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2封未读) 网易邮箱6.0版

 茉莉文吧 2014-10-17

内向型幼儿入园适应策略

时间: 2014-2-11 作者: 顾金芳 单位:浦东新区蒲公英幼儿园 

  宝宝小名:津津

  入园时间:2010年9月

  入园年龄:3岁 入园前性格:害羞 胆怯

  妈妈最担心的事情:宝宝因为害羞胆怯而无法融入集体

  妈妈的记录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我以为已经万事俱备了,入园前一天晚上,我跟津津聊天。我说:“宝宝明天要上幼儿园了。妈妈真替你高兴。有好多小朋友陪你玩好多不同的玩具。跟小朋友们一起吃饭,睡觉,真好玩。”津津听到这里,眼泪马上流出来了,说:“妈妈,怕,怕”

  所有的准备似乎突然证明没用了。我们真正困难不是入园第一天,因为第一天是亲子活动,妈妈陪着。津津很快乐!

  从第二天开始,津津要适应独立上课,独立吃饭。在幼儿园他哭了两次。

  第三天分手时,津津拽着我的手,哭,不愿意分开,老师一把抱他过去。我赶紧撤退,退到门外,听到他很大的哭声。我不管不顾头也不回地走了,心情很忐忑,出去逛街打发时间,巴不得时间快点到下午3点半,好快点去接津津。

  终于到时间了,看着拥挤的家长队伍,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渴望和期待。我说:快点,去抢小孩了!我冲到教室门口,对贾老师使了个眼神,贾老师把津津领了出来。津津没哭。老师告诉我,睡觉时,津津在哭。老师说:醒了妈妈就来接。一会儿老师回来查看,津津已经睡着了。老师还说,津津就是老师的小跟班,一直跟着贾老师。

  我给了津津一袋巧克力以示奖励,津津首先拿了一粒给他深爱的贾老师和潘老师,还把她们的手拿过来,把糖放到她们的手心里。

  看着他快乐的表情,我以为他适应幼儿园生活应该没问题了。可是我又错了。

  入园第四天,送津津进教室,因为老师叫我把多余的被子领回家,我没有马上离开。当我拿起被子要走时,津津哭了。他哭着对我说:“抱我一下,好吗?”老师说:“好,抱一下。”我抱了一下,放下。津津又说:“妈妈,再抱抱我,好吗?”我于是又抱抱他,津津的手臂用力环着我。老师在旁边说:最后一下哈。阿姨把津津抱过去,津津大哭,用力挣扎。我趁机撤退。退到门外,还听到他伤心的哭声。

  回来的时候,遇到小区里的一个小女孩,平常很外向,很独立,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也哇哇大哭。看来这痛苦的离别是不分性格的。

  入园第六天,终于顺利克服分离焦虑,爱上幼儿园,爱上了幼儿园的贾老师,潘老师,汤阿姨。

  早晨津津主动问:妈妈,去幼儿园吗?幼儿园真好玩!到了幼儿园,津津笑眯眯的跟我说再见,然后很满意地让老师牵着小手进教室了。

  下午接他时,看到门口的妈妈,津津不是像其他小朋友一样马上冲出来,而是对我招手:妈妈,进来玩。

  家园反馈表上总是满分:情绪愉快,午饭吃完,愉快睡觉,独立入厕。有些小朋友有吃饭的问题,有些小朋友有入厕的问题。津津啥问题都没有。我非常高兴。

  每次接他时,老师总是说:他很乖,一点都不叫人操心。不过贾老师如实说:“教他唱歌时,他不张口。跟他说话,也不张口。”看来津津在集体活动中还是比较害羞拘谨,我在孩子性格改造方面必须加油。

  入园第一个月,我给老师打了8次电话,发了3次邮件。直接告诉老师自己的担心和忧虑。家园沟通很顺畅,老师也开始关注津津,帮助津津,引导津津。

  入园第13天,孩子终于在课堂上开口了。入园一个月,孩子完全适应了集体生活,并爱上了幼儿园。

  看到现在的津津,谁能想到当初的津津是如此害羞和胆怯?

