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后一个废除《大清律》的地方——香港,时间是在四十年前

 Nauer的图书馆 2014-10-16
 本帖最后由 一戒 于 2011-2-27 13:17 编辑

一戒整理:

公元1971年,也就是中华民国六十年,香港正式宣布废除《大清律》。至此,从1646年开始草创的《大清律》——中国最后一部封建法典——在经历325年后,终于走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英属时代的香港,跟随英国奉行英国本土的惯行法律。但因为地域不同,发生在香港的部分案例,没有英国的法律可依,于是《大清律》继续成为香港判决此类案件的参照依据。


根据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协议,香港中的香港岛、九龙(界限街以南)是割让给英国,而新界地区(面积最广大)只是租借,租期99年(到1997年为止),主权仍然属于中国。因此,部分《大清律》条例仍然适用于新界等地,甚至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


《大清律》又叫《大清律例》,它是以明朝的《大明律》为蓝本,再加以修改。《大清律》一直都在清朝版图内奉行。中华民国成立,废除清代律法,推行《民国民法典》等法律。


直到1971年,最后一条有关婚姻习俗的法律被香港的成文法取代之后,《大清律例》的历史使命终于完成。但在1971年前依《大清律例》订立的妾侍仍然在世,她们、她们的子女与后代仍然有承继权(但承继权分摊比例少于妻子),仍然受到主权移交后的香港法律按《大清律例》给予承认。因此,在某些上了年纪的香港人中,有几个合法的妻子(妾),是很正常的。


注意提醒的是,《大清律》的刑事条例部分,因为过于陈旧,与时代格格不入,而且不符合人道原则,香港法庭往往不予采纳。


在1970年代,香港政府开始着手将所有参照《大清律例》的案例重新编写成为成文法。与此同时,亦利用合适的法例来取代过时的旧法。但是,随着纳妾这种做法已经越来越不受到现代社会的法律支持。1971年,香港废除《大清律》,1972又颁布《婚姻改革条例》,结束了香港男人借《大清律例》作为挡箭牌,来纳妾或是休妻。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继续纳妾,如著名歌星谭咏麟。到1970年代末,民间私自进行的纳妾做法也逐渐销声匿迹。


在刘德华拍的一部电影里《五亿探长雷洛传》里,就有介绍香港通过报纸、广播宣布废除《大清律》的电影镜头。


大清律.jpg
香港废除大清律.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