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九○、功名一时 气节千载

 ldjsld 2014-10-16
       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信不当以彼易此也。

  【译文】

  事业和文章跟随身体消亡毁灭,然而精神万古长存永不朽败;功名和富贵随着时代转换迁移,然而气节千载不变永留人间。有道德的读书人要坚信不应当以放弃精神气节去交易随时毁灭变幻的东西。

  【注解】

  万古如新:万古就是千秋万代,如新,谓交友情意不投,时间虽久,仍和新相识一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司马贞索隐引服虔曰:“人不相知,自初交至白头,犹如新也。”万古如新就是永久象新的一样,就是万古长存,永不朽败。

  逐世:逐,〈动〉本义追赶。《说文》:“逐,追也。”随,跟随。唐·储光羲《江南曲》:“逐流牵荇叶,沿岸摘芦苗。”世,本义三十年。《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时代,朝代。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逐世即随着时代。

  转移:转换,迁移。《周礼·天官·大宰》:“九曰闲民,无常职,转移执事。” 郑玄注引曰:“闲民,谓无事业者,转移为人执事,若今佣赁也。”改变。清·顾炎武《日知录·两汉风俗》:“嗟乎!士君子处衰季之朝,常以负一世之名,而转移天下之风气者,视伯喈之为人,其戒之哉。”

  气节:志气,节操。清·唐甄《潜书·主进》:“世尚气节,则为直士;世尚功业,则为才士。”

  千载一日:本义犹千载一时。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元·寿宁《静安八咏·赤乌碑》:“龟龙剥兮皇象书,千载一日兮传赤乌。”此直解千年有如一日,比喻永恒不变。

  【评语】精神、志节不是空的,不能脱离一定的事件而存在,青史留名的人其精神气节往往是在一定的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事业有大有小,有好有坏,坏人小人也可以称自己的钻营为一种事业。而此处所说的事业,是专指谋求一己生活幸福的营利事业,绝对不是指造福万民的伟大政治事业,因为为一种善政德政都会永垂不朽的。而此处的“文章”也是指普通毫无内容的文章,是抒发病态之情,咏风弄月、堆砌词藻的作品,而绝对不是指圣贤所写的载道文章,因为圣贤的精神所以行万古如新,几乎全靠文章薪火相传之功,所谓“文章千古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说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却是一句说得最中肯的名言。关于“文章”与“富贵”的价值观,司马迁曾有精辟的见解,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利;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由此可见,一个人不论何时何地,应保持一种高尚的品德,伟大的理想,使自己的事业的充溢着伟大的精神,在实现理想中保持着如一的气节。这就是所谓“功名一时,富贵难久,而精神不死,气节千秋。” 一个人的事业和他所作的文章,无论多么成功伟大、优良简练,到了他死之后,这股力量便化为乌有了。只有人的精神可以传之万代而不会改变,精神的伟大便可以使后世的人受到极大的感化。富贵与功名随著时代的转移而改变,这代的功名,到了下一代便一文不值。现在贫困的人到了后代子孙也许就变成富贵了。唯有人生的气节,一直到千万年之后都是不变的。由此看来,事业文章功名富贵,与精神气节来比较其价值实有天地之别,所以,君子不可因寻求事业文章功名富贵,而玷污了自己的精神与气节。

  【注074】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四·集灵》同文。无末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