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养生须知---食物的属性及功效
2014-10-19 | 阅:  转:  |  分享 
  


养生须知---食物的属性及功效





食疗中药,是指具有营养保健和防病治病作用的食物性中药。其特点是具有药、食两重性。

在古代,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不仅能充饥,还有很好的保健治疗作用,可药食两用。《素问·脏器法时论》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可见保健养生之道,药补不如食补。

食疗中药可分为谷、果、菜、禽、水产等类,可食性强,易于接受,是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佳品。



一,谷物类



粳米

【异名】大米、硬米、嘉蔬。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的种仁。

【化学成分】含淀粉75%、蛋白质8%左右、脂肪0。5-1%及少量维生素B等。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经。

【功效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

【用法】蒸食,煮粥,或配制药膳、药粥等。内寒者少食。

【附】籼米、糯米:籼米、糯米与粳米来源于同种植物。籼米粒较细长,粘性较小,胀性大;糯米粒有同籼米者,也有同粳米形较圆短者,唯含糊精量大,粘性最强,胀性小。籼米、糯米与粳米功效主治基本相同,但性温,多食生热,易致大便干燥。



粟米

【异名】谷子、粟谷、小米、粱米、白粱粟、粢米、硬粟、寒粟、黄粟、稞子、籼粟。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粟和种仁。

【化学成分】含淀粉63。27%、脂肪1。41%、还原糖2。03%、总氮2。48%、蛋白氮2。41%。蛋白质为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等,含多量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并且含固体和液体脂肪酸等。米粒的外层薄膜上含有较多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铁)。

【性味归经】甘、咸,凉。陈粟米苦,寒。入肾、脾、胃经。

【功效主治】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主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陈粟米能止痢,解烦渴。小米适于治疗脾、胃、肾湿热导致的小便淋涩不尽。

【用法】煎汤或煮粥。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少食。淘米时不要用手搓,忌长时间浸泡或用热水淘米。



小麦

【异名】白麦。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种子或其面粉。

【化学成分】含淀粉53-70%、蛋白质约11%、糖类2-7%、湖精2-10%、脂肪约1/6%、粗纤维约2%。脂肪油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的甘油酯。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淀粉酶、麦芽糖酶及微量维生素B等。

【性味归经】甘、凉。入心、脾、肾经。

【功效主治】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泄痢,痈肿,外伤出血及烫伤等。

【用法】煎汤,煮粥,或制成面食常服;也可炮制研末外敷,治痈肿、外伤及烫伤。病湿热者忌食面条。

【附】浮小麦:功能敛汗,用于虚汗过多。



荞麦

【异名】乌麦、花荞、甜荞、荞子。

【来源】为蓼科植物荞麦的种子。

【化学成分】瘦果中含水杨胺、4-羟基苯甲胺、N-水杨叉替水杨胺。

【性味归经】甘,凉。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开胃宽肠,下气消积,解湿热毒。主治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噤口痢疾,赤游丹毒,痈疽发背,瘰疠,汤火灼伤。

【用法】磨面煮汤,或制丸、散内服。也可研末外用。本品不宜久服,脾胃虚寒者忌用。



高梁

【异名】蜀黍、蜀秫、木稷、芦粟、番黍、荻粱。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种仁。

【化学成分】含P-羟基扁桃腈-葡萄糖甙,水解产生P-羟基苯甲醛、HCN和葡萄糖。

【性味归经】甘,温。入脾、胃经。

【功效主治】温中健脾,渗湿止痢。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及湿热下痢、小便不利等症。

【用法】熬汤,或碾粉熟食、煮粥等。



黄大豆

【异名】黄豆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黄色种皮的种子。

【化学成分】含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B2、烟酸以及异黄酮类、皂甙类等。尚含胆碱、叶酸、亚叶酸、泛酸、唾液酸、生物素、维生素B12等。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大肠经。

【功效主治】健脾宽中,润燥消水。主治疳积泻痢,腹胀羸瘦,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等。黄豆能抗菌消炎,对咽炎、结膜炎、口腔炎、菌痢、肠炎有效。

【用法】做成熟食、豆浆服用,或研末外敷。本品生用疏利,熟食补益。

【附】黑大豆:与黄大豆同种,种皮黑色。有活血、利水、祛风、解毒之功效,治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痹筋挛、产后风痉、口噤、痈肿疮毒诸疾,并解药毒。本品炒食易壅热伤脾,虚人及小儿不可食。煮食虽益人,但不宜多食。



