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春秋战国政治史》

 史书荟萃 2014-10-15
吴,北上称霸  
  ① 《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 ② 《国语越语上》。 ① 《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 ② 《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 ③ 《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  
  夫差在打败越国后,自以为不可战胜,就骄傲轻狂起来。听不进伍子胥的忠言,并逼他自杀,还把尸体装在皮囊中抛进大江。对谗佞的小人伯嚭,则言听计从,使他掌握国家大政,因此越国的计谋得逞。夫差“志广”、“轻战”,伯嚭就百般迎合他,于是自败越后就不断向北用兵。在夫差二年八月侵陈国,四年再次伐陈国。五年同鲁国在鄫地(今山东枣庄市东)相会,想通过鲁国北上争霸。在会上夫差越礼向鲁要求献一百牢的礼品。鲁人害怕,只得供给。夫差九年,吴国人再次北上进攻鲁国。这年的六月,齐悼公派人到吴国请吴军共同进攻鲁国。吴国当然同意。但秋天,鲁国同齐国又和好了,齐悼公于是派人到吴国辞谢,不再伐鲁。夫差不干,于是率领大军北上,反而联合鲁国进攻齐国。为使吴国水军能北上,在邗地(今扬州市北)建城,作水路码头,开凿邗沟,贯通长江到淮水的一条运河。夫差十一年,吴军会同鲁、邾、郯国军攻打齐国南郊,驻军于鄎。恰在此时,齐国人杀死齐悼公,夫差在军门外哭祭三天。吴将徐承从海上进攻的一支水军在攻打齐国时,又被齐人打败,夫差于是退兵回国。  
  夫差十二年,吴国会同鲁国再次北上伐齐。在北上之前勾践率领群臣朝见夫差,并对夫差及各级将领馈赠礼品,让吴放心北上。吴在艾陵(在今山东莱芜县东)大败齐军,俘虏了齐国大夫国书等,及兵车800辆,甲士3000 人。齐国、鲁国都归服了吴国。次年,吴国同卫、宋两国结盟。于是在夫差十四年,北进连连得手的吴国,就在黄池与晋国结盟争夺霸主地位。  
  晋国是中原霸主,夫差这次对霸主地位势在必争到手,于是倾全国精兵北上,只留下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等守卫国都姑苏。在临行前太子友劝阻其父不要北上,要防止越人乘机偷袭。他还讲了一个螳螂捕蝉而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夫差始终轻视越国的力量,并相信勾践的“忠诚”,一心想尝尝当中原霸主的滋味,听不进任何相反的话,率大军北上。  
  夫差率大军北上的消息传到越国后,勾践君臣认为报仇的良机来到。等到吴军全部到达黄池(今河南封丘南),同晋国谈判盟约时,就向吴国大举进攻。越国出动水军2000,精兵4 万,近卫军士6000,军官1000 人,分三路向吴进发:一路由范蠡、后庸领兵取海道入淮,以截断吴军的归路;一路由畴无余、讴阳率领,从吴国南境直逼吴都姑苏;一路勾践率领中军主力。越军到姑苏城下时,吴国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余姚率军在泓水(今苏州近郊)观望越军。王孙弥庸一眼望见被越军俘获去他父亲的“姑蔑旗”,不顾太子坚守疲敌的战术,擅自率五千人出击。这时勾践的中军赶到,向吴做起强攻,吴军不能抵敌大败,太子友等三将被俘,越军焚烧了姑苏,夺取吴军大批船只。  
  正在黄池同晋国争霸主、相持不下的夫差,听到这一消息,面如土色。在王孙■的建议下,封锁消息。夫差当场把听到这一消息的七个官吏杀掉,继续同晋争夺盟主。夫差连夜“秣马厉兵”,整顿队伍,摆开阵势,向晋挑战,作霸主非到手不可的最后一搏。晋人见夫差脸色不对,推测国内一定发生了大事,认为不能同这种亡命之徒式的军队交战,在夫差同意不称王而称公的条件下,让吴在晋前先歃血。夫差争了先后,急速回军,同越讲和。越国知不能一举灭吴,就同意了讲和,以待时机灭吴。  
