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天文馆 天文学词典

 水共山华 2014-10-19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词义解释
Planet XX行星这个名称最初是珀西瓦·洛韦尔(Percival Lowell)赋予他预期存在于海王星轨道以外的一颗行星。洛韦尔一生寻找这颗行星的大量努力均告失败。1930年冥王星的发现并没有中止对X行星的搜寻,因为冥王星太小,不可能是洛韦尔寻觅的对象。X行星的存在是根据外行星的观测轨道中出现矛盾提出来的,因为当时人们认为这些矛盾可用另一颗行星的引力影响来解释。但是,通过对外行星轨道的长期观测(请记住,海王星1846年才发现,它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164年,所以我们还未能看到它在轨道上走完一圈),现在可以说并不存在什么矛盾,X行星不存在。  
plasma等离子体物质的一种高温状态,其中原子的电子已经被剥离,而留下来的带正电的离子又与电子自由混合在一起。恒星内部的全部物质就是处在等离子体状态。  
Pluto冥王星太阳系中已经发现的第九颗行星(2006年经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投票表决,已经“降级”为矮行星)。冥王星一般情况下离太阳最远,但它的椭圆轨道有时将它带到了海王星轨道以内,比如1979~1999年间就是这样。冥王星是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Clyde Tombaugh,1906-97)于1930年发现的。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39.44天文单位,但其轨道不同部分的距离变化于30到50AU之间。在远日点时,太阳的光要经过近7小时才能抵达冥王星;它和它的月亮——冥王卫一相距仅19 500公里,冥王星和冥王卫一合在一起的平均密度是1.88克每立方厘米,不到水密度的两倍。  根据1994年用哈勃空间望远镜进行的观测,冥王星的直径仅仅2 320公里(是我们月球的2/3),质量是地球的0.3%,它表面的温度只有开氏50度;绕太阳公转一周需时248年——在引力支配下,冥王星每公转2周,海王星要公转3周。  
Population Ⅰ星族Ⅰ主要指我们银河系平面、特别是旋臂中的年轻恒星。这些恒星的分布清楚勾勒出代表星族Ⅰ的明亮蓝色热星显示的图样,但包括太阳在内的较冷恒星也是星族Ⅰ的一部分。星族Ⅰ这个词是瓦尔特·巴德在1944年首先采用的;后来引申到也指其他星系中类似的恒星。 星族Ⅰ的恒星含有较丰富的重元素,因为产生它们的气体尘埃云已经添加了前几代恒星的核合成加工出来的物质。这些原恒星云中重元素的存在以及其他一些条件,提供了形成行星的原材料,所以预期行星系(如我们的太阳系)只能产生于星族Ⅰ的恒星周围。  星族Ⅰ恒星基本上都是热的主序星,它们常常出现在疏散星团或其他松散星群内,而且往往和星际物质联系在一起。  
PopulationⅡ星族Ⅱ指老年红色恒星,它们主要出现在我们银河系的晕,尤其是球状星团、银河系中心附近以及旋臂定义的平面两边厚得多的一层内。这一名称已经引申到也指其他星系中类似的恒星;椭圆星系主要由星族Ⅱ恒星组成。星族Ⅱ这个词也是瓦尔特·巴德在1944年首先采用的。  星族Ⅱ恒星的重元素含量较少,因为它们是在很久以前的宇宙年轻时期,原始氢和氦尚未被核合成加工成重元素时形成的。星族Ⅱ恒星极其不可能有与它伴生的行星,因为行星是由重元素构成的。与星族Ⅰ的这种区分只是天文学上方便,其实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恒星的性质是连续逐步变化的。  
Population Ⅲ星族Ⅲ可能存在于星系形成以前的一代假想的特大质量恒星。星族Ⅲ的存在看来是必然的,因为今天所见的甚至最年老星族Ⅱ恒星也含有一点只可能是产生于前一代恒星中的重元素(见核合成)。星族Ⅲ恒星一定拥有很大质量,很快度过它们的一生并爆发,将极少量金属散布到后来形成星系的物质中去。它们可能留下了恒星质量黑洞形式的残骸。  
positron正电子与电子对应的带正电荷的反物质。  
potential energy势能物体因其所处的位置——比方说在引力场中——而拥有的能量。高楼顶上物体的引力势能,比它在楼底街面上时大。如果将它推向楼外,它的引力势能首先转变为该物体加速下落的动能,而当物体撞击地面时,动能再转变为热能。势能来自你将物体从街面带到楼顶所必须做的功。势能总是需要相对于某个标准状态进行量度,在本例中是相对于街面——尽管一个特定的场中可能存在不可能再低的最小势能。  电荷和磁场也有与它们相关的势能。压缩的弹簧储存着势能,弹簧松开时势能即被释放;这是电势能的一个例子,因为弹簧原子间的作用力是电力。电池储存的势能是化学能(同样,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电能,它对应着电池内部原子和分子中电子的排列),当电池的两极用导体连接起来时,储存的化学能就以电流的形式释放出来。  在极早期宇宙中,与发动暴涨的标量场相关联的势,提供了基本力从大统一理论要求的原始单一力分解出来时发生相变所需要的能量。引力势能的奇特性质之一是,与储存在质量(质量本身可以看成势能的一种形式,因为E=mc^2)中的能量相比,势能永远是负的。这是因为在引力场(如地球的引力场)中,要把物质向外(向上)移动,则必须输入能量。一团彼此相距无穷远的粒子构成的云向中心点坠落而形成一个质量m的过程中,它开始时的能量是零,坠落时释放出的能量正好等于mc2,所以最后拥有的能量为负mc^2。由此得出一个极为诱人的可能性,即宇宙可能是在时空的某点处、从完全空无一物之中创生的(见免费午餐宇宙)。
precession of Mercury水星进动见近日点进动。  
precession of the equinoxes岁差分点岁差,地球在空间运动时的进动(摆动)引起二分点在天空中向西的缓慢漂移,常常简称为岁差。二分点在天空移动一整周大约需要25 800年。因此,从二分点起算的坐标,如赤经,必须说明是特指哪一年的;当前的坐标标准定为2000年开始时刻的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