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尔朱荣
2014-10-16 | 阅:  转:  |  分享 
  
1人物生平编辑

乱世崛起

尔朱荣(493-530),北魏末年枭雄,北秀容(今山西朔州)人。尔朱荣的先代一直居住于尔朱川(今山西北部)这个地方,因此以居住地为姓氏。尔朱氏乃是‘契胡’中的一支,亦即后赵的石勒,石虎同出一源;再往上溯源,他们先祖乃是来自中亚的伊兰人。尔朱荣的历代先人都是部落酋长,到了北魏孝明帝时,这个位置落到尔朱荣头上。尔朱荣自幼聪慧机敏,遇事甚有决断,更稀奇是肤色白皙,容貌俊美。[1]?尔朱荣承袭了父爵之后,正赶上北魏兵乱四起,尔朱荣见“四方兵起”,趁机“遂散畜牧,招合义勇,给其衣马”,发展自己的势力,组织了一支坚强的契胡军队,借着为朝廷效力的机会,逐步建立自己的霸业。其崛起的过程和早期的曹操极为相似,双手沾满了起义军的鲜血,他的对手有入寇的柔然,有并、瓜、肆叛乱的胡人,但主要还是在镇压六镇起义过程中不断壮大的。期间他广络人才,在镇压之后的降兵中,“擢其渠帅,量力授用”,使‘新附者威安”,如高欢、贺拔岳、侯景、宇文泰等人,都是从降兵中收罗起来的将领,后成为尔朱荣的得力将帅。此时的尔朱荣已经不满足于一个地域性的军阀,他在等待机会,要控制北魏的洛阳朝廷,进而成就帝王的霸业。

当时北魏朝廷由灵太后把持,灵太后重用宠臣小人,政治腐败不堪,境内内乱不止,朝廷毫无威信。孝明帝逐渐年长,对权力被剥夺深感不满,对于灵太后的秽行也极度厌恶。母子矛盾日益尖锐。于是,私下密诏尔朱荣进兵洛阳,尔朱荣大喜过望,立即发兵。后党得知风声后首先采取措施,灵太后和姘头一起密谋毒死亲儿子孝明帝。兴头正盛的尔朱荣闻讯怒不可遏,发表慷慨激昂的宣言,立元子攸为帝,是为敬宗孝庄帝,勤兵拥众,直指京师杀来。灵太后的爪牙四散而逃,尔朱荣大军顺利入京,灵太后见了尔朱荣还想辩解,昔日连见天颜机会都极少的秀容酋长牛气冲天,拂衣而去,派军士把灵太后和三岁的小皇帝扔入黄河淹死。可是,接着尔朱荣做了一件让后人唾骂的事。除掉胡太后和幼帝后,考虑到自己在朝廷根基尚浅,怕今后不好控制,想诛杀立威,听从亲信费穆劝说,出了一个狠招:庄帝循河西至河阴,引导百官于行宫西北,告之朝臣说要祭天,不能请假。百官聚集之后,尔朱荣捡个高台四处望,立马于上,大声叱责说:“天下丧乱,肃宗暴崩,都是你们不能辅弼造成。而且朝臣贪虐,个个该杀!”言毕,纵兵大杀,史称“河阴之变”。死难朝臣人数极多,据《北史》、《魏书》记载有一千三百多人,《资治通鉴》记载有两千多,反正是上至丞相高阳王元雍、司空元钦、义阳王元略,下至正居丧在家的黄门郎王遵业兄弟,包括孝庄帝的兄弟,不分良奸,全部刀劈斧砍,杀个精光。把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政权中的汉族大族消灭殆尽。有了此事,历史上骂名滚滚。“河阴之变”另一个后果,是尔朱荣和北魏朝廷和皇室之间已经没有调和的可能,尔朱荣也注定要成为北魏的乱臣贼子。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而且必须一直下去。尔朱荣当时不是没有考虑篡位,但是当时天下未定,属下意见不一,而且尔朱荣很迷信,派人铸他自己的金像。当时魏王朝凡做重大抉择时,常常铸金人以卜吉凶。一共铸了四次,金像全部都没有铸成。尔朱荣信任的一个巫师也劝他,说天时人事都不成熟。于是重新迎回孝庄帝还宫,叩头谢罪,率军返回晋阳。

有此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足可以使尔朱荣在中华民族军事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六镇起义之后,经过不断的战斗和吞并,葛荣的一支逐渐壮大,拥有燕、幽、冀、定、瀛、殷、沧七州之地。葛荣遂自称天子,建国号齐,改元广安。孝昌三年二月,葛荣杀另一个起义首领杜洛周并其部众。至此葛荣兼并四方武装,号称百万,南下围攻邺城,打算一举推翻北魏朝廷,一统天下。不幸的是他遇到了尔朱荣。

尔朱荣听说邺城被围之后,立即亲自率精兵七千,人携两马(一马为副,方便昼夜兼行),直扑河北。葛荣横行河北之地为时已久,又听说尔朱荣这么一点人马,大喜于色,十分轻视,对部下说:‘对付这些人,岂非手到擒来?你们只要多准备些绳索,届时捆人就是了’。这位草寇出身的莽撞人背向邺城,列阵数十里,散漫迎敌。如此轻敌,焉能不败?