绿豆

【异名】青小豆

【来源】为豆物植物绿豆的种子。

【化学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质22。1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59克、钙49毫克、核黄素0。12毫克、尼克酸1。8毫克。蛋白质主要为球蛋白类,其组成中蛋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较少。磷脂成分中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酢丁醇、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酸。

【性味归经】甘,凉。入心、胃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暑,利水。主治暑热烦渴,水肿,泻痢,丹毒,痈肿;解药毒。

【用法】煎汤,煮粥,或研末外敷。



黑芝麻

【异名】胡麻、巨胜、狗虱、乌麻、乌麻子、油麻、交麻、巨胜子、小胡麻。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种子。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约60%、叶酸18。45毫克%、烟酸0。48毫克%、蔗糖0。64%、卵磷脂0。65%及戊聚糖、蛋白质、钙等。脂肪油中含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廿四酸、廿二酸等的甘油酯,甾醇、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维生素E等。【性味归经】甘,平。入肝、肾经。

【功效主治】补肝肾,润五脏。主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人乳少。

【用法】煎汤,或合粳米煮粥,或入丸、散内服。也可煎水外浴或捣敷。脾弱便溏者忌用。



二.水果类



苹果

【异名】柰、柰子、频婆、平波、超丸子、天然子。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苹果的果实。

【化学成分】主要含碳水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是糖,含量随品种而异,蔗糖约4%,还原糖6-9%。含酸约0。5%,主要为苹果酸,尚含奎宁酸、柠檬酸、酒石酸。芳香成分中醇类占92%,羰基类化合物6%,以及酯、酸等。

【性味归经】甘,凉。

【功效主治】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开胃,醒酒。

【用法】生食,捣汁,熬果酱。



香蕉

【异名】蕉子、蕉果。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

【化学成分】含淀粉0。5%,蛋白质1。3%,脂肪0。6%,糖11%,维生素A、B、C、E等。并含少量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二羟基苯乙胺等。

【性味归经】甘,寒。入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润肠,解毒。主治热病烦渴,便秘,痔血。

【用法】剥皮生食。治痔疮便血连皮炖食。不宜过食。脾胃虚寒、便溏者不宜食。





【异名】快果、果宗、玉乳、蜜父。

【来源】主要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种的果实。

【化学成分】仿糖类(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B1、B2、A,钙,磷,铁及微量蛋白质和脂肪。

【性味归经】甘、微酸,凉。入肺、胃经。

【功效主治】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痰热惊狂,噎膈,便秘。

【用法】生食,去皮核捣汁,熬膏,或水煎服。脾虚便溏及寒嗽者忌服。



桃子

【异名】桃实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熟果实。

【化学成分】果实可食部分每100克含蛋白质0。8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7克、钙8毫克、磷20毫克、铁1。0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2毫克、尼克酸0。7毫克、抗坏血酸6毫克、尚含挥发油、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糖分中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

【性味归经】甘、酸,温。入肠、胃经。

【功效主治】生津,润肠,活血,消积。

【用法】鲜食,作脯食,或煎汁饮汤食肉。多食令人生热。



西瓜

【异名】寒瓜、天生白虎汤、夏瓜、水瓜。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果瓤。

【化学成分】西瓜汁含瓜氨酸、ALPHA-氨基-BETA-(吡唑基-N)丙酸、丙氨酸、ALPHA-氨基丁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苹果酸、乙二醇、甜菜碱、腺嘌呤、果糖、葡萄糖、蔗糖、盐类(主要为钾盐)、维生素C、BETA-胡萝卜素、GAMA-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六氢番茄红素等。尚含乙醛、丁醛、异戊醛、已醛等少量挥发性成分。

【性味归经】甘,寒。入心、胃、膀胱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主治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不利,口疮,喉痹。

【用法】生食,绞汁饮,煎汤或熬膏服。脾胃虚寒、湿盛便溏者不宜食用。



葡萄

【异名】草龙珠、山葫芦、浦桃。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

【化学成分】含葡萄糖、果糖、少量蔗糖、木糖、酒石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各种花色素的单葡萄糖甙和双葡萄糖甙。每100克含蛋白质0。2克、钙4毫克、磷15毫克、铁0。6毫克、胡萝卜素0。04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01毫克、尼克酸0。1毫克、维生素C4毫克。

