胃热为主,而兼滋肾阴,故用石膏为君,配伍熟地、知母、麦冬等滋阴之品,属清润之剂,功能清胃火、滋肾阴,主治胃火旺而肾水不足的牙痛及牙宣诸症。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胃热阴虚牙痛的常用方,凡胃火炽盛,肾水不足之牙痛、牙衄、消渴等皆可用本方加减治疗。临床应用以牙痛齿松,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火盛者,可加山栀子、地骨皮以清热泻火;血分热盛,齿衄出血量多者,去熟地.加生地、玄参以增强清热凉血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牙龈炎、糖尿病、急性口腔炎、舌炎等属胃热阴虚者。

4.使用注意  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本方。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景岳全书》卷51:“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等证如神。”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夫人之真阴充足,水火均平,决不致有火盛之病。若肺肾真阴不足,不能濡润于胃,胃汁干枯,一受火邪,则燎原之势而为似白虎之证矣。方中熟地、牛膝以滋肾水;麦冬以保肺金;知母上益肺阴,下滋肾水,能制阳明独胜之火;石膏甘寒质重,独入阳明,清胃中有余之热。虽然理虽如此,而其中熟地一味,若胃火炽盛者,尤宜酌用之。即虚火一证,亦改用生地为是。”

【临床报道】

李氏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及咽前部扁平苔癣。本组49例与对照组58例,每日均用地塞米松4.5mg口服,l周后开始逐渐减量,每3日减1/3量,直至完全停药。继用磷酸氯喹每日0.25g口服,1周后减量至0.125g,服药2周后停药。本组并用玉女煎加减,1个月为l疗程。对照组局部封闭强的松龙0.5ml,1周1次。疗效标准:显效为病灶区全部消失,糜烂愈合,斑纹疱疹消失,粘膜恢复正常;有效为病灶区消失或有明显好转,糜烂愈合,斑纹疱疹明显缩小;无效为病灶区仍有糜烂、充血、斑纹减少以及变化不明显;复发为治愈后,不久又在原病灶区出现原来的病灶。结果:两组分别显效39、30例,有效8、11例,无效2、17例,复发1、9例,总有效率93.9%、70.7%,本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李永太,等.中西药结合治疗口腔及咽前部扁平苔癣的评价。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8 (3):149]

【实验研究】

玉女煎以lOg/kg、20g/kg给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天,观察其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结果显示:该药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对由四氧嘧啶所致的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并显著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此外,该药给小鼠灌胃,其最大耐受量为275g/kg,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112倍,提示该药临床用药较安全。[张状年,等.玉女煎治疗小鼠实验性糖尿病的药理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5):36]

 

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

 

    [组成]葛根半斤(15g)  甘草二两炙(6g)  黄芩三两(9g)  黄连三两(9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解表清里。

    [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方解]本方证是因伤寒表证未解,邪陷阳明所致。此时表证未解,里热已炽,故见身热口渴、胸闷烦热、口干作渴;里热上蒸于肺则作喘,外蒸于肌表则汗出;热邪内迫,大肠传导失司,故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舌红苔黄,脉数,皆为里热偏盛之象。表未解而里热炽,治宜外解肌表之邪,内清肠胃之热。方中重用葛根为君,甘辛而凉,入脾胃经,既能解表退热,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以苦寒之黄连、黄芩为臣,清热燥湿,厚肠止利。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本方佐使。四药合用,外疏内清,表里同治,使表解里和,热利自愈。

    原方先煮葛根,后纳诸药,可使“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伤寒来苏集》)。

    本方功能解表清里,然从药物配伍作用来看,显然以清里热为主,正如尤怡所云:“其邪陷于里者十之七,而留于表者十之三。”由于葛根能清热升阳止利,汪昂称之“为治泻主药”,故本方对热泻、热痢,不论有无表证,皆可用之。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简称葛根芩连汤,是治疗热泻、热痢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下利,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腹痛者,加炒白芍以柔肝止痛;热痢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以行气而除后重;兼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夹食滞者,加山楂以消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属表证未解,里热甚者。

