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参同契》与气功养生

 wuwoliangwang 2014-10-17

周易参同契》与气功养生

我们知道,中国的养生学的一个重要的门类就是气功,包括那些导引、吐纳之术,它们在中国的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汉著名炼丹家魏伯阳就是个易学养生大师。魏伯阳,号云牙子,上虞人,他是髙门堪族之子,家庭世袭爵位,但是魏伯阳生性好道,他出身很好,在家里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不过魏伯阳小时候就很聪明,性情很淡定,看透了世间浮华,觉得人生在世终难免一死,沦为鬼物,人虽然活着在享乐,怛是终归要尘归尘、土归土。

“为什么不去学习长生不老之术呢?”他想。

他就一心向道,追求长生不死,平步升仙,于是魏伯阳开始钻研修道的方法,他手头有一部书,那就是《周易》。媿伯阳道心坚定,没想到最后真的被他在炼丹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对周易也有了更深的见解,写了一本《周易参同契》。但是当时,注解周易的书太多了,周易专家也太多了,轮不到我们的魏伯阳,他没怎么出名。后来他决定舍弃家业去深山炼丹,于是魏伯阳就带了一只小白狗和三个徒弟跑到了大山里面,架起鼎,烧起锅,炼起了长生金丹。师徒四人齐心协力,历经失敗终于炼出了一锅金丹,箅是成功了。

后世的道家,张三丰也好,丘处机也好,但凡道家修身养性都离不开《参同契》。《参同契》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气功养生学著作,可以说是我国现代医学中的导引康复学的弊祖。

有些人认为--代表女性,一代表男性,并认为这是一个大发现,

《易经》上又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于是感悟原来《易经》是研究性医学、研究性养生的。这个问题我们在这里不谈,让大家当个笑料。

《易经》是这样的一本书

通过我们的这一小段考察,我们可以看到《易经》的确是根据占卜的萡要而产生的,是人希望掌捤大自然的一种心理的反映,同时也是对自身问题的思考,具有实用的一面、科学的一面,它记述了各种爻辞,什么叫爻辞呢?就是说,你去占卜(当然占卜的方法也记载到里面了)占到了比如乾卦,乾卦你看有它的表示,是六横,每一个横就有一个爻辞,你占卜到哪个就参看哪个爻辞,爻辞会告诉你占卜的事情有利于你还是不利于你。说白了,就是用来断吉凶的。《易经》从其诞生的最初动机,是一部用来占筮的预测学著作;它是累积许多圣人及筮官的思想、经验而成的。它回答了宇宙学的许多问题,可以说是一部宇宙学著作;它回答了社会学的许多问题,可以说是一部社会学著作;它包含了丰亩了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可以说是一部历史著作;它包含了天文、气象方面的很多知识,可以说它是一部天文学著作、气象学著作;当然,它还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人生哲学著作;也可以说是一部策略著作,里面充满策略学的智蒽。如果把中国文化比成一棵树,那么易经就是这棵树的树根,大易的精神就是这棵树的树干。

另外《易经》中记载了一些哲学道理,比如我们中医养生学中的阴阳的观念就是《易经》上记载的,在《易经>的“经”的部分哲学道理并不成体系,在大传中,经孔子整理才形成了系统,这些哲学道理虽然并不是很多,却正如文中所说:“大道至简。”这些理论成了我们老祖宗的发展科学的依据,比如道家的养生术以及中医,包括中医的理论奠基之作的《黄帝内经>。

《易经》文字古奥,一般人视若天书,常人一般是不敢问津,主要是它的写作方式比较奇特,另外由于年代久远,所以就更加显得它艰深难懂了,但是《易经》却是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只要你读过一遍,或者人了门,你会像孔老夫子一样爱不释手。

后人不了解《易经》的,好多人都把它玄化了,形同鬼神,甚至能辟邪,说把一本《场经》在睡觉的时候放在枕头下,就能驱鬼避魔。这就把《易经》给神化了,相信作者周文王如果健在,肯定会大呼冤枉。不过《易经》能帮助人延年益寿、祛病除灾却是一点儿不假,有人说,药可以治病,周易可以治命,说得很有道理。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zydj/zyctq/7104.html

周易参同契》破解《易经》中的健康密码


周易参同契》破解《易经》中的健康密码

有这么一个故事:贞观年间,定州鼓城县人魏全,他家很富有,上有一个老娘,这个魏全也很孝顺,一天老娘忽然就不明不白地失明了。魏全很孝顺啊,也很着急,就去向一个叫王子贞的《周易》专家求助,说:哥们!帮忙算算,我老娘的病该怎样&治好?子贞就取来《周易》算了一卦,说:“到明年有人从东方来,身穿青衣的,在三月一日那天你要注意看好了,让他给你娘治病,'疗必愈’。”到了那天,魏全就在路上等,看见一个人穿青绸衫,就邀请他来家,并且给他准备了丰盛的饮食。说:“俺老娘眼瞎了,你会治病吗,给俺娘治治?”那人说:我不知道怎样治病啊,我就会给人家制作耕地用的犁子,为你做个犁子好不好?”说罢就持斧绕着房子找犁子辕,忽然见一棵桑树的曲干枝在井上,遂用斧头斫下。神了,魏全的母亲两眼“煥然见物”,病好了。

