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湖南油茶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4-10-19 | 阅:  转:  |  分享 
  
湖南油茶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黎先胜,%黄光文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州425100)

摘要:从油茶基地建设、油茶良种化、油茶加工和综合利用及油茶产业政策和发展模式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

湖南油茶产业化现状,在分析目前湖南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湖南油茶产业必须制定发展

规划,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加快油茶良种步伐,推广优质与标准化栽培技术;完善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强化

油茶产品质量控制意识;增加产业化技术支撑方面的资金投入,强化油茶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发展对策;湖南

中图分类号:F32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919(2010)05-0047-04

ThePresentConditionand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ofTeaIndustryinHunan

LIXian-sheng,HUANGGuang-wen

(HunanTechnologyCollege,YongzhouHunan425100,China)

Abstract:Fromfourdirections,baseconstruction,thoroughbredchange,theteaprocessandcompre-

hensiveuse,industrypolicyanddevelopmentmode,introducedpresentconditionofteaindustryin

Hunan.OnthebaseoftheanalysisofcurrentteaindustryinHunan,raisedupthedevelopmentcoun-

termeasuresofteaindustryinHunan,suchasmakingthedevelopingplanandputtingsupportivepoli-

ciesintopractice;quickeningthoroughbredchangeandexpandingmaximumyieldandsuperiorquality

andstandardcultivatingtechnology;perfectingproductdepthprocessandcomprehensiveusetechnolo-

gy;strengtheningthecontrolideaofproductquality;increasingtheinvestmentofindustrializationtech-

nologysupportandstrengtheningthesystemofsocietyservice.

KeyWords:teaindustry;presentcondition;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Hunan

CHINAFORESTRYECONOMY

中国林业经济2010年9月

誗调查研究誗

Sep.2010

第5期(总第104期)No.5(Total104)

收稿日期:2010-08-18

第一作者简介:黎先胜(1970-),男,湖南宁远人,硕士,

副教授,从事职业经济管理、农业生物工程和天然产物开发

研究。

1湖南油茶产业化现状

湖南油茶产业曾有过几次大的发展过程:从

1976—1984年的国家组织农民垦复油茶林,1984—

1989年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湖南省实施油茶更新

改造示范工程,到1990年以后的国家实施农业综合

开发油茶低改项目,使湖南油茶产业得到了一定的

发展,但几次大发展都没有从根本上带动全省油茶

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产业优势没有形成经济优势。

近两年来,湖南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油茶

产业的有关政策,不断加大油茶产业的投入,油茶产

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基地建设在继续扩大,苗

木得到进一步良种化,并已筛选出一些优良无性系

品种,科学研究和技术在不断深入并推广应用,油茶

产品的深加工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油脂工业的精炼

油生产技术应用到油茶产业,开发的产品正被广泛

应用于多种行业。

1.1油茶基地建设方面

湖南油茶林面积118.53万hm

2

,占全省有林地

面积的10%,占全国360.3万hm

2

油茶林面积的1/3。

油茶籽产量为38.6万t,年产茶油10万t,无论面积

还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在资源分布上,主要集

中在衡阳、怀化、永州、株洲、郴州、常德、湘西7个

州市。全省124个县市区,除安乡、南县两个纯湖区

47··

中国林业经济(CHINAFORESTRYECONOMY)2010(5)

(洞庭湖)县外,其余县(市、区)都有集中成片分布。其

中6667~13333hm

2

的县23个,2万hm

2

以上的县21

个。耒阳市油茶林面积达8万hm

2

,居全国首位,资源

集中度高。

1.2油茶良种化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湖南就开展了油茶新品

种的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经几代人共同努力,

先后选育出“湘林”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

新品种150余个,现有40多个优良品种在全国有关省

区广泛应用。利用这些优良品种,湖南先后建成了一

批油茶采穗圃、种子园,并建成油茶苗木繁育基地

66.7hm

2

,推广油茶营养杯育苗和规模化快速繁育新

技术,使良种苗木年产量规模达到5000万株以上

[1]