    4.使用注意  若虚寒下利者忌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尤怡《伤寒贯珠集》卷2:“邪陷于里者十之七,而留于表者十之三,其病为表里并受之病,故其治亦宜表里两解之法。……葛根解肌于表,芩、连清热于里,甘草则合表里而并和之耳。盖风邪初中,病为在表,一入于里,则变为热矣。故治表者,必以葛根之辛凉;治里者,必以芩、连之苦寒也。”

    [临床报道]

    常氏用葛根芩连汤口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疗效标准:参照 1992年第四届全国消化系统学术会上制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标准。本组56例,用药2个疗程,痊愈28例,显效20例,好转8例,疗效较好。[常建国,等.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体会。甘肃中医  2000;13(3):36]

 

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芍药一两(30g)    当归半两(15g)    黄连半两(15g)    槟榔  木香  甘草炒,各二钱 (各6g)    大黄三钱(9g)    黄芩半两(15g)    官桂二钱半(5g)

    [用法]上药口父咀,每服半两(15g),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月艮)。

    [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是由湿热壅滞肠中,气血失调所致。湿热下注大肠,搏结气血,酿为脓血,而为下痢赤白;肠道气机阻滞则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弦数等俱为湿热内蕴之象。故治宜清热燥湿,调和气血之法。方中黄芩、黄连性味苦寒,入大肠经,功擅清热燥湿解毒,以除致病之因,为君药。重用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以当归养血活血,体现了“行血则便脓自愈”之义,且可兼顾湿热邪毒熏灼肠络,伤耗阴血之虑;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气则后重自除”,四药相配,调和气血,,是为臣药。大黄苦寒沉降,合芩、连则清热燥湿之功著,合归、芍则活血行气之力彰,其泻下通腑作用可通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体现“通因通用”之法。方以少量肉桂,其辛热温通之性,既可助归、芍行血和营,又可防呕逆拒药,属佐助兼反佐之用。炙甘草和中调药,与芍药相配,又能缓急止痛,亦为佐使。诸药合用,湿去热清,气血调和,故下痢可愈。

    本方立意不在止痢,而重在治其致痢之本。其配伍特点是:气血并治,兼以通因通用;寒热共投,侧重于热者寒之。此方与一般纯用苦寒以治湿热下痢之方不同。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痢疾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原方后有“如血痢则渐加大黄;汗后脏毒加黄柏半两”,可资临床参考。本方在运用时,如苔黄而干,热甚伤津者,可去肉桂,加乌梅,避温就凉;如苔腻脉滑,兼有食积,加山楂、神曲以消导;如热毒重者,加白头翁、银花增强解毒之力;如痢下赤多白少,或纯下血痢,加丹皮、地榆凉血止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等属湿热为患者。

    4.使用注意  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忌用。

   【附方】

黄芩汤(《伤寒论》)  黄芩三两(9g)  芍药二两(9g)  甘草二两(3g),炙  大枣十二枚(4

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功用:清热止利,和中止痛。主治:热泻热痢。身热,口苦,腹痛下利,舌红苔黄,脉数。

本方与芍药汤均治热痢。但本方的清热燥湿功用较逊,多用治湿热泄泻、大便不畅、口苦兼身热之证;芍药汤清热燥湿之力颇强,且能行气调血,多用治湿热痢疾、泻下赤白、腹痛里急、肛门灼热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下血调气。经日:泻而便脓血,气行而血止,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1:“夫痢之为病,固有寒热之分,然热者多而寒者少,总不离邪滞蕴结,以致肠胃之气不宣,酿为脓血稠粘之属。虽有赤白之分,寒热之别,而初起治法皆可通因通用。故刘河间有云: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二语足为治痢之大法。此方用大黄之荡涤邪滞,木香、槟榔之理气,当归、肉桂之行血;病多因湿热而起,故用芩、连之苦寒以燥湿清热;用芍药、甘草者,缓其急而和其脾。”

