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天文馆 天文学词典

 水共山华 2014-10-19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词义解释
bolometric luminosity热光度见光度。  
Bondi,Sir Hermann邦迪邦迪,赫尔曼爵士(1919-),奥地利出生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与汤米·戈德(Tommy Gold)和弗雷德·霍伊尔同为稳恒态宇宙模型最初三位创始人。邦迪生于维也纳,但在剑桥大学学习数学。他作为“敌国侨民”于1940年被短期拘禁,拘禁期间认识了戈德。1942年他为英国海军部研制雷达,因这项工作而认识了霍伊尔。邦迪于1947年成为英国公民,在英国和欧洲科学管理机构担任好几个职务,他也是伦敦国王学院的应用数学教授。他于1959年被选为皇家学会特别会员,1973年封为爵士,1983年成为剑桥大学邱吉尔学院院长。
bosons玻色子在相互作用中不守恒的基本粒子,其行为遵守1920年代由萨蒂恩德拉·玻色(Satyen- dra Bose,1894-1974)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展的“玻色-爱因斯坦统计法”的统计规则。典范的玻色子是光子,即光的粒子;每次点亮一盏灯,就产生大量的光子。 利用玻色-爱因斯坦统计法,将电磁辐射作为光子“气体”来描述,无须再利用辐射的波动性,就能够预言黑体辐射的所有性质。这是量子世界波粒二象性之一例。波粒二象性认为,光子或电子等实体,既能用波也能用粒子来描述。玻色子是量子理论中负责传递力的粒子。比如,电磁力可以描述为两个带电粒子——如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之间交换光子,好像两个足球运动员之间的传球。  按照量子物理学的说法,玻色子的关键特性是它的自旋。所有玻色子的自旋要么是零,要么是整数——1、2、3,等等。这有点像小孩玩的陀螺的旋转——但又不完全像陀螺旋转,因为一个像电子这种带半整数自旋的粒子必须“旋转”两次才能回到它起始状态。见费米子。  
bottom-up model由小而大模型见星系形成、暗物质。  
bounce反冲见振动宇宙。  
Bradley,James布拉德雷布拉德雷,詹姆斯(1693-1762),英国天文学家,发现星光的光行差并用它测定光速。他测出的光速是308 300公里每秒,很接近现代数值299 792公里每秒。这一数值公布于1729年,它证实了奥利·罗默1679年公布用另一种方法所测光速的正确。布拉德雷1742年接替哈雷成为第三任皇家天文官。  
Brahe,Tycho第谷第谷(1546-1601),丹麦天文学家(有时只用名字第谷称呼他),他进行了恒星方位和行星运动的精确测量,为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定律铺平了道路。他是望远镜前时代最伟大的观测天文学家。 第谷出身贵族家庭,1546年12月14日诞生在当时由丹麦统治、现为瑞典南部领土的克努兹斯图普。他的叔父没有子女,在他一岁时简直就是把他偷走了,但他后来获准抚养这个孩子。他把第谷送到哥本哈根(1559年)和莱比锡(1562~1565)学习哲学和法律,想把他培养成外交官。但第谷观察了1560年的一次日食,结果迷上了天文学。所以,他在莱比锡一边正式攻读法学,一边主动研究天文学。 1563年第谷观察了木星合土星(两行星在天空靠在一起),注意到合的发生时刻比星历表预言的早了一个月。他领悟到当时用的星历表不够精确,于是开始了长期系统的观测,想自己编制更精确的星历表。 第谷的养父于1565年去世,这使他得以自由地走他钟爱的职业之路。他曾在罗斯托克大学求学,1566年毕业;期间,他因数学上的争论与人决斗,被削掉大半个鼻子,从此他总是带一个银质假鼻子。 在巴塞尔和奥格斯堡继续求学后,第谷因父亲生病而返回家乡。1572年11月11日,他看到仙后座有一颗新的明亮恒星,便使用他自己造的仪器对这颗星进行了一系列观测,直到它1574年3月变暗到看不见为止。根据他发表的《新星》一书(不要同开普勒发表的同名书相混)中的描述,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一颗超新星。 这本书使第谷出了名。由于他与农家女结婚而同他的贵族家庭闹翻了,他很高兴接受了到哥本哈根和德国讲课的建议。他曾考虑定居瑞士,但1576年丹麦国王腓特烈二世将汶岛赐予他作为新天文台台址,并许诺他一笔生活费。 