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聊聊弟子规·罗大伦博士

 我爱书墨香 2014-10-16

【二】聊聊弟子规·罗大伦博士


                  (六)晨则省,昏则定


    今天我们来聊聊《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糟粕吗?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

  这句话的一层意思,是孩子要有这样的规矩:就是在早晨的时候,要问父母早安您早您起床了早晨好!等等这样的话语;在晚上睡觉前,要问候父母:您要休息了好好睡一觉晚安!等等这样的话语,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爱。这应该是指年幼的孩子,对父母的问候。

  然后,这第二层意思有所引申,说晚上要为父母侍候寝具,早晨要侍奉父母起床,我觉得这应该是指成年人,对年老的父母的照顾。

  现在,甭说侍奉起居了,就单单早晚问候,可能孩子们都做不到。所以《弟子规》的这种要求基本是现代人难以做到的。那么,我们就单单谈这个早晚的问候吧,这种问候有必要吗?很多人讲,我们现在讲的是自由,我们心中有对父母的爱就好了,我们有必要要求孩子每天按照这个规矩去做吗?这不太死板了吗?这不会压抑孩子的天性吗?每天要求孩子这样,是不是显示了孩子与父母的人格不平等?这是我在每次写《弟子规》的时候,有的朋友心中都有的疑惑,所以在之前的微博讨论,总是有人这样提出。

  那么,为什么古人这么要求孩子呢?

 

  据说,孔子的弟子曾子,就对父母特别的孝敬,做到了晨则省,昏则定,这在汉代的书中就有记载。当时有位叫陆贾的人,他写的《新语·慎微》记载: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而德美重于后世。

  这位曾子,就是著名的曾子杀猪的故事的主人公。他的妻子有天去市场买菜,儿子非哭闹着要跟着,于是孩子妈就说:你乖乖听话,赶快回家,如果你回家了,晚上我杀猪给你吃肉!曾子的儿子一听,有肉吃?这好啊,于是,不哭闹了,乖乖地回家等着。等到曾子的妻子买好了菜,回家一看,曾子正在那里杀猪呢,大吃一惊,这可是过年才吃的啊,我刚才是哄这孩子,骗他呢,你怎么真的杀猪?曾子说:不能这么教育孩子啊,孩子一切都是空白的,大人教他什么,他记什么,你怎么做,他就怎么学。如果你骗他,他就会学会欺骗,这样怎么能教育好他呢?要说到做到,这样才可以做孩子的榜样。于是,晚上全家人吃了猪肉。

  多说一句,很多人说儒家培养奴性,让孩子与家长没有平等的身份,没有平等的人格,应该抛弃吧。那么,各位看看曾子的作为,是在培养孩子的奴性吗?这是多么的尊重孩子啊,甚至连一点一滴的小事,都要以身作则,对孩子做出的最小的承诺,都要去完成。这种尊重,我们今天能做到吗?

  那么,做人如此严谨,对孩子教育如此严肃的曾子,为什么要做到昏定晨省呢?这句话,是出自曾子的故事吗?

  原来,答案是否定的,这句话并非出自曾子的故事,曾子也只是实践者而已,那么,这句话出自哪里呢?

  这句话,与我们前面聊过的冬则温,夏则凊同样,出自《礼记·曲礼上》,这是儒家的经典,其中说:“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所以,这是古人对作为子女的人的一种基本的要求。

  那么,古人这么做,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很多人说,我对父母心中有爱就可以了,不用这么刻意地表达出来,这么表达,就虚伪了。那么,是这样吗?我先从一个例子讲起。

  以前我刚进一个单位的时候,我的同事有个小伙子,他的工作还不错,就是为人比较冷漠,你同他说什么,他就只是简单回答,没有任何多余的话,眼神也没什么热情,我长时间以为他对我有意见,反思自己,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他。后来发现他与别人也是这样,也就不大在意了。后来,与他聊天,发现他其实和我们一样,都是正常人,没有经历过什么刻骨铭心的事情让他愤世嫉俗,他有个特点,就是他只与他同龄的聊得好的几个朋友说话才开心,他们那个小圈子里他还会哈哈大笑,只不过这只限于他那个小圈子,在那几个人的圈子外,他不大会与人进行情绪上的沟通。他们聊得热火朝天,你过去问怎么了?他立刻耷拉眼皮回答:没什么。让你立刻觉得他对你很有意见。

  说实话,当时他的人缘比较不好,虽然很有才,工作也出色,就是人缘不大好。记得当时我一看见他,心里就咯噔一下。

  我觉得这就是不善于沟通感情,工作都做了,对别人也没有恶意,但是不与你沟通,不与你表示友好,会让大家产生隔阂感。估计这与小时候形成的习惯有关,虽然这个例子极端,但是我确实见过这样的。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需要互相协调,如果缺乏沟通,则会有无限的不快。

  所以,在生活中随时发出善的能量,把善的意愿表达给他人,这是一种生活的能力,如果你能这样,则生活会幸福很多。

  看过一个故事,说曾经有乞丐问佛陀,问:我为什么这么贫穷呢?佛陀说:那是因为你没有布施,有舍才有得。

  乞丐一听,鼻子差点没气歪:我还布施?我穷得都乞讨了,拿什么布施?

  佛陀说:你即使穷得乞讨,仍可以做钱财以外的七种布施:你用慈悲的、鼓励人的目光看别人,这叫眼施;用慈悲、温暖、鼓励人的话语对人说话,这叫口施;用慈祥、温暖的面容对人,这叫面施;扶人一把,叫身施;给人让个座位,叫座施;给无家可归的人让个睡觉的位置,叫房施。所以,即使你没有钱财,依然可以做这七种布施。

  这故事很深刻,说明了修行不在高山之巅,修行就在你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的与人为善中,随处发出善的能量,你就是在修行。

  这种修行,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反观我们自己,虽然没有前面那个小伙子那么极端,但是处处与人为善,估计却也做得不够。

 

  可是,我们怎么能做到尽量处处发出善的信息呢?

  我讲过,家庭是未来社会生活的缩影,你在家里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家人,未来走向社会,就可能用什么样的模式对待别人。所以,古人要求对父母每天问候,实际是让孩子学会,对人发出善的信息。

  有人说这是培养奴性,错了,因为《礼记》写的内容,主要写的是大人,当你成人了,要对年老的父母每天问寒问暖,这可绝对不是下对上的献媚,而是对年弱者的爱护。总之,无论是要求孩子还是成人,究其核心,都是在家庭里发出善的信息,来温暖家人。

  所以,说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而德美重于后世。他的修行在哪里?就在对父母的问候中,在给父母熬粥的过程中,在为父母准备被褥的过程中。我更相信,这是描写成年曾子对待老迈的父母的侍奉。可是,他为什么能做到对父母如此细心?应该是小时候培养的。所以,这段的核心,讲的是家庭成员之间,要发出善的信息。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为什么非要求早晚各一遍?难道这不迂腐吗?这不死板吗?

  这是个大问题,现代人可能不大理解了。我们常见佛教的修行者,要诵经,每天多少遍,每天必须拜佛,有自己的仪轨,特定的程式,特定的时间等等。很多人会说,佛在心里就可以了,讲究这些不死板吗?

  其实,这是仪轨的重要性。

  我们一直以为自己心里有就可以了,不必表达出来,但是,我们都是凡人,你敢保证你心里一直会有吗?不会丢失吗?

  我举个例子,很多人知道体育锻炼的好处,但是,能坚持吗?

  无数的人下了很大的决心,发誓跑步锻炼,然后跑步三天,然后就把球鞋永远地扔到鞋柜里了,很多人游泳几天,然后就想,还要特别跑那么远到游泳馆,还要换衣服,还要淋浴,太麻烦了,于是,就把游泳衣压在了衣柜下面。

  有时候,我们想问候别人一下,可是事到临头,却想:他也没有看见我,我就别主动了;或者想反正我心里知道就可以了,我们关系也不错,没有必要特别问候了,于是,就忽略过去。

  家人之间也是如此,我们会想:反正父母就是父母,我们不问候他们也是爱我的,对妻子丈夫,想反正对方都是一家人了,问候不问候也差不多,不必讲客套了等等。

总之,稍微多想想,稍微费费心思,可能就忘记发出善的信息了。

我们用心理学的研究来说明此事。

  有研究者把人群随机分成三组,一组面前放着美味的曲奇饼干,但是告诉他们,尽管垂涎欲滴,但是要克制自己,不去吃;第二组,面前也是曲奇饼干,但是告诉他们可以随意吃;第三组面前什么都没有。

  过了一段时间,给三组人同样的题目,无解的难题,根本没法找到答案,让三组人去解答。

  那么,结果是那个组坚持的时间最短呢?

  答案是:看着曲奇饼干,但是却没法吃的那一组。

  其他两组,都坚持了很长的时间。

  这说明,第一组要抵抗诱惑,消耗了心理能量,所以到后面坚持不住了。

  有的心理学家说,你要做一件事情,如果思考难做的地方,考虑如何克服各种障碍,到底是否值得做,仅仅过了20秒,这件事情就很可能放弃了。

  这件事情我不多聊,心理学家有大量的研究结果去说明,但是我们人生就是由这些细节构成的,无数的事情,我们都是在消耗了心理能量之后,放弃去做的,仔细考虑下来,不知道放弃的事情有多少,错过的机会又有多少。

所以,各位还真别以为自己的毅力有多大,心里想的,到时候就会去做,未必的,就是一个简单的问候,都有可能因为种种情景、种种念头,而不去做的。

  那么,该怎么办呢?怎么才能尽量少地消耗心理能量呢?

