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西燕
2014-10-18 | 阅:  转:  |  分享 
  
西燕

西燕(384年—394年):十六国时期慕容泓继前燕亡国以后建立的政权,史家称其为西燕。崔鸿撰《十六国春秋》时未对该政权独立展开,不在十六国时期16国之内。定都长子(今山西长治)。盛时有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394年被后燕所灭,国祚11年。[1]?

编辑

探寻西燕古国先从其建立者鲜卑族谈起,鲜卑族是中国古代民族,属古代东胡系民族。居于鲜卑山,因此为族名。“鲜卑”一词,在秦汉文献中,以不同的译音形式出现过:“师比”“犀比”。然其时鲜卑离中原较远,南隔乌桓,其文化影响大都间接而来,所以仅指一种胡服的带或带钩。从东汉以后的史家记载中,又知鲜卑族名源于其所居地“鲜卑山”。“山”是汉语,显然,“鲜卑山”是胡汉语的混合词。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的统治者形成了纷争割据的局面,在100多年中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史书称五胡十六国,“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北方民族。“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大夏、成汉。其实,建立政权的不只五个少数民族,也有汉族,割据政权也不只16个。

太和五年(370年),前秦国主苻坚灭前燕,徙鲜卑四万多户于长安及近畿各地,鲜卑部众受到奴役希望东归。淝水之战,前秦南征失败后,前燕皇帝慕容暐弟慕容泓闻慕容垂于河北起兵反秦,于是集关内外诸马牧鲜卑,屯兵华阴。太元九年(384年),慕容泓自称大将军﹑雍州牧﹑济北王,以兴复燕国为号召,建元燕兴,有众十余万。



384年三月,慕容泓在关东收集了几千鲜卑人,偷偷渡河入关,在华阴起兵,平阳的慕容冲也以2万起事,攻打蒲坂。被窦冲大败于河东。居然带8000骑兵越过黄河,去投靠刚刚粉碎秦军围剿杀了苻坚儿子苻睿的慕容泓。六月,高盖,宿勤崇杀济北王慕容泓,推中山王慕容冲统领全军,为皇太弟。承制行事,置百官;以盖为尚书令。后秦王姚苌鼓动慕容冲进攻长安,送儿子姚嵩为质以示友好。一心等着坐山观虎斗。七月,慕容冲与秦王儿子苻晖大战于郑西,使用了拉拉队,大破苻晖。很快又在灞上打败秦王少子苻琳将军姜宇。占据了阿房。九月,慕容冲兵临长安城下。与秦王坚奴厌奴苦欲取汝为代尔的经典对话。苻坚送去锦袍。十二月,慕容暐计划谋害秦王坚失败,城中千余鲜卑被杀。慕容柔慕容盛乘间得出,奔慕容冲。385年正月,得到慕容暐死讯,慕容冲在阿房继承皇位。改元更始。疯狂战争。五月,慕容冲攻长安城,秦王苻坚上城督战,遍体血污。长安城里只能依仗杨定。慕容永出主意,慕容冲挖了好多陷马坑,抓住杨定。苻坚带着宠妃张夫人,小儿子和两个女儿跑到长安西边的五将山(陕西礼泉县北)躲起来。六月,秦太子苻宏带领家族几千人南逃东晋,慕容冲挥军入长安。七月,姚苌自故县如新平。秦王苻坚到五将山,姚苌派骁骑将军吴忠帅骑围抓住苻坚。被送到新平,幽于别室。姚苌找苻坚要传国玺不得,苻坚先杀宝、锦。辛丑,姚苌遣人缢坚于新平佛寺,张夫人、中山公诜皆自杀。十月,高盖被派去打姚苌,大败。高盖投降了姚苌。损失5万人,他的干儿子杨定逃跑了。



386年二月,冲部将利用鲜卑军民思归关东的情绪﹐左将军韩延杀慕容冲。拥立鲜卑贵族段随为燕王。因段随不是慕容氏之人,声望权势不够威慑不了部下,左仆射慕容恒、尚书慕容永杀韩延,段随。立宜都王子慕容顗(前燕宜都王慕容桓的儿子)为燕王。三月,慕容永率四十余万鲜卑人收拾行李,离开长安。内斗不断,在黄河西岸的临晋城(今大荔),慕容顗被杀,慕容恒和慕容永闹翻,立慕容瑶(慕容冲的儿子)当皇帝。慕容永攻来,杀慕容瑶,立慕容忠(慕容泓的儿子)。六月﹐忠亦被杀﹐慕容永被推为大将军﹑大单于﹑河东王﹐率领部众继续东进。

