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博拉警报不断升级,防护检测成医药生物新看点

  平凡的人 2014-10-15

【编者按】在经济表现低迷、股市阶段涨幅不小等背景下,近期资金谨慎情绪明显提升,医药股成为了众多投资者的首选“避风港”。媒体日前报道,广州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天然病毒M1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包括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这也被业内视作为人类攻克癌症开辟了新纪元。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埃博拉疫情持续以及病毒抗癌等新题材的出现,医药板块中与预防、检测相关的品种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避险资金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德国一例埃博拉患者死亡,广交会严防疫情

  

14日,一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联合国雇员在德国医院内去世。而在中国,广交会将于15日开幕,预计将有上万名非洲采购商到会。广交会新闻发言人14日表示,大会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检测人员健康状况,加大展馆和办公区域的蚊虫消杀频率,展会中再举行两次全覆盖的蚊虫消杀行动。

  

点评:随着欧美相继出现死亡病例,意味着埃博拉已经走出非洲。近日美股市场多家口罩、防护服概念股暴涨,A股相关生产商也在14日应声而动。疾病检测方面,达安基因位于广州,已研制成功埃博拉检测试剂盒;除蚊方面,青松股份主营的樟脑有驱蚊作用,威远生化是杀虫剂原药甲维盐龙头。

  

埃博拉概念逆市劲升,美防病毒用品制造商受热捧

  

埃博拉疫情继续在全球范围内肆虐传播,在美股整体下挫的背景下,埃博拉概念股却逆市劲升。

  

在13日的美股市场上,两家防护服与面具制造商Lakeland Industries(LAKE)和Alpha Pro Tech(APT)的股价分别大涨47.73%、35.26%。在过去5个交易日,这两只股票的累计涨幅均超过200%,近一个月来,LAKE更是成为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成分股中表现最好的股票。

  

美严防埃博拉病毒

  

世卫组织近日指出,当前西非的埃博拉疫情越发严重,至今未见此蔓延局势得以控制。自今年3月该病毒在西非引发疫情以来,已造成4000多人死亡。该机构13日警告称,埃博拉病毒的蔓延已威胁到社会的根本生存,“人们的恐慌感比埃博拉病毒本身传播得更快”。

  

13日,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名女医护人员已被正式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这是首例在美国本土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案例。该消息令“埃博拉恐慌”正在美国加速蔓延。美国总统奥巴马因此正式呼吁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进行迅速而透明的调查,上周末他曾宣布将对抗埃博拉疫情视作“国家安全最高级别的使命”。

  

有关报道称,这位女医护人员所在的护理中心发言人在13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此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护士应该是“违反了相关准则”。就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虽然其遵循了疾病防控要求,佩戴了相关防护衣具,但很大的可能是当医护工作者脱掉防护衣具时,致使埃博拉病毒与其皮肤接触,进而得以传播。

  

不过,针对这一高致死率病毒,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任何已通过临床人体试验证明的抗击埃博拉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一些未经临床试验的实验性药物也仅是出于“同情使用”原则,被准许应用在一些因患有埃博拉而生命垂危的患者身上。在此背景下,病毒防护工作被视为眼下最为重要而有效的对抗措施。

  

相关公司股价飙升

  

在埃博拉病毒引起担忧的背景下,作为防护服生产商,LAKE近来股价持续大涨。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398.28%至29美元,过去一个月的累计涨幅高达300%。上周五该公司470万股的单日交易量也一举刷新历史新高,过去该公司52周平均交易量仅为16.6万股。

  

上月中旬,该公司宣布在全球推出其用于抗击埃博拉病毒的专用防护服ChemMAX 1,并不断加大这些防护服的产能。据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r J.Ryan透露,美国国务院已经有意购买16万套防护服。

  

在过去数周内,“无边界医生组织”正在西非使用LAKE生产的专业抗埃防护服。该公司的全球团队与“无边界医生组织”展开合作,以确保LAKE的防护服技术数据和性能指标超越所需防护需求。

  

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分析师表示,LAKE拥有质量合格且经认证的防护服,具备充足产能,并在供应该防护服方面设有诸多分销点,此外他还表示也在关注另外一只防护概念股Alpha Pro Tech(APT)。

  

资料显示,Alpha公司在防护面具上的独家产品N95具有自带的过滤通风功能。该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已累计上涨363.13%至10.05美元,过去一个月的累计涨幅高达265.45%。

  