  方法之一就是养成习惯。

  因此,古人就规定了仪轨,就是一定的仪式,或者叫规矩,这种规矩,是由不得你多想的,大家都催促你去做的,不用想为什么,去做就好了。仪轨,有助于我们养成习惯。

  古人认为,这种仪轨,你坚持了,就会养成习惯,以后,做起来就会顺其自然,就自然融入你的行动中了,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损失的机会。

  仪轨就是不断地提醒你,去强化某种想法的一个工具。

  这也就是出现的原因之一,也是一种仪轨,古人认为是内心的德行的外在表现,是一个承载的平台。讲明白内心的动力,再去讲就变得很合理了,如果不讲内心的理解,单纯去追求,则会让大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会反感。

  但是这事儿现在给大家讲,很多人是不相信的,我们必须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现代心理学家,研究了行为对心理的影响,甚至研究了对人体结构的影响,比如,伦敦有种黑牌子的出租车,这种出租车的驾照非常难考,伦敦有几万条迷宫般的街道,司机需要对此非常熟悉,才能考出驾照。而研究者对黑牌子司机的大脑进行了影像学检查,发现与其他司机相比,这些黑牌子司机的大脑中,负责空间定位的部分明显增厚,这说明反复重复的行为,对大脑结构产生了影响。

  这也是习惯的生理基础,当你重复一种行为,无论是被迫还是什么,最后都是在强化大脑神经相关通路的传递与链接,这一定会形成生理性的改变,使得你重复做这样的行为,更加容易。

  我总是借用这些例子来说事儿,其实,我就是想说一个大家都可以理解的道理:我们不要太相信某个问题自己理解了,就会按照这个原理去做事,我们不要太自信。更多的时候,是我们理解了,但是因为各种小小原因的阻拦,就不去实践了。可是,如果通过什么形式让我们养成习惯,则我们更容易去贯彻执行。

  我们总是觉得西方是自由的,他们不讲究形式的东西,形式的东西是我们东方的,其实,你看西方人生活中,虔诚的基督徒,在每次吃饭前要感恩,大家一起感恩上帝赐我们饮食,这是什么?这就是仪轨,非常好的仪轨,它可以令人心态平和地吃饭,可以让人的心充分地重视眼前的食物,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要知道不带负面情绪、认真地吃饭,对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好处的。

  有些人,根据自己的想象,虚构了一个完全自由、没有形式束缚的西方社会,然后,按照自己虚构的内容,推论出了自己的育儿体系,我想说,这样是有风险的,因为育儿的结果很久之后才可以看到,可是,看到了误差,想修改,可能就是一生的事情了。多研究些传统,看看有什么可取的,应该是很有益的。

  再说东方,日本的稻盛和夫先生,是经营之神,他白手起家创办过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他说小时候,父母曾经带他到一位僧人那里,僧人说了些祝福的话,然后告诉他每天晨起都要双手合十,念:南无,感恩。从此他每天坚持,直到八十多岁还这样做。这也是仪轨,令你每天晨起,就想起感恩,就有一种积极的心态,这样生活,会少很多负面情绪的。稻盛说这是自己生活的秘诀。

  但是,如果没有这种仪轨,你完全凭自己的内心去升起积极情绪,我觉得能否实现是很可疑的。

  讲到这里,我们再来看《弟子规》要求的早晚对父母的问候,其实就是一种仪轨,让你对身边值得尊敬的人表达善意的关爱,如果真的能坚持,我相信这会深入这个孩子的行为中,他会更容易发出善的信息。在未来成人后,他也会是一个容易发出正能量的人的。

  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礼记》里面写的内容并非只是给孩子的,对于成人,我们今天能否做到每天问候年迈的父母?我看未必,很多人在外,很久都不给父母打一个电话,要知道,父母电话里说自己不想念孩子,其实心里无比思念,我们能否及时打个电话给予父母关爱?

  要知道,你怎么做,孩子会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昨天,看到一位乡村记录者写的回乡散记,拍了很多照片,说村子里面,一位老奶奶自己住在破房子里,看照片家徒四壁,自己用小塑料桶走很远去挑水,照片看得人想落泪。而她的儿子,就在前后不远住着,但是不来照顾老人。据说前几天村里的另一位岁数更大的老人喝农药自杀了。一位学者评价,说以前讲孔孟之道,年轻人不孝,有舆论压力,有族人的谴责,现在孝道彻底砸烂了,仁义礼智信没有人讲了,民间几千年留下的淳朴的根基,正在被动摇。我看了后心情沉重,很想流泪。

  所以,重拾文化传统,让我们的社会有个最基本的思想底线,在我们这一代显得是多么的重要。最近大家都在看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据说中国网络点击上亿了。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如此喜欢看韩剧?除了俊男靓女,可能,我们最喜欢看的,是那种我们已经快要失去,而他们那里还保存完好的那些传统文化的影子,比如那种对长辈的鞠躬问候,我们看着,似曾相识,感觉温暖。

  早晚问候一下父母,这其实是很小的事情,但是,你做或不做,或许日后,收获不同。

 

(七)出必告,反必面

今天,和大家聊聊《弟子规》的这句话:出必告,反必面,这句话的直接意思是:孩子在出门的时候,最起码要告诉父母一声,与父母打个招呼;在回来的时候,也要面禀父母,我回来了,让父母知道。

我在刚刚与大家聊《弟子规》的时候,有一些朋友不理解,觉得这些东西都是糟粕啊,早该扔掉了,都是培养奴性的封建规矩,怎么能学呢?可是,我看网友的留言,对这句话,大家的意见还是比较一致的,都认为应该这样,这是最起码的规矩。而且,在自己的家里,也都是这么做的,出门和回家的时候,与父母打个招呼。

那么,为什么要出必告,反必面呢?

 

我们来聊聊这句话的含义。

我先给大家讲件小事。记得二十几年前,还没有手机和传呼机,传递信息确实是不方便的,那个时候,我妹妹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一家音像制作公司,有天下班晚了,北方的冬天天黑得特别的早,很早路上就没有行人的。在那个时候,公共汽车不像现在这样很晚还有,晚上七八点钟有的车次就停运了。我妹妹不知道,结果到车站发现没有车了,于是就开始往回走,这个时候,家里就乱了。父母见到她没有按照正常的时间回来,打电话给单位,单位没有人接,也联系不上她本人,整个晚上,父母心急如焚,无数次到街口眺望,母亲心急如焚,总是害怕是否妹妹遇到了什么危险,甚至想要报警,可见当时她的压力有多大,最后,到很晚的时候,妹妹才回来,她说多亏走在路上,遇到一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小伙子看到她走得艰难,于是停下来问她,是不是没有车坐了,如果没有,我来用自行车驮你回去吧!那个时候的人都比较善良,有这样的热心人。于是,妹妹就坐在这个小伙子的自行车的后座上,回到了家。最后这位助人为乐的小伙子连名字都没有留,就走了。这个温暖的事情,我至今记得。

 

我讲这个小事儿,是想说:这个世界上,谁最关心孩子?当然是父母。对孩子的安危,父母时刻都是惦记在心的,所以,这句话出必告,反必面的一个核心点是安危孩子出门的时候,告诉一下父母去哪里,与哪位朋友出去,父母心里不但知晓了你的行踪,还会考量安全程度,比如小孩子去河边玩,按照他自己的意愿,那是最快乐的地方了,没有问题的,可是,恰恰那里是最容易出危险的地方,所以家长就会阻止,或者提出陪着一起去,这是出必告的好处,对孩子来说,这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保护程序。

因此,对于年龄不大的孩子来说,出必告里面意味着保护,孩子与父母对事情的评判标准不一样,往往在出门的动机、目标方面,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把关。

 

那么,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它也是从《曲礼》中来的,在《曲礼》里面说: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而《曲礼》并非是给孩子写的,这句话的对象是:只要您是作孩子的,只要您的父母仍健在,您就是人子,就要遵守的。所以大家千万别以为这个内容就是规定儿童的行为的,对成年人,它更加适用。

那么,大人为什么要出必告,反必面呢?我们有判断事物的能力了啊!父母为什么还要事无巨细地都知道呢?

这个时候,当你是个成人了,父母都老了,这句话的核心点则不是安危了,而是变成了安慰。中国话很有趣,音调一拐,含义就不同了。

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是一生的,无论我们多大了,在他们的眼中都是孩子,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惦记我们的平安。比如,以前母亲经常给我打电话,通常都是讲些要在外面吃好,注意自己身体的话,往往非常重复,来来回回都是这样的话,记得有一次,母亲一大早突然给我打电话,反反复复告诉我,要注意安全,要注意不要吃不好的东西等等,讲了太多,我很不耐烦,就问干嘛讲这些啊?后来母亲吞吞吐吐说了缘由,说是昨天晚上做梦,梦到我,就像小时候一样还是个孩子,她带着我去山里玩,结果我丢了,母亲哭着喊着到处找,漫山遍野地找,无论如何怎么都找不到,结果哭醒了。于是开始担心我,马上拿起电话问我是否一切都好,甚至开始想这是不是什么预兆。我于是立刻明白了,赶快开解母亲,我一切都好,那只是一个梦,不要担心。

大家看看,这就是母亲的心。她随时在担心孩子的安危,连做个不好的梦都会担忧。虽然你长大了,但是你自己在外面工作,社会如此复杂,其实父母的担心,可能比小的时候并没有减少。

所以,这种时候,如果我们与父母住在一起的话,我们出门,确实要告诉一下父母我去了哪里,与什么朋友见面,大约什么时间回来,如果没有回来,也要电话告诉父母一下,否则父母会担心,你告诉他们你一切平安,这是一种安慰。如果你没有与父母住在一起,甚至不在一个城市,那么,我们更需要经常打打电话,告诉父母我们一切平安,免得父母担心。反正我现在是必须保证一两天就一个电话,有的时候是每天一个,聊几句,可是别小瞧这几句话,它可以令父母心安。

有的时候我会一天打几个,母亲一接起电话,会笑着拉长声音说:怎么又是你,不花电话费啊?