 

白头翁汤

《伤寒论》

 

    [组成]白头翁二两(15g)  黄柏三两(12g)  黄连三两(6g)  秦皮三两(12g)

    [用法]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俾热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本方与芍药汤同为治痢之方。但本方主治热毒血痢,乃热毒深陷血分,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使热毒解,痢止而后重自除;芍药汤治下痢赤白,属湿热痢,而兼气血失调证,故治以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进,且取“通因通用”之法,使“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两方主要区别在于:白头翁汤是清热解毒兼凉血燥湿止痢,芍药汤是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毒血痢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治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外有表邪,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连翘、银花以透表解热;里急后重较甚,加木香、槟榔、枳壳以调气;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凉血和血;夹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导滞;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圆肉包裹),疗效更佳。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足阳明、少阴、厥阴药也。白头翁苦寒能入阳明血分,而凉血止澼;秦皮苦寒性涩,能凉肝益肾而固下焦;黄连凉心清肝,黄柏泻火补水,并能燥湿止痢而厚肠,取寒能胜热,苦能坚肾,涩能断下也。”

    [临床报道]

    屈氏用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每日1剂水煎服,保留灌肠2小时,每日1—2次,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疗效标准:治愈为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直肠镜复查示正常;好转为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直肠镜复查示好转。本组42例,用药1—3个疗程,治愈29例,好转13例,随访38例,5例复发。[屈统红.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42例。浙江中医杂志  2000;35(7):288]

    [实验研究]

    选择新西兰家兔和Wistar大鼠各分为三组:I组清热解毒制剂,Ⅱ组白头翁汤制剂,Ⅲ组上述两药配伍组。结果显示:白头翁汤与清热解毒药相配伍,能使大肠杆菌内毒素造模家兔血浆内毒素明显减少、血液粘度明显增加、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血球压积明显增高、 5—羟色胺明显减少、纤溶活性减弱,对家兔机体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从白头翁对造模家兔、正常大鼠的作用结果分析认为:白头翁汤及其与清热解毒药配伍制剂对造模家兔血液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清热解毒对抗大肠杆菌内毒素对家兔的损害,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和炎性反应,达到解毒的目的。[宋崇顺,等.白头翁汤与清热解毒药相配伍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4(3):23]

 

第五节  清虚热

 

    清虚热剂,适用于阴虚发热证。是证或因热病后期,邪伏阴分,阴液已伤所致,症见暮热早凉。舌红少苔:或由肝肾阴虚,虚火内扰,以致骨蒸潮热、盗汗面赤、久热不退之虚热证。由于此种虚热证有阴液耗伤与虚热内扰两个方面,尚有兼病兼证之别,故本类方剂常以滋阴清热的鳖甲、知母、生地与清透伏热的青蒿、秦艽、银柴胡等配合成方。若兼气虚者,常配黄芪、山药等以益气;兼血虚者,配当归、熟地等以补血;热甚者,佐以苦寒泻火之黄柏、黄芩等。代表方如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

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

 