  妈妈的话:

  我以自身的经验给家有害羞宝宝的妈妈提几条建议:

  第一, 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和书籍,学习育儿知识。

  第二, 多陪孩子聊天;

  第三, 多带孩子串门,帮助孩子交朋友;

  第四, 多跟幼儿园老师交流;

  第五, 多鼓励,多表扬,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只要妈妈用心,没有解决不了的孩子问题。

 

  宝宝名:阳阳

  性别:男

  入园时间:2011.09

  入园年龄:3岁

  宝宝性格:温柔体贴加点小叛逆,性格偏内向,心思慎密,脾气有点倔,做事认真。

  妈妈最担心的事:入园后生活习惯、学习教育、个性培养、心理素质的适应。

  妈妈的记录

  回想起去年入园,为了让阳阳顺利入园我下足了功夫。

  入园前我们去读过早教班,让他能适应集体环境氛围。订的早教产品,在那个阶段正好说如何能开开心心地入园,通过动画片,阳阳对幼儿园有了初步印象,是个好的开端。每到周末我们一定带他出去玩,这个玩可是有含义的,一般会带他到公园小孩多的地方制造机会让他们多接触多交流,还有室内的儿童乐园,还积极参加家庭聚会、亲子活动等,让他充分接触社会这个大环境。

  入园后第一天回来,他心情也不错,我心里有了些安慰,是个好的开端。过了几天开家长会了,我特地向老师问明阳阳的情况,老师说他很乖不吵闹,但是吃饭不太好,要喂饭,课堂上和老师的互动不够,我听后就明白了,按照阳阳的性格来说,很乖说明他还不熟悉环境比较陌生;吃饭不好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课堂上互动不够说明他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或者就是他表达能力欠佳……

  下班回到家我都会一边做事一边和他聊上一会,比如:让他唱唱小儿歌或者跳个舞或说说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聊聊他认为感兴趣的事,都可以。但不要听过就算,要沿着他的话有引导性的谈内容。

  碰到事情要尽量让他能独立面对和处理,通过这个来锻炼他的心理素质,这样对他以后踏上社会是很好处的。宝性格偏内向的宝宝,他们都多半神经比较敏感,看重别人对他的看法,就像我家的小阳阳,有几次在幼儿园里闷皮了,上课说话做小动作,被老师说了几句他就上心了,然后就吵着不要去幼儿园;当时我就知道他一定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我先和他谈了谈,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但自知信息不是很准确,再去老师那里确认了一下。入园后遇到小挫折很正常,包括小朋友之间撞啦、咬啦、抢玩具啦、打架啦、不入耳的声音等等,在情况还没有弄清楚前别去责怪老师或是在他面前说这个小朋友不好那个小朋友不好的,小孩说得话不能全信多半可能加油添醋的或是报错人名。如:宝宝在幼儿园被弄伤了,他可能报出的名字是和他经常玩比较熟的那位小朋友,往往不是那个弄伤他的人;也有可能是他先动手打了别人,结果还被误伤了,所以还是及时联系老师了解一下情况比较好,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沿着他的思路开导帮助他;千万别听他的一面之词然后冲到幼儿园去质问老师,这样很唐突而且很不礼貌。家园沟通很重要,有时我们开导他十几句还顶不上老师说的几句话,要和老师保持联系,互相配合教育引导宝宝,只靠单方面的努力收效甚微,要双管齐下。

  妈妈的话:

  最后,我总结了几句话,供妈妈们参考:

  身体健康最重要;生活习惯要养好。学习知识要全面;性格难变可培养。心理素质要加强;家庭和谐是基础。

  老师的话:

  对于内向的孩子,妈妈在入园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策略1:机会加技巧培养“外交家”

  帮助宝宝选择合适的小伙伴。经常带宝宝出去和小朋友玩或者请小朋友来家里玩,引导宝宝与人交往,使宝宝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形成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

  策略2:老师作用不可小瞧

  性格内向的宝宝,老师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如果宝宝已经上了幼儿园,那就要注意观察宝宝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良性的、积极的。一旦发现宝宝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幼儿园,就要积极地与老师沟通交流,使老师多注意宝宝,鼓励宝宝,并指导宝宝的社会交往行为,增强宝宝的自信心。这样,宝宝才会越来越喜欢老师,越来越喜欢幼儿园,变得不再退缩了。

  策略3:为宝宝酿造自信

  对于内向的宝宝,多鼓励他,允许他的探索行为,引导他与周围不同年龄人的接触、交往。如见到邻居主动打招呼,看到小区的伙伴在骑车,鼓励宝宝也去试试。对宝宝要尊重,关爱而不溺爱;多鼓励和表扬,但不过分夸耀。参与宝宝的成长过程,和宝宝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对宝宝提出具体的合理的要求,要积极满足并加强指导,帮助宝宝实现目标,增强他的自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