其实,我只是想让父母感觉,我就生活在他们身边。虽然不在一个城市,但是我们距离很近,从未分开。

 

那么,出必告,反必面仅仅有这些道理吗?还有什么更深刻的含义呢?让我们来更深入地聊聊,我总是觉得,很多古代的智慧,内容很深,如果不仔细聊,可能我们会觉得太寻常了,其实,内容蛮深的。

其实,出必告,反必面这句话,究其核心,就是确定方位,告诉别人我自己在哪里。那么,我要问的问题是,我们告诉的对象,是什么人呢?是陌生人吗?

一定不是的,是自己最亲近的父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把自己的行踪位置告诉亲近的人呢?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答案是:我们在建立一个关爱的网络

我们人类,是社会型的动物,有着自己的社会关系,或者说,在最基本的情况下,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在这些圈子的最核心层,我们有一个最紧密的圈子,它的成员包括:父母、配偶、亲密的朋友。在这个圈子里有我们生活中最亲密的成员,我们随时与他们关爱互动,关爱的内容包括:方位出必告,反必面就属于方位的关爱)、情绪健康饮食等等,对于这些方面,我们平时随时问候一下,有了问题,立刻会有人来支援。比如生病走不动了,是否有亲人朋友愿意半夜开车拉你去医院;突然情感有了问题,是否有人愿意陪伴你听你倾诉。这些,都是关爱的网络的好处。

这种互相关爱的圈子,不但可以在生活中互相照顾,在疾病康复中,也有极大的作用。国外的医学研究发现,心脏病发作后6个月内获得情感支持的人,活下来的概率比其他人大3倍。而参加乳腺癌支持小组使得患病妇女术后预期寿命提高一倍。

这个圈子最小的结构是父母与配偶,研究表明,单身者要比在婚姻状态的人,寿命明显要缩短,患病比率也会增加。

不仅如此,在职场中,这种扩大版的互相关爱的圈子,也令人更容易走向成功,美国的著名管理研究者科林斯写了本书叫《从优秀到卓越》,他在1000多位成功的专业人士退休时,研究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询问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什么最能激励他们,大部分的回答是:友谊他们爱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热爱跟他们一起工作的人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爱的网络呢?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平时良好的沟通,我们会互相询问对方如何了,最近你都在哪里啊?感受如何?都在做什么?需要帮助吗?

这种互动,令我们与亲人或者投缘的朋友结成关爱的网络,在这样的圈子里,我们感觉温暖,而这恰恰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需要的。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也见到有两种人,一种是平时乐于沟通,所以人缘非常好,朋友多多,生活得比较滋润;另外还有一种人,平时独来独往,不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很少有朋友,常常难免孤单寂寞。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善于沟通的人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与人进行良性互动的能力。甚至可以说,这个关爱的网络的大小与紧密程度,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沟通互动的能力。

而这种沟通能力,很大程度上与儿童时期的培养有关,并非完全是天生的性格使然。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在这个整体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你发出什么,对方就回馈什么,无论人与世界,还是人与人,都是在这样的原则下运行的。

所以,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我们想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就该怎样对待别人。我们想让自己在别人的心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让别人在我们的心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比如,当我们做孩子的,在出门时告诉父母我们去哪里了,同样,您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每次父母出门,也都会告诉我们,他们去哪里了:我出去买菜,一会儿就回来!这是父母对孩子经常说的话,是这样吧?其实,这就是相互的沟通,我们在最亲密的关爱的网络里,成员之间互相确认方位,互相告知情况,通过这样的沟通,我们形成了一个非常紧密的联系。

在这个亲密的关爱的网络里,畅通的沟通是必须的,在畅通的沟通里我们会拥有安全感,我们会觉得舒适。如果沟通不畅,那么我们会感到无助,比如,您妻子一声不吱,独自离家三天了,毫无音讯;您的父母突然离家,三天没有一个电话,估计您会恐慌的,就是这样。

如果您经常看关于大自然中动物的纪录片的话,您可能会想到,这种关爱的网络甚至在野生动物世界中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各种哺乳动物的群落中。很多时候动物发出的声音,都是在确定彼此的方位,在确认彼此安全。

 

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沟通能力在我们日后的生活中也很重要呢?

我们一再提出,家庭是未来社会的一个缩影,它甚至是一个模拟演练场,您在家庭中与人互动的模式,很可能是未来走向社会的演练,您儿童时的演练如何,很可能影响到未来的成人社会。

在家庭里,如果能够做到与父母随时互动,出入随时与父母通告,随时拉近与父母的沟通网络,则这种沟通的能力就会增强,在未来的社会里,我们编织自己的关爱的网络的能力也就同样是强的。

在我们社会中,经常见到有的人对周围同事关系维护得很好,在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会对同事说声:我出去一会儿,很快回来,有电话替我接一下,谢谢了。同事之间不一定说要去哪里了,但是告知一下要出去了,是非常正确的。可是,也有的人是一声不吭,不知去了哪里,这样做久了,同事会觉得此人完全不在同事圈里,距离感也会因此产生。我见过这样的人,基本上自己的事情什么都不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做了什么等等,那么别人当然也不会与你分享的,这种人给人感觉很,独来独往。很多人认为这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其实,有一天你会发现秘密,其实这种人很孤独,自己在家里独处,朋友的温暖基本没有。我见到过成年没有朋友登门的家庭,普通的迎来送往基本没有,到了需要帮助的时候,连个寻求帮助的对象都没有。

 

很多人认为国外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其实,欧美人也有自己的关爱的网络,比如他们的经济生活比较稳定,他们的理发师、医生,周围餐馆的店员等等,很多人都会变成自己的朋友,有的甚至会是一生的朋友,这也是一个温暖的圈子。

我非常喜欢住在北京,很大程度上喜欢北京邻居之间的那种氛围,老北京人,往往家门口遇到,会热情的寒暄几句:您吃了吗?拎着兜这是要买什么去啊?都好吧?等等,有时候我出门到街口这一路,要打很多个温暖的招呼,随着不断的问候,心中逐渐温暖,觉得自己活得真开心。

这,就是扩大了的关爱的网络,我们的人生,实在是无法离开它,它令我们感到温暖与安全,我们可能平时没有意识到这个网络的存在,但是,它对您的幸福来讲,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它需要我们一生的精心维护。

而对它的了解,却很可能开始与您与父母的互动。

(八)“居有常,业无变”

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弟子规》的这句话:居有常,业无变,这话的大概意思是:作为孩子的,居住的地方不要变来变去的,要尽量固定,从事的职业或者学业,也要尽量固定,这样才可以令父母安心。那么,我们该怎么理解这话的含义呢?我们今天社会节奏如此之快,怎么可能不换工作或者学业呢?怎么可能在一个地方一直住下去呢?古人为什么要这么要求做儿女的呢?我们来探讨一下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这样有助于我们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与《弟子规》前面的很多话一样,这句话是出自《曲礼》,《曲礼》中讲:夫为人子者,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这里的居有常变成了所游必有常,那么,这个游,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是出门游学、交游朋友的意思。

聊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想起孔子的一句话,就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话的意思与此相近,我们也顺便聊聊。

我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远行,当时的感觉是心远在天外,总想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总想知道我没有去过的远方还有什么,所以总是远行。

后来,年龄大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开始体会到父母老了,记得好像是有一次,在家里看到蚊子围着父母飞,父母却因为年龄大了,无法看到,也无法驱赶,当时我心里大恸,于是开始尽量留在家里,此时在感到自己过去多么的不懂事,父母在,不远游这话是有道理的啊。

曾经听说有一家人,三个儿子全在美国,事业有成,父母在老家,结果父亲突然脑溢血,昏迷住院,全是老太太来回奔波送饭,可是有一天老太太却在家里孤独地去世了,原来她自己也患了癌症。一个人孤独地在家中去世,不知道她最后想的是什么?她的心中是何等的悲凉!而老伴却在医院昏迷,完全不知道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妻子,已经去世了!我听说之后,很痛心,如此,即使孩子事业发达,又有何用?可以说,这件事是促使我回到老家陪父母的原因之一。

所以,父母在,不远游,不管现代派的人怎么说,我是始终认为是对的。

可是,这个游必有方又是什么意思呢?