【性味归经】甘、酸,平。入肺、脾、肾经。

【功效主治】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主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痛,淋证,浮肿。

【用法】生食,浸酒,煎汤,或绞汁饮。多食易生内热,或生腹泻。





【异名】橘实,黄橘。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

【化学成分】含橙皮甙、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蔗糖、维生素C、维生素B1、胡萝卜素、隐黄素等。

【性味归经】甘、酸,凉。入肺、胃经。

【功效主治】开胃理气,止渴润肺。主治胸膈结气,呕逆少食,胃阴不足,口中干渴,肺热咳嗽及饮酒过度。

【用法】剥皮生食,或绞汁取液饮。风寒咳嗽及痰饮咳嗽不宜食用。



山楂

【异名】鼠查、赤瓜实、赤枣子、山里红、红果、海红、酸梅子、山梨、酸查。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查的果实。

【化学成分】含酒石酸、柠檬酸、山楂酸、苹果酸、齐墩果酸、枸椽酸、黄酮类、内酯、糖类、甙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2、烟酸、蛋白质、鞣质、钙、铁等。

【性味归经】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

【功效主治】消食健胃,活血化瘀,驱虫。主治肉食积滞,(疒+徵)瘕,痰饮,痞满,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

【用法】生食,煎汤,熬膏,或作丸、散内服;也可煎水外洗或捣敷患部。脾胃虚弱者慎用。



三,干果类



胡桃仁

【异名】核桃、羌桃、虾蟆、胡桃肉、万岁子。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40-50%(主要为亚油酸甘油酯、少量亚麻油及油酸甘油酯)、蛋白质15。4%、碳水化合物10%、钙0。119%、磷0。362%、铁0。035%、胡萝卜素0。17毫克%、核黄素0。11毫克%及维生素B1、烟酸等。

【性味归经】甘,温。入肾、肺经。

【功效主治】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主治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萎、遗精,小便频数,石淋,大便燥结。

【用法】生食,熟食,或作药膳粥,煎汤,入丸、散等。多食易致腹泻。痰火喘咳、阴虚火旺、便溏腹泻者不宜食用。



甜杏仁

【异名】杏核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品种味甜的干燥种子。

【性味归经】甘,平。入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润肺,平喘,通便。主治虚劳咳喘,肠燥便秘。

【用法】生食,煎汤饮,或入丸、散。本品有轻泻作用,便溏者慎食。



栗子

【异名】板栗、大栗、栗果。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

【化学成分】含蛋白质5。7%、脂肪2。0%、碳水化合物62%、灰分1。3%、淀粉25%及维生素B、脂肪酶。

【性味归经】甘,温。入脾、胃、肾经。

【功效主治】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主治脾胃虚弱,反胃,泄泻,体虚腰酸腿软,吐血,衄血,便血,金疮、折伤肿痛,瘰疬肿毒。

【用法】生食,煮食,炒食,或与肉类炖食。本品生食止血,熟食补益。但不可多食。



榧子

【异名】榧实、罴子、赤果、玉杉果。

【来源】为红豆杉物植物榧的种子。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草酸、葡萄糖、多糖、挥发油、鞣质等。脂肪油中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甘油酯等。

【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杀虫,消积,润燥。主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燥咳,便秘,痔疮。

【用法】炒食,煎汤服,或入丸、散。炒香常食,可强筋明目轻身。本品有缓泻作用,脾胃虚弱便溏者不可多食。



松子

【异名】海松子、新罗松子、松子仁。

【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74%(主要为油酸酯、亚油酸酯)、掌叶防已碱、蛋白质、挥发油等。

【性味归经】甘,温。入肝、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养液,熄风,润肺,滑肠。主治风痹,头眩,燥咳,吐血,便秘。

【用法】炒香熟食,煎汤,或入药剂。便溏、滑精或有痰湿者忌用。



落花生

【异名】花生、落花参、番豆、长生果、落地松、地果、番果、地豆等。

【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40-50%、含氮物质20-30%(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等)、淀粉8-21%、纤维素2-5%、维生素等。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经。

