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少群温灸治疗肝病介绍

 昵称15986524 2014-10-19

【摘要】本文总结了马少群先生利用温灸方法治疗肝病的临床经验。笔者在临床之中应用其灸疗方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显著。因将其温灸治疗肝病的经验做一简介,以飨读者。马氏利用温灸治疗的肝病主要有各种肝炎肝硬化及肝功能性的病变等。在治疗过程中马氏以人为本,重在调整人体整体功能和培补人体元气,增强人体体质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马氏擅长多组穴位配合长期循环灸治,且重视调补脾胃,通利腑气和通调体内水湿积滞。

1.医家简介

      马少群先生(1903~1992)河北省河间县人。1934年以函授方式从浙江宁波“东方针灸学社”学习温筒灸法。之后马少群先生创马氏温灸法,研究并广泛诊治病人,并自印《温灸疗法简介》面向全国义务传授温灸法。1960年始,马先生辞去工作潜心研究温灸治疗方法,根据全国各地患者和医生回馈治疗信息,收集掌握了大量临床实践经验。

      在50余年的实践摸索中,马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配穴法和治疗各种病症的高效循环温灸法。马氏温灸法不仅对急慢性脏腑病、疑难杂病、老年病、妇科病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对现代难治性疾病如癌症、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对细菌、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其温灸治疗经验和厚德精神值得我们后学者研究和学习。

2.温灸治疗肝病的临床经验

      马少群先生遵循经典,勤求古训,更敏于在实践中摸索温灸的真谛,对于书本上的一些治疗方法,必遵循先以自己作试验,后用于他人的原则。经过多年矢志不移的努力,马先生利用温灸治疗而有效的疾病超过百种,其中利用温灸治疗肝病的疗效甚佳,总结其灸治经验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2.1重视人体整体功能的调整

      马氏认为,在病患的初期,病变部位以局部为主,此时仅在患处、局部穴位施灸,往往便可起到顿挫病势的效果。但慢性病就不同了,病久会出现经络脏腑的传变,甚至疾病由虚变实,或由实变虚,或者虚实夹杂,往往病情已不限于一经一脏一腑。而多种肝病如慢迁肝、肝硬化、肝功异常、脂肪肝等多病程较长,且呈现虚实夹杂症状。因此,马氏灸治肝病时重视整体配穴,调整人体整体功能,靠机体自身免疫力的增强根除疾病。因此,其治疗肝病采用独特的全身配穴往复循环灸法,选穴重点在肝脾肾经和任脉及肝脏局部穴位。

2.2重视培补人体元气

      在温灸治疗各种肝病的过程中,马氏重视培补人体元气。在常规配穴灸治的基础上,每日均要灸脐或关元30分钟。脐又名神阙,“神”指神气、元神、生命力,“阙”指门楼、牌楼、宫门等,又称“脐中”,“气舍”、“下丹田”、“命蒂”等,脐为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又为后天之根源,为十二经之发源地,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穴位。《医学源始》曰:“人之始生先于脐与命门,故为十二经脉之始生,五脏六腑之成形故也”。因此脐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骨肉有着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故神阙穴有健脾补肾、温阳救逆、温经通络、开窍复苏、行气利水、散结通滞的功能。而关元为人体元气所藏之处。因此,马氏在治疗各种肝病过程中注重每日灸神阙穴或关元30分钟,意在培补人体先天之本源,固护人体生命之根本。

2.3重调脾胃

      马氏在温灸治疗肝病的过程中重视人体脾胃功能的调整,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强健则人体气血生化有源,马氏治疗肝病首先固护人体脾胃,中脘和足三里穴为马氏灸治各种肝病的必用穴和首日用穴,另外还必选用脾俞和胃俞穴,目的是为了健脾胃功能利于机体正气的恢复。重视调整人体脾胃功能的思想也是马氏治疗其它疾病的经验,在治疗各种疾病中马氏多首选灸中脘和足三里穴,待人体脾胃功能强健之后再治疗疾病就更有利。

2.4配穴独特

   2.4.1多组穴位配合循环灸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马氏总结出了一套多组穴位配合、长期循环灸的方法治疗各种肝病,包括各种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功异常以及中医讲的肝气旺盛等。在诊治时,如果患者的病症没有兼症、急症,则利用常规灸穴配穴组合,多日循环灸。灸治肝病的常规配穴有9组,每天灸治1组穴位,9天后循环往复灸,且每天灸完本日穴位组后再灸脐或者关元穴,以利于培补元气并引火归源。

   9天循环灸治疗肝病的常规配穴组为:第1日,中脘、双足三里;第2日,双期门、双太冲;第3日,下脘、气海、双天枢;第4日,双肝俞、双章门;第第5日,双乳根、双气冲;第6日,双膈俞、膻中、巨阙;第7日,双脾俞、双三阴交;第8日,双胃俞、双不容;第9日,双肾俞、双照海。