很多人在讨论这个有方的意思,有的说是有方法的意思,要把父母安置好的意思;有的说是有方向的意思,说是要让父母知道去哪里了;还有的说是有固定的地方的意思等等。总之,这句话成了千古谜团,后世不断考据,大家都想知道当时孔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估计孔子当时也就是那么简洁地顺口一说,没想到后世如此迷惑,如果孔老夫子早知道,该多说几句了。

那么,这个有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方这个词,在汉代以前,还真是频频出现,我们来看看吧。

《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这里孔子说的有方,是有方法,有法则的意思。

《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这里的有方之士,意思是有道、遵循礼仪、讲究行为标准的人。

《礼记 缁衣》:子曰:唯君子能好其匹,小人岂能好其匹?故君子之友也有向,其恶有方。这里的有方是有原则的意思,很多人认为是群类,我觉得是有原则的意思。

还有很多有方的内容,比如还当有我们所不知的缘故的意思,我就不多引用了,总之大多是有方法,有原则,有道,有原因的意思。这样看,很多人认为的游必有方应该是:孩子出游,要有方法,有原则,按照礼仪去交游,这样想是对的。

但是,我也有另外的证据,比如《礼记.玉藻篇》: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这句与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类似,这话的意思是:父母年龄大了,出门不要随意改变行程,要固定方向与去的地方,约定好的返回时间,要严格遵守,不要逾期不归。

我看,这句话的含义就很清楚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必须回到古代的时候,根据当时的环境来考虑。

古时候交通与通讯都不方面,当父母老了,孩子就不要随意出行了,因为如果突然健康有了问题,那时候可没有急救车啊,如果有事情要出行,要出不易方,什么意思?是出行的方向和位置,要对家里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过去通信不方便,真的老人有了三长两短,有个危急的事情,他心里要清楚去哪个方向找孩子,过去人出门,晚上会投宿在某个村落,那时候人少,所以只要大致确定方向,比如向南方走,去那个城市,家里如果派人去这个方向找,一个村落一个村落地打听,有没有过一位书生经过啊,基本上都能问出来,最后追赶上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这点,过去在农村住过的人都会有感受的,村子里来往的人很少,这个月有几个过路的行客,村子里大家都知道的。上个月村里来了位走方郎中,离开后向南走了,赶赶还能赶上,一般都这样描述的。

此时忌讳的是什么呢?无目标的乱走,看到什么好玩的了,方向改变了,这样真的有点什么事情,可就找不到您了。

所以,这句话讲的是孝心,并非完全给小孩子听的,而是成人,在自己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应该注意的。

而下面一句复不过时,与上一句正好相对,讲的是约定好回来的时间,要准时回来。这点也非常重要,当年通信不方面,您说好九月份回家,结果到了快过年了,毫无音讯,此时父母该怎么想?父母一定以为您有什么意外了,此时的担心,应该是巨大的。我们中国很多地方都有望儿山望儿石之类的地方,我们辽宁省鲅鱼圈附近,就有一个望儿山,这种传说都是这样的:儿子出门了,很久没有回来,也没有音讯,结果老母亲每天在门口盼望儿子归来,最后,化成了石头,所以叫望儿石。这样的故事,讲起来就让人心碎,但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如果您没有音讯,这是对父母的一个很大的伤害,过去农村确实有孩子走了没有音讯,老人眼睛哭瞎的例子的。

我就曾经在街上见过一个张皇失措的母亲,大家都问她怎么了,她说孩子对电脑游戏上瘾,不知道他去哪个游戏厅了,已经几天没有回家了,她正在挨个游戏厅寻找,于是,大家都咂舌不已。现在想想,这样的事情,对父母是一个多么大的伤害。这样的孩子,一定没有接受过国学教育,否则不会对父母的担忧置若罔闻的,实在是良可叹也。

从《礼记. 玉藻篇》的这句: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来看,孔子所讲的游必有方并没有那么深奥,比如交朋友要讲礼节的等等,虽然这也是对的,但是孔子讲的恐怕没有那么深奥,孔子就是要告诉大家,要关注父母的健康,父母老了,尽量在身边照顾,尽量不要远行,如果您必须要出门,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去的方向和目标,以便随时可以联络到您,约定好回家的时间,千万别逾期不归,那样父母会担心的。这样做,会令父母少有担心,实际上,这是在保护父母的健康。

其实,古人讲的这些经典,很多都是对生活中的小事儿的探讨,如果真的能从小事儿做起,人的整体修养也就提高了。

那么,我们明白了这些,再来看《弟子规》的居有常,业无变,《弟子规》是清代的时候写的,此时作者并没有因循古代的内容,因为此时,交通已经比孔子的时期方便多了,所以作者改成了居有常,意思是:孩子如果离开父母生活,出去工作或者学习,要尽量让自己的居所固定,不要游走不定。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首先一个,还是要让父母能够随时联系到你,随时可以找到你,随时知道你的情况,这样父母才会安心,这是孝顺的一种体现。

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一位学佛的朋友,与一个团队到青海的一个寺庙去做医疗援助,结果,他对我说,到了那里,大吃一惊,发现了一个几年未见的朋友,这个朋友居然在那里修行呢,他说这位朋友已经失踪很久了,所有的人都没有他的音讯,他的母亲已经苦苦找他几年了,整个儿一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母亲伤心到已经病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位母亲的心情,自己苦苦养大的儿子,突然人间蒸发了,是遇害了?还是怎么了?毫无答案,她该有多么的绝望与悲伤。最后却在这里发现。于是我的这位朋友劝他,赶快给家里打个电话吧,后来的情况我就不知道了。我猜想这位朋友是怕家人劝阻他修行,于是悄然离去。可是,这样做对得起家人吗?

我想,他这么做,伤了大家的心,尤其是最亲的人的心,如果真的家人因此而有三长两短,他就是为了自己的修行,最终却造了大恶。

我见过很多父母的病,是因为为孩子担心,担心出来的。

现在,很多年轻的孩子离家出外打工,我知道有很多农村的孩子,很久都不给家里打个电话,在工厂里面的时候,其实打电话很方便的,不过,就是没有这个习惯,岂不知,父母在家里是担心的。但是,作为孩子的却没有这么想过。

有的城市里的年轻人,给自己的恋人打电话,这叫煲电话粥,有的一煲就是两三个小时,每天必打,不打不睡觉,可是,对自己的父母如此关心过吗?如果是父母打来电话,可能还不耐烦地对父母说:怎么总是打电话啊,快点快点,我挂了啊!有的男孩子,即使女朋友有个感冒,都会煲好粥大老远送过去,有早晨走遍整条街为女朋友买油条的,可是对父母这么做过吗?

所以,学习《弟子规》并不是要学死板的、教条的内容,永远不搬家?不可能的。我们要学的是内容。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些条,无不是在讲孝心,讲如何从细节体会,将爱回报给父母。

的原则是: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你发出善的信息,世界会回馈给你。您对父母有这么关爱,为了让父母安心,自己也尽量稳定自己的生活,您觉得会减少事业发展的机会吗?我觉得不会的,我写过很多古代的中医,我发现有的中医一生贫困交加,有的却生活富足幸福,为什么呢?除了生活的时代有动荡与和平的原因,很多时候,也与这个医生自己有关。比如清代名医叶天士,一直在苏州的渡僧桥那里行医,患者都能找到他,云集而来,所以他不但救人无数,自己的生活也非常的富足,因为这种口碑和人脉是不断积累的,所以事业不断叠加,最后成为了累积效应。而有的名医,四处奔波,居无定处,虽然医术高明,但是患者找不到他,每次到一个地方都是重新从零开始,这样的医生,最后往往贫困交加,令人感慨。

实际上居有常培养的是孩子获取空间稳定感的能力。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心很容易安定,集中精力从事自己的事业,而有的人,心总是游荡不定,老话形容这种人是属马的屁股长尖了,坐不住,总是想到处走动,这样的人往往内心不够安定,心总是浮着,这样做事自然不能专心,所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难以成事。而两者的差别,就在这种空间稳定感上,这有先天性情的问题,也有孩提时期的培养的因素,如果在孩提时期,家长能够给孩子讲这种安定的重要性,讲为什么这样做,孩子心中自然有这样的观念,当孩子长大了,这种能力则会很关键的。

我们今天工作的节奏非常的快,大家都在寻找新的机会,但是,有时候欲速则不达,反而是静下心来,认真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不断累及,最终反而比四处奔走的那个,收获更大。

所以《大学》里面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这个字,或可值得我们深思借鉴。

接下来,我们在讨论这个业无变是什么意思。

字的来历,业这个字的本意,是悬挂钟鼓上面的大的木板,上面刻出很多锯齿,这个字的字形就是个钟鼓架子。上古年代,能有这种东西的不是一般人家,业越大齿越多,越说明家资丰厚,故富有之谓大业,基本上用这个锯齿多少就可以看出财富。所以,今天商业里面多用此字。比如今天用的商业、事业、职业、业绩、创业、功业等等,往往与财富相关,后来引申到国计民生的行当,叫行业。再引申,才到了学业,今天的词儿,比如肄业、专业等,这个,按古人的想法,也是可以谋生的。

那么,《弟子规》里面说的是什么呢?

我觉得讲的是事业,但是,按照我们前面对字的理解,其实事业也包括了学业在里面的,因为你学习也是为了将来的事业,学习也是事业的一部分,是一个准备的部分,如果你把学问当做一生的事情来研究,那它本身就是事业了。

这样从头梳理,我们就了解了业无变指的是什么,否则总是有朋友在争论到底是学业还是事业。这就没有意义了。

那么,《弟子规》为什么要告诉我们业无变呢?这是在告诉我们,事业,是需要坚持的

经常有年轻的朋友问我事业如何才能成功,当然,我不算成功,但是我也有心得,我的心得总结起来,就是三个条件,符合这三个条件,您一定会走向成功的,那么,是哪三个条件呢?

第一条,您一定要选择一个对众生有益的行业,这个行业可以帮助到大家,可以给大家带来意义。

第二条,这个行业是您喜欢的,您有兴趣,这里面有您的快乐,甚至它是您的梦想。

第三条,如果具备了前面两条,那么,就一直坚持下去吧,不要轻易更改,一直做下去,一定会走向成功的!