随着第谷声望的提高,他的天文台成了整个欧洲学者们造访的优秀天文中心。他意识到,与行星轨道交叉的狭长彗星轨道给发端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天球”观念提出了难题,但他未能看出其中全部含义,也从未达到哥白尼思想的高度。第谷没有接受太阳是太阳系中心的学说,却提出了太阳围绕地球运动而所有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折衷观点。 尽管第谷在21年期间取得很大成就,他的天文台却始终未能完善到令他满意。1597年,腓特烈二世的继任者取消了第谷的经费,收回了他对汶岛的“所有权”。他离开了丹麦,一度供职德国;1599年在鲁道夫二世皇帝邀请下定居布拉格,皇帝给予他一座进行天文观测的城堡和一笔生活津贴。  第谷的许多仪器从汶岛运到了布拉格。1600年,年轻的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参加他的工作。他们合作的时间很短,因为第谷在1601年10月24日去世;开普勒接过接力棒,继承第谷的事业,完成了星历表的编制,并继续前进,凭自己的才智成了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  
brown dwarf褐矮星由太空气体云的引力坍缩而形成、但没有足够质量在其核心部位引发核聚变的恒星。这种情况仅当恒星质量小于太阳质量的8%才有可能。通过引力能转变为热,这样的恒星能微弱地发光1亿年左右(见开尔文-亥姆霍兹时标)。1994年前没有直接观测到褐矮星,但这种天体可以解释在我们银河系中观测到的引力透镜事件(见MACHO)。  
Bruno,Giordano布鲁诺布鲁诺,乔丹诺(1548-1600),意大利修道士,是哥白尼地球绕太阳运动学说的早期支持者。以信奉异端邪说罪在罗马被活活烧死在火刑柱上。  
Burbidge伯比奇Burbidge,Geoffrey and Burbidge,(Eleanor)Margaret,伯比奇,杰弗利(1925-)和伯比奇,(爱丽诺·)玛格丽特(1922-),英国夫妻天体物理学家小组,大部分科学生涯是在美国度过的。他们最著名的工作是与弗雷德·霍伊尔和威利·福勒共同完成的解释元素如何在恒星内部加工出来的核合成研究(见 B^2FH)。  玛格丽特·伯比奇出生在达文波特,求学于伦敦大学,1947年获博士学位。她担任伦敦大学天文台助理台长至1951年,然后移居美国,先后供职叶凯士天文台、加州理工学院和圣地亚哥大学。1972年被任命为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台长,是担任这一职务的第一位女性;但她没有像她的前任那样成为皇家天文官,因为那时这两个职务已经分开。她对英国天文学的官僚主义体制感到不自在,于1973年辞职,仍回到圣地亚哥大学担任天文学教授;1979年起兼任该校天体物理和空间科学中心主任。 杰弗利·伯比奇1925年9月14日生于契宾诺顿,1946年毕业于布里斯托尔大学,随即入伦敦大学,1950年完成博士学业。之后赴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工作。1953年回到英国,供职于剑桥的卡文迪什实验室;1955年再次迁往美国的威尔逊山天文台和帕洛马山天文台,以后曾任职于加州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1962年起在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先任副教授,1963~1978年任物理学教授)。1978~1984年,杰弗利·伯比奇担任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国家天文台台长。  1970年代,两位伯比奇是英国剑桥的常客,他们经常在他们的朋友和同行弗雷德·霍伊尔主持的天文研究所度过夏日时光。  除了与霍伊尔和福勒共同研究核合成问题外,两位伯比奇还合作撰写了一本关于类星体的重要专著,于1967年出版。他们还涉足一些不落陈套的观念,包括认为某些证认为类星体的天体与星系有物理联系,因而不可能是位于用宇宙学原因解释其红移所导出的距离上(这一见解由哈尔顿·阿尔普严格论证和提倡)。1970年杰弗利·伯比奇专心于一项证明了椭圆星系中明亮恒星仅占不到1/4质量的研究(见暗物质),是这方面最早的工作之一;1960年代初玛格丽特·伯比奇涉足好几项确定类星体高红移的光谱研究,并一直继续研究星系和类星体的光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