【功效主治】润肺,和胃,止血。主治燥咳,反胃,脚气,乳少等。现用治内脏出血性疾病及血友病等。

【用法】生食,炒食,煮食,或煎汤服。寒湿停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食。



榛子

【异名】棰子、平榛、山反栗。

【来源】为桦木科植物榛的种仁。

【化学成分】含碳水化合物16。5%、蛋白质16。2-18%、脂肪50。6-77%等。

【性味归经】甘,平。入胃、脾经。

【功效主治】调中,开胃,明目。主治饮食减少,体倦乏力,易疲劳,眼花,消瘦等。

【用法】炒食,研末服,或入药煎汤。



向日葵子

【异名】天葵子、葵花子、葵子。

【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种子。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约50%(主要为亚油酸、磷脂、BETA-谷甾醇等),可溶性单糖、双糖、三糖,柠檬酸、酒食酸、绿原酸、奎宁酸、咖啡酸等有机酸及BETA-胡萝卜素,植酸钙镁,3,4-苯姘芘(在种壳中含量最高)等。

【性味归经】甘,平。

【功效主治】补脾润肠,止痢消痈。主治肠燥便秘,下痢脓血,痈肿未溃等。

【用法】炒食,熟食,煎汤内服;或捣碎外敷,或榨油涂于患部。生品透脓作用较强,故宜熟食。



四,蔬菜类



冬瓜

【异名】白瓜、水芝、地芝、枕瓜、濮瓜、白冬瓜、东瓜。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果实。

【化学成分】每0。5公斤含蛋白1。5克、糖8克、粗纤维15克、钙72毫克、磷45毫克、铁1。1毫克、胡萝卜素0。04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08毫克、尼克酸1。1毫克、维生素C61毫克。

【性味归经】甘、淡,凉。入肺、大肠、小肠、膀胱经。

【功效主治】利水,消痰,清热,解毒。主治水肿胀满,脚气,淋证,咳喘痰鸣,暑热烦闷,消渴,泻痢,痈肿,痔漏。解鱼毒、酒毒。

【用法】煎汤,煨食,做药膳,捣汁饮;或生冬瓜外敷。本品性凉,不宜生食,脾胃虚弱、肾脏虚寒、久病滑泄者忌食。



南瓜

【异名】麦瓜、番瓜、倭瓜、金冬瓜、伏瓜、饭瓜等。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实。

【化学成分】果肉含瓜氨酸20。9%毫克和精氨酸、天门冬素、葫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抗坏血酸、脂肪、葡萄糖、蔗糖、戊聚糖及甘露醇等。

【性味归经】甘,温。入脾、胃经。

【功效主治】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

【用法】蒸,煮食,或煎汤服;外用捣敷。本品熟食补益、利水;生用驱蛔、解毒。



丝瓜

【异名】天丝瓜、天罗、蛮瓜、布瓜、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水瓜、絮瓜、缣瓜。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

【化学成分】含皂甙、丝瓜苦味质、粘液、瓜氨酸、本聚糖、脂肪、维生素C、维生素B等。

【性味归经】甘,凉。入肝、胃经。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凉血,解毒。主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瘘,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

【用法】烹食,煎汤服;或捣汁涂敷患处。体虚内寒者不宜多食。



芹菜

【异名】旱芹、和兰鸭儿芹、香芹、蒲芹等。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旱芹的栽培品全草。

【化学成分】含芹菜甙、佛手柑内酯、挥发油、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C、糖类等。

【性味归经】甘、苦,凉。入胃、肝经。

【功效主治】平肝清热,祛风利湿。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面红目赤,血痢,痈肿。

【用法】炒食,煎汤饮;捣汁或捣烂外敷。



菠菜

【异名】菠棱菜、赤根菜、波斯草、鹦鹉菜、鼠根菜、角菜。

【来源】为藜科植物菠菜的带根全草。

【化学成分〕可食部分每100克含蛋白质2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克、钙70毫克、磷34毫克、铁2。5毫克、胡萝卜素2。96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13毫克、尼克酸0。6毫克、抗坏血酸31毫克、草酸0。1克、芸香甙17毫克、氟1。1毫克、多量ALPHA-生育酚、6-羟甲基喋啶二酮;叶含锌56-68毫克/公斤(干重)、叶酸1。22微克/克、氨基酸、叶黄素、BETA-胡萝卜素、新-BETA-胡萝卜素B、新-BETA-胡萝卜素U、ALPHA-菠菜甾醇、豆甾烯-7-醇、胆甾醇、甾醇酯、甾醇甙、万寿菊素、菠叶素等;根含菠菜皂甙A、B。