我觉得到现在为止,我最欣赏的一句职场格言,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无论什么事情,如果做到了极致,您都会到达一个一览众山小的高峰的。

这就如同登山,有的人浅尝则止,每到半山腰就看别的山高了,结果永远都没有到半山腰,有的人却一直坚持爬一座山,最终才有更高的视野。

讲个故事,我的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家船公司上班,做个职员。他的大学同学,在二十年里换了无数个工作,很多人换的名片都厚厚一打了,他却一直坐在那个办公室里,他的朋友形容,他面前的电话号码,打过去永远是他,二十年中,只是号码升级到八位数了,其他的没有变化,这个电话一拨过去就是他接。他的公司的员工走的换的一批又一批,只有他一直在坚持。别人都说他傻,为单位这么一直干值得吗?别人自己开公司都开了关,关了开,换了无数个牌子了。在大家的嘲笑声中,他还一直在坚持努力。

结果如何?二十年后,他就职的公司改制了,他是股东,现在是公司的副总裁,每年的分红就是个很大的数字,在职场中叱咤风云。而其他同学,很多都是个体店的小老板而已。大家此时才都开始感慨,原来一生只做一件事会很厉害啊。

有人说,在毕业十年同学聚会中,坚持梦想,一直努力走的人,可能比较沉默,因为别人都很张扬,各种机遇多多,选择多多,阅历多多,所以都很开心。可是,到了二十年聚会的时候,会发现真正发光的,是那些坚持梦想,一直做一件事儿的人,这种人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了。这是很多过来人都会有感受的事情。

所以,《中庸》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意思是:坚持一件事情做下去,别人做一次就成功的,你做上百次,别人做十次成功的,你做上千次,这么下去,再笨的人,也必定会成功,再弱的人,也会变得强大起来。就是这个道理。

在中医诊断里,对于诊断的水平与层次,古人曾经做过描述,分别是神、圣、工、巧四个级别,其实我觉得也可以用于我们的工作,一般人把工作就当做普通的赚钱途径,没有那么认真,给钱少我就换,甚至换职业,这样的人,永远无法在一个领域登峰造极。而任何一个行业,你扎根下去,认真地做,不断地改进,最终都会进入的层次,此时,到了这个境界,就会灵感倍出,思路多多,很多行业的大师就是这个境界的,甚至有人说,到了这个境界,上天都会加持你,你的成就可想而知。可是,要到达这个层次,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曾经有位画家告诉过我,说著名大师齐白石,学画之后,这辈子只有几天没有画画,因为生病等事情耽误过几天,其余的日子,全部每天都会画画。所以有人说有个一万个小时的法则,就是,如果你肯把任何事情坚持做一万个小时,一定会成为专家的。我想,如果肯用心地简直做一辈子,很可能会进入通神的层次的。

今天的社会,工作节奏非常快,我们面前的选择很多,此时,心定之人,会更加从容。

那么,真的我们学了《弟子规》就不能改行了吗?没有那么死板,我们学习的是一种思路,并非死规矩。我不是说三条职业的标准吗,还有前面两条啊,比如,如果你怎么对这个事业都没有兴趣,有时候时间长了会培养出兴趣的,可是如果您就是没有这个缘分,实在没有兴趣,觉得是在受罪,对不起,别坚持了,对自己的身体不好,人生时间短暂,别浪费了,换个行业,也许是您喜欢的。但是要记住,这里面有个风险,很多人换来换去,一生都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结果退休了,岂不可惜?所以我往往建议年轻人在就职前,多花些时间思考,有时候甚至要用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来思考,决定了,就不轻易更改。

此时,第一条就很重要了,要对众生有益的。其实我刚开始学习中医的时候是很不喜欢的,那个时候年轻,不懂这些道理,只是母亲逼着我学,因为家里需要有人继承,但是想想可以帮助到别人,于是就硬着头皮学习,结果一学,不可收拾,越学越开心,最后进入了享受的境地,一路学到了现在。

所以,第一条最重要,如果对众生无益,比如贩毒,开赌馆,您再有兴趣,也趁早放弃吧。

聊到这些,我们发现,《弟子规》里面的有些内容,并未过时,还是很有启发作用的。居有常,业无变这样的内容,其实并不只是孩子才要学习的,我们职场中人,也可以借鉴到很多。只是,如果您现在就在孩子心中种下了这样的思想的小苗,可能将来,您的孩子会更容易有个尺度与标准,这样的孩子,会幸福很多。

 

九“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今天和朋友们聊聊《弟子规》里面的这句:“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为什么要教育孩子这些内容呢?

这句话,其实有几层含义,我们一点点来解开其中的奥秘。

“事虽小,勿擅为”首先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这个“小”字。

首先,给大家讲一件小事。去年微博上比较轰动的一件事,就是有个游客,在埃及旅游,在一个几千年前的法老雕像上,发现了中国游客的刻字:“某某到此一游”,这事儿引起了大家的愤怒,原因是我们这样的人,丢得太多了,结果查来查去,居然是南京的一个小孩子,家长带他去旅游的时候,他随手在上面刻的,而之所以他刻的时候家长没有去阻止,就是因为觉得这是件“小事”。最后,在大家的愤怒声讨下,这位家长出来道歉,说以后一定对孩子多加关注。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人生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过份关注,嫌弃,却忘记是由构成的,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可能大家都懂,就是做的时候,眼高手低,我们见过多少人谈论起某某富豪的财富,则津津乐道,却忘记了人家的财富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们羡慕某位老人的高寿与健康,却忘记人家的健康,是每天节制饮食,坚持锻炼而来,一轮到自己,则立刻放松要求,嘴上开始说:“如果什么美味都不吃,活那么长有什么用?”

 

还有一个比较害人的说法,叫“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是一个比较害人的借口,其实,大事无不是由小节构成,我们中国人,对小节的忽略,让我们吃很大的亏。比如在海外的餐厅里高声喧哗,乱扔烟头,随意吐痰等,这简直成了中国人的一个海外形象的代表。有一次我随着一个企业,乘坐歌诗达号邮轮去韩国,在船上,我们中国游客在吃饭的时候,表现实在令我汗颜,因为船上都是自助餐,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的游客蜂拥而至,大家可能是想把船票钱吃回来(因为船票包括餐费),所以拼命往自己的盘子里装食物,很多人装了超出自己食量几倍的食物,看得国外的服务员瞠目结舌,吃过后,剩下大量食物随意扔在桌子上,浪费得让人心痛。

 

我这次出国旅行发现,礼仪之邦的形象,实际上是大打折扣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大程度上是:不拘小节,我们缺乏对小节的教育。在船上我看到很多家长甚至怂恿自己的孩子这样做。

而在成人中,这样的不拘小节也非常严重,比如,一家建筑公司曾经向我说过,日本建筑企业的误差,一般只是零点几毫米,而我们的建筑企业的误差,可以达到几厘米。这就是差异。可是我们却会觉得,这有什么?这都是小事儿啊,我们国家人多,整体实力上去了,别人还是赶不上我们的,其实,整体实力从何而来,还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我觉得,在制造业,中国有句话最可恶,就是“差不多就行了”,这是中国人普遍秉持的态度,这种态度严重影响我们的制造业。

我曾经问一个合资的汽车厂家的工程师,进口的这个品牌的汽车,和国内组装的有何差别。他说太技术化的内容我听了也不懂,但是举个细节,某环节的螺丝扣,德国工人就是要拧五圈,一点不多也一点不少,我们则是凭感觉到头了就可以,四圈半或者六圈都有可能,就是这个差别。

说得严重一些,这是我们的民族之病。必须严格纠正。

而纠正这些内容,我觉得,一定要从小的时候开始培养,“事虽小,勿擅为”的第一层意思,就是不要因为一些行为太小了,就随意地去做,家长要关注小事,教育孩子处处从小事做起,养成好的习惯,这样将来长大了,才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那么,这个“勿擅为”是什么意思呢?

再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这是我小时候的事儿,那个时候,我的父亲在辽宁大学中文系当老师,我四五岁的时候自然也被送进了辽大幼儿园,我在的班级叫文艺班,不严格区分年级,年龄大小相近的孩子都在一个班里。每天唱歌跳舞做游戏,生活也算快乐,与同年龄的孩子比,虽然吃得条件有限,但是幸福很多了。但是,时间一长,出问题了,我开始感觉每天都差不多,这样一摸一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于是我那小小的忧愁出现了,开始总是盼望出幼儿园外面看看,走到更广阔的天地里看看。这样想得时间长了,于是就开始打算,有一天,对一个叫焦风雷的小朋友说了,俩人一拍即合,于是,有一天,在吃过午饭后,小朋友要睡午觉了,我们俩人擅自溜出大楼,出了院子,来到大学校园里。当时那个开心啊,四处逛,觉得天地真大,一直到了下午四点多,肚子饿了,开始有点发愁了,这个时候,邻居家的老大爷骑着自行车直奔我们而来,然后抓住我们,直接送回幼儿园。回到幼儿园后,才知道,下午老师清点,发现丢了两个孩子,整个辽大都轰动了,动员了很多老师都出来找,最后这次出逃以被教训收场。今天想,那个年代还算安全,如果今天遇到人贩子,后果何等严重。

那么,这个事情,与《弟子规》里面的“事虽小,勿擅为”有什么关系呢?