这个故事和咱们的《易经》有点关系,但这只是一个传奇故事而巳,本身并不代表我们认同这个亊实,算是个引子吧。你可能会说:是迷信。当做迷信也好,半信半疑也好,我们在这里只是用这个小故事当一个敲门砖,引出《易经》与健康的关系。

我们说(易经>很神奇,其实在古代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在《易经〉衍生出的预测体系之中,用预测来推测治病的方法,古来有之,现在的一些造诣比较深的老中医有时也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辅助治疗。当然,(易经》预测疾病到底科学根据在哪里,现在人们还没有完全弄明白。但是根据一些医案,可以看出它有时还是有成功的案例的。《易经>中隐藏了多少有关健康的秘密呢?主要来说有下面几点:

养生重在养气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身体出现问题首先出现在呼吸系统。《易经》中冇非常著名的八个字:“天地氤氳,万物化醇”,就是说,天地之间充满了瓿氳的气,这些气产生了万物。可见气是生命的根本。后来的道家对它进行了发挥,看那些道士,大多都是穿一身八卦衣,就是这个道理。

紧接着又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男女两性的精气配合起来,万物就产生了。精微物质结合就产生了生命,这个精微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气。

那么什么是气呢?气其实就是宇宙中的精微,无色无质,可不是我们所呼吸的大气、空气。很多人说养生重在养气,我们养气,需要从呼吸下手,中医认为人的生命赖气以生,气存则生,气失则亡。所以“善养生者,必知养气”。明代张录岳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可见,气与养生有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医将《易经》中的气演化为三层含义:空气,就是我们呼吸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水谷气,就是我们吃的东西化成的精微物质,我们现代人讲养生,可以通过排毒,可以通过调理气息,古代道家有“食气功”的养生方法,就是吞咽这个气,相当于吸收日月精华;元气,就是先天父母给的气,是一种遗传物质,有点DNA的意味,但是绝对不是DNA,这种气是生命的根本。我们看武侠小说,两个髙手打架,一个被伤了元气,命在旦夕,躭是指这种气。

到底怎样用气来养生呢?《易经》上告诉我们,无极生太极,就是虚空生万物。当你心中静到极点,则“真气”就产生了,但是要配合呼吸。《易经》有个卦叫乾卦,乾卦代表阳气。潜、见、惕、跃、飞、亢是乾卦的六个爻。这六个爻表示了乾卦通过气的潜伏,发展到顶点,然后收回来又潜伏下来。这个阳气发展盛衰、潜藏、变化规律告诉我们一个遒理:人的阳气要善于潜藏,也要善于用;过度的用气,不停地消耗气,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易经》告诉我们如何莩握这个气,何时大用,何时小用。这里面有很多学问,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它是生命科学,但是绝对不是迷信。

说到《易经》,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太极图,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最高秘密都在这张图上。它代表了阴阳对立,辩证统一的高深养生智慧。《易经》上说:“一阴一阳叫做道。”什么是道,道就是最高规律。西方说谁创造了天地呢?是神。《易经》上说是“道",是道创造了天地万物,道是世界的根本。道是根本的规律、最商的规律,即“一阴”和“一阳”。《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太极图的黑色部分代表阴,白色部分代表阳。总共表达了四个方面的变化: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换。因为阴阳有这么多关系,所以说,在中医辨证施治的时候,常常会对同样的一种病,有不同的医法;不同的病也可能会采取同样一种治法,这就是个根据,是个根本。由此,人体不同的部位、组织,以至不同的生理活动,都可划分为阴阳两类,例如:背为阳、腹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力与精神为阳,体液和温度为阴。按照同样的道理,身体每一经络系统都分阴阳,不同的病症类型亦可按阴阳划分。阴阳既相互对立统一又能相互转化。五脏六腑也分阴阳,怎样一个分法呢?实心的属阳,比如心脏,空心的属阴,比如胃、膀胱。有人说,那心脏不是实心啊,但是主要适实体就行了。

阴阳失衡可导致疾病,而营养均衡,能治疗多种疾病。心病可以导致身病,身病又可以引起心态失衡,导致心病,造成恶性循环,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则是身心疾病的综合。通过调整心态,吸取中草药的各种有效成分,均衡人体营养,调整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人体就能战胜顽疾而恢复健康。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袞,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细微得要断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里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另外,中医上讲的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对这些正反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楚“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你会问啥叫“八纲”?“八纲”就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八个主要的纲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就像守护南天门的四大金刚,中医的最基础的理论就是这八个字。慊了这八个字,中医你就学完了一大半了。