  越败吴后4 年,即夫差十八年,越国了解到吴国天灾粮缺,百姓就食于东海,而军队在北上伐齐鲁、与晋争霸的斗争中又消耗了精锐。吴国已是经济崩溃,军民疲惫。越君臣一致认为灭吴的条件已成熟,于是起大军再次进攻吴国。两军在笠泽(苏州南,与淞江平行的一条河)相对峙。勾践将军队分为三队,在夜晚分三处呐喊渡江,吴军大骇败退,越军三战三捷,直抵姑苏城下。此时吴国军事力量已不是越国的对手了。夫差二十一年,越以大军包围吴都姑苏城达3 年之久,在夫差二十三年冬,攻破姑苏城。夫差请降,他希望勾践也像夫差对待他一样,允许吴称臣。勾践有些不忍心灭掉吴,打算接受夫差的请求。范蠡阻止说“君王早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勾践于是回绝了夫差的要求,范蠡擂鼓攻击吴残兵。勾践不忍心杀掉夫差,就对夫差说:“我把你安置在甬东(今浙江定海东之翁山),用一百家人侍奉你。”夫差认为这是勾践给他的羞辱,就谢绝说:“我老了,不能侍候你了”。就自杀了①。  
  勾践不仅是想灭吴报仇,他也想作中原霸主。鲁哀公二十一年,灭吴的前一年,越派使者到鲁国通好。次年邾国君隐公从齐国投奔到越国,越人将他护送返国。邾隐公在国外时,由邾太子执政。隐公返国后,邾太子又投奔越,越国又接纳了他,以便控制邾国君,以作为北上的桥头堡。  
  勾践灭吴后,率越军北渡江、淮,同齐国、晋国等诸侯在徐州(又作舒州邑,在今山东滕县东南)相会,致贡于周元王。周元王派人赐勾践祭肉,命为侯伯。勾践率军返回江南,将淮上地给楚国,归还吴国从宋国侵夺的土地给宋,给鲁国泗水上的土地“方百里”。越国的军队横行于长江、淮河之间,诸侯都来朝贺,俨然又是一位霸主①。  
  越国由于占有整个吴国土地,经过长时期的开发,吴越地区的经济已有相当的发展,因此越国在灭吴后,实力大为增加,直到勾践的六世孙王无疆时,还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②楚威王起兵反击越的进攻,才将越打败。楚国全部夺去被越国占领的吴国土地,越君王无疆被杀。越国自此诸子争立,内部互相斗争,都向楚国臣服。这已是进入战国时期的历史了。  
  ①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①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②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五、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构成一个时期政治史的重要内容。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走向消亡的时期,它的各项政治制度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代的一些特色。认识这些特色,对了解这一时期政治史的演变,是很重要的。  
  (一)春秋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作为一个国家最高政治象征的国君名号,有种种不同。按照西周时制度,周天子称“王”,受封的诸侯国君有侯、伯、子、男的不同称号,是周时的“五等爵制”。当然,就是西周时,除周天子称王外,边裔地区一些小国君长在国内也自称王。进入春秋以后,除周天子仍称王外,楚国国君在春秋早期楚武王时开始称王,晚期的吴国、越国国君也称王,但是在中原的诸侯国家还是恪守着周时旧制,按封爵爵位高低以公、侯、伯、子、男相称,如齐、晋、秦、鲁、宋、卫等国君称“公”或称“侯”,郑国国君称“伯”,邾国君称“子”,许国君称“男”等等。在中原国家的意识中,周天子地位虽然微弱,“礼乐征伐”已“自诸侯出”了,但“王”号还是由周天子独享。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 年)吴王夫差在黄池同晋国争当盟主,晋国向吴国提出“诸侯无二君,周无二王”。夫差于是取消“王”号,不称“吴王”而称“吴伯”,参加盟会①。可见,即使到春秋晚期,中原诸侯还是不能随便称“王”,也反对他人称“王”,把径自称王的国家视作“蛮荆”、“淫名”的化外之人。  
  国君名号虽有王、公、侯、伯、子、男的区别,但在国内,它们都是一国的最高统治者。国君是拥有相当权力的,这主要表现在:  
  1.国家大政方针的决断权  