【性味归经】甘,凉。入大肠、胃经。

【功效主治】养血,止血,敛阴,润燥。主治衄血,便血,坏血病,消渴引饮,大便涩滞。近来用以治贫血。

【用法〕微炒或煮熟食,沸水氽后食,煎汤服。体虚便溏者不宜食用。



芫荽

【异名】胡荽、香菜、胡菜、香荽、满天星、园荽。

【来源】为伞形科芫荽的带根全草。

【化学成分】含维生素C92-98毫克%,以及下癸醛、壬醛和芳樟醇等。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主治】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主治麻疹透发不畅,食物积滞。

【用法】沸水氽后食,炒食,煎汤内服或外洗。麻疹已透,或虽未透出而热毒壅滞,非风寒外束者忌食。



大蒜

【异名】胡蒜、葫、独蒜、独头蒜。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

【化学成分】新鲜大蒜每100克中含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硫胺素0。24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9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大蒜含挥发油约0。2%,内含蒜素或大蒜辣素及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尚含柠檬醛、(牦上边加一龙字)牛儿醇、芳樟醇、ALPHA-水芹烯、BETA-水芹烯、丙醛、戊醛等。

【性味归经】辛,温。入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行滞气,暖脾胃,消积,解毒,杀虫。主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

【用法】生食,捣泥食,煨食,煎汤饮;或捣汁外敷,切片炙穴位。本品辛温,多食生热,且对局部有刺激,阴虚火旺、目口舌有疾者忌食。



山药

【异名】薯蓣、山芋、诸薯、延草、王(茅去掉下边一撇)、薯药、山(艹下诸)、淮山药。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

【化学成分】含皂甙、粘液质、胆碱、淀粉(16%)、糖蛋白、自由氨基酸、止杈素、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3,4羟基苯乙胺,其粘液质中含甘露聚糖与植酸。

【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脾、肾经。

【功效主治】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主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

【用法】去皮鲜炒,或晒干煎汤、煮粥。



萝卜

【异名】莱菔、荠根、罗服、萝白、(艹下突)、紫菘、秦菘。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

【化学成分】含葡萄糖、蔗糖、果糖、多种氨基酸、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苯丙酮酸、龙胆酸、羟基苯甲酸、维生素C、甲硫醇、莱菔甙等。

【性味归经】辛、甘、凉。入肺、胃经。

【功效主治】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主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

【用法】生食,炒食,做药膳,煮食,或煎汤、捣汁饮,或外敷患处。脾胃虚寒者勿食。



胡萝卜

【异名】红萝卜,胡芦菔、黄萝卜、金笋、丁香萝卜、红芦菔。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根。

【化学成分】含ALPHA-、BETA-、GAMA-、和EPSILON-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六氢番茄红素等多种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花色素。含糖3-15%、脂肪油0。1-0。7%、挥发油0。014%、伞形花内酯及咖啡酸、绿原酸、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等。

【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脾经。

【功效主治】健脾,化滞。主治消化不良,久痢,咳嗽。

【用法】生、熟食均可访食能安五脏,增食欲,滋肾阴,壮元阳。





【异名】莲藕、莲根。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肥大根茎。

【化学成分】含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维生素C、焦性儿茶酚、D-没食子儿茶精、新绿原酸、无色矢车菊素、无色飞燕草素以及过氧化物酶。

【性味归经】甘,寒。入心、脾、胃经。

【功效主治】生者能清热、凉血、散瘀,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热淋。熟者能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止泻。

【用法】生食,烹食,捣汁饮,或晒干磨粉煮粥。

【附】藕节:煎汤内服顺气宽中;炒炭可止血散瘀,用于各种出血症。



毛笋

【异名】笋、茅竹笋、猫竹笋。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毛竹的苗。

【化学成分】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7。0克、磷76毫克、钙10毫克、铁0。5毫克以及多糖类成分。

【性味归经】甘,寒。入大肠、肺、胃经。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和中润肠。主治痰热壅盛,食胀,大便不畅,麻疹不发。

