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份进口和出口增速双双大幅回升。9月份,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3%,较上月大幅回升7.3个百分点,创2013年5月以来的新高;但进出口季调增速仅为4.2%,表明数据回升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较大。出口和进口同比增速亦双双大涨,出口同比增长15.3%,较上月回升5.9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7.0%,较上月回升9.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速大幅提高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9月份出口额并无明显的大幅上行,环比增速也仅为2.5%;而进口则无明显的基数效应,增速回升主要是9月份当月进口贸易额大幅增长所致,9月份进口额环比增速为15.2%。 2、我国对美欧东盟出口增速上升,仅对日出口增速继续回落。9月份,我国对大部分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速回升,其中对美、欧、东盟的出口累计增速分别为7.5%、11.3%和9.3%,分别较上月提高0.5、0.4和0.6个百分点,9月份单月对三个地区的出口均呈现两位数的增长;对香港出口的跌幅继续缩窄,9月份单月对港出口同比增速达34.0%,为13年5月以来的新高。仅对日本出口累计增速跌至2.1%,已连续6个月下跌,9月份单月也呈现负增长。整体来看,发达国家经济状况的分化愈加明显,美欧仍能维持温和复苏,而日本则再度面临衰退的威胁。美欧仍是支撑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3、主要出口商品中,贵金属出口额暴增,9月份同比增长超过6倍;七大类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同比增长10.7%,较上月回落3.2个百分点;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分别为5.8%和8.0%,分别较上月回升7.0和2.8个百分点。主要进口商品中,进口规模最大的原油进口额同比仅增长1.8%;而9月份进口增速最快的金属加工机床和谷物等规模并不大。几类主要原材料环比大多呈现价跌量升的情况,显示内需可能开始好转,但同比来看仅原油和钢材进口有所上涨,塑料、铜、铁矿砂等进口额同比均呈现回落。对于国内需求是否明确转暖仍需进一步的观察。 4、 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贸易同比实现3.3%的增长,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5.1%和1.3%。其中,外贸总增速和出口增速分别较上半年回升2.1和4.2个百分点,仅进口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从三季度单季来看,受到外部发达经济体温和复苏的支撑,出口在7、8、9月均保持了较高增速,而进口则受制于政策效应减弱之后的内需低迷,7、8月均为负增长,到9月份才有所起色。随着外贸旺季的到来以及四中全会的召开,年底内外需可能都将呈现一定程度的改善,我们预计四季度对外贸易继续向好的可能性较大,维持全年出口增长5.0%,进口增长4.5%的预测。 5、9月份外贸数据超预期增长,出口方面主要是基数效应的影响,而进口方面是由于进口额环比大幅上行,但已经公布的进口分项数据对内需回暖的支撑并不十分有力。不过,随着贸易旺季的到来,出口数据持续向好的可能性较大,9月份PMI指数的表现已经显示出外部环境对经济的支撑;内需回暖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但预计四季度状况也会好于三季度。考虑到10月份出口基数效应仍低,进口基数也有较大幅度的回落,我们预计10月份出口增速12.6%,进口增速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