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线莲品种鉴别及栽培技术

 南山古月 2014-10-19
    金线莲是一种十分珍稀的中草药,以其广泛神奇的药用疗效,在闽粤、台港及东南亚一带华人区普及应用,在草药界享有“药王”、“药虎”和“神药”等美誉。据各类药书记载,金线莲味平,甘、有清热凉血,固肾、平肝,祛风利湿,解毒止痛,镇咳消炎,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等药性。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及大量采挖,野生资源日益匮乏,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近年年省科委及省植物研究所就开始实施利用现代生物组培技术,繁殖金线莲工程。如今南靖已有数十家进行种苗繁殖生产。




一、金线莲常见品种




    金线莲是兰科植物,花叶开唇兰属多年草本。各地方俗称金线绒金线兰、金线草、金石松、少年红等等,同科属有30多种,常难于分辨。现介绍市场上较常见三种鲜草品种:




1、台湾金线莲




台湾金线莲




    台湾金线莲叶如桃心形,叶脉属掌状网脉,侧脉未梢有回钩状,脉纹颜色银白色。叶片底色为草绿色,光照下侧看有如霜花般的绒光,叶片比本地品种厚,茎杆粗,叶背及茎呈淡枣红色,湿度大时下部节眼易长新根,基部成匍匐状。




2、云南、广西产金线莲



云南、广西金线莲




    云南、广西产金线莲又称之“金石松”。叶片为心形,叶片和植株个体大,叶脉属掌状网脉,中心脉纹所分生侧脉与其它脉纹形成闭合不规则网格,叶面脉纹形成网格比其他品种较为宽松,纹脉粗,叶色黑绿,有暗淡绒光,脉纹暗红,叶质有韧度。




3、福建本地金线莲




福建金线莲




    福建本地金线莲叶为卵形,叶脉属掌状网脉,其中心脉有羽状网脉特征,脉纹密集,脉纹颜色为红铜色,光照下纹脉会折射出金色晶体光芒,叶片底色为浅黑绿,有绒光,叶片较薄,茎杆细,植株较小,花梗有绒毛,花苞片紫红色,新叶边缘有折皱。




二,金线莲栽培要点




    1、金线莲生长习性,与兰花同科生长环境比较类似,但又有所不同、生长在海拔300米以上常绿阔叶林,混杂林的山涧、沟边石壁旁,喜荫凉忌暴晒,湿度要求高,适宜生长温度18-30℃,此植物是飞禽走兽常吃美食。




    2、栽培环境选择,从温、湿、光、土这些方面选择创造金线莲最佳栽培环境、野外栽培,可选择湿度大的林下空地,山涧坡地、沟边台地,结合遮阳网进行野外栽培,充分利用林下腐叶土、腐殖土为基质。室内种植可利用空闲蘑菇房加以改造,或房前屋后较为阴凉潮湿,有通风条件的地方,或现代温控大棚。种植基质也可采用泥炭土、腐殖土及河沙混合使用。




    3、栽培管理,金线莲是用来疗病健身的草药,要秉承绿色无公害有机种植理念,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和天然有机养分来培植,精心呵护这一新兴产业、具体措施:




(1)炼苗




    从培养室取出的瓶苗应先放在种植环境下,放置1周,然后打开瓶塞再放置1-2天,最后夹出种苗,洗净培养基,晾水后,假植在净沙中,或湿水苔包扎,也可直接移植腐殖土。




(2)肥水管理




    以天然沃土、腐殖土、腐叶土为主,添加熟透农家有机堆肥,土肥比例为10:1,环境湿85%以上,可利用泉水或无污染的地下水来喷雾,一般两天喷雾一次,以叶片滴水为准,叶片保持有湿度感为佳、春秋两季可拱盖薄膜来保温保湿。




(3)光照及温度管理




    金线莲性喜阴凉,种植地遮光网应采用90%遮光度的黑网、环境温度掌握在25℃左右最适宜,闽南地区冬季都会受冻害,应注意防冻保温。




(4)植物防护




    种植区要采用遮阳网或防虫网进行隔离,主要防虫飞禽走兽及夜蛾蚕食、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用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及人工摘除等方法来解决,虫害以捕捉为主,不提倡药物防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