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三二、知足则仙 善用则生

 ldjsld 2014-10-16
       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总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

  【译文】

  全都来到眼睛面前的事物,知道满足的人就是神仙境界,不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凡庸境界;总结出于人世之间的因果,善于运用的人处处充满生机,不善于运用的人处处充满危机。

  【注解】

  都来:统统,完全。唐·罗隐《晚眺》诗:“天如镜面都来静,地似人心总不平。”

  眼前:眼睛面前,跟前。南朝·梁·沈约《和左丞庾杲之病》:“待漏终不溢,嚣喧满眼前。”

  仙境:仙人所居处,仙界。亦借喻景物极美的地方。宋·周必大《游庐山吊大林》诗:“康庐第一推仙境,遂使如今忍陆沉。”

  凡境:谓平凡的境界。唐·窦臮《述书赋上》:“康帝则幼少闲慢,迥出凡境,駟马安车,不尚驰骋。”指人世间。宋·文同《杨山人草堂》诗:“入鼎灵丹黄似橘,隔墙凡境臭如帤。”

  生机:生存的机会。《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但是请他的,难得就来。若是肯来,这病人便有些生机。”

  杀机:欲加杀害之心。害人损物的危机。见○六三【注解】

  【评语】世间的一切事情千头万绪,不管到什么地方也找不出他的际限來。因而对于一切事物的满足与否,全看自己的判断如何而定。所謂:“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我们无论遭遇到如何的境遇,一点也不觉得痛苦,处处感到满足,这好像是离开那红尘,处于仙人的境界。反过来说,事事不知道滿足,则无论处于什么境界,都是凡夫一般的境界。佛家说:“知足的人虽然倒卧在地上,他也感觉是快乐的。不知足的人,身子虽然处在天堂,心中仍然感觉是痛苦的。”人如果能够超出世间尘俗之外,不外是善用眼前的机会。能善用就是生机,也就成了“於人有益,於物有用”的机用。反之,如果善用变成了恶用,便成了害人的杀机。举例来说,当一件事情初起,其目的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至於別人受了什么灾害认为没有什么关系,起了这种观念,就变成了杀机。人若是一心一意为社会为人群,这种念头就是生机。同样一件事,根据心的一念而有善恶,其结果大不相同。能够超脱世间之外的人,只有根据自己的心念而做事,成功与失败都在所不计,并且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也会心安理得。所以,我们对于一件事一定要分別是生机与杀机,并去善用它啊!老子《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此外《遗教经》中也有“知足者虽贫亦富,不知足者虽富亦贫” 可见一个人不论拥有多少财富,假如不知满足,就永远生活在争权夺利中,那种奔波劳碌的情景跟穷人并无差别。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说明人的欲望永远是无法满足的。要想真正享受人生乐趣;唯一的信条是“知足常乐”,因为只有知足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那怕他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也不失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当然,人不可能也不会安于贫穷,精神食粮是不能填饱肚子的。要想真正享受人生乐趣,应当有知足常乐的思想。所以,人的有限生命应该用到对人类有益的事业中去,在这样的事业中去发挥才智,展现能力,比起那些在功名富贵中拼杀的人来说,真不知要强过多少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