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秦线秋季检修对煤市影响几何

 海马的图书馆 2014-10-17
大秦线秋季检修对煤市影响几何

时间:2013-9-9 15:29:00 阅读102次

    截止8月31日,大秦线运量累计完成2.94亿吨,同比增加1510万吨。据来自太原路局的消息,每年一次的大秦线秋季检修将于10月初展开,为期15天左右,每天停电施工4小时。笔者根据沿海煤炭市场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在下游煤炭需求不振,进口煤补充货源的情况下,大秦线为期15天的“开天窗”检修不会对沿海煤炭市场带来很大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沿海电厂库存保持中高位,下游并不缺煤。
  夏季用煤旺季,火电厂耗煤增加,全国重点电厂存煤下降较快。据数据显示:夏季到来之前的6月20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7478万吨;进入夏季用煤高峰,7月10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降为7176万吨;7月30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降为6863万吨。进入8月份,“烧烤”天气到来,全国各地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电厂存煤下降较快,8月10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6530万吨,到了8月30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骤降至6347万吨,电厂库存降至今年以来最低水平,存煤可用天数仅为15天。整个夏季,全国重点电厂存煤下降了1100万吨,降幅较大。
  但是,我们留心观察沿海电厂存煤变化情况,7月1日,沿海六大电厂合计存煤1569万吨,可用22天;7月30日,六大电厂合计存煤1559万吨;9月1日,沿海六大电厂存煤为1235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15天。表面看去,沿海六大电厂存煤下降了330万吨,而主要原因是8月4日以后,浙能电厂存煤数据将接卸港和航线船上的约200万吨煤炭刨掉。实际上,经历了夏季用煤高峰之后,沿海六大电厂存煤下降的并不多,仅仅下降了130万吨左右。根据7月1日和9月1日数据对比,发现:大唐沿海电厂、浙能电厂降幅较大,分别下降了35万吨,而国电、粤电、上电各下降了20万吨。夏季,各大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下降较多的主要原因是,进入夏季,民用电增加,电厂负荷提高,日耗增加后,存煤可用天数相应减少;预计夏季过后,电厂存煤和可用天数还会增加。综合分析,夏季过后,沿海电厂存煤和可用天数基本都处于中高位,即使大秦线检修半个月,但经过提前存煤和积极备煤,预计到9月底、10月初,各大电厂存煤数量将有所提升。
  二、此次铁路维修时间短,对货源供给影响小。
  非维修时间,大秦线日发运量保持在125万吨左右。而到了铁路集中修时间,大秦线日发运量将保持在95-100万吨左右,降幅为24%。
  在下游需求不旺、电厂库存高位的情况下,大秦线为期15天的检修肯定会对发煤港口的卸车作业带来一定影响,造成秦皇岛、曹妃甸、京唐等港口卸车数量减少。在发运量保持高位的情况下,北方港口堆场蓄水池作用得到发挥,存煤得到释放,在满足装船的同时,各港口库存会下降一些。但是,由于下游电厂积极提前存煤,加之煤炭采购方式的多样化、灵活性增强,补充了发煤港口存煤的不足;且此次检修为期时间短,相当于春季检修时间的一半。因此,为期15天的检修不会对下游电厂用煤带来很大影响。尤其进入10月份,天气凉爽,气温下降较快,民用电降幅较大,造成沿海电厂负荷降低,耗煤量会有所减少,即使海上进煤量有所减少,其库存变化不会很大,难以造成煤炭紧张的现象发生。
  三、进口煤仍保持一定水平,补充资源。
  今年1-7月份,我国进口煤炭达1.87亿吨,其中,七月份进口煤炭2865万吨,同比增加18.3%。预计未来几个月,月进口煤会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水平。今年,我国进口煤炭将达到3.12亿吨,超过去年水平。
  国内煤炭价格下跌后,到岸价与澳大利亚煤炭基本相当,但印尼、越南等国煤炭凭借运距近、价格便宜等优势,在竞争中仍处于主动位置;加之电厂订购的进口煤今后一段时间陆续到货,进口煤在一些电厂已形成燃用定势,综合分析,未来几个月,进口煤在国内尤其沿海地区市场仍能保持一定规模。今年以来,浙能六横岛储煤基地、广东黄埔港等大型卸货码头经常接卸澳大利亚、印尼、哥伦比亚进口煤炭,给华东、华南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补充了南方市场煤炭资源的不足。我国沿海地区进口煤保持一定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补充货源的不足,弥补运输的瓶颈。在大秦线集中修或者港口遭遇恶劣天气封航时,大量涌入的进口煤将发挥补充货源的重要作用。
  综合分析,将于10月初展开的大秦线“集中修”,只会降低北方港口的煤炭场存数量,相应增加了北方港口的下锚船数量,造成港口船等货、等泊现象发生,延长了装船时间,使沿海煤市供大于求态势略有缓解,但不会大幅降低下游电厂库存,不会出现用煤紧张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