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的记忆

 广馆长图书馆 2014-10-16
         今年的春天来的有点奇特,一开始有绵绵冬雨,迎来几场春雪飘洒,雪一停,便是柳儿青青,桃、梨绽放,就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读到了水风空落眼前花的散文《春天的断章》,她的文章充满着清新、纯朴的花草气息,让自然和天真饱满在娟秀的文字里,总是有花开花落的景色,总是有梦幻的童年,总是有不灭的信念,总是有心灵的歌声。

  桃花、梨花,花现春光。

  花是春天的代表作,而桃花就是春天的第一乐章,在经过萧条和寒冷的冬季后,“一树粉红的花瓣,温柔地开满视野。”桃花是勇敢的信使,她敢于在乍暖还寒的时候,肩负着使命,向大自然展现出春天的姿态,山野因此复苏着鸟的欢歌,笋的破土,茶的透芽,树的翠绿。河流因此复苏着鱼的嬉戏,舟的飘移,浪的欢跃,柳的亲吻。
        风筝是儿时梦幻的寄托者,仿佛拉着那根线儿,就是抓住了春天的翅膀,无情的岁月,有情的春风,难道真的“再不会有那样美的梦幻,也再没有那样脆薄的梦幻。”了吗?其实无论何时何地,保留一份春意,保留一份天真,又有何妨呢?!与朋友相处,与同事相处,有一份坦然,有一份真诚,有一份愉悦,有一份信任。慢慢地春光明媚就会刻写在脸上,也会渐渐淡化许多喧嚣,许多市侩,许多钱臭,许多世俗。无欲心自静,无私心自宽。
       于是水风就有了“梨树安静,盛开着满枝头的梨花。但热闹和梨花无关,她们安静地开,安静地落。”这种安详、平和的人生感悟了,这也许就是我们踏上工作岗位以后要始终保持和追求的生存方式,不去刻意表现什么,努力完成工作任务,淡泊名利。工作之余读几本自己喜爱的书籍,高兴起来再写上几句,何乐而不为呢?!

  日落月出,定格成画。

  日是朝气的象征,是旺盛生命的充分体现,但是在生命流淌的过程中从高度的兴奋期起进入平台期以后,自自然然地就会思念起那轮皓洁的明月。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在梨花盛开“洁白如霞,铺天盖地”的时节,最容易让思绪纷飞,让梦幻飘扬,“痴痴地看梨花在月光下晶莹剔透。哦,是的,我的梦里,有一轮月正好爬上山峦。”
        在这样的环境氛围里,最会回忆起从前的岁月,最会让心灵变得格外宁静。释见介说“哪一种花能不论晴雨寒暑,天天绽放?哪一种修行能不论顺逆悲喜,日日坚持呢?”我认为无尽地思念之花就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总是有这样的一种感觉,越是离开童年遥远越是思念童年的故事,有人说这是一种衰老的表现,我却不敢苟同,其实在劳作之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去回味有趣和无趣的岁月,不仅是一种反刍,也是一种激励。

  把诗藏在芦苇里。

  “春天,我看到一幅画。画里有大片青色的芦苇站立在河边,一齐观看远处的夕阳坠落。”大自然真的是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它总是能在很随意的一瞬间,产生出许许多多诗情画意的东西,以此来左右人们意志,诗和画往往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彼此相连,相互衬托,互相辉映。
        正因为如此,作者在美不胜收的大自然的熏陶之下,才会用写意和写实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给我们描绘出让人目不暇接的诗意的文字,她在某一个春天的时刻,某一个春天休息的日子里,把无尽的思念借助着夕阳西下的余辉,和青色的芦苇一道,观赏着“当鸟儿的翅膀那样匆忙那样轻轻掠过水面时,他们的歌声,也是那样轻轻掠过……”回忆忘归的童年岁月,回忆如诗似画的景象,才能去用文字建筑起一个诗意的天地。

  让故事浸润在绿茶里。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种自然的生存追求和向往。若真的走进那个高处不胜寒的天地里,虽然有着良好的物质条件依附和吸引着,然而那桃红、梨白的春天景象,那从长满厚厚青苔的老水井里打捞出来的水淋淋的故事,总是让人难忘,那满山遍野,层层叠叠的茶叶园里欢歌笑语,还是时时刻刻在心中缠绵,在梦中牵绕。
       “春天,我想喝一杯茶,把从前的季节沉淀。因为茶叶历经了夏秋冬的洗礼,才终于在春天炼成这独有的天姿绝味。”于是就有了观赏茶的舞蹈和茶说话的故事,这是人与自然的交流,是心与心的共鸣,谁说植物无语,只不过是大家不懂得的她们的语言,不懂得她们的思维方式,读一读水风的这篇散文就能体会出那份情感的对白,以及那种顽皮的样子“我看见那些暗绿的叶子,在沸水里,苏醒,伸手,踢腿,说话……”
          春天是萌发生命的最好季节,春天也是萌发回忆的最好时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