  春秋时期,各国政策的决策方式是,先由大臣议论,最后裁断于国君。如晋景公十五年(公元前585 年)晋国打算迁都。大臣们在讨论中,都主张迁到郇瑕地(今山西解县)去。晋景公听了大臣们的讨论后,未表态就回后宫去了。当时任仆大夫的韩厥跟随在后,景公就问他的意见,韩厥主张迁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这正合景公意,晋国于是迁都新田。大臣的建议采纳与否,也在国君。像宋襄公自不量力,想接替齐桓公作霸主,他的弟弟任大司马的公子目夷劝他说:宋国是小国,去争夺盟主,只会带来灾祸。宋襄公不听,结果遭到惨败②。齐景公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刑罚苛严,晏子趁景公生疾之机,要他不要崇信鬼神,要为人民做好事,就会得到鬼神的保祐。齐景公高兴,于是下令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免除债务)”③。这样重大的国政,国君一高兴就可作出。直到春秋晚期,宋国的国君景公不上朝同大臣议政,他的决断由宠臣大尹传达给主事的六卿去执行。大尹从中上下其手,六卿的议政不上传宋景公。景公的决定大尹私自篡改,从中弄权。六卿明知大  
  ① 《国语吴语》。 ② 《左传》僖公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一年。 ③ 《左传》昭公二十年。  
  尹从中搞鬼,也拿他无方①。大尹之所以能有此法力,是假国君的权力。可见春秋时期,国君对国家的大政一般是拥有最后决断权的。  
  2.对官吏的任免权  
  国内官吏的任命、罢免,甚至逐杀权,皆握于国君的手中。管仲在齐国改革时,就要求齐桓公“慎用其六柄”②,这“六柄”就是国君对臣民拥有生、杀、贫、富、贵、贱这6 种权力。所谓“贵”就是擢拔为高官,给以厚禄,也就“富”了。“贱”就是罢免其官或降格使用,收回或削减其俸禄,也就使他“贱”而至于“贫”了。晋悼公即位时(鲁襄公元年、公元前572 年)只有14 岁,当他被晋国大臣从周王都接回晋国,准备立为国君时,也知道要求这一权力。关于此,我们在前面已做过叙述。他进入国都还未举行即位仪式,就“逐不臣者七人”。他正式登位后,“始命百官”,革除弊政。任命魏相、士鲂、赵武为卿,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士渥濁为大傅,右行辛为司空等。从而使晋国“官不易方,爵不踰德,师不陵正,旅不逼师”,得到百姓的称赞和拥护③。晋悼公虽然少年即位为国君,其官吏的任免权还是握于他之手。  
  春秋晚期曹国君伯阳,喜欢打猎游玩。曹国有位乡下人名公孙疆,也喜欢打猎。他抓到一只白雁献给曹伯阳,曹伯于是同他谈论打猎的乐趣,大受赏识。因而谈论到治国,很中曹伯心意,曹伯于是当即封他为国相,“使为司城以听政”①。这位乡下猎人,一下飞黄腾达起来,是出于曹君的任命,使他“贵”和“富”起来。  
  国君对大臣的罢免、诛杀之事,在春秋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像晋国的大贵族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既富且强,而政治地位也显赫,郤氏一族就出有3 个卿,所称的“三郤”,都被晋厉公诛杀。郤氏先知厉公要攻杀他们,郤锜提出用族武装进攻国君,郤至坚决反对,说:“君实有臣而杀之,其谓君何?”并提出“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乱”的为臣原则②。  
  春秋晚期,鲁国的国君大权旁落是有名的,权柄落在“三桓”手中,特别是季氏长期执国政。鲁国君的失权,主要是国君本人长期无作为,自甘处于休闲状态。晋国的史墨就说这是由于“鲁君世从其失”③,即鲁国君代代纵其淫乐安逸的结果。像鲁昭公这样的国君,当他在一些贵族支持下,想对季氏加以惩罚时,季氏也不敢公然相抗。如昭公二十五年,鲁昭公的士兵攻打季氏,季平子逃到台上,并向昭公请求说:“君不察臣之罪,使有司讨臣以干戈,臣请待于沂上以察罪。”昭公不同意。又请求将他囚禁在费邑,以察清罪行,昭公也不同意。最后请求带着5 辆车,流亡到他国去,昭公还是不答应,鲁昭公一定要把季平子杀掉灭族。由于孟孙氏和叔孙氏认识到,若没有季氏,这两家的处境也会危险。兔  
  ①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② 《国语齐语》。 ③ 《左传》成公十八年。 ① 《左传》哀公七年。 ② 《左传》成公十七年。 ③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从读为纵,失读为佚。谓鲁君世代纵其安逸。  
  死狐悲,于是孟孙、叔孙两家率领族军支援季氏。而鲁昭公的士兵却都拿着箭筒盖蹲在地上饮水,孟孙、叔孙两家援军一攻,昭公的士兵就被打败了。鲁昭公在兵败后,子家子还劝昭公不要出走,他说:“意如(即季平子)之事君也,不敢不改”,是昭公自己执意要跑到国外去①。所以昭公的失权,大部分责任在他自己处置不当。  