可是,双方兵力上的悬殊差距却是事实,葛荣虽无百万雄兵,30万人马还是有的。尔朱荣打仗绝对是个高手中的高手。他先派兵埋伏于山谷间,准备出其不意地出击。又三人一组,派出几百组骑马四跃,扬尘鼓噪,让葛荣军人不知已方数目多少。双方近距离混战,考虑到刀不如棒好使,又发给兵士每人袖里藏棒一枚,以便近击。为了防止兵士贪功,割首及求赏,他又下令战后不以人脑袋为封赏的标准,只以大胜为准。试想,如果百万人的脑袋一动不动让七千个人去割,也得把这七千人活活累死。更重要的是如此神奇战法,意在驱散敌兵,或追逐至远方,而不要围截起来,以免敌人聚集之后,发挥人数上的优势。随着尔朱荣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数千名精骑一齐左冲右突,来往挥击,竟将葛荣的30万大军一下子冲散。然后,尔朱荣回过身来,集中所有精兵杀向葛荣的中军,一战而擒之,于是葛荣全军崩溃。

如何处理降兵的问题上是非常棘手的,因为投降的人太多,一个士兵要处理一百多人降兵。尔朱荣的手段比项羽高明的多,他首先下令葛荣军士就地遣散,可以亲属相随,一概不问。“于是群情大喜,登即四散。数十万众一朝散尽。”等到这些散兵游勇出走百里之外,聚不起团来,尔朱荣才又派押领的官在各条路口等候,把降众分别集中起来,进行安置,原来的首领量才录用,编入自己军队服务,使新附降兵都感服他的处置。尔朱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竟使北魏的后续部队还没有发动就已经风平浪静了。



“挽狂澜于既倒。”尔朱荣在两次在危难之时挽救了北魏朝廷之后,尔朱荣又相继斩杀了幽、平二州的韩楼,生擒了豳、泾的万俟丑奴,活抓王庆云,平定关西,基本统一了北方。就在此时,他和孝庄帝矛盾也日益尖锐。孝庄帝是个傀儡,可偏偏他是个有为青年,‘旧勤于政事,朝夕不倦,多次亲自览阅案卷,消弥冤狱’。朝政均由尔朱荣在晋阳控制。魏庄帝左右大臣、内侍,全是尔朱荣安插的眼线,皇帝一举一动这些人都会禀告给他。偏偏尔朱荣还要干涉孝庄帝私人生活。尔朱荣的女儿本是孝明帝的侧妃,但尔朱荣却强迫孝庄帝立她为后。尔朱皇后也不是善茬,经常和皇帝过不去,发脾气耍性子。她常常说:‘我在天子面前放肆一些有什么关系?他本来就是我爹所立,我爹把帝位让给他已经很不错了!’

孝庄帝外有强臣逼迫,内有恶后威吓,经常怏怏不乐,随着境内的敌人被消灭,尔朱荣又申请入朝,准备进一步控制中央,为下一步篡位做准备,双方摊牌的时候终于到了。于是孝庄帝开始与一些皇族近臣密谋诛杀尔朱荣,其实做的本不严密,也传到了尔朱荣那里。所以尔朱荣的亲信都劝他抢先下手,但尔朱荣自信得很,认为孝庄帝决计没有这种胆量。堂弟尔朱世隆怀疑庄帝举动有异,自己派人在自家门上写个匿名贴子:“天子与杨侃、高道穆密谋,要杀掉太原王!”然后他自己假装发现匿名信,揭下贴子呈送给尔朱荣。尔朱荣此时没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唰唰几下撕毁匿名贴,往地上狠狠吐了口唾沫:“世隆真是胆小鼠辈,谁敢生杀我的念头!”尔朱荣的妻子也劝他不要去洛阳,但尔朱荣不听。