易经的太极图告诉了我们养生的最髙的奥秘:阴阳。阴阳平衡是养生的最高境界。《黄帝内经》说:“阴阳平衡,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当然原话不是这样说的,我们给它翻译了一下。再进一步而言,就是一个字:中。阴阳平衡则处于健康状态,阴阳失衡则处于病态或者亚健康,人体健康的标志是阴阳平衡,包括心态平衡。人们必须控制过与不足,使一切“顺其自然”,更不能违反养生规律,透支健康而刻意追求成功,凡事别太执著。阴阳平衡,则正气充盈,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强,外邪不侵。不论环境有多恶劣,也不论遭受何种挫折,都能保持健康;反之,人体由于阴阳失衡,就极易处于亚健康状态,患各种疾病而失去健康。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zydj/zyctq/7105.html

“丹经之王”《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学术的最早著作,系东汉最著名炼丹家魏伯阳所撰,被道教奉为“丹经之王”,对金丹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周易参同契》简称《参同契》,全书约六千余字,多以华美的文笔、众多的譬喻,来描写炼丹的思想。名为《周易参同契》乃指大易、黄老、炉火三道相通之意。

“丹经之王”《周易参同契》

在该书中,魏伯阳借助汉易学、黄老道之学来描述金丹的理论,这使得《参同契》在道教思想史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同时,魏伯阳还借用乾、坤、坎、离、水、火、龙、虎、铅、汞等法象,把神仙家的炼丹术与易理卦爻、黄老思想三者互相参合,融为一体,阐明炼丹修仙之术。此精炼思想是对秦汉以来神仙家长生久视之道和各种炼养方术的系统总结,包含了外丹、内丹、房中、气法诸说。

魏伯阳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皆为阴阳交媾、精气舒发的结果。凡者欲求於生不死,则必须顺从阴阳的变化,掌握坤乾六十四卦的运行规律,从属修炼,才方可得成。所以在《参同契》一书中,将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用易象说明人身配合天地变化修炼金丹的过程,引入易象、节候和黄老学说,论述成丹原理和火候进退。书中以十二辟填代表一年十二月或一日十二时,说明丹火候的阴阳变化。用乾坤二填描述体内阴阳二气的存在和周行变化的时空范围。又以坎离二卦代表修炼所爪的精、

气、神。冉用除乾坤坎离之外的六十卦、十二消息卦、纳甲六卦来描述体内真气运行的精微变化。还运爪黄老学说中的“黄老自然”、“归根返元”、“安静虚无”、“牝牡”、“棄龠”、“守中”、“抱一”等,作为《参同契》的丹法理论基础。

总的说来,《参同契》认为,金丹的作用,远比草木药优胜,金丹的性能永远不会败朽,故服之得以於生不死。

《参同契》既谈外丹炉火,又讲内养修炼。书中认为,只有服食金丹、内养精气和配以服食,才能达到“变形而仙”、长生久视的目的。同时指斥当时流行的存思、食气、房中术以及祭祀鬼神祈福寿等皆为邪门畓道。因此,而成为道教丹鼎派的重要著作,并被尊为“万古丹经之祖”,在中国道教史和古代科技史上都占有极其要的地位。不过,由于《参同契》中运用了《周易》的卦爻和隐喻手法解说炼丹、内养术,而使得本來就比较复杂的修炼功夫,变得更加神秘难解了些。

《周易参同契》一书,因其卓越、完备的炼歼理论阐述,而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世界现存最早的炼丹著作。此外,《周易参冋契》也是第一部系统而全面地论述道教丹法的著作,被后世道教奉为“丹经之王”。故而,《周易参同契》主要而又经典的金丹道之特质,自东汉以后便绵绵相传,并辗转而成就了后世道教中一个丹鼎派。

《周易》与炼丹内养

《周易》认为,修丹与天地造化同属一理,易道与丹道可以相通,所以它用天地造化的易理来阐述炼丹、内养之道。比如,其所说的“鼎炉”^是以乾坤两卦而言的:炼丹的鼎器是炉在上、鼎在下,犹如天在上、地在下一样I符合乾坤之象,阴阳万物变化尽在其中。“药物”,则是以坎离两卦来言的:药物是炼丹的原料,以“坎离为药”,就外丹说而言,炼丹药物主要指铅汞;就内养而言,指人身一元之气的阴阳变化。至于“火候”,则是以纳甲法和十二消息卦来阐释的:《参同契》运用《周易》纳甲法、十二消息卦,象征性地说明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曰、一曰十二时中阴阳消长变化,以及如何相应地掌握炼丹火候的进退情况。

“丹经王”成就的仙境

炼丹名家魏伯阳所写就的一本丹道名著《周易参同契》,被世人称为是一本“万古丹经王”。该著作以炼丹理论为主,卓越而完备地阐释了炼丹术,从而为后世道教信徒们提供了一个通往“仙境”,成就“得道成仙”的好途径。此幅图中所绘的仙境、即为“丹经王"一书所致力成就的仙境。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zydj/zyctq/169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