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仲逊按:已故的中医文献大家郭霭春先生曾说,出版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这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之深。以前编辑图书,总是比别人慢很多很多,一方面确实是因为自己水平有限,总是能发现新的错误。后来我应对的办法,就是把已经质检通过、可以马上印刷的书,放两三个月,期间经常能再发现一些不足。最终出版的时候,依然遗憾,但不会后悔,因为自己尽力了。 编辑中医书友会微信以来,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节奏实在太快了,每天一期。我经常会有推送前的“强迫症”。如果哪一天的文章九点之后才收到,可能是微信或网络抽风,也可能是我在抽风。 现在的情况,经常是王超用了很长时间编辑好文章之后,我会再用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去修饰,或许最终一个字也没改,但不会遗憾。聚集到我们身边的伙伴和读者越来越多,我们能体会到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犯错产生的效应也会越来越严重。 这一次的错误,主要责任在于我,没有校对出来。不过我也算身经百战,心里比较平静,但是我们的王超编辑非常愧疚和难过,所以写了这一封致谦信,也代表我们整个团队。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对中医书友会的支持! ----------- 王超: 首先,跟所有中医书友会的读者道歉!昨天,对我们中医书友会,对所有的中医同仁们如此重要的一篇文章《妊娠脉是可以掌握的技术》的导读,我写错了。而且是那么重要的妊娠脉的脉形,我竟然写错了。 “尺小于寸者有娠,以胎之初结、气血沉潜故也。”气血沉潜了嘛,尺小呀,我怎么就写成“寸小于尺者有娠”了呢? 我写错了,辜负了大家的信任和期待。语言已经无法表达我的愧疚之心,因为或许我们的中医同仁们等着用它回应那些居心叵测的挑衅中医的人呢,或者还有很多人看了导读就先入为主地记住妊娠脉的脉形呢,可是,我竟然把如此关键的信息写错了,真的真的跟大家道歉。 今天不停地会看到有读者留言说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一方面很气自己,一方面又特别欣慰,因为只有真的认真看了文章的人才会发现这个错误,我向所有纠正我的错误的人表达感谢,如果以后我再犯错,也千万别手软!当然我希望这种时候越少越好,尽量别有~ 现在大家可以点击底部的阅读原文,查看修改好的《妊娠脉是可以掌握的技术》一文。希望以后自己工作再认真细致一些,不让信任我们的人失望。 王超 2014/9/16晚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妊娠脉是可以掌握的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