【用法】煎汤,煮食,炒食。小儿脾虚者不宜多食。



蘑菇

【异名】口蘑、白蘑、肉蕈、鸡足蘑菇。

【化学成分】干蘑菇每100克含蛋白质35。6克、脂肪1。4克(主要含脂肪酸、亚油酸)、碳水化合物14克、钙100毫克、磷162毫克、铁32毫克、维生素B1:0。02毫克、维生素B2:2。53毫克、烟酸55。1毫克、维生素C1毫克,以及多种游离氨基酸,维生素A、B6、D、E、K、泛酸,生物素和叶酸。

【性味归经】甘,凉。入肠、胃、肺经。

【功效主治】开胃,理气,化痰,悦神,解毒,透疹,止吐,止泻。主治热病中后期,体倦气弱,口干不食,咳嗽有痰,胸膈闷满,呕吐泄泻,小儿麻疹透发不畅等。又可用作传染性肝炎、白细胞减少症的辅助疗法。



五,调料类





【异名】烧酒、白酒、黄酒、葡萄酒。

【来源】为米、麦黍、高梁等和曲酿成的一种饮料。

【化学成分】因原料、酿造、加工、贮藏等条件不同,酒的名色甚多,其成分差异变很大。在制法上,酒可分为蒸馏酒(如高梁酒)和非蒸馏酒(如绍兴酒)两大类。凡酒类都含乙醇。蒸馏酒除乙醇的含量高于非蒸馏酒外,尚含高级醇类、脂肪酸类、酯类、醛类、少量挥发酸和不挥发酸,或含少量糖类。非蒸馏酒的成分为水、乙醇、麦芽糖、葡萄糖、糊精、甘油、酸类、含氮物质、酯类、醛类、矿物质等,酸类中主要含乙酸、乳酸、氨基酸、琥珀酸等。

【性味归经】苦、甘、辛,温,有毒。入心、肝、肺、胃经。

【功效主治】通血脉,御寒气,醒脾温中,行药势。主治风寒痹痛,筋挛急,胸痹,心腹冷痛。

【用法】佐餐温饮,和药同煎或浸药服。外用淋洗、嗽口或磨擦。阴虚、失血及温热甚者忌服。



食盐

【异名】盐、咸鹾。

【来源】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

【化学成分】主要为氯化钠,夹杂的杂质场尔的有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钙及不溶物质等。

【性味归经】咸,寒。入胃、肾、大肠、小肠经。

【功效主治】涌吐消痰,凉血清火,解毒。主治食停上脘,心腹胀痛,胸中痰癖,二便不通,齿龈出血,喉痛,牙痛,目翳,疮疡,毒虫螫伤。

【用法】沸汤溶化服,或为烹菜佐料;催吐宜炒黄化服。或炒热熨敷,水化点眼,洗疮。水肿患者忌服。





【异名】苦洒、淳酢、醯、米醋。

【来源】以米、麦、高梁或酒、酒糟等酿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

【化学成分】醋一般含有浸膏质、灰分、挥发酸、不挥发酸、还原糖,具体物质有高级醇类、3-羟基丁酮、二羟基丙酮、酪醇、乙醛、甲醛、乙缩醛、乙酸(含量3-5%)、琥珀酸、草酸及山梨糖等。

【性味归经】酸、苦,温。入肝、胃经。

【功效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杀虫。主治产后血晕,痃癖(疒下徵字)瘕,黄疸,黄汗,吐血,衄血,大便下血,阴部瘙痒,痈疽疮肿。又可解鱼肉菜毒。

【用法】烹调菜肴,佐餐;入汤剂或拌制药物服用;或烧热熏嗅,含漱,和药调敷。脾胃湿盛、痿痹、筋脉拘挛及外感初起者忌服。





【来源】系用面粉或豆类,经蒸罨发酵,加盐、水制成的糊状物。分豆瓣酱和甜

面酱两类。

【化学成分】每100克豆瓣酱中含水分39克、蛋白质20。9克、脂肪11。2克、碳水化合物2克、灰分24。9克、钙245毫克、磷174毫克、铁16。1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78毫克、尼克酸2。1毫克;100克甜面酱中含水分47克、蛋白质5。8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37克、灰分6。3克、钙32毫克、磷104毫克、铁5。7毫克。