    [组成]青蒿二钱(6g)    鳖甲五钱(15g)    细生地四钱(12g)  知母二钱(6g)  丹皮三钱(9g)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解]本方所治证候为温病后期,阴液已伤,而余邪深伏阴分。人体卫阳之气,日行于表,而夜入于里。阴分本有伏热,阳气入阴则助长邪热,两阳相加,阴不制阳,故入夜身热。早晨卫气行于表,阳出于阴,则热退身凉;温病后期,阴液已伤,加之邪热深伏阴分,则阴津益耗,无以作汗,故见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皆为阴虚有热之候。此阴虚邪伏之证,若纯用滋阴,则滋腻恋邪;若单用苦寒,则又有化燥伤阴之弊。必须养阴与透邪并进。方中鳖甲咸寒,直入阴分,滋阴退热,入络搜邪;青蒿苦辛而寒,其气芳香,清中有透散之力,清热透络,引邪外出。两药相配,滋阴清热,内清外透,使阴分伏热有外达之机,共为君药。即如吴瑭自释:“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生地甘寒,滋阴凉血;知母苦寒质润,滋阴降火,共助鳖甲以养阴退虚热,为臣药。丹皮辛苦性凉,泄血中伏火,以助青蒿清透阴分伏热,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透热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滋清兼备、标本兼顾、清中有透,使养阴而不恋邪,祛邪而不伤正,阴复邪去而热退。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适用于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而阴液不足之虚热证。临床应用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可去生地,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止渴;兼肺阴虚,加沙参、麦冬滋阴润肺;如用于小儿夏季热,加白薇、荷梗祛暑退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可用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各种传染病恢复期低热、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属阴虚内热,低热不退者。

    4.使用注意  阴虚欲作动风者不宜使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温病条辨》卷3:“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吴瑭《温病条辨》卷3:“邪气深伏阴分,混处于气血之中,不能纯用养阴,又非壮火,更不得任用苦燥。故以鳖甲蠕动之物,入肝经至阴之分,既能养阴,又能入络搜邪;以青蒿芳香透络,从少阳领邪外出;细生地清阴络之热;丹皮泻血中之伏火;知母者,知病之母也,佐鳖甲、青蒿而搜剔之功焉。”

    [临床报道]

丘氏用青蒿鳖甲汤治疗肺结核午后发热。每日1剂水煎服,并配合抗痨西药常规治疗。疗效标准:显效为经服药3-6剂后,发热消失,停药后未再发热;有效为服药6-10剂后,发热消失,但停药后有复发,需连续用药;无效为服药15剂以上发热无变化。本组60例,显效50例,有效6例,无效4例,疗效满意。[丘健明.青蒿鳖甲汤治疗肺结核午后发热60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0;14(3):18]

 

清骨散

《证治准绳》

 

【组成】银柴胡一钱五分(5g)胡黄连  秦艽  鳖甲醋炙  地骨皮  青蒿  知母各一钱(各3g)甘草五分(2g)                                 

【用法】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虚热,退骨蒸。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内扰证。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形体消瘦,唇红鹳赤,困倦盗汗,或口渴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方解】本方证由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阴虚则生内热,虚热蕴蒸,发为骨蒸潮热、心烦日渴;虚火上炎,则唇红颊赤;虚火迫津外泄,故夜寐汗出;真阴亏损,不能充养肌肤,日久遂致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象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候。因本方证重点是虚火为患,而虚火不降则阴愈亏,阴愈亏而火愈炽,故治以清虚热为主,佐以滋阴。方中银柴胡味甘苦性微寒,直入阴分而清热凉血,善退虚劳骨蒸之热而无苦燥之弊,为君药。知母泻火滋阴以退虚热,胡黄连人血分而清虚热,地骨皮凉血而退有汗之骨蒸,三药俱入阴退虚火,以助银柴胡清骨蒸劳热,共为臣药。秦艽、青蒿皆辛散透热之品,清虚热并透伏热使从外解:鳖甲咸寒,既滋阴潜阳,又引药入阴分,为治虚热之常用药,同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并防苦寒药物损伤胃气。本方集大队退热除蒸之品于一方,重在清透伏热以治标,兼顾滋养阴液以治本,共收退热除蒸之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骨蒸劳热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骨蒸潮热,形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血虚者,加当归、白芍、生地以益阴养血;嗽多者,加阿胶、麦门冬、五味子以益阴润肺止咳。

3.现代运用  本方可用于结核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发热骨蒸属阴虚内热者。

【附方】

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  地骨皮  柴胡  鳖甲去裙,酥炙,用九肋者,各一两(9g)  秦艽  知母  当归各半两(各5g)  上药为粗末,每股五钱(15g),水一盏,青蒿五叶,乌梅一个,煎至七分,去滓。空心,临卧温服。功用:滋阴养血,清热除蒸。主治:阴亏血虚,风邪传里化热之风劳病。骨蒸盗汗,肌肉消瘦,唇红颊赤,口干咽燥,午后潮热,咳嗽,困倦,舌红少苔,脉细数。