  即使是一些被赶下台流亡国外,后来在国内大臣支持下复位的国君,对支持他的大臣,也可任意诛杀。我们在前章中已指出,卫献公被孙林父逼出国流亡,他在外流落12 年后,在大臣宁喜的支持下返国。在卫献公回国的第二年,就把宁喜杀死,并全面追杀宁氏的余党,宁氏一族被灭②。卫庄公蒯聩在姐孔伯姬的支持下,胁迫他的外甥孔悝,把自己的儿子卫出公赶跑,登上国君位。他上台后不久就把扶他上台的姐孔伯姬和孔悝流放出国,把在国内的大臣赶出国外,要他们也尝尝流亡的滋味③。像吴王夫差诛杀大臣伍子胥,越王勾践诛杀大臣文种等等,都说明春秋时期,国君对官吏任免所拥有的权力。  
  3.对军队的控制权  
  国君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军权在国君之手。春秋时的军队有国家军队和贵族的族军两种。贵族的族军力量不小,像晋国郤氏“其家半三军”,就是说郤氏的族军,有国家军队人数的一半。楚国的■启疆说晋国韩氏、羊舌氏两族有“十家九县,长毂九百”乘④,即拥有900 辆兵车。春秋最大的战争晋楚城濮之战,晋国出动兵车才700 辆,齐晋鞌之战,晋国出动兵车也只有800 辆,可见私家军事力量的规模。当然,凡军队,在对外战争中都由国君统帅。晋景公八年,晋国的郤克请求国君晋景公出兵进攻齐国,晋景公不准。郤克又“请以其私属”①,即请求用他郤氏家族的私人武装去进攻齐国,晋景公还是不准。郤克立即报仇的打算没能实现。可见,无论国家的军队还是私人的军队,都掌握在国君的手中,将领带军出征,要得到国君的批准,才有兵权。  
  4.对后嗣的废立权  
  春秋时期国君的继承制度,仍然是遵循商、西周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即国君正夫人(法定配偶)所生的长子。这种继承制度,被当时人们称为“常法”,人们认为只有这样的继承制才是“顺”。但是国君却有权打破这一“常法”,选择自己中意的人为继承人。像晋献公,本立有申生为太子作为他的继承人,但献公后来宠幸骊姬,于是就诛杀了申生而立骊姬所生的奚齐为太子②。宋国的宣公把国君位传给他的弟弟公子和,即宋穆公,而不传其子与夷。穆公死时,不把国君位传给儿子公子冯而传给宣公子与夷③。这种传位法,全凭国君自己的主张。吴王寿梦有4 个儿子,他想把国君位传给小儿子季札,季札的三位兄长皆不反对,只  
  ①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②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③ 《左传》哀公十五、十六年。 ④ 《左传》昭公五年。 ① 《左传》宣公十七年。 ② 《左传》僖公四年;《国语晋语一》。 ③ 《左传》隐公三年。  
  是季札不愿接受,才由长子诸樊继了位。诸樊为了能使季札当上国君,以完成父志,兄弟们于是决定实行兄终弟及制,兄弟相传,最后就该轮到季札。像齐国君灵公在选立继承人上,就更自主。齐灵公(公元前581—前554 年在位)本已立公子光为太子作为国君的继承人。灵公十分宠爱庶妾戎子,戎子未生子,而戎子与灵公的另一妾仲子要好,仲子生有子名牙,托付给戎子照顾。戎子在齐灵公面前要求立牙为太子,灵公满口答应。牙的生母仲子倒还识大体,她认为“废常不祥”,就对灵公说:公子光已立为太子,又无过失,并“列于诸侯”,已经通报了各国,若废光另立,就是“以难犯不祥”,这样你一定要后悔的。齐灵公却对仲子说,立谁为太子“在我而已”,哪管国内大臣、国外诸侯国的舆论。于是将太子光外放出国都到齐国的东部地区,立牙为太子,并让正卿高厚作他的傅,辅佐牙①。“在我而已”,确实道出了此时代国君对后嗣废立拥有的权力。  
  当然,国君的权力也不是无限制的。特别是春秋中期以后,贵族强宗势力膨胀,国人势力抬头,国君的权力就受到来自贵族和国人两种势力的制约。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在互相争夺霸权,兼并弱小国家的同时,国内贵族也走着同样的道路,在兼并弱小家族和掠夺民众的过程中强大起来。春秋时贵族都在国家政权中担任一定的官职,所谓“官有世功则有官族”②,“弃官则族无所庇”③,就是当时贵族形成和存在的条件。这些贵族是从两个途径形成的:一是国君的子弟。周代实行“亲亲”制,即多任命国君的亲戚子弟担任要职。像鲁国的“三桓”,是鲁桓公的3个儿子之后。