   2.4.2每次灸穴不宜多

      在治疗各种肝病的灸法中,马氏虽然主张多组穴位配合长期循环往复灸,但马氏主张每天灸治的穴位不宜多,按穴名来定(1个穴名算1个穴),每次灸治穴位不超过4个。按马先生自己的话说:这样功效专一,艾火宜行,防止灸量过大。

2.5重小火恒灸

      马氏认为,治疗慢性肝病贵在坚持,不急躁,欲速则不达。肝病患者多病程久,出现虚实夹杂症状,呈本虚标实的身体状态,因此常伴有经络不通、气血不行的病理状态。所以,马氏主张在治疗各种慢性肝病之初先小通、小补,也就是初灸时灸量不宜大,灸疗时间不宜长,否则病体不受,将出现如虚不受补的现象,导致热相上炎,如出现口干、咽痛、头晕、不思饮食等症状。

      同时,马氏认为灸治肝病的疗程要足,少则两三个月、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地灸下去。有些肝病,灸后症状消失,但病疾仍未根治,仍要坚持灸至病愈为止。对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病症消失后,应再坚持灸半年时间以巩固疗效。

2.6灸且重通

      马氏在灸治肝病过程中注重通利腑气和通调水道。马氏认为,“对于各种慢性病,因病久脏腑传化,一般均会导致腑气的呆滞。灸治过程中必先通腑气,使肠胃的吸收、排泄功能趋于正常,则机体气血生化有源,体内的瘀滞及病理产物易于化解、排出,各种病症均能随之而好转”[1]。因此,对于明显大便不通者,先通利大便,灸承山和左大横,以大便通为度。

      另外,马氏认为,灸治过程中还应先通调水道,对于肝硬化引起的腹水或者全身浮肿者,应配合灸利水穴。因此,在病人有腹水、小便不利或水肿兼症的情况下,加灸利水穴组如水分、水道和关元、曲骨、三阴交等,以小便通利和水肿消退后再常规灸治各种主病。

3.临床病案

肝硬化病例

刘某,男性,1973年7月22日求治。

患者有肝硬化腹水,曾在医院住院治疗,未效。现腹胀,纳差,易疲劳,下肢浮肿,有腹水,肝脏变大变硬,左腿麻木。

温灸治疗法:按肝病常规灸法自灸。灸20天后:食欲很好,体力有所恢复,肠鸣多,每日矢气20-30次,下肢肿及腹水消退许多,肝脏已触摸不到;灸两个月后下肢肿及腹水消退,左腿麻木已愈。精神、体质均显好,只是在面部及身体两侧出一些如小米粒大的疹子,觉痒,几日后自行消退。灸至3个月,患者病愈。

4.马氏温灸与谢氏麦粒灸治疗肝病的经验比较

    谢锡亮大夫也是艾灸大家,他在治疗肝病中也有独特的经验和显著的治疗效果。谢氏在治疗肝病中运用的是麦粒直接灸,其取穴多用大椎、肝俞、关元和足三里[4]。马氏和谢氏虽然运用的艾灸方法不同,其取穴也显著不同,但二者在治疗的理论上还是有相通之处。马氏注重人体整体体质的调整,并重视培养人体元气和调补脾胃,而谢氏虽然取穴较少,但从其穴位的选择来看,不难看出,他的取穴也侧重培补元阳,强健脾胃,振奋人体阳气,增强人体体质的原则。

5.结论

    综上述,马氏在温灸治疗肝病中重视人体整体功能的调整,同时培补人体元气和调整脾胃功能,并且他采用独特整体配穴循环灸法,在灸治过程中坚持小火长期灸。其治疗肝病的机理与艾灸可以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是分不开的。有关学者对关于灸法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调整做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灸法能从多角度、不同层次对免疫系统施加影响,使人体免疫功能处于平衡状态。如夏韦江等研究发现“艾灸治疗以后,慢性乙肝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调整和改善显著,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和细胞免疫的状态均有所好转。”[5]张彤[6]通过灸翳风穴治疗青少年面瘫的过程中发现,灸治1个月后治疗组的T淋巴细胞(CD3)和T辅助细胞(CD4)明显上升,CD4/CD8比值明显改善。张英[7]应用阳虚小鼠模型观察不同灸治时程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艾灸5分钟、15分钟和25分钟均可显著提高阳虚小鼠巴细胞转化率。裴建等[8]艾灸荷瘤小鼠研究发现:治疗组T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LAK细胞活性,IL-2产后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出,艾灸在调补人体免疫功能方面具有双向性,也是这种双向调节作用维持了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机体免疫功能正常了,阴阳处在平衡状态,各种疾病也随之向愈。因此,艾灸治疗肝病的临床效果也彰显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