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时代,还有很多人写诗

 百城主人 2014-10-14
 

  早报记者 徐萧 罗昕

  

  “谁说中国诗坛正在倒掉?看到这一群新诗人了吗?”这是网友在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会10月10日发布的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获奖名单微博下的评论。短诗大赛完全由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自发组织策划,以上海交大团委和研究生会的微博为平台,将新媒体和短诗结合,历时半年,最终于10月10日完成终审并发布结果,湖北美术学院彭彪的《过故人庄》拿下特等奖,美国南加州大学康苏埃拉的《你无法两次在镜中》和天水师范学院文刀的《以倒叙的方式还他一条生命》获得一等奖。据大赛总策划兼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马仁义介绍,获奖作品中约1/3出自非文学类专业学生之手。

  人们对诗歌的热情超出预期

  著名已故诗人张枣在旅德期间,每当向陌生人介绍自己时都会说,“我叫张枣,是个诗人”,这句话曾感动过很多年轻诗歌写作者。原因在于,曾经作为“高于文学”的艺术门类,诗歌在如今愈发远离大众视野。原本被“宠爱”的诗人也渐渐失去头顶的光环,甚至“诗人”身份逐渐蒙上灰色。没人写诗,没人读诗,“诗歌已死”的话语愈发成为大众和媒体谈论诗歌的关键词。

  在这样的语境下,这场以“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为主题、面向全球在读高校学生的原创中文短诗比赛在策划之初,组委会也担心万一没人投稿怎么办,然而上线第一天就收到了160多份投稿。从5月13日比赛正式启动至7月11日,来自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等在内的全球828所高校的6528篇参赛作品纷纷而至,“如果按首计算,总计数量可能过万。”担任初审评委的复旦诗社社员苏宸介绍道。截至10月9日,在组委会尚未公布大赛最终获奖作品之前,微博话题#短诗大赛#的阅读总量已经超过6000万,仅初审结果发布时阅读量即有200万。

  读者的反应也大大超出主办方预期,很多评价让他们感动异常。网友“陈里”说:“诗一样的人生是每一个人的梦想,诗歌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的理想和梦想。这种形式很好,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年轻人身上,他们的梦想和希望就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支持和赞扬你们举办的这项有意义的活动!”网友Joyce宅小宅说:“我不爱读诗,更不会写诗,但终评和复评的每首诗我都看了,这条(微博)里的所有的致辞和感言我也都看了,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