本方与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同治阴虚发热。其不同点在于:青蒿鳖甲汤以青蒿、鳖甲为君,配伍生地、知母,是养阴与透邪并进,治热病伤阴,邪伏阴分之证;清骨散以一派清虚热之品组方,治阴虚内热之骨蒸潮热;秦艽鳖甲散重用柴胡、鳖甲、地骨皮,是养阴清热与和解祛风并进,治风劳病之骨蒸盗汗。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证治准绳·类方》卷1:“骨蒸劳热。”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足少阳、厥阴药也,地骨皮、胡黄连、知母之苦寒,能除阴分之热而平之于内。柴胡、青蒿、秦艽之辛寒,能除肝胆之热而散之于表。鳖阴类而甲属骨,能引诸药入骨而补阴。甘草甘平,能和诸药而退虚热也。”

 

当归六黄汤

《兰室秘藏》

 

【组成】当归  生地黄  黄芩  黄柏  黄连  熟地黄各等分(各6g)  黄芪加一倍(12g)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五钱(15g),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服,小儿减半服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主治】阴虚火旺盗汗。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本方用治阴虚火旺所致盗汗。肾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则心火独亢,致虚火伏藏于阴分,寐则卫气行阴,助长阴分伏火,两阳相加,迫使阴液失守而盗汗;虚火上炎,故见面赤心烦:火耗阴津,乃见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数皆内热之象。治宜滋阴泻火,固表止汗。方中当归养血增液,血充则心火可制;生地、熟地人肝肾而滋肾阴。三药合用,使阴血充则水能制火,共为君药。盗汗因于水不济火,火热熏蒸,故臣以黄连清泻心火,合以黄芩、黄柏泻火以除烦,清热以坚阴。君臣相合,热清则火不内扰,阴坚则汗不外泄。汗出过多,导致卫虚不固,故倍用黄芪为佐,一以益气实卫以固表,一以固未定之阴,且可合当归、熟地益气养血。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之效。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养血育阴与泻火彻热并进,标本兼顾,使阴固而水能制火,热清则耗阴无由:二是益气固表与育阴泻火相配,育阴泻火为本,益气固表为标,以使营阴内守,卫外固密,发热盗汗诸症相应而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阴虚火旺盗汗之常用方。临证应用以盗汗面赤,心烦溲赤,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本方滋阴清热之力较强,且偏于苦燥。若阴虚而实火较轻者,可去黄连、黄芩,加知母,以其泻火而不伤阴;汗出甚者,可加浮小麦、山萸肉增强止汗作用;若阴虚阳亢,潮热颊赤突出者,加白芍、龟板滋阴潜阳。

3.现代运用  本方可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属阴虚火旺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养阴泻火之力颇强,对于阴虚火旺,中气未伤者适用。若脾胃虚弱,纳减便溏者不宜使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兰室秘藏》卷下:“治盗汗之圣药也。”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1:“寤而汗出曰自汗,寐而汗出曰盗汗。阴盛则阳虚不能外固,故自汗;阳盛则阴虚不能中守,故盗汗。若阴阳平和之人,卫气昼则行阳而寤,夜则行阴而寐,阴阳既济,病安从来?惟阴虚有火之人,寐则卫气行阴,阴虚不能济阳,阴火因盛而争于阴,故阴液失守外走而汗出;寤则卫气复行出于表,阴得以静,故汗止矣。用当归以养液,二地以滋阴,令阴液得其养也。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令三火得其平也。又于诸寒药中加黄芪,庸者不知,以为赘品,且谓阳盛者不宜,抑知其妙义正在于斯耶!盖阳争于阴,汗出营虚,则卫亦随之而虚。故倍加黄芪者,一以完已虚之表,一以固未定之阴。”

