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探湖南发展油茶产业的价值及可行性
2014-10-19 | 阅:  转:  |  分享 
  
146

第31卷第9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ol.31No.9

2010年9月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Sep.2010





初探湖南发展油茶产业的价值及可行性



管天球唐华山黄光文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州425100)

摘要:文章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推进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促进社会就业

和人们健康等方面论述了在湖南发展油茶产业的意义。从自然条件、成熟技术支撑、市场需求、效益分析、政府重视阐述了

发展油茶产业的可行性。

关键词:油茶;产业;价值;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0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219(2010)09-0146-02



一大力发展油茶科技产业的意义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下,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社

会问题、环境问题、产业结构问题日趋严重。中小城市的发

展不能沿袭大城市工业化的路径,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发展

特色产业,构建生态产业链,既符合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

哺农业的时代诉求,也是缓解一、二线城市压力的需要,可

以更好地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湖南作为全国油

茶主产区,著名的“中国油茶之乡”,创新发展模式,科学构

建油茶生态产业链,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符合科学发展观

的要求。

(二)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食用植物油消费第一大国。据统计,2007年,

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达到2250万吨,而国内食用植物油

生产总量仅为890万吨,自给率仅40%,60%依靠进口。随

着人们对食用植物油需求的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在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我国不可能再通过利用耕地

扩大油菜、大豆种植规模发展油料生产。而油茶是我国最具

特色的木本食用植物油资源,被广大山区群众誉为“铁杆庄

稼”。充分利用广阔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提高

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能力,缓解市场供需矛盾,改善我国食

用植物油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的

战略意义。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通过湖南1700万亩现有油茶林低改和新种1000万亩油

茶林,可为当地农民新增产值540亿元,解决农民就业200

万个,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收稿日期:2010-05-10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

目“湖南油茶科技产业中生态产业链研究”(项目编号:2010

WTA07)。

作者简介:管天球(1950-),男,湖南新田人,教授,

湖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油茶林既是经济林又是生态林。两棵油茶树一年可吸收

一辆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新造100万亩油茶林,可吸收6000

万辆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年产100万吨油茶肥料可替代100

万吨化肥,年节约150万吨标煤,为节能减排作出巨大贡献。

同时,油茶生态林基地的建设,将极大促进区域生态旅游资

源的开发。在发展油茶科技产业的过程中,通过林游结合注

重油茶传统文化的发掘,凝炼油茶文化品牌,打造湖南油茶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将更好地带动生态环境的改善。

(五)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

注重食用油的保健作用。茶油是一种高品位、高营养价值的

食用油,素有“油中圣品”美誉,油酸含量超过80%,富含维

生素E及人体必需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

能预防和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症,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含量,

是一种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通过实

行林粮(田埂上种茶树)、林草(套种牧草养牛、养兔、养鸡、

养鸭)、林药(套种药材)、林瓜(套种西瓜)、林鱼结合的种

养模式,发展生态林农业,开发出绿色有机食品。目前,湖

南科技学院及该校校办企业永大九嶷出品的“九嶷”牌有机茶

油质量指标优于GB11765-2003国家一级标准,并通过美国

FDA商检。

(六)实现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需要

湖南1700万亩现有油茶林低改和新种1000万亩油茶林

项目,按亩产30公斤计算,可实现年产81万吨精炼茶油、

年产200万吨油茶肥料、年产10万吨茶壳活性炭、年产1000

吨茶油化妆品、年产50万吨茶皂素洗衣粉、年产10万吨油

茶蜂蜜、年产100万吨系列油茶食品(茶油饼干、茶油豆制

品、茶油水库鱼)、年产1万吨医用茶油、年产3万吨油茶生

物农药、年产2万吨油茶生物柴油、年产3万吨高蛋白茶饼

饲料等项目可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

可辐射带动湖南省及周边地区新增就业岗位300万个,实现

总产值1500亿元。



二大力发展油茶科技产业的客观条件分析

(一)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油茶规模种植

147

湖南位于中国南方中部,居北纬24°39’~30°38’,东经

108°47’~114°15’,土地总面积约为31774.35万亩,其中51%

为山地,属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0°C~18°C,年平均日照1300~1800小时,无霜期278~300

天,年平均降雨量1200~1700毫米,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四季分明,利于农业发展,十分适宜油茶种植。湖南是一个

农业大省,物产资源丰富,素以"鱼米之乡"等著称于世、境内

木本植物2000多种,林木总蓄量1.88亿立方米,其中油茶种

植面积1700万亩,占全国油茶面积的40%,是国家油茶主要

产区。

(二)技术创新支撑油茶产业链提升,提高了油茶产量

和种植效益

(1)良种繁育情况。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湖南省林

科院的科研团队在优良无性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油茶

杂交育种研究,成功培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的优良杂交组合,

选育出油茶优良农家品种2个,杂交组合、优良家系和无性

系新品系5批共87个,占全国选育出的良种的65%,占现在

保存量的80%以上,使油茶平均亩产茶油达到50公斤至80

公斤。同时采用油茶“撕皮嵌接”嫁接方法,解决了油茶大树

换冠的技术难题;采用并优化油茶幼苗芽苗砧嫁接繁育技术,

解决了油茶规模化繁育技术瓶颈,使苗木的嫁接成活率由

40%提高到90%以上;采用营养杯容器育苗,缩短了苗木培

育时间,延长了造林季节,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缩短了苗木

培育时间;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为油茶新品种的定向培育提供了可靠保证;并营建了我国第

