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螳螂城的故事

 牛九 2014-10-21
河西镇有个乔村,早年间是泽州通往高平的要道。这里曾经设立过一个较大的驿站,周围用土筑墙,看上去就像一座土城,占地十余亩。
    有了驿站、旅馆、饭店也多了,过路的行人、车马、骆驼络绎不绝,生意兴隆,打点吃饭、休息住店十分方便。在驿站南边,人口聚集,逐渐形成了村落。村东有一座小桥,村子因桥而得名,故名桥村,后演变为乔村。
    土城的名字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驿站院内牲口和骆驼的粪便引来了不少蜣螂,于是当地的人们就把它叫“蜣螂城”。第二种说法是:后来大路通过河西直达高平,这里的驿站没有了,店铺也关闭了,土城内变得一片荒芜,时间久了,里面长出了一大片野生荆芥,而且一年比一年长的茂盛。有一年荆芥生了虫子,不知从哪里飞来了很多螳螂,吃掉了虫子保住了荆芥。当地人们嫌“蜣螂城”这个名字不雅,于是就把它改名为“螳螂城”。
    每年春天,这里的荆芥长得绿油油的一片,到了开花季节,香气四溢,被风一吹,满村子都飘溢着浓郁的清香气味,令人陶醉,沁人心脾。到了收获季节,各地药商蜂拥而至,就连北京的同仁堂老字号也前来订货。
    过去的老中医在开处方时,习惯把药材的前面加上地名,如藏红花、广木香、潞党参、川贝母等。其原因之一是为了显示医生本人的阅历和见识;二是一些达官贵人需求上品药材,因此在药材前加上地名就成了当时的一种时尚。
    螳螂城的荆芥因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比其它产地的功效强、疗效好,很受药商欢迎,因此冠以“乔荆芥”的美名,在当时医生开的处方上常能看到乔荆芥三个字。
    到了上世纪初,因战乱和灾荒等原因,土城倒塌被夷为平地,昔日繁华的驿站也变成了一片庄稼地,螳螂城的影子在人们的心目中渐渐淡忘,现在只有少数老人还依稀记得当年的残垣断壁,螳螂城早已成为了历史。
    有人要问故事的真实性,我想用一句歌词来回答,那就是: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故事本身就是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