这要看看,这个“擅”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说文解字》解释地很简单,就是的意思,有自作主张、自己掌握把控的含义。

这里来看,事虽小,勿擅为首先要考虑的,是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家长要养育孩子,这个“养”字今天还算容易,吃饱穿暖,基本上算是可以养了,但是这个“育”字,学问可就大了,要教育孩子,培养他的性情等各方面内容,而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很多日后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就是这个时候习得的。

所以,这个时候,家长的教育,会涉及到孩子的方方面面,都要教给孩子,千万别嫌烦,不教还真不行。此时,孩子做事,要尽量向家长学习,不要自行去处理,要随时有大人指导监督才好。

这样做,首先是为了安全。

我们家邻居有个小男孩,当时也就三岁左右,有天家长做菜,然后去接电话了,这时候孩子自己走到厨房,掂起脚,伸手去动正在炉子上的油锅,结果锅翻了,一锅油洒到孩子的脸上。当时这家人急得直哭,全家乱作一团,赶快送去医院,还好,现在孩子已经几岁了,脸上还没有大的问题,但是想起来,还令人心有余悸。

这样的事情发生,就是因为孩子对很多事情还没有经验,没有分寸,现在很多教育理论说要由着孩子自己成长,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说外国人育儿,孩子爬树,家长根本不管,看都不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我觉得这是最害人的胡说八道。家长可以让孩子探索,但是必须在家长的知晓下,在家长的救援能力可以达到的情况下,让他去探索的。没有一个家长昏头到完全不管。

 

实际上,孩子本来就喜欢探索,如果没有家长的监护,就会出各种危险。我小的时候曾经对电插座好奇,决定自己去试验,于是嘴里叼着根铁丝,就把铁丝往插座里面插,多亏被大人看到,立刻阻止,否则各位可能早就看不到我写的东西了。

我们楼下那家邻居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家是外语系的老师,家里几个小朋友,看到一个废弃的油桶,于是就点着了火柴棒扔了进去,结果油桶爆炸,盖子飞出,把一个孩子的头给刮飞了,孩子就此身亡。对不起,我本来不想写得这么血腥,但是,生活本来就是残酷的,一个孩子长大,要经过多少危险的考验,各位可以到医院的急诊室看看,各种惊心动魄,孩子吞硬币的,果冻阻塞呼吸道的,孩子吃了有毒盆景植物的,孩子被塑料袋裹住头窒息的等等,令人心痛不已。所以,很小的时候,就要给孩子强调这种理念,就是“勿擅为”,做什么事情,心中要想到家长,问一下可不可以,这不是培养奴性,而是人性,是为了孩子的安全。

所以,“勿擅为”的一个含义,就是孩子做事,要对家长负责,要随时向家长学习,不要自己在毫不了解的范围里去探索,要在家长的监督下探索,才是安全,否则会付出健康,甚至是生命代价。这就是勿擅为。

 

而“事虽小,勿擅为”除了这些解释,还有什么更深一层的含义吗?

有的,那就是,要教育孩子在做事的时候,要考虑周围的关系,考虑周围人的利益与感受。所以,这是教育孩子如何获取在生活空间中协调做事的能力。

因为“擅”字的主要含义,就是自作主张。

“道”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与这个世界之间的联系程度无比紧密,超出我们的想象。也就是说,我们人生在世,都是生活在社会圈子里的,这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是鲁宾逊,所以我们做事,都是在与人合作,在与人协作中去做事,此时,我们如果任意妄为,只想着自己,则会令自己没有帮助,孤家寡人。

【二】聊聊弟子规·罗大伦博士

比如,我曾经参加一个大型参观活动,很多辆大客车,载着我们这些参会人员去第一个参观地点,参观结束,大家记住自己的车号,规定几点钟到车里集合,马上奔赴下一个地点。本来设计得都很好,结果第一天就出差错了,怎么回事儿呢?原来有两个人就活生生不见了,别的客车都开走了,我们也无法出发,到处打电话找这两个人,最后过了很长时间,这两个人拿着旅游纪念品回来了,原来他们擅自活动,去购买纪念品了。当时车上的人都很气愤,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完全不考虑周围人的感受,擅自行动,结果损害了大家的利益,这叫“擅为”。这样的人,我相信在单位里人缘一定很差,因为他们的心中,根本没有别人的位置,只有自己的利益。因此,擅为的心理基础,是自私。

 

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乘飞机的时候,大家都应该安静地做好,这样都不至于难过,但是,一定有这样的人,把自己的鞋脱掉,然后把脚高高翘起,伸到前面座位的旁边,搞得气息憋闷,这样做,就是“擅为”,完全没有考虑到旁边人的感受,自己舒服就可以了,其根源,仍然是自私。还有的家装修,完全不考虑邻居家的感受,在午休、或者晚上时间做木工活儿,声音传遍整个楼,让别人家都没法休息,这也叫“擅为”;有的人遛狗,很大体型的狗,他自己喜欢得如同儿子,但是别人家的小朋友是怕得要命的,因为这狗比自己还高,可是这狗的主人却不拴着狗,任其到处跑,吓得孩子乱叫,这种情况,也叫“擅为”。

 

再比如,那天老母亲收到一本健康书,是一家非常好的报纸,打的广告里面说可以送书,母亲就打了电话,结果免费寄来了书,书的封面我一看,什么养肺的,和市面上的一样,作者和出版社我都熟悉,结果一看里面,从目录开始,全是这个药厂自己印的广告,真是下了力气写的广告,各种夸张宣传。我立刻决定要向出版社举报这本书,因为不知道多少人要受害。这种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也是“擅为”,擅自为之,根本没有与相关人商量,完全视别人为白痴,究其根源,也是源于自私。

 

那么,为什么擅为的情况如此盛行呢?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很少有这种教育,告诉你做事,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做事,这样日后别人也会帮助你。这种教育,我的社会是非常缺失的。

我在前面一直提到,家庭是未来社会的演练场,孩子未来与社会人群之间的互动,很大程度上脱胎于与家长的互动。

所以,我们从教育孩子的时候开始,就要告诉他“事虽小,勿擅为”。可是,我们现在这种教育是缺失的,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超过一切同学,考最高分,将来做最大官,赚最多钱”,这种疯狂赶超式的教育,很少考虑他人,所以成人后,自然问题很多。

 

在家庭抚育方面,现在多是一个家庭,全部成员都围绕着孩子来转,这给孩子一种错觉,就是我是这个家的主人,做事要按照我的意愿来进行,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很少考虑到他人,丧失与周围交流的空间感觉。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很多“擅为”,这是家长纵容下的“擅为”。

 

比如,有一次我打出租车,与司机聊天,说现在为什么抱孩子的人特别难打车?司机的回答令我差异,他说:“我们的本意也是想拉她们,但是,您知道现在的家长和孩子,让我们受不了啊!”我很奇怪,忙问为什么?司机说:“现在的孩子上车,根本就没有什么规矩,有一次,一家人打车,父亲坐前面,妻子和孩子坐后面,这孩子就穿着鞋,站在后面的座位上蹦,那座位套是刚刚洗好的,这孩子踩出了很多脚印,问题是家长根本就不阻止!我实在受不了了,就对孩子母亲说,您能抱一下孩子吗?免得有什么紧急情况,我刹车,孩子跌倒了。您知道那母亲怎么说吗?她发火了,立刻冲我喊:你就不能开慢点儿吗?!”

这司机接着说:“当时我也气坏了,得,我心想我先不说话,等一会儿到地方了,我再找你。最后到了,他们给了钱下车就走,我说慢着,你们忘记东西了,要带走,他们看了半天,说没有啊?我说,你们留下脚印了,今天必须给我清理干净再走,否则别想离开,最后他们清理半天,还是没有干净,没法儿彻底弄掉,我这其实是为了教育他们。”

 

各位,这是什么?这就是”擅为“,完全没有考虑别人的的感受和利益,这是家长怂恿的”擅为“,家长心中,也只是自己的宝贝好,所以天下都应该对他好,这样的孩子,长大能不吃亏吗?

结果,第二天我又打车,第二个司机听我讲完这个故事,说:“在后座上蹦?那是太小的事儿了,我现在习惯了,一遇到紧急情况踩刹车,我的右胳膊,立刻要横在前排两个座位之间,因为孩子立刻会跌过来,必须挡住,否则是我的事儿了,这是经验。我遇到的比在后座蹦更厉害的,比如四五岁的孩子了,站在后座上就尿尿,直接往座位上尿,家长都不管,觉得这是应该的,我们家的宝贝儿多可爱啊,尿点尿有什么啊!”

 

各位看看,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说明家长心中,完全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根本没有其他人的位置,凡事都不考虑别人,这是什么?这也叫“擅为”。

这种擅为,源于自私,又会培养出更大的自私,不可小瞧。

那么,在家里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也会如此,比如,孩子吃饭,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家里吃饭的节奏完全跟着孩子走;孩子想吃什么,就给做什么,要先问:“宝贝,今天想吃什么啊?”然后再做,其实饮食是大人决定的,大人根据营养成分来搭配,不能完全听孩子的,孩子按照自己的口味走,可是这样往往对健康不利,所以很多这样纵容孩子的家庭,最后孩子往往身体不好,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纵容,往往让孩子丧失做事的协调能力,因为他觉得一切都是为我准备的,我不需要考虑别人,这是被培养出来的“擅为”的本能,那么,当他长大了,做事也会很少考虑他人,这样的人,在单位能受欢迎吗?很多家长说,他长大了就会了,其实,小时候形成的思维惯性,还真可能就改不过来,不信我们打赌,问题是:您敢拿您的孩子打赌吗?

如果他在单位不受欢迎,他自己情绪也会出问题,肝气不舒,最终引起身体的诸多疾病,这,最终会导致健康的问题。所以很多健康问题,看似身体的简单失调,很可能,却根植于童年时期的教育。

 

下面,我们再聊聊什么是“苟擅为,子道亏”。

这话是承接上面的,所以我们一起讲了,这话的意思,就是您如果擅为了,不管家长,不考虑别人,自作主张地做事,您作为孩子的孝道,那就是没有做好。

我们现在讲“家风”教育,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家里的风气、文化,一个家庭里面的教育好,文化品性好,您会从一家几代人的身上看出来,这是家庭的风气,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有传承的,一个家庭里的老人是树根,孩子是新苗,千万不要以为老人就不需要进步了,老人也要的,我们现在老人做的其实不好,溺爱孩子很多是从老人开始的,然后才是孩子的父母。我认为,这个“苟擅为,子道亏”首先要关注的,是家长的教育,自己能否做到教育孩子关注细节,注意他人,排除自私的想法。

如果我们对孩子没有教育,孩子处处不拘小节,随意侵犯他人利益,这种孩子,别人会说“家教不好”,这就是“子道亏”了,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要多考虑,自己做得是不是够好。当孩子长大了,孩子要自我评审,自己做的怎么样,要知道,如果做得不好,别人是会背地里说“这孩子怎么教育的,没有教养,一定是从小家长没教育好”,这些话,是对自己父母的批评,令父母蒙羞,这,就是“子道亏”。

 

聊到这里,大家看看,看似《弟子规》很简单,很多朋友觉得不需要给孩子听,现在学校让孩子背诵,很多家长抵触,我曾经听到一个家长说:“我可以让孩子背诵,是因为孩子背了就会忘记的,这样不会伤害到孩子”,这样的想法,我觉得是家长自己根本就没有理解《弟子规》的道理,其实《弟子规》里面,都是现代心理学的道理,古今中外,大道都是相通的,如果我们不发掘,就会觉得一无是处,这样会与好的道理失之交臂,那您要用什么来教育孩子呢?