【临床报道】

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慢性口腔溃疡。10日为1疗程,疗效标准:痊愈为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口腔溃疡完全愈合,舌脉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为临床症状消失,口腔溃疡面缩小,但未完全愈合;无效为症状好转,溃疡面改变不明显。本组72例,治愈48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8﹪[田海平,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慢性口腔溃疡72例。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0;16 (9):10]

 

小   

 

清热剂共选正方21首,附方21首。按功用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和清虚热五类。

1.清气分热  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俱为清气分热的常用方。但前者功用是清热生津,且清气之力较强,主治阳明(气分)热盛,症见壮热汗出、烦渴、脉洪大;后者功用是清热兼以益气养阴,降逆和胃,清热之力逊于白虎汤,主治热病后期,气阴两伤,余热未尽,症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等。

2.清营凉血  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同为清营凉血的常用方。但前者功用是清营透热,养阴活血,促其透热转气而解,主治热初传营,症见身热夜甚、时有谵语、神烦少寐、或斑疹隐隐;后者功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热已人血,迫血妄行,症见吐衄、发斑等。

 3.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凉膈散同有清热解毒作用。黄连解毒汤是清热解毒的基础方,功用是以苦寒泻火解毒为主,主治三焦火毒炽盛,症见烦热、错语、吐衄、发斑、痈疽疔毒等;凉膈散是清热解毒的常用方,功用是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主治上、中二焦热盛,热聚胸膈,症见身热面赤、胸膈烦热、口舌生疮、便秘溲赤等。普济消毒饮与仙方活命饮皆为治疗热毒痈肿的常用方。但前者的功用是疏风散邪,清热解毒,并助以升阳散火,发散郁热,主治风热疫毒发于头面,症见头面红肿掀痛、咽喉不利等;后者于清热解毒中伍以行气活血、散结消肿之品,主治痈疮肿毒初起,脓未成或脓成未溃之证。

4.清脏腑热  本类方剂主要是针对某一脏腑火热偏盛而设,故功用、主治各有侧重。导赤散功能清心利水养阴,主治心经与小肠有热,症见心胸烦热、口舌生疮,以及小便淋痛等;龙胆泻肝汤功用是泻肝胆实火,利下焦湿热,主治肝胆实火上攻的头痛、目赤、胁痛、口苦,湿热下注的淋浊、带下、阴肿等;左金丸的功用是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主治肝火犯胃的呕吐、口苦、嘈杂、吞酸等;苇茎汤的功用是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主治肺痈;泻白散的功用是泻肺清热,止咳平喘,主治肺有伏热的咳喘、日晡热甚等。清胃散与玉女煎同为清胃热以治胃火牙痛的常用方。但前者的功用是清胃凉血,兼以升散解毒,宣达伏火,主治胃火炽盛的牙痛、头痛、牙宣出血、颊腮肿痛等;后者以清胃热为主,而兼滋肾阴,主治胃火旺而肾水不足的烦热、头痛、牙衄等。葛根黄芩黄连汤功用是以内泻肠胃之热为主,兼外解肌表之邪,主治热利而表未解,症见身热下利、苔黄脉数等。芍药汤、白头翁汤均是治疗痢疾的常用方。但前者是调和气血与清热燥湿并用,主治湿热痢疾,症见痢下赤白、里急后重等;后者功擅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血痢、赤多白少、里急后重等。

 5.清虚热  清蒿鳖甲汤、清骨散均有滋阴清热的功用,都是治疗阴虚发热的常用方。但前者是养阴与;秀热并重.丰治温病后期.阴液已伤,邪伏阴分,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等;后者以清虚热为主,兼以滋阴透热,主治虚劳发热,症见骨蒸盗汗、唇红颊赤等。当归六黄汤功能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主治阴虚有火,症见发热、盗汗、面赤、心烦、舌红、脉数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