Maxim Group分析师指出,两家公司都致力于各种防护服的研发与制造,自2002年SARS爆发以来,两家公司就将研发中心转向传染病毒防护服上,不过由于传染病疫情并未大规模爆发,两家公司的表现一直平平。

  

此外,13日美股常规交易时段,抗埃博拉病毒相关制药公司股价也顺势上扬。其中,加拿大制药商Tekmira(TKMR)上涨3.9%至23.69美元,今夏相关抗埃生物制药概念股曾在市场中掀起过一波热潮,Tekmira股价曾一度翻番;美制药商BioCryst制药(BCRX)也有过不俗的表现。

  

医药板块成资金防御首选

  

进入10月份后,沪深股市盘中震荡幅度明显加大,尽管大盘跌幅有限,但上涨意愿明显处于低位。在市场震荡期间,资金的避险情绪也开始提升,防御品种因而受到追捧,尤其是生物疫苗股以此为契机明显走强。

  

据Wind数据,尽管昨日医药股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但10月以来该板块涨幅(算术平均)仍然高达3.88%,在各行业板块中处于涨幅第二位。其中,英特集团10月以来涨幅最大,达到了30.26%,鲁抗药业、沃华医药、福瑞股份和西藏药业期间涨幅也超过了20%。纵观全部183只医药成份股,10月以来出现下跌的仅有46只,但涨幅超过5%的个股却多达64只。

  

分析人士指出,医药板块近期明显取得超额收益的原因主要在于,在经济基本面支撑不足的情况下,资金对阶段涨幅已经较高的市场产生了一定恐高情绪,股票配置的防御需求明显提升,这使得医药等消费股的筹码需求大幅增加。

  

展望后市,西南证券分析师认为,以下因素将继续支撑医药板块保持强势格局:随着各省招标稳步推进、新版GMP认证基本完毕对销售的影响逐步减弱,医药工业数据逐渐向好,从8月数据看,医药行业收入趋于稳定已是事实,全年有望恢复到15%左右;估值切换行情将继续,9月份资金就开始陆续建仓2015年估值较低的医药白马股;10月份为三季报集中披露期,从已进行业绩预披露的上市医药公司情况来看,行业表现好于整体市场;9月份各省招标已有加快迹象,福建、浙江、安徽三个省份在招标上有新进展;国企改革概念仍将持续,目前市场对于相关医药上市国企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企业股权结构、优化经营的期望较高。

  

预防与检测题材值得关注

  

总体来看,医药板块四季度有望继续保持强势格局,而拥有题材刺激的医药股则无疑可能取得更高的超额收益。分析人士认为,若论题材丰富性,近期涉及病毒概念的生物疫苗股最值得关注。

  

一方面,埃博拉疫情给抗病毒类医药股提供股价支撑。据媒体报道,10月14日,此前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赴德国治疗的联合国雇员不幸死亡;同时,继首位在美国确诊的埃博拉患者死亡后,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一名曾经照顾患者的女护士也于12日确诊成为美国首名本土感染埃博拉的患者;此外,西班牙也出现了女护士感染埃博拉的情况。据10月8日WHO最新报告,在塞拉利昂、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益、塞内加尔、西班牙、美国7个国家,迄今已有7399人确诊感染埃博拉,其中4033人死亡,最严重的利比里亚死亡2316人。由此可见,埃博拉疫情仍然存在扩散风险。随着埃博拉病毒恐慌加剧,证券市场相关抗病毒医药股的炒作行情有望得到延续。分析人士指出,以下四类涉及抵抗埃博拉病毒的医药概念股值得重点关注:一是拥有检测病毒试剂的诊断类上市公司,二是拥有临床治疗抑制剂的上市公司,三是具有抗病毒普通药产品的上市公司,四是疫苗防治类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在防治病毒的同时,利用病毒也有望为相关医药股带来新的炒作题材。媒体日前报道,广州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天然病毒M1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包括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

  

相关报道指出,全球癌症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现有的治疗手段远远未能满足临床需求。颜光美教授课题组发现,M1病毒是一种从中国海南岛分离得到的天然病毒,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包括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整体动物实验表明,经尾静脉注射的M1病毒能显著富集在肿瘤组织并抑制肿瘤生长,正常器官则不受影响。除细胞水平及动物实验之外,课题组还使用临床标本离体活组织培养模型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新型溶瘤病毒的有效性和特异性。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该研究成果对阐明新型天然溶瘤病毒M1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以及研发新型靶向抗肿瘤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