【性味归经】咸,寒。入胃、脾、肾经。

【功效主治】除热,解毒。主治蜂螫虫伤,烫火伤,热病烦满。

【用法】作菜肴调料。多食易生痰动气。



落花生油

【异名】果油、花生油。

【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榨出之脂肪油。

【化学成分】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脂肪酸中含油酸39。2-65。7%、亚油酸16。8-38。2%、棕榈酸7。3-12。9%、硬脂酸2。6-5。6%,以及花生酸、山(艹下俞字)酸、廿四烷酸、肉豆蔻酸、蜡酸、顺-廿碳烯-9-酸、廿-碳烯-11-酸、落花生油酸、月桂酸等。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补脾润肺,润肠下虫。花生油熟食,有润肠逐虫之功效,可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用法】烹菜食,或灌肠。



胡椒

【异名】浮椒、昧履支、玉椒。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

【化学成分】含胡椒碱、胡椒脂碱、胡椒新碱、胡椒醛、二氢葛缕醇、氧化石竹烯、隐吕酮、醇类化合物等。

【性味归经】辛,热。入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温中下气,消痰解毒。主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外敷治疮肿,毒蛇咬伤,犬咬伤。又可解食物毒。

【用法】煎汤内服,或入丸散,或为佐料,或研末外敷。阴虚火旺者忌服。



肉桂

【异名】桂皮、牡桂、紫桂、玉桂、辣桂。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

【化学成分】含桂皮油1-2%,其中桂皮醛75-90%以及少量乙酸桂皮酯,乙酸苯丙酯等。

【性味归经】辛、甘,热。入肾、脾、膀胱经。

【功效主治】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主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疒下徵字)瘕,阴疽流注,虚阳浮越之上热下寒。【用法】煎汤服,烹菜食,入方药;或研末外敷,浸酒涂擦。阴虚火旺者及孕妇慎用。



蜂蜜

【异名】石蜜、石饴、食蜜、蜜、白蜜、白沙蜜、蜜糖、蜂糖。

【来源】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所酿的蜜糖。

【化学成分】含果糖、葡萄糖约70%,尚含少量的蔗糖、麦芽糖、糊精、树胶、含氮化合物、有机酸、挥发油、色素、蜡、植物残片、酵母、酶及无机盐等。

【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脾、大肠经。

【功效主治】补中润燥,缓急解毒。主治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胃脘疼痛,鼻渊,口疮,汤火烫伤。解乌头毒。

【用法】冲服,或入丸、膏剂分部外涂可治热油烫伤。痰湿内蕴、中满痞胀及肠滑泄泻者忌服。



冰糖

【来源】为白砂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

【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脾经。

【功效主治】补中益气,和胃润肺。用于肺燥、肺虚、风寒、劳累所致的咳喘,小儿疟疾,噤口痢,口疮,风火牙痛。

【用法】煎汤内服,佐餐,或入丸、膏剂。



葱白

【异名】葱茎白,葱白头。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鳞茎。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主要为蒜素、二烯丙基硫醚)、维生素C97毫克%(湿重计)、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少量的维生素A、脂肪油和粘液质。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胃二经。

【功效主治】发表,通阳,解毒。主治伤寒寒热头痛,阴寒腹痛,虫积内阻,二便不通,痢疾,痈肿。

【用法】煎汤或煮酒内服。外用可捣敷,炒熨,煎水洗患处,或塞耳、塞鼻。表虚自汗者忌服。





【异名】生姜、干姜、均姜、白姜。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或鲜根茎。

【化学成分】含姜烯、水芹烯、莰烯、姜烯酮、姜辣素、姜酮、龙脑、姜醇、柠檬醛等挥发油类成分以及树脂、淀粉等。

【性味归经】生姜:辛,微温;干姜:辛,热幅入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生姜:解表散寒,止呕化痰。主治风寒感冒,呕吐痰咳。干姜:温中逐寒,回阳通脉。主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用法】煎汤内服,佐料,入菜炒食,或切片炙穴位。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



六,禽兽类



猪肉

【异名】豚肉、彘肉、(豕+希)肉。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肉。

【化学成分】瘦肉含蛋白质16。7%、脂肪28。8%、碳水化合物1。1%、钙11毫克%、磷177毫克%铁2。4毫克%;肥肉含蛋白质2。2%、脂肪90。8%、碳水化合物0。8%、钙1毫克%、磷26毫克%、铁0。4毫克%。