我每天所见之病,几乎全是从性情失调而来的,而这些问题,我觉得很多根源于孩子期的教育纰漏,各种心态、性格培养的不成熟,您的孩子有一天会长大的,会离开您独自生活的,您怎么会忍心让他身体疾病多多?

所以,家长需要现在就加油,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多学习,这样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

【二】聊聊弟子规·罗大伦博士

十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今天,我们接着聊《弟子规》,它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话什么意思呢?字面理解,就是我们身边的东西,有的东西虽然很小,但是要记住,再小的东西,作为孩子的,也不要私自把它藏起来自己享用,如果这样,那作为家长的心,会非常悲伤的。

  这话,难理解吗?不难理解,但是却很容易让人误解,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有一次,一位家长对我说:“我坚决不让孩子学习《弟子规》,太落后了!”我忙问为什么这么讲?

  他回答我说:“比如说这句话,‘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句,这把家长看成什么人了?和孩子抢?看到孩子吃点好东西,家长没有吃到,家长就伤心了?这明明是落后时代,大家都吃不到东西的时候的产物嘛!”

  我一听,笑了,人家这是照字面理解的啊,也没有错啊,可是,《弟子规》讲的是这个意思吗?

  其实,这也是现在很多人读《弟子规》的问题,就是只是按照字面理解,觉得太简单了,没什么可学的。可是,要知道这话背后是有含义的,有些道理,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仔细想想,然后再看,可能会发现里面的道理是非常有用的。这些道理,可能我们现在的家长,未必真能做到。

  那么,这个“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讲的到底是什么呢?这句话是否很古老,在今天已经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了呢?

  答案是:这句话,在告诉我们今天最有用,甚至在我们整个人生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学会分享,你会更幸福。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我曾经到一家,当时是因为他们家有位老大爷身体不好,请我去帮忙看看是什么问题。

  进了房间,觉得很是温馨,有很多小朋友的玩具,原来他们家有个五岁的小朋友,向大家问好以后,我就坐下,准备开始给这位老大爷诊脉、查舌,这是中医分析人身体的诊断方法,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小桌子,或者高的茶几什么的垫一下,让老大爷的胳膊有地方放,可是周围没有,正好有个塑料柜子,高度正好,想搬过来,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家里的小朋友突然跑过来,手按在塑料柜子上,对她的家人说:“这是我的,不许动!”原来这个东西可能是她装玩具的,她觉得不能动,他们家人显然对孩子非常客气,就没有动这个柜子,于是就拿了另外一个柜子来垫着。

  接着我开始诊脉,一边查,一边需要记录下来,于是我就让他们提供纸笔。他们拿了一支笔,可是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这个小朋友本来已经离开了,看到后再次跑过来,把笔拿走,又说了句:“这也是我的!”我困惑地看着他们家人,他们忙着对我解释,平时都是孩子用这些东西的,于是又拿了支笔。

  这时,我自己正好带了纸,心想就别用他们的了,于是拿出自己准备的白纸,刚刚拿出来,又离开的小朋友,远远的看见我拿着白纸,于是立刻跑了过来,一把从我手中抢过白纸,嘴里还是说着:“这是我的!”显然她误以为这也是从她的桌子上拿的,这下大家全都傻了,本来他们家人还为这孩子开解,这下无法说了,就忙向孩子解释,这是人家自己带的,他们觉得特别的不好意思,把孩子劝开了,我才继续诊脉。

  必须说明一下,这件事情,就眼睁睁地发生在我的身边,让我诧异。

  这个孩子五岁了,很明显,已经开始有了私有的观念,对自己领地范围内,已经有了强烈的拥有感。这就是“私”的概念。有的朋友说,这是小事儿,干嘛跟孩子较真?如果你先跟孩子打了招呼,没准儿孩子让你用呢?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过程的,别在意。

  实际上,如果是三岁的孩子,我们确实无法评判,因为孩子可能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五岁的孩子,已经基本懂事了,这样做我觉得不应该了。

  教育看的是苗头,要根据苗头和迹象,来判断教育过程哪些方面可能有所缺失,我觉得从这个孩子反应强烈的状态来看,这个孩子的家长,需要在培养孩子分享的角度上下功夫了,因为我觉得这个孩子对自己私有物品的拥有感太在意了。如果对这个过程不加以干预,则日后品性形成,再教育则困难会很多的。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我曾经亲眼看到公交车来了,大家上了公共汽车,孩子会先冲上去抢座位,抢到了,得意地坐在那里,家长满意地看着孩子,仿佛是在鼓励孩子:“你真棒!”

  又比如,家长来幼儿园接孩子,先把孩子拉到一边,尽量不让其他小朋友看到,然后把带来的好吃的给孩子猛吃。

  其实,孩子都是好孩子,但是在品性的培养上,家长需要随时关注,先提高自己,然后给孩子随时微调。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个“物虽小,勿私藏”。

  那么,到底什么是“私”呢?

“私”这个字,在古代通“厶”字,两个字的读音一样,意义一样,这个“厶”字,原来的图形就是从上向下环绕,兜了一个圈,就是把自己的东西画在里面,这个意思,所以古人说“自营为厶”,就是为自己的利益,去做什么事情。后来“私”与“厶”相通,实际就是在“厶”旁边加上了个“禾”,这意思很明显了,有归属的,属于自己的庄稼,这叫“私”啊,所以古人说:“盖禾有名,私者也”。

  所以的基本含义就是自己的,与相对,字,就是在字上面,加了一个,意味着分开,左右一边一个,这是平均的意思,这就是公。

  这个私,我们不能没有,我们人生中要有自己的工资,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存款,这都是私,私有财产是不可侵犯的,这是一个原则。但是,人生确实很矛盾而且复杂,另一个原则是,人是社会动物,需要协作发展,如果只在意自己的利益,反而你无法获得大家的支持,人生幸福的过程,也是不断克服自己私欲的过程。终其一生,我们似乎都要和自己的私欲,不断斗争,而我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

  而克服私欲的过程,就是学会分享的过程。

  为什么要分享呢?因为我们必须要理解一件事情,就是我们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我们与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依赖于你身边的一切。

  比如对这个小朋友,就要告诉她,这些纸笔,虽然是属于你的,但是从哪里来的啊?是爷爷奶奶买的,现在爷爷的健康需要利用一下它们,这样爷爷身体健康了,是不是可以买更多的纸和笔啊?而且,爷爷身体健康了,是不是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呢?因为你们是一家人,是一个整体啊。

  这样,在孩子的心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更大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自己的利益,是依赖于他人的,是与他人互相关联的,他人更好了,自己才会更好。

  这种观念,要介绍给孩子,这是让孩子提升自己的机会。其实,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能将自己提升到这样的境界,所以总是在利益争夺中受伤,却不知道原因在哪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儿童时期的教育,家长没有教给他分享的道理。

 

  曾经有位企业家,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他的老家在舟山群岛的一个岛屿上。他有一次对我讲了他们家的故事。

  他说,小的时候,家里杀鸡,那是大事儿,因为有美味的鸡肉可以吃了,这可不是像现在,随时都可以去超市买到的,那个时候一年都可能杀不了几次鸡。当把鸡肉炖好了,那份香啊,令人难忘,他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他眼看着奶奶,用筷子挟起两个大鸡翅,他觉得奶奶一定会送到他的碗里,结果,奶奶却送到另外一个碗里,说让家人送去给邻居家的孩子品尝。这样的事情,令他印象深刻,他记住了,有好东西要与人分享。而我相信,这只是一件小事,在他的生活中,他奶奶一定是在很多方面都这样言传身教的。他说,奶奶就是这样的为人,所以,周围的人无不敬佩奶奶,她一生平和幸福。然后,他又说,我们附近的岛屿,一共目前只出过三位考上北大的孩子,我们家占了两个。

  我听了这个故事很感慨,这就是传统的家教,从小就告诉你,与人分享是人生快事,是种美德。这样的家长的教育,我们自己对照一下自己,看看那我们能不能做到。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小事,但是,确实影响深远。这位企业家年纪轻轻,就朋友多多,创业成功,曾经开创连锁电影院,生活无忧幸福,是个智慧幸福兼得之人。

  有人会问:你不是说私有财产也很重要,我们难道不是应该教给孩子,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保护自己的私利吗?否则孩子将来什么都给别人,自己会幸福吗?

  这是个大问题,甚至可能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文化的答案都会稍有不同的。

  有的朋友觉得,西方就是努力培养人的自私性的,让人充分维护自己的私利,所以才经济发达的。我觉得这是片面之词,西方的基督教,是号召大家,把自己的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献给教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他们特别强调分享,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我觉得我们很多人心中,虚构了一个西方社会,然后去追捧,可是真的看到了西方,却会发现完全不同。

  而我们国家,现在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一定要多多教给孩子学会分享。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讲计划生育,基本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样,两家老人一共四位老人,加上孩子父母,六个人才有一个小朋友,此时,大家对孩子的好,是有目共睹的。我见过这样的家庭,在吃饭的时候,全部好东西都给孩子,爷爷奶奶把好东西给孩子,外婆外公把好吃的也给孩子,父母也把好东西给他,吃饭的时候,奶奶如果看到孩子吃排骨吃的香,就会让大家都把排骨放下:“你们那么大的人了,少吃一口没事儿,都放到孩子的碗里吧!”