1.3油茶加工和综合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油茶果有效成

分的研究不断深化和完善,油茶果加工和综合利用

技术已逐步成熟,对油茶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大

的意义。茶籽油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优质上等食

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以油酸和亚

油酸为主,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能降低血清胆固

醇含量,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常见心血管疾病

的作用,常被人们称为益寿油或长寿油。湖南茶油

加工企业精制茶油的能力大大提高,涌现出了如“金

浩”、“苏仙”、“中富”、“山茶王”等众多精制茶油品

牌。除此之外,茶油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

用化工、纤维、纺织、制革等领域。如湖南科技学院

油茶研究所研制的茶油化妆品大大提高了茶油产品

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目前油茶副产品利用也呈现

出良好势头,油茶茶籽榨油后茶饼可浸提5%~8%的

油,浸提后还可进行茶皂素、茶籽多糖、木糖醇、糠

醛、单宁、活性炭等副产品的生产,并广泛应用于食

品、化工、医药、农业等行业,综合经济效益得到进一

步提高。如湖南大学利用茶皂素开发农药添加剂与

生物农药己取得了多项专利。

1.4油茶产业政策和发展模式

湖南作为全国油茶资源大省,近年来高度重视

油茶产业的发展,并将发展油茶作为一项农民增收

致富的重要产业,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积极落实油

茶规模经营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油茶造林新

模式,促进油茶基地规模集约化建设;在传统的农民

一家一户造林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各地根据实际情

况先后发展了龙头企业租地造林模式、企业与农户

合作造林模式、油茶订单期货发展模式、农民专业合

作组织联合造林模式以及造林大户承包造林模式等

等;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扶持,积极培植龙头企

业。近几年来,湖南以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省林科院

和相关企业为依托相继立项实施了“油茶粕生物综

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油茶加工利用关

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等一大批重点科研项目,

着力提高企业在油茶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的能力。

同时实施名牌战略,积极扶持培植油茶龙头企业如

湖南省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武陵源茶籽油投资有

限公司等,以提高油茶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

争能力;挖掘油茶产业的文化内涵,发展旅游观光

业,促进油茶产业链延伸。湖南省浏阳、永州、衡阳

等油茶主要产区一方面开发高产基地、开展油茶研

究、引进加工企业;另一方面,挖掘和包装油茶历史

文化及相关民俗文化,设立民间油茶主题博物馆,利

用茶树四季常青、冬春开花等优势发展“农家乐”,开

发林业观光旅游。

2湖南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投入不足,经营管理粗放

一方面,各级政府对油茶产业未能真正纳入重

要议事日程,政府对油茶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大,对油

茶产业的扶持不够,投入很少。另一方面,油茶林农

受传统的油茶生产周期长、“人种天养”影响,对现代

新品种、新技术认识不足,对大面积新建或垦复油茶

林心存疑虑,加上担心政策多变,缺乏信心,种植积

极性不高,大面积油茶林仍然处于经营粗放的状况。

2.2良种化推广应用进程缓慢,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难以提升

中国油茶技术研究的成果应该是非常显著的,

特别是在与高产优质最密切相关的良种选育工作上

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工作进展十分缓慢。油茶良种推广应用还处于不规

范的自发状态,标准化没有全面实施,受采穗圃面积

和穗条产量的限制,近期内难以保证生产上对良种

苗木的需求,仍存在不合格劣质苗木上山造林的现

象。

2.3油茶加工技术水平低下,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油茶主要加工茶油,生产组织方式落后,基本上

是按产区分布,作坊式生产,生产效率低,劳强度大。

普通热压榨法制取的茶油品质较低,且贮存时间短,

这种茶油市场销售价格只是精炼茶油的1/3左右,

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大部分茶粕没有综合利

用,直接当作燃料和肥料,资源浪费大。现全省精炼

调查研究

48··

中国林业经济(CHINAFORESTRYECONOMY)2010(5)

茶油有一定规模(5000t以上)的工厂约10家,上市

销售产品的品牌约10个,而且当前油茶产品主要集

中在食用油上,在高等级保健茶油炼制、化妆品茶油

的开发、茶皂素的提取、茶壳和茶籽饼粕的综合利用

等技术工艺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4缺乏油茶龙头企业的推动,难于全面促进油茶

产业链的升级和形成规模经济

湖南124个县(区)除安乡、南县两个纯湖区县

外,均有油茶资源,涉及丘陵山地面积118.53万hm

2



油茶生产基本上处于个体、分散经营,按公司化运作

的油茶生产基地廖廖无几,其中油茶林经营周期长,

而林地、林权的稳定性差和流转难是主要制约因素

之一。全省大约有10多个茶油生产企业,但大多数

企业缺少技改能力与投入,普遍实力不强,新产品开

发滞后,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品牌不响、辐射不

强、市场占有率不高等。没有龙头企业的推动,要使

油茶产业产生规模效益困难重重。

3湖南油茶产业化的发展对策

3.1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落实相关的扶持政策

根据湖南省政府制定的《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

规划》,到2020年,实现全省油茶林面积133.3万hm

2



其中优良林分达到66.7万hm

2

,良种利用率达到50%

以上,产品精加工率达到80%以上,年产茶油量达到

50万t,油茶产业年产值达到250亿元。油茶产区各级

政府部门不仅要正确引导搞产业、走市场,而且还要

出台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充分调动油

茶生产的积极性;要以战略发展眼光,认识加速油茶

产业化建设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

重要途径;要改变过去的粗放管理模式,从传统的小

农经济经营转变为产业化集约模式经营,以生产基

地为依托,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实现产、供、销一体

化,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在征收油茶农业特种税方面

给予优惠政策;要具体明确油茶产业链每个环节的

责任主体,必要时成立强有力的组织,加强领导,真

抓实干,把油茶项目论证好、规划好、建设好,真正把

它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来抓

[2]



