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击欧元

 Nauer的图书馆 2014-10-16

  §8.8 打击欧元
 
  欧盟国家决心实现单一货币体系令美国金融商深感不安。欧盟阿姆斯特丹首脑会议后,美国金融商、军火商、石油商、工程商等垄断势力急不可待地要求克林顿像美国发动海湾战争、波黑战争那样再发动一场针对产油国的战争,通过增加石油美元的影响力来阻止和破坏欧盟国家单一货币体系的实现。
  克林顿目睹了海湾战争和波黑战争的惨状,不肯再滥杀无辜,拒绝了美国垄断势力的要求。气急败坏的美国垄断势力故伎重演,于1998年初给克林顿弄出一个“莱温斯基绯闻案”。1998年10月8日,垄断势力控制的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正式授权对克林顿进行“无限制”的弹劾调查。在众议院原定对克林顿弹劾条款进行表决的1998年12月17日,克林顿急中生智地选择这一天对伊拉克实施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空中打击。可能因为这次对伊空中打击的规模不大,而且持续时间过短,对欧洲货币联盟丝毫无损,军火商收获甚微,石油商、工程商更是一无所获,垄断势力对此并不满意。两天后的12月19日,垄断势力控制的美国众议院最终还是通过了两项弹劾克林顿的条款。
  被迫无奈,克林顿只好向美国垄断势力妥协,决定对外发动战争,但战争对象并不是产油国,战场仍然选在巴尔干半岛。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开联合国,发动了又一场震惊世界的科索沃战争,再一次将“欧洲火药桶”引爆。战略上,科索沃战争跟波黑战争一样,一是通过打击共产党力量比较强大的南联盟,进一步巩固美国的世界军事霸权;二是对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欧元货币体系进行干扰和破坏,维护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三是借助北约操控欧盟,打压欧盟在世界上的政治和军事地位;四是激起全世界塞尔维亚人对欧盟国家的仇恨,把欧洲本来就十分复杂的某些地区矛盾进一步激化,使对立双方积下更深的仇怨,从而给欧盟国家的内政外交和安全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科索沃战争使欧元严重受挫。欧元与美元的比价在1999年1月4日正式开盘时为1欧元兑换1.1665美元。之后欧元对美元的比值一路上扬,科索沃危机前曾涨至1欧元兑换1.1845美元,经济学家们当时预测说全球将有5千亿~1万亿美元的资金要转换成欧元。可自从科索沃战争爆发后,欧元与美元的比值一路下跌,2000年10月18日,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欧元兑0.8368美元,跌幅为30%。这就意味着欧盟的资产缩水三分之一,仅此一项就造成了欧盟国家数万亿美元的折损。加上大家担心塞族的报复和战火蔓延,人心不稳,投资者将美国市场视为安全港,怀着逃难心理竞相将资本转移到美国,从而使欧洲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欧盟国家大量资本流失,欧元汇率大幅下落,最终造成欧洲国家普遍投资不足、失业增加和经济衰退。在欧洲经济普遍萧条的情况下,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意外地产生一种孤岛效应。为规避风险而涌入美国的资金越多,美元就越坚挺,美国股市走势越高,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资金。科索沃战争更使美国股市一举突破万点大关,之后攀升至10300点。美国金融商以抑制经济过热为由,猛然提高利率,进一步拉大了欧元与美元之间存在的利率差,令更多的套利资本撤离欧洲转向美国,加大了欧元的抛压,并进一步推高了美元。结果非但不是大量的美元转换成欧元,相反是包括欧元在内的大量欧洲货币转换成了美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