尔朱荣入朝,当面问起外面传言,孝庄帝说:“外面的人都说您也要杀我,难道是真的?”这样的巧妙反问使尔朱荣无言以对,以后每次入朝觐见,左右从人不过数十,还都空手不带兵器。而帝党方面刺杀尔朱荣的行动却加紧进行。530年九月戊戌日(530年11月1日),孝庄帝埋伏兵士在明光殿东序,然后遣使飞报尔朱荣。声称尔朱皇后刚刚生下太子,皇宫内文武百官络绎不绝地到府上道贺,祝贺尔朱荣荣升为外公。尔朱荣并不起疑,遂进宫入殿。见到孝庄帝,尔朱荣未等开口道喜,忽然见孝庄帝手下两个人手里提刀从殿东门跑进,他马上惊起,直奔御座想挟持孝庄帝抵抗。孝庄帝膝上早已横备一刀,见尔朱荣冲上,直刺入腹,一代英雄应声毙命。众人举刀乱砍,亲信元天穆也死在乱刀之下。跟随尔朱荣入宫的十四岁儿子尔朱菩提以及从人三十多个全被伏兵所杀。尔朱荣终于死在了他所看不起的孝庄帝的刀下。



河阴之变之后,北魏北海王元颢都仓惶南奔,投降南朝梁国。后来元颢请求梁武帝萧衍帮助其成为北魏的皇帝。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梁武帝认为这是一个向魏土拓境的大好时机,于是便欣然同意了。陈庆之受任为飚勇将军,送元颢北上洛阳。照理说这是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军事行动,可是梁武帝仅仅让陈庆之所部七千人孤军北上,并未在别处派军加以协助,这不由得令人怀疑起梁武帝的真正用意,很有可能梁武帝并不愿花费太多精力浪费在这个北魏的流亡贵族身上,只是想派陈庆之率领少部分军队敷衍一下。不过这不足万人的队伍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袭取铚城到夺取洛阳,陈庆之率军共取城32座,作战47次,战无不胜。至此,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归附,颂声四起。这时北魏最后的希望尔朱荣出场了。尔朱荣闻听自己所立的魏庄帝元子攸奔逃于长子(上党县名),赶忙率兵奔赴,并与元颢和陈庆之在黄河两边双方对峙。陈庆之三日十一战,杀伤甚众。尔朱荣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在陈庆之这里吃了大亏,他马上改变策略,不再与陈庆之作正面接触。他制作了许多木筏,渡过黄河,直接抄袭元颢的本阵。因出其不意,元颢部一战即溃,他自己也在逃往临颍的路上被抓获,而洛阳随后就失陷了。如此一来,陈庆之四面受敌,尔朱荣不肯放过这个强劲的对手,亲自率领精兵马队追击陈庆之。正值嵩高河水暴涨,陈庆之军在追兵和大水的冲击下,死散殆尽。陈庆之削发装扮成和尚,只身一人步行逃回梁朝。公正地说,尔朱荣军与陈庆之军实力上是有很大差距的,毕竟陈庆之所部只有不到万人。[2]?编辑

《魏书》:“尔朱荣缘将帅之列,藉部众之用,属肃宗暴崩,民怨神怒,遂有匡颓拯弊之志,援主逐恶之图,盖天启之也。于是上下离心,文武解体,咸企忠义之声,俱听桓文之举。劳不汗马,朝野靡然,扶翼懿亲,宗祏有主,祀魏配天,不殒旧物。及夫擒葛荣,诛元颢,戮邢杲,翦韩娄,丑奴、宝夤咸枭马市。此诸魁者,或据象魏,或僣号令,人谓秉皇符,身各谋帝业,非徒鼠窃狗盗,一城一聚而已。苟非荣之致力,克夷大难,则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也。然则荣之功烈,亦已茂乎!而始则希觊非望,睥睨宸极;终乃灵后、少帝,沉流不反;河阴之下,衣冠涂地。此其所以得罪人神,而终于夷戮也。向使荣无奸忍之失,修德义之风,则彭、韦、伊、霍夫何足数?至于末迹见猜,地逼贻毙,斯则蒯通致说于韩王也。”[3]?《北史》:“尔朱荣缘将帅之列,藉部众之威,属天下暴虐,人神怨愤。遂有匡颓拯弊之志,援主逐恶之功。及夫禽葛荣,诛元颢,戮邢杲,揃韩娄,丑奴、宝夤,咸枭马市,然则荣之功烈,亦已茂矣。而始则希觊非望,睥睨宸极,终乃灵后、少帝,沈流不反。河阴之下,衣冠涂地,其所以得罪人神者焉。至于末迹凶忍,地逼亦已除矣。而朝无谋难之宰,国乏折冲之将,遂使余孽相纠,还成严敌。隆实指踪,兆为戎首,山河失险,庄帝幽崩。宗属分方,作威跋扈,废帝立主,回天倒日;揃剥黎献,割裂神州,刑赏任心,征伐自己。天下之命,县于数胡,丧乱弘多,遂至于此。岂非天将去之,始以共定;终于恶稔,以至殄灭。抑亦魏纾其难,齐以驱除矣。”[2]?

献花(0)
+1
(本文系羽鹰200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