一个油茶两系杂交种子园,拓宽了油茶种质改良基因资源的

空间,充分揭示了油茶新品种巨大的增产潜力。

(2)深加工技术情况。①低温冷榨机的制造技术、油茶

籽物理低温冷榨技术的成功,解决了油茶籽加工规模小的技

术瓶颈。油茶籽是我国特产,由于茶籽中含有一定量的茶皂

素,大综植物油料的常规加工工艺、设备不适用于油茶籽的

加工,因而无法通过引进国外成套的先进工艺和设备提高油

茶籽加工技术水平。传统的油茶籽加工一直援用“土法”或90

型压榨工艺技术,单台90型榨油机24小时生产能力为1吨,

无法扩大生产规模,不利于副产品综合利用。压榨后的茶饼

残油达7%左右,经济效益低。2004年,国内自主开发的28

型、24型油茶籽专用低温冷榨机取得成功,获得了国家发明

专利,单机生产能力提高到了60吨;多种油茶籽物理低温冷

榨技术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科技成果奖,解决了油茶籽加

工企业规模无法扩大的技术瓶颈。

②茶皂素精加工、茶皂素改性、茶皂素类植物性杀虫剂

技术的成功,解决了茶粕副产品精深加工的技术瓶颈。茶粕

是油茶籽制油的主要副产品,富含用途广泛的优良表面活性

剂-茶皂素。由于提取的茶皂素中含有油、糖、胶质、单宁

等多种杂质难以分离,目前市场上的茶皂素产品纯度低(70%

以下)、色泽差,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只能应用于纤维板、混

凝土加气剂等低附加值行业,影响产业经济效益。茶皂素膜

法分离精加工技术、改性技术、茶皂素类植物性杀虫剂解决

了茶籽产业化领域存在的茶粕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瓶颈。皂

素纯度达到90%以上,可有效提高茶皂素产品质量;茶皂素

改性技术的成功,可广泛拓展茶皂素的应用空间,使产品能

广泛应用于洗发香波、汽车美容护理、护肤美容化妆品等高

附加值行业;茶皂素类植物性杀虫剂发明专利,为生态农药

生产提供了可靠技术和原料资源。

③分子蒸馏技术及其装备制造的开发成功,解决了茶籽

油精炼副产品深加工的技术瓶颈。茶籽油中含有0.01%的天

然维生素E,具有广泛的用途和极高的价值,目前市场上的维

生素E产品多数是人工合成的,国内市场年缺口达3700吨。

以前由于分子蒸馏技术及其装备制造水平达不到要求,茶籽

油脱臭馏出物中含有的维生素E根本不能回收,浪费了大量

宝贵资源。分子蒸馏技术及其装备的开发成功,能有效回收

茶籽油精炼副产品中的维生素E,得率高于75%,每吨利润

在12万元以上,解决了茶籽油精炼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瓶颈。

(三)市场需求增大,效益提升调动了农民和种植大户

的积极性

茶油是世界上的极品食用油,经常食用茶油有益于健康,

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不仅中国市场,还有国外市场,木本植

物油的年需求增长率达到20%。目前,茶油价格不断攀升,

毛茶油每公斤卖到了40元,甚至达到了每公斤60元。良种

油茶管理得好,亩产毛茶油可达到50公斤,农民可得到每亩

毛收入2000元以上,除去成本一亩油茶山可获利1500元以

上。

(四)各级政府的重视,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组织和政

策保障

发展油茶产业是关系到国家粮油安全、新农村建设、生

态建设、就业和人们健康问题的大事,各级政府已把发展油

茶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富民强省的大事来抓。

一是成立了省油茶领导小组。二是出台了有关政策性的文件,

明确规定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油茶产业。对种苗基地建设,

油茶种植大户和加工企业给予财政专项补贴或贷款贴息。



三结论

茶油作为世界四大主要食用植物油料之一,其风味佳、

油质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的欢迎和群众的喜爱,被誉

为“东方橄榄油”、“软黄金”等,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

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油茶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

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油茶产业,优势明显,前景广阔。

作为油茶大省的湖南有4600多万亩山地适宜栽培油茶,现有

油茶林面积达1700余万亩,200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出台

《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规划到2015年,全省发

展高产油茶林2000万亩,油茶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位,湖南发展油茶产业极具潜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C].2009.

[2]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韩宁林,赵学民.油茶高产品种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8.

[4]宋玉卿,王立琦.粮油检验与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8.

(责任编校:凌云)

献花(0)
+1
(本文系文山书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