郑国的“七穆”,是郑穆公7 个儿子之后。宋国的“六族”,是宋戴公、庄公、桓公、文公、武公、穆公之后,华氏、乐氏是戴公的后代,鱼氏、向氏是宋桓公的后代。卫国的宁氏“七世卿族”,是卫武公的后代。齐国的高氏是齐文公子公子高的后代,国氏也是公族之后;贵族的另一来源是功臣之后。如齐国的管氏是管仲之后,鲍氏是鲍叔之后。晋国的赵氏、魏氏、范氏、狐氏等,皆出自功臣之后①。这些贵族们,不但他们自己身居要职,他们的亲戚子弟也担任重要官职。担任官职就有俸禄,春秋前的官俸是土地,即所谓的“大夫食邑、士食田”。食邑称为采邑或封邑。封邑名义上是属于国家的,国君可以收回,封邑主只有食租税权,而无治民权。但在实际上,封邑主与封邑的关系已是一种不可分的主从关系,贵族往往依凭封邑的力量同国家政权对抗。像晋国的栾盈封邑曲沃,在栾盈被赶出国多年后,还偷偷潜入曲沃,召集曲沃的民众打到国都②。卫国的孙氏封地在戚,孙林父在被卫君攻击时,他竟以戚邑投奔晋国③。  
  这些世家大族世代为官,把持国政,在各国逐渐形成尾大不掉的政  
  ① 《左传》襄公十九年。 ② 《左传》隐公八年。 ③ 《左传》文公十六年。 ① 陈厚耀:《春秋世族谱》,光绪丙戌徐干刊本。 ②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③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局。致使春秋后期政权下移“自大夫出”,像齐国的庆封,郑国的伯有当政时,出现“国迁朝”,即他们的家成了国家的朝堂。但是这种贵族专权,并不是贵族“共政”的一种“民主”形式。所谓“共政”是有一定的议政形式,以多数决的方式。而春秋时专断国政的贵族,都是处于执政、卿相的地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今日的国务总理。他们的专断,与国君的专断只是形式上的下移,而不是性质的差异。当然,由于贵族抬头,也对国君权力起到限制和削弱的作用。  
  春秋政治史上另一特色是国人阶层活跃。国君或贵族权力的得失,与国人的向背关系甚大。所谓“得民心”,即是指要得到国人的支持。鲁昭公和三桓斗争的失败,就是国君失民的结果。当时子家子就说鲁国君“舍民数世,以求克事,不可必也”①。楚国的令尹子常听信费无极、鄢将师的谗言,杀了得民望的郤宛,国人不满,“进胙者莫不谤令尹”。在沈尹戌的劝戒下,子常将费无极和鄢将师二人杀掉,灭掉他们的家族,“以说于国,谤言乃止。”②宋国的国人在城中追赶■狗(狂犬),■狗跑进贵族华臣家中,国人跟着进去追打。华臣以为国人来攻打他,十分害怕,急忙逃到陈国避难③。当时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国人的力量,从而引导到有利于统治方面去。如郑国的子产,在他执政时,国人就常聚集到“乡校”中议论国政。贵族然明建议子产将“乡校”拆毁。子产不同意,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人们早晚休闲时来到这里,以议论执政的好坏。议论有可取的,我从而实行。有说不好的,我就改正。他们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呢④?因此子产在执掌郑国政权期间,他的施政措施受到国人支持。  
  国人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下层,成份复杂,有贵族子弟下降者,有退职旧官吏,有工商业者。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具有参政意识。国人也是军队中的骨干力量,像齐国管仲整顿国野中行政组织时,分国人为21 乡,工商业者6 乡。15 个士乡中,每家一人组成齐国的三军。他们平时为民,定期参加训练,战时执干戈上战场。“无民孰战”⑤,这是当时贵族们都深刻认识到的事实。所以在贵族内部争权斗争和国际斗争中,都注意要获得国人的同情及支持。  
  (二)朝议制和政策的决策方式  
  朝议制是春秋时期各国讨论国家大事、决定政策、发布政令的一种制度。东汉郑玄注《礼记玉藻》说“天子诸侯皆三朝”。唐孔颖达疏说,天子三朝是燕朝,朝于路寝,称为内朝;王每日朝于路寝门之外,是为治朝;库门之外,臬门之内朝国人,是为外朝。诸侯的三朝是公族朝于路寝内,是内朝;路寝门外的朝见为每日朝,与天子同;外朝在库门内,雉门外。天子王宫规制,从最外一道门算起,直到天子居住的路  