  我甚至见过一个家里,保姆总是吃不饱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家里所有的成员,每到吃饭的时候,都要把最好吃的都给几岁的孩子吃,大家都尽量不吃,结果这个保姆也不好意思自己去吃肉,尽管人家没有让她也不吃,但是都不吃,自己哪里好意思啊,所以总是吃不饱。

  这样做,孩子会觉得一切都是我的,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他的私心会被无限扩大,只要心中所想,无不立刻到手。

【二】聊聊弟子规·罗大伦博士

  其实,本来人生下来,就会有私心的,希望自己吃到好东西,享受到好东西,这是本能,但是教育的过程,就是要告诉他私心与公心的区分,扩大自己的公心,这是教育。私心那部分,不用教育,就已经很强大了。而前面我讲到的一切都为了他而设的孩子,大家的过份关爱,却极大程度地培养了他的私心,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一切遂愿吗?如果不遂愿,他的心会受伤吗?我想是一定的。

  这是现在这个时代的特征,是大环境,大家不用辩论,情况就是这样的,这样教育下的孩子,在长大后,在社会上如果处处这样,大家会远离你的,这样很少有人支持,事业怎会成功?

  因此,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们尤其要把分享的理念教给孩子,多多训练孩子分享的行为,来对抗独生子女养育中带来的弊端。

  新东方的俞敏洪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说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六个人住一个宿舍,有个同学是北京人,每周回家,都会带回来六个苹果,大家都以为他是带给同学们,一人一个分享的,结果这个学生,把苹果全都锁在柜子里面,是一周六天,自己每天吃一个,然后周日回家。在大家众目睽睽之下,他自己一个人,从容地洗好苹果,津津有味地吃掉,一直是这样的。大家也说不出什么。结果,毕业后,大家开始创业,越做越大,五位同学都加入了新东方,当新东方的事业做得很大的时候,那个吃苹果的同学,在单位混得一般,于是也提出,是否可以入伙。结果,大家开会讨论,一致认为不欢迎他加入,为什么呢?因为品性问题,吃苹果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可以看出这个人不懂与人分享,比较自私。合伙,是需要大家利益放在一起,一起努力的,如果有一个人自私,就会把整个气氛给破坏,这是毁灭性的打击。结果这个人就无法加入,与新东方无缘。

  大家会说,至于的吗?不就是吃一个苹果没有分享给大家吗?这里,就是涉及到“物虽小,勿私藏”了,什么是私藏?举个例子,大家一起进山找蘑菇,这是一个团体,每个人找到,都交公,最后晚上大家熬汤喝,每个人都能喝到。可是其中一个人,突然看到一个蘑菇,于是想,这是我看到的啊,于是,私自挖出蘑菇,放到自己兜里,晚上出去偷偷卖了,这,就是私藏。

  开公司合伙也是如此,本应该大家一起为公司努力,公司市值上去了,大家都得利。但是,有个特别好的生意来了,其中一个人看到了订单,就想,这要是我自己赚了该多好,于是自己注册了一个空壳公司,然后接了这单生意,自己独吞了,这就是私藏。

  那么,这种人为什么不想和大家分享,让公司越做越大呢?这是眼界问题,他看不到更远的景色,他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这,与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一定相关,因为这是品性问题,他没有习得这种品性。

  其实,创业是有风险的,即使有再完备的制度,我们也完全不知道,与谁合作,会有好的结果,于是我们会根据一些线索,来判断这个人最后的表现如何,哪些线索呢?往往是能透露出人的本性的一些线索。

  这样解释大家明白了吧,其实不分苹果给同学们完全可以,有些家长就会这样说:“想吃你们自己去买啊!为什么非要分给你们?”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事事如此,大家就会看到,此人不懂分享,比较在意私利,如果公司有了这样的事情,股东们怎么办?请他入股有意义吗?

  这样,大家就应该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很自私的人,总是在社会上难以真正立足,因为,每天每一时刻,你的种种线索,都被别人看在眼里,大家在随时评判,这决定了你未来的合作机会的多少。而懂得分享的人,却往往能够有一番作为的缘故,因为你的品性,也早已展示给大家了。

  人世间的事情,太细腻了,很多人理论分析就该如此,想吃苹果自己买去,道理是没有错误的。可是,你分析不过人心的,人心,在通过一个苹果,来判断你的人品呢。

  据说,当年刘邦和项羽打仗,楚汉之争的时候,有人很早就断定项羽会失败,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到了一个细节,就是项羽打胜了仗,在分封大家的时候,那个代表官职的大印,在他的手中,都快磨去棱角了,他也不舍得给人,这种气度,看在人家眼里,据此就可以判定,得天下的该是刘邦。

  所以,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一辈子做生意有一个准则,就是:我能够赚到十元钱,努努力,赚十一元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一定只拿九元,给别人留下一些空间,这样日后还会合作。

  李嘉诚先生说过这样的话:“我觉得,顾及对方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利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自己舍得让利,让对方得利,最终还是会给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占小便宜的不会有朋友,这是我小的时候我母亲就告诉给我的道理,经商也是这样”。大家看看,他的品性和境界是从何而来的?是他小时候母亲告诉他的,所以,什么样格局的母亲,就能培养出什么样境界的孩子。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了“施与受”的关系,老子力图不断地强调这样一个道理,就是:你为大家付出,考虑大家的利益,为大家做得太多了,最后,大家会让你更幸福的。老子这样的话多到无法列举,比如“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正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等等,老子的这个思想,是我讲课的一个主要内容,因为这就是人生的大道,很多企业家,都是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才走上成功之路的。

 

  那么,与人分享,是否意味着自己要放弃一切呢?不是这样的,作为一个普通人,自己的私有财产,是需要保护的(呵呵,圣人级别的人不需要考虑这个,圣人完全放下自己,拥有天下人心),与人分享需要掌握几个尺度,我大致分析一下。

  第一,当别人遇到困难,而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帮助到别人的时候,可以与人分享。比如,当贫困山区的孩子吃不起饭的时候,而你衣食无忧,此时,一顿饭对你根本不会有什么影响,您可以提供一餐,比如资助“免费午餐”工程,给孩子一顿饱饭。但是,我反对那种把自己家里的钱全部捐出,自己欠债度日的“慈善”。

  第二,当你的付出,可以给大家带来快乐的时候,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与大家分享。比如,周末请朋友吃顿饭,喝喝酒,虽然您会花钱,但是给大家,给自己都带来了快乐,这是分享。这种能力,其实就与小的时候的培养有关,有的人总是家里很热闹,朋友往来频繁,我的一个阿姨就是如此,喜欢热闹,每到什么节日,一定约很多朋友来家里,吃住游玩,临走还一定要给大家带各种特产,她性格就很开朗,大家都喜欢。而我也见过有的人家,一年从来家里没有来过客人,从来不与人交往,这样的人,快乐就少些。

  第三,当你发现新的机遇,可能给大家都带来好处的时候,要想到,可以与大家分享的。比如发现了新的生意领域,自己干是可以的,但是这事儿对大家都有好处,就可以介绍大家一起干。比如,很多农村的养殖户,自己养殖发财以后,并非独自发财,而是带动乡里一起搞养殖,最终带动了当地的发展;又比如当初沃尔沃汽车发明了安全带,本来这是专利,但是,他们公司发现这会救无数人的命,于是贡献了出来,与全世界的汽车企业分享,这样,无数人受益,功德无量。这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物虽小,勿私藏”这句话,除了告诉我们,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私利,要考虑周围的环境,尽量与大家分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不能化公为私,中饱私囊,要“公私分明”。

  这是底线的问题了。首先讲个故事,当年在鲁国有个宰相,叫公仪休,他特别嗜好吃鱼,因为是高官,很多人就巴结他,有人就给他送了美味的鱼,认为这是投其所好了。可是,没有想到,他却把鱼退了回去,大家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是:我的俸禄已经够我吃很多鱼了,这是光明正大的吃鱼,如果收受了贿赂的鱼,这是非分所得,如果因此为他办事,触犯了国法,我会丢掉官位,可能连原本能吃到的鱼也吃不到了,我怎么会那么傻呢?

  现在很多人看到这个故事,就觉得这个故事太简单了。可是,各位,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逻辑,多少人还做不到?多少贪官,生活无忧,但是还是怂恿孩子老婆经商,捞取钱财,钱多到手的数不过来,可是反腐浪潮一到,只能去吃牢饭了。曾经听说浙江药监局一个局长,收受贿赂,有几十套房子,几千万现金之多,这些房子,他能住得过来吗?每晚住一套?不可能的,最后,换来了一个永久居住的、带着铁窗的房子。

  那么为什么讲到这些呢?我觉得南怀瑾先生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大概意思是:大家不要责怪贪官,为什么呢?因为贪官都是百姓的孩子,当年你怎么教育他,他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句话我很感慨,如果我们在孩子的小时候,就不断地溺爱他,让他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都是应该属于他的,不断地培养孩子的自私的一面,那么可以预见,这样的孩子,让他做越高的官,老百姓受害越大,他自己也越发危险。

  所以,“物虽小”的“小”字很有深意,您别看今天他只是个孩子,别看他只是特别在乎多占有几块蛋糕,但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做家长的不断培养他的占有欲,不断培养他自私的一面,那么,当他长大了,有了条件,他的问题可就大了。

  所以,《弟子规》在“物虽小,勿私藏”后面,加上了一句“苟私藏,亲心伤”,如果出了那样的问题,父母当然会悲伤的。我曾经给被捕的贪官的父母看过病,那种情绪给身体造成的打击,无比巨大。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不孝啊!

  而这一切,却又可能起始于儿童时期的教育。所以,不可不慎啊。

【二】聊聊弟子规·罗大伦博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