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讲 生产物流

 老黄兄 2014-10-20

  (一)柔性制造系统的发展概况
  柔性制造系统对于确保大规模定制的实现起着关键的作用。自1967年英国莫里斯(Molins)公司建造了世界上首条柔性制造系统以来,20世纪80年代后,制造业自动化进入了基于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CIM)的时代,柔性制造系统成为各工业化国家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研制和发展重点,并由实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从最初单纯的机械加工领域向焊接、装配及无屑加工等综合性领域发展。随着社会对产品多样化、生产低成本、制造短周期要求的日趋迫切,再加上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械与控制设备的日益进步,柔性制造系统日臻成熟起来。
  (二)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构成
  柔性系统制造由若干数控机床、物料运贮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能根据制造任务和生产品种的变化而迅速进行系统调整。目前常见的组成通常包括4台或更多台全自动数控机床,由集中的控制系统及物料搬运系统连接起来,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的加工及管理。
  数控机床在柔性制造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机床,能够完成许多普通机床难以完成,或者根本不能加工的复杂零部件的加工;可以大大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在几乎不需要专门的工装卡具的情况下,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的产品加工。
  数控机床通常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
  1.主机。
  主机指的是机床的床身、立柱、主轴和其他主要的机械部件,是数控机床的主体。数控机床主机结构一般都是经过专门设计的,以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2.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包括数控硬件和数控软件2大部分,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数控系统主要功能如下:多坐标控制(多轴联动);多种函数的插补;各种编程代码的转化;各种形式的数据输入;各种加工方式的选择;故障的自诊断等。
  3.驱动装置。
  这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主要包括主轴驱动单元、各个坐标轴的驱动单元、主轴电机、各个坐标轴的驱动电机等。
  4.辅助装置。
  这是数控机床必需的配套部件,包括机床上的电气、液压、气动和与机床加工相关的冷却、防护、润滑、照明、排屑等—系列设备。
  5.编程机。
  随着数控机床技术水平的提高,3个以上坐标轴的多坐标控制已经成为许多数控机床的标准配置。多坐标加工如果采用手工编程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准确性不高。这样,编程机就成为多坐标数控机床必不可少的编程方式。
  (三)柔性制造系统的物流优化效果
  柔性制造系统的采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优化生产物流的效果:第一,提高原材料、零部件及在制品在生产企业内的流转效率,使装卸搬运过程更加合理化;第二,降低投入品的存货水平。在传统的刚性生产线中,如果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不同的产品,对生产设备进行重新调整的时间非常长,不但造成设备的闲置,导致正常的生产物流的中断,容易造成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的积压。而柔性制造系统的采用,则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开展多样化的生产,设备转换时间非常短,大大降低了投入品的存货水平;第三,由于能够实现按照订单进行生产,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产企业中用于应付不稳定订货的产成品存货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