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小飘霖 2014-10-16
      我当然不敢说《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晦涩的书,因为人人都说它太经典 了。但是不知是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还是耐心的缺乏,我几乎可以说 是很痛苦地读完了这本设计界的经典大作,然后,一头雾水。
       《设计心理学》作者的想要表达的思想,也就像那海边 弥漫雾气中的灯塔,给人温暖和信心。通读全书,个人感觉作者并非在讨论某一个问题和某一个设计的秘 诀和方法,而是传递一种希望透过表象,直达用户内在需求的关怀,那就是抓住本质,抓住用户需求和事 实发展的最本源。也许大师的思想是相通的,这种对人性的关怀与顺从,对自然和事物的理解和宽容,在 畏研吾的《负建筑》里也有类似的阐述,不同的是,畏研吾尊重的现实更多的是自然和环境,他认为人性 顺服于自然的规律,也就顺服了自己的本性,而诺曼更注重人需求的重要性,必须改变“错误”的事实,顺 从人的惯性,甚至是惰性。当然这里没有对错,东西方不同的人文自然环境,以及历史等因数使之成为2 种不同的真理。 现代的设计面对的是残酷的市场法则,满足用户的需求、尊重用户的习惯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是未经正确 设计的事物,满足用户的表面需求,却永远失去了更多的潜在用户,甚至到头来连最初的用户也自然地“背 叛”了它。诺曼举了个例子,就是那个有电话、电视、闹钟等等功能的一个电器,按照今天的理解,就是一 个带 xxx 功能的 XXX,首先重要 的是后面那个定语,而不是之前的附属功能,如果把用户的一切附属需 求都一个不漏的摆出来、按上去,那是一件舍本逐末的事情,结果自然是造就一个机器怪兽,吓得连最初 提出需求的用户也不敢照面。为什么当黑莓和诺基亚推出“全键盘”手机的时候,apple 却敢推出没有键盘的 iphone 呢?道理也同上面是一样的。 说到诺基亚,想起了它的“科技以人为本”,豆瓣上有更高明的变种“科技以懒人为本”。 我曾经也畅想过诺基亚和 APPLE 同时推出洗衣机,然后“think deffrent”的 APPLE 决不会让你想得更多,只 会让你做的更少,然而诺基亚牌洗衣机会给你25种自由的选择,以及用来控制更多功能的10多个按钮,以 便于您在洗衣服的时候还能用该洗衣机听 MP3、上网、煮咖啡,这不是胡说,同样“智能”的冰箱三星已经 投放市场了, 市场的销量自然会印证诺曼说的限制功能、 预设用途的设计原则的对错。 这2个设计原则是说, 要想让某件物品用起来不出错,那就不要让它具有其他功能,或者说是在用户平时接触时,隐藏掉其他众 多功能。 设计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有一种让产品更美的使命感,这使好多产品变得精美绝伦,同时也让更多的产品 脱离了现实和用户,设计师的任务不仅是表达自己的理念,更是用设计来引导人们的生活和审美,自己的 设计思维也应该向这个任务深入挺进。然而也有一种极端,就是为了易用性、或科技的局限性而牺牲了绝 大部分审美,同样是诺基亚和 APPLE 的例子,手机屏幕诺基亚坚守了320X240多久了?是诺基亚的技术不 行么?当然不是。那为什么是 APPLE 先推出 Retina 显示屏呢? 这个同之前的误区一样,诺基亚尊重了技 术和用户的习惯,却破坏了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投影,而品牌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像《设计心理学》这本书表述的那样,设计师和客户都不是最终用户,我们不能了解每一个用户的想法,每个事物的原理,然而我们可以学会抓住设计的本质、还事物以本源,这样即使世界变幻莫测,时代脚步 永不停息,设计却也将会是永恒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