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黄石帝有望再创纪录

 zhangshengli86 2014-10-14

按此在新窗口浏覽圖片

田黃時代,古今石帝升值迅猛


實際上,由于田黃極爲稀有,田黃收藏熱在數年之前就已開啓。作爲稀缺的資源性藝術品,田黃以其獨特的收藏文化早早地成爲藝術市場中的寵兒。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就有少量的田黃石印章和文玩出現在一些綜合性的拍賣場次中,每每創造高額的成交紀錄引起收藏界的矚目。近幾年,高端田黃石向拍賣市場集中,使得田黃成爲藝術品市場中炙手可熱的收藏品類,部分精品田黃早已成爲千萬級俱樂部的一員,而随着田黃石拍賣交易規模的不斷擴張,市場已經迎來“田黃時代”。


據相關市場數據統計,到目前爲止,田黃的最高成交紀錄在2006年由一件重200克的明十七世紀田黃石雕瑞獅紙鎮創造,當時的成交價爲港币3932萬元,約合人民币四千萬元。相較于零散出現在拍場中的傳世田黃珍品,當代田黃珍品的拍賣更爲成熟且出現了有序化的狀态,出現了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并有相當規模的田黃專場,如福建東南拍賣于2011年推出國内首個田黃珍品專場并一直延續至今,獲得巨大的成功。作爲全國首個田黃石專場拍賣,此專場完成了田黃石拍賣組織形式的突破,在田黃石的價值呈現與傳播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高端田黃石由此迅速向拍賣市場聚合,引來藝術投資者和收藏家的重點關注。而本季秋拍,福建東南再度推出田黃珍品專場,衆多頂級田黃熠熠生輝,堪稱近年來規格和品位最高的田黃盛宴。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0 (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覽圖片

田黃專場重現東南秋拍,名家大作盡顯石帝風範


作爲福建東南最爲重要的品牌專場,田黃珍品專場曆來是重要收藏家們和藝術投資者的“必争之地”。不僅拍品本身價值連城給人以深刻印象,就連田黃珍品專場上發生的競買高潮也被業内當做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據悉,自進入拍賣季以來,此次東南拍賣重要田黃拍品已經成爲業界讨論的焦點,而在這些田黃珍品中,又區分爲金石篆刻類傳世珍藏及“今美術”雕刻珍品兩大闆塊。傳世珍藏中,各時期田黃印章尤其是重73g的田黃石雙角瑞獸鈕“江南貧孟嘗”印章于此前本報也有多次報道。而今美術闆塊則更爲龐大,除了郭懋介雕刻的那枚王級田黃《山居即景》外,新老藝術家各展風華,像鄭世斌雕刻的田黃石《秉燭夜談》薄意擺件(66g)既富有畫面感,又充滿了書卷意蘊,不失爲案頭清供之佳品;同樣透露出文人思想境界和個性意趣的還有林文舉創作的田黃石《漁樵耕讀》随形擺件(117g),作者将傳統文人對于田園生活的恣意向往錶達得淋漓盡緻。在圓雕田黃作品中,馮志傑創作的田黃石《勁節》擺件借竹抒意,亦錶現出“潛避我身,其至樂乎”的風雅精神,而這枚田黃據作者本人介紹說是他最爲滿意的詠竹題材的田黃圓雕作品。


這些作品都是田黃闆塊中的當代美術佳作。藝術家們不僅吸收了古美術的藝術思想,還對其進一步探索創新,使其更符合當下人們審美趣味,代錶了汲古爲新、妙韻天成的今美術風格,而過往的經驗證明,頂級珍藏的集中湧現,又将進一步激發收藏需求,形成積極的市場循環。本季拍賣,古今田黃珍藏已經共同譜寫了今美術的華章,而在這些頂級田黃的帶動下,石帝将如何創造佳績,着實令人期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