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教授:金砖开发行象征中国要对世界格局发出声音凤凰财经讯 10月20日,由凤凰财经主办的“金砖国家开发行论坛重构金融新秩序”正式开始。论坛中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戴金平认为,从开发贷款来讲金砖五国每年基础设施投资缺口是超过1兆亿的,金砖开发银行更多是象征意义或者说是战略意义,更多体现出来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在走向世界,我们要引领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模块,到了要对现有的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出声音和挑战的时候,这也是我们必然走的一步。 戴金平表示,从国际经济合作的角度来讲,对于金砖银行或者新开发银行和外汇基金应急安排,她持稍微谨慎的态度。 以下是发言实录: 如果我从国际经济合作的角度来讲,对于金砖银行或者新开发银行和外汇基金应急安排,我持稍微谨慎的态度,或者说我可能比较谨慎。也许我这个开发比较迂腐一点,因为从这种区域和跨区域的国际经济合作的进程上来讲,一般谈到货币和金融合作是比较高级的合作,一般会建立在贸易合作的基础之上,然后投资货币金融合作。因此像金砖范围内的目前推的金砖银行和外汇储备应急安排,实际上我们认为是在货币和金融领域的一种合作。 而确实又缺乏了前面在贸易和投资中的基础,所以我们首先推这样一个合作从规律上来讲是比较跨持续了,或者跨阶段了。一般从经济基础上认为可能比较薄弱一点,这是一个经验。你们看一下世界上所有区域和跨区域的一些合作,都会有一些贸易合投资的基础才可能有,比如说谈欧洲的货币金融合作,一定是在基本建成欧洲统一大市场之后。再比如东亚,东亚这么多年来一直谈货币金融合作,我觉得十年以前论证为有经济基础和经济意义了,但是现在没有政治基础,到现在没有正式的举动。一般谈到货币和金融的合作是比较深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在金砖四国里面虽然经济总量占到世界的25%以上,人口占到40%以上,外汇储备占到50%以上。 当然刚才讲到在过去一年或几年以来对世界的经济贡献很大,但是这四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不是很强。一般一个合作,大家要讨论之间有没有很强的经济关联度。如果从经济的意义上来分析,其实现在推金砖银行,甚至推外汇合作基金其实还比较初级,在之后面临的挑战会更多一点,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如果我们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来看,从这样一个大时代背景来看的话,我个人更认为其实对于改变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没有太多的帮助。更多的意义是在于应急性的,我比较同意魏部长谈的问题,国际经济或许会出现更大的动荡。其实这样一种判断基于什么呢?更基于这几年如果把全球的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做一些样本糅合在一起做研究、判断的话,从金融和经济指标上很明显的发现,很多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尤其是金砖四国或五国其实已经存在严重泡沫了。如果按照最近做的一些报告来看,比如像巴西、俄罗斯、南非,包括印度已经明显出现国内金融泡沫。包括中国,中国在这些所有国家里金融泡沫是最高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尤其是大家看全球股市动荡,这反应了是什么问题呢?当大家对国际金融形势未来预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最主要的预期是量化宽松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启动降息程序。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对我们所说的泡沫国家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从去年以来欧洲经济危机还会延发。这四个国家或五个国家抱团取暖,或者共同应对,这可能是现在最击破的一个问题。如果再出现货币冲击巴西或俄罗斯,金砖的外汇储备应急机制能否起到一定的救援作用?从近期来看,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此。但是能否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呢?我本人又持比较怀疑的态度。为什么?所谓银行的资本金是一千亿美元,现在只有500亿,还没有到位。外汇应急储备是一千亿,这是所谓承诺,这不是基金,而是应急安排,所以只是承诺。承诺的意思是如果相关国家在面临这样一种国际收支流动性危机的话,其他国家要帮助,用什么帮助?用美元帮助。为什么说对改变整个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其实没有太多意义呢?应急和帮助的时候是用的美元,还是美元机制或美元体制。 从本质上来讲,很有意义的是如果出事大家相互帮助,但是帮忙能不能帮?这个钱太少了。刚才说一千亿的每或者一千亿的应急承诺,如果你从开发贷款来讲金砖五国每年基础设施投资缺口是超过1兆亿的,这点钱相比真的是杯水车薪。我更倾向于理解金砖新开发银行或外汇储备应急机制,我更多理解为象征意义或者说战略意义,更多体现出来的是中国在走向世界作为一个大国,我们要引领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模块的国家,对现有的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出声音和挑战的时候,我们必然走的一步。比如五年、十年要达到一个目标,现在必须要先这样做,更多可能是长远战略意义。但是从目前来讲,它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我个人觉得都缺乏比较深厚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