【性味归经】甘、咸,平。入脾、胃、肾经。

【功效主治】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

【用法】炒,煮,烤或做药膳食,熬汤饮。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

【附】猪肝:补肝,养血,明目。

猪肚:即猪胃,补虚损,健脾胃。

猪肾:俗你猪腰子,治肾虚腰痛,身面水肿,遗精盗汗,老人耳聋。

猪脑:治头风,眩晕,冻疮,皲裂。

猪蹄:补血,通乳,托疮。治妇人乳少,痈疽,疮毒。



羊肉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和绵羊的肉。

【化学成分】瘦肉含蛋白质17。3%、脂肪13。6%、碳水化合物0。5%、钙15毫克%、磷168毫克%,铁3毫克%、硫胺素0。07毫克%、核黄素0。13毫克%、尼克酸4。9毫克%、胆甾醇70毫克%。所含成分因羊的类别、年龄、营养状况、躯体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

【性味归经】甘,温。入脾、肾经。

【功效主治】益气补虚,温中暖下。主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冷,腹痛,寒疝,中虚反胃。

【用法】熬汤,煮,炒食用。外感时邪或内有宿热者忌服。

【附】羊肾:即羊腰子,补肾气,益精髓。治肾虚遗精、腰脊酸痛、耳聋耳鸣等。

羊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C、A等成分,能温润补虚。治虚劳羸弱、消渴、反胃等。

羊肝:益血,补肝,明目。治血虚萎黄羸瘦,肝虚目暗昏花雀目,翳障。



狗肉

【异名】犬肉、地羊肉。

【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肉。

【化学成分】与其他兽肉类似,尚含嘌呤类0。027%、肌肽0。109%及肌酸、钾、钠、氯等。

【性味归经】咸,温。入脾、胃、肾经。

【功效主治】补中益气,温肾助阳。主治脾胃气虚,胸腹胀满,浮肿,腰膝软弱,败疮久不收敛。

【用法】煮食,熬汤饮。其性温热,内热者慎用。

【附】狗肾、狗阴茎:补虚强肾。治肾虚阳萎,妇人产后肾劳如疟者。



乌骨鸡

【异名】乌鸡、药鸡、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竹丝鸡。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中乌骨鸡除去内脏的全体。【化学成分】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烟酸及维生素B1、B2等。

【性味归经】甘,平。入肝、肾经。

【功效主治】补益肝肾,养阴退热。主治虚劳骨蒸赢瘦,消渴,脾虚滑泄,下痢口噤,崩中,带下。

【用法】煮食,炒食,或入方药。补益药膳常用。



鹌鹑肉

【异名】鹑鸟、宛鹑、赤喉鹑。

【来源】为雉科动物鹌鹑的肉或去内脏及毛的全体。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补五脏,清湿热,止泻痢。用于身体虚弱,泻痢,疳积,湿痹等。

【用法】煮食,炒,炸,煎汤,或做补益药膳主料。



雁肉

【异名】大雁肉、白额雁肉、鸿雁肉。

【来源】为鸭科动物白额雁、鸿雁等的肉。

【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肝、肾经。

【功效主治】祛风,壮筋骨。主治顽麻风痹。

【用法】煮,炒,或煎汤饮。



雀肉

【异名】家雀肉、瓦雀肉、宾雀肉、麻雀肉。

【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肉或去内脏及毛的全体。

【性味归经】甘,温。入肾、膀胱经。

【功效主治】壮阳益清,暖腰膝,缩小便。主治阳虚羸瘦,阳萎,腰膝酸痛,崩漏,带下,小便频数,疝气等。

【用法】炒,炸,煮,煨,或熬膏食。



燕窝

【异名】燕菜、燕根、燕蔬菜。

【来源】为雨燕科动物金丝燕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或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

【化学成分】含酰胺氮、腐黑物氮、精氨酸氮、胱氨酸氮、组氨酸氮、非氨氮等含氮物质57。40%,另含微量脂肪、磷、硫、钙、钾、氨基已糖及类粘蛋白物质。

【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脾、肾经。

【功效主治】养阴润燥,益气补中。主治虚损,痨瘵,咳嗽痰喘,咯血,吐血,久痢,久疟,噎膈,反胃。

【用法】隔汤炖,或做菜肴、药膳。食前以温水浸泡,去净羽毛、血液及杂质。

献花(0)
+1
(本文系有情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