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传统观赏石审美思想(转)

 大河马78 2014-10-20
我国传统观赏石审美思想是传统美学思想在观赏石审美上的体现,我们分别就石谱中的儒道释赏石审美观和传统的观赏石审美特色这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石谱中的儒道释审美观
    儒家美学、道学美学和禅宗美学对我国传统的观赏石审美思想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在《云林石谱》和《素园石潜》里有充分的体现。
I ,《云林石谱》与儒家美学
      宋代杜给的《云林石谱》一书由孔传所作的序中说:“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虽一拳之多,而蕴千岩之秀……圣人尝曰,仁者乐山,好石乃乐山之意。”可见,是把观赏石看作自然界中山体的缩微,以“仁者”之心来赏析的。这与儒家美学的“善即是美”和“尽善尽美”相契合。
 《云林石谱》在序中还表白了爱石、藏石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认为像支遁好马、卫懿公好鹤、王羲之好鹅,虽然所爱各不相同,但这些爱好没有什么依据,并不如爱石那样可取。
2.《素园石谱》与道家禅宗美学
  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收载大量的名石和名人题咏。作者在凡例中说:
    “石有形有神,今所图止形耳。至其神妙处,大有飞舞变幻之态,令人神游其间.是在玄赏者自得之。”这其实道出了在赏石审美过程中物我相忘而相融的一种美感状态。我们特别注意到林有麟在《索园石石谱》自序中的一句话“莞尔不言,一洗人间肉飞丝语境界”。“肉”,是指口中的歌声,译成白话就是”微笑不语,却胜过过人间歌唱与器乐之声的境界”的意思。这“莞尔不言”与禅宗的佛祖“拈花不语”何其相似!
     对这种神游其际,“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言”,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玄妙的审美境界,林有麟很明确地说“石尤近于禅”。可见道家和禅宗美学对《素园石谱》影响之深。
    苏轼是一位文学大师,也是一位禅宗大师,他认为人生不过“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当我们面对亿万年成就的观赏之石和短暂无常的人生时,若能将顺其自然的石与我们自身的心相融,感悟到人生在于感受,瞬间便成永恒时,就该是一种禅意的审美境界了。
二、传统的观赏石的审美特色
    总体而言,传统的观赏石审美有三大特色,即以石比德、以小见大和以丑为美。
 1、以石比德
     以石比德是将孺家美学“善即是美”的人格美的追求,比附于石的一种审美意趣。荀子在《法行》篇中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不屈,义也……’,。是说玉之美在于与人的“仁”、“知”、“义”等品格相似,是人的“仁”、“知”、“义”在玉中得到了比附,得到了寄托。
    唐朝李德裕有一首咏“海上石笋”的诗,其最后一句“何以慰我心,亭亭孤且直”,以石的孤且直表达了对自身的人格感悟。至于传为佳话的"米莆拜石”也是缘于以石比德。
2、以小见大
    传统的观赏石审美,是文人赏石,赏自然山水缩微之石,将对自然山水的喜好寄情于赏石之中.苏东坡有赏石诗曰:“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置于盆议中,日与山海对”。将百里之势,浓缩于一石之间。苏东坡曾见一异石.九峰玲珑宛转,就取名为“壶中九华”。潘象安题诗云:“片石苍山色,复如山势奇。虽然在屋里,自有白云知”。苏尔坡的命题与潘像安的题诗,都是以小见大之意。这在历代的咏石诗文中,如杜甫《题新定八松院小石》诗中的”故美何日到,且看小三峰”,如白居易《太湖石》诗中的“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等、比比皆是。
    这种以小见大的情怀常常表达出的是一种赏石悟道的禅意。米芾的《题苍雪堂石研山》诗:“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极变化,阖道门”。
    这种以小见大的趣味.迫寻的是“叠峰层峦,穿云参斗”的山势奇特。米芾的“瘦、皱、漏、透”正是对以太湖石为代表的这类奇石的市美而言的。
 3、以丑为美
     刘熙载在《艺概》‘卜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佳处.”郑板桥认为“石丑,且而雄,丑而秀。一块元气结而石成,成为一块怪石,看似凹凸不平,险怪横蛮,难以寻常审美观视之,却是陋劣之中有至好,丑陋之中存至妙,这样的卫石,让人百看不厌,耐人寻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