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兴起 今后做农民也有门槛(2)

 大成净化图书馆 2014-10-16
新型职业农民悄然兴起新型职业农民悄然兴起

  【什么是职业农民?】

  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职业农民,这个称谓在近几年逐渐进入公众视野。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吉林省结合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制定了《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到,逐步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培养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突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许多人会问什么是职业农民?按照《方案》的内容定义,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

  【为什么提出职业农民?】

  年轻人离开土地 妇孺渐成农业生产“主力军”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占全部从事农业生产人数的75.9%,30岁以下的80、90后务农劳动力仅占务农劳动力总数的11.0%。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接近50岁,部分地区甚至达到55岁以上;妇女约占63%左右。也就是说,从事农业的主要是妇女、小孩和老人。种地的不是人才,人才不来种地,已经形成大家的普遍共识。

  在农村人口及劳动力逐步减少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土地,转移到城市。今后“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现代农业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10余年粮食丰收的背后 是职业农民发力

  虽然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正趋于减少,但自2003年以来,全国的粮食总产量连续11年增长。一方面是人才不来种地,一方面是农业取得较大成就,这个“悖论”说明了什么?

  对此,吉林农业大学教授王铭分析认为,农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今农业经营主体的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而扮演“主角”的职业农民正是当今农业经营新主体的典型代表。“从变动趋势看,在兼业农户和小规模农户大量存在的同时,种田能手、专业农户等正在兴起壮大。所谓的经营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化的农业,这些领头人都是职业农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