  ①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③ 《左传》襄公十七年。 ④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⑤ 《左传》成公十五年。  
  寝门的路门是五道门。诸侯只有三门:从内外而为路门、雉门、库门。天子诸侯平常起居室都称路寝。在路寝内朝见国君的称为内朝。内朝的参加者,孔颖达说是“公族”,天子当称“王族”,即是国君的骨肉至亲。外朝在第一道门内,第二道门外的庭院中。路门外的朝见,天子诸侯都是每日朝,是朝见臣僚,治理国家的议事场所,故被称为“治朝”。“治朝”是每天必举行的,子产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①此“朝”是指早上,与昼、夕、夜相对。早上朝会,称为“早朝”,古时就是这样,参加“早朝”的人,很早就要做好上朝的准备。晋灵公荒淫,大臣赵盾多次劝阻,灵公不高兴,就派武士鉏麑去刺杀他。鉏麑“晨往,寝门闢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②赵盾起来准备好上朝,天未明,就坐着等待天明。  
  参加朝会的人都是官吏。上朝时以官次高低站立,有专门的职官称为“宰夫”的掌管,《周礼宰夫》职文说“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士司”也参与其事,《周礼士司》文说:“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  
  国家重大决策,多在治朝上讨论、决定、公布。处于相位的执政大臣,在朝会上称为“听政”。其下群僚称为“听命”,即听从国家的命令以去执行。  
  治朝上讨论的国事,最后决断权在国君。如前面提到的晋国讨论迁都城之事,治朝上议而未决,国君景公最后听从韩厥的意见。又如在晋景公六年(公元前594 年),晋景公的姐姐潞子婴儿的夫人,被潞氏大臣潞鄷舒杀死,晋景公要出兵讨伐,此事在治朝上议论。参加朝会的“诸大夫”都认为不宜出兵,只有伯宗支持景公的意见。景公采纳伯宗的意见,出兵伐潞氏、灭掉潞氏、擒杀了潞鄷舒。  
  在朝会上讲话发言的,多是一些地位高的掌实权人物,一般人只是听别人议论,需要时遵命执行。年轻或地位不高的官吏,随便出言会被认为是越礼,将对前途不利。晋国的老臣士会退休后,由他的儿子士燮顶替上朝。一天士燮归家很晚,并得意地对他父亲说,今天在朝会上有位秦国人说隐语(谜语),没有人能猜出,只有他说准了3 个。士会听后非常生气,说:不是别人不知道,而是他们谦让长者。你小子刚进入仕途,就在这样的朝会上3 次抢先,我不知道何时要遭灭族之祸了。举起手杖就打,将士燮的帽子打掉,头上的簪子也打断。  
  外朝的地方是在国君宫殿外门即库门以内,第二道门即雉门以外进行。外朝是朝国人,有如今日的群众大会。从《左传》一书中记载,朝国人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国人宣布政令,二是征求国人对某一事件的态度,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宣布政令的朝国人,如在晋惠公六年(公元前645 年),晋国“朝国人而以君命赏。”朝见国人宣布赏赐。征求国人意见的朝会,如卫灵公三十三年(公元前502 年),卫灵公在晋国受到晋人的凌辱,想反叛晋国又怕晋国来攻打得不到国人的支持,于是朝国人,把国君在晋受辱的情况公布,国人皆愤怒,王孙贾于是向国人问道:“若卫叛晋,晋五伐我,病何如矣?”国人齐声回答说:“五伐  
  ① 《左传》昭公元年。 ② 《左传》宣公二年。  
  我,犹可以能战!”卫国于是反叛了晋国,晋国派人来请求讲和,遭到拒绝。另一次有名的朝国人集会是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 年)发生在陈国。吴国与蔡、唐联军进攻楚国的柏举战中,吴国派人召陈怀公,让陈国出兵共同伐楚。陈国是楚国的盟国,而吴国这时却又大败楚军。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对吴国的要求,陈怀公拿不定主意,于是“朝国人而问焉”。在朝见国人时,陈怀公讲明情况后,宣布说:赞成亲楚者站在右边,亲吴者站在左边。有一位叫逢滑的人,不左不右,从中间走到陈怀公面前,劝陈怀公不要去楚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