3.2加快油茶良种应用步伐,推广丰产优质与标准

化栽培技术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采用油茶优良无性系嫁

接苗造林是最快速有效的方式,已为许多油茶企业

和林农所接受,因此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就成为

紧迫任务。必须尽快建立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无性系

采穗圃。建设高产优质的油茶生产基地能以点促面,

启发带动林农。今后湖南油茶生产应采用良种,重

点推广选育的优良无性系品种,完善良种繁育基地

和良种化示范基地。根据目前的油茶资源现状和投

入水平,油茶生产必须坚持新造与低改相结合,加工

利用与基地建设相结合,对新造的油茶林必须采用

优良无性系和集约经营。大力推广油茶丰产林栽培

技术及优质化、标准化栽培新技术。以目前有关科

研院所已经建立的较为成功的丰产示范林及近年实

施研究的油茶有机栽培、复合模式栽培、生态经济型

栽培等为基础,继续进行总结提高,技术熟化后进行

示范推广,从而提高油茶经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和社会效益。

3.3完善油茶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强化油

茶产品质量控制意识

湖南省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生产及加工企业

要密切合作针对油茶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中一些

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联合攻关。要研究改进茶油

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茶油质量等级,采用冷榨茶油

技术,超临界流体常温萃取茶油技术和浸出工艺,提

高茶油及附属产品品质,使之走向国际市场。要加

大油茶综合利用研究,以油脂和茶枯、茶壳为原料的

生活用品、林化产品的研究开发,要早出成果,并转

化成生产力。要鼓励油茶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支持

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近年来随着03国家油茶籽

油标准(GB11765-2003)的实行,一些较大规模的

油茶加工企业纷纷与相关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

系,开展高品质茶油基地建设与产品生产。从油茶

消费市场方面要加强监管,强化产品质量行政管理

政策和措施,强制产品产地、工艺标识(如茶油除基

本信息外,以及工艺、级别等),规范产品市场准入及

经过认定产品的过程跟踪检测,加强质量监督抽查,

规范市场行为,实现优质优价。

3.4增加油茶产业化技术支撑方面资金投入,强化

油茶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由于油茶科技对油茶产业的促进作用是一个较

为漫长的过程,不论是良种选育与栽培技术,还是精

深加工技术都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研究计划给予

支持,否则往往前功尽弃。因此,对于油茶良种选育、

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及产品研发等方面,湖南的各

级政府有必要给予立项进行长期支持,重点扶持进

行油茶长期研究的科研单位,而且在目前社会经济

条件下,对于湖南省主产区政府增加一定的科技经

调查研究

黎先胜,等:湖南油茶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49··

中国林业经济(CHINAFORESTRYECONOMY)2010(5)

费投入既不是一件难事,又能对产业产生长期提升

效果。湖南省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油茶产业发展前

景、意义和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在指导思想上要以

市场经济规律为指针,充分尊重林农的意愿,在山区

将发展油茶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综合考虑,树立科

学发展观。

在具体措施上主要有:建立民间的油茶社会化

服务组织,如协会等。根据油茶发展区域进行划分,

引导油茶专业化经营户进行专业化管理以及使农

户与生产单位签订承包合同实现油茶的产供销服

务体系。培育油茶原料、产品及相关技术市场。根据

当地油茶原料基地情况,培育油茶加工龙头企业,

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原料生产示范基地或示范户建

立原料基地。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同时进行技

术培训,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组织技术专家、企业

技术人员和生产技术推广人员,建立技术研发、技

术培训网络

[3]



参考文献:

[1]汤晓文,刘韶辉.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林业经

济,2008(7):24-28.

[2]奚如春,邓小梅.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中的现状、要素及其

优化[J].经济林研究,2005,23(1):83-87.

[3]姚小华,王开良.我国油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思路[J].林业

科技开发,2005,15(1):3-6.

〔责任编辑:郑德胜〕

调查研究

(上接6页)程监控,并按照政府投入为主、受益

者合理承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

金,不断提高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确保林地管护真

正到位。②规范采伐管理。引导林业经营者科学编

制森林经营方案,根据林分面积、蓄积量和龄级分布

情况及生长量,实施科学轮伐与更新,确保采伐量不

得超过生长量。坚持伐前有设计、伐中有监督、伐后

有验证,严把作业设计和伐后验收关。③强化林木、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林业执法部门要加大对破坏森

林资源的打击力度,定期开展严打行动,严厉打击破

坏林地、林木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控制审批征占用

林地项目,坚决遏制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行为,杜

绝林地的非法流失。

参考文献:

[1]陈学文.实践科学发展观持续森林资源保护[EB/OL].

(2009-05-31)[2009-05-31].http://www.nplyj.gov.cnh/

typenews.asp?id=878.

[2]国家林业局林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培训教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付佳〕

50··

献花(0)
+1
(本文系文山书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