西燕慕容永与后燕慕容垂同是前燕的宗室,慕容垂是前燕景昭帝慕容儁的弟弟,而慕容永是慕容恪的从祖兄弟,故言慕容永是前燕的疏族﹐遂产生法统之争。

慕容垂在巩固了自己的后方之后,于393年冬向西燕大举进攻,394年二月,慕容垂增调司、冀、青、兖四州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自率大军出沙亭与西燕作战。西燕主慕容永发兵5万以抵拒后燕军,将粮草聚于台壁。西燕台壁守卫孤立,慕容永见慕容垂率军驻扎邺西南一个多月未有行动,遂怀疑后燕军将从秘密道路进攻,便召集各路军队驻屯轵关,扼守太行口,惟留台壁一军。西燕台壁守卫孤立,慕容垂乘机率大军出滏口,进入天井关;五月进至台壁,连破西燕军,斩右将军勒马驹,擒镇东将军王次多,并包围台壁。慕容永亲率驻太行军5万回师阻击,慕容垂派骁骑将军慕容国在涧下埋伏骑兵千人.值两军交战时,慕容垂假装败退,慕容永追数里,中埋伏。后燕军立刻从四面进攻,大破西燕5万援军,斩8000余人,慕容永败回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晋阳守将闻兵败,弃城逃走,后燕军轻取晋阳。

394年六月,后燕军包围长子。八月,西燕太尉大逸豆归部将伐勤等人开城门投降,后燕军入长子,杀慕容永和公卿大将刁云、大逸豆归等30多人,西燕所统辖8郡7万余户和大量物资为后燕所有,西燕灭亡。

编辑

西燕在慕容永在位期间统治疆域最大,北达新兴(今山西忻州),南抵轵关(今河南济源),东依太行山,西至黄河边,计有上党、太原、武乡、建兴(今山西晋城)、西河(今山西离石)、新兴、平阳(今山西临汾)和河东(今山西运城)等八郡,总领人口七万六千余户。[3-4]???慕容亮(太子,慕容永之子)、伐勤、屈遵(昌黎人)、王德(阳平人)、李先(中山人)、封则(渤海人)、胡母亮(泰山人)、张腾、公孙表(燕郡人)作为山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燕王国国都古城址位于今山西省长子县雍河、岚水河支流的南岸,现存东北角城墙、北城、西城墙和西南城,保存较清楚。从今北高庙烈士陵园(县城北)到丹朱镇河东村西270米,再沿雍河南岸向西300米,构成北城墙。向南沿雍河构成西城墙。向西南曲折行1742米,为南城墙。基本轮廓清楚,整个城址为长方形。城基宽8—10米,夯窝密集,夯层厚8——10厘米,夯土层明显,为板筑法,穿孔杆直径30厘米。东、西城墙破坏严重,现只存城基。西南城角矗立于地面,高4.5米。夯土层十分明显,保存较好。在古城址北侧发现有商代墓地。城角还残留大量的东周时代的绳纹板瓦和筒瓦残片。1979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对古城址进行过勘测。在北起丹朱镇小河村、南至孟家庄村的约1.5平方千米范围内,发现并配合基建发掘了商、东周及战国墓群20余座,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木器、陶器等文物900多件。1972年、1973年、1979年,相继在北高庙发现商代墓一座,羊圈沟发掘东周墓4座,后又在牛家坡发掘了4座墓葬,出土有青铜礼器和玉器,其中7号墓为最大,均为土坑竖穴墓。出土文物800余件。1989年,山西省考古所又在孟家庄村北进行发掘。共清理墓葬18座,墓式为竖穴土坑墓,出土文物118件。主要有铜剑一把,铜带钩9件及铁带钩2件,玉环1件等。在西燕王国国都古城西20里处,石哲镇有一个村庄一直就叫“墓穴”村,又称“墓学”,为什么以墓穴定为村名,当地流传有西燕古国被灭后,国君慕容永被杀后葬身于此地。原先是住有国君守墓人,随着发展就演变为一个行政村。现村东有座土地庙,据传修庙的砖石就是从村里古墓处挖来的。村人为避忌讳,经省民政厅批准,改称“晋容”村。此外,当地还流传有其他有关西燕古国的口头传说,为正史的记载丰富了资料,使得我们今天揭开了西燕古国的神秘面纱,为三晋历史又添一道风景线。

献花(0)
+1
(本文系羽鹰200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