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溃亡 燕京城下的宋兵仓惶溃退,是一件近乎全无理由的事情。 事实上,早在此之前,六千名精锐的北宋骑兵已经占领了燕京,所有的人都认为,战争已经结束,余下来的只是打扫战场,扫清辽兵抵抗的残余而已。 战争的双方——无论是宋徽宗还是辽国的天祚皇帝耶律延禧,都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耶律延禧闻风而走,带着他的几个美貌妃子逃往了夹沟。辽国人都知道皇帝已然遁走,却没人知道他逃到了何处。 大辽的残败江山,象一块破布一样丢在了萧太后的面前。 而这时候,这个被残忍抛弃的女人只能依靠两个人的力量: “怨军”首领郭药师。 汉人宰相李处温。 郭药师原本是辽国北部之人,只因为他的家乡为金人所占据,所以遂散尽家财,兴起“怨军”,组织流亡的辽人共抗金兵,他拥有精锐战士五千人,这支由民间集合的军事力量成为了时下大辽帝国所唯一能够依赖的力量。 而宰相李处温,他的儿子是禁宫中的卫士,生得面如冠玉,风姿绰约,当萧太后见到他的时候,顿生怜爱之心。 于是一段悒郁的恋情产生了,李处温在朝堂之上独撑危局,而他的儿子,则在床榻上以其汉男人特有的温柔让萧太后跌入情欲的渊薮之中,彻底忘记了面临亡国时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这看起来大辽国仍然能够支撑片刻——那怕只是片刻,也足以能够让萧太后于魂飞神荡之际尽情的啜饮她的人生最后一杯甜酒。 但这杯酒远不象这个女人所期待的那样香醇。 先是怨军首领郭药师率部并挟二州降宋,并为宋人向导,引童贯的二十万大军奔袭辽国。 随后是宫闱情变。 郭药师的背叛让萧太后感受到了无限的惶恐,仿佛整个人跌入了无底的黑渊之中。此时此刻,唯有年轻侍卫那浑猛的原始冲击才能够舒缓她那凄苦的内心。 她并没有失望,年轻侍卫一如既往的呵侍着她,而且这一次,他的温柔与狂野恰到好处的让萧太后逸入了飘飞的快感之中,只不过,当她的人如同一根轻盈的羽毛飘拂在天际,徐徐落下来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手脚已经被反缚在床上。 赤身裸体。 年轻侍卫那张英俊的脸仍然侍奉在她的身边,也仍然是那么的温柔眷缱,并以他那让萧太后迷醉流连的声音告诉这个老女人: 他和他的父亲、宰相李处温已经秘密联络了宋军,准备奉上辽国投降宋室,至于这个赤裸着身体被绑在床上的老女人,她将是他们父子送给童太师的最好见面礼。 他请萧太后放心,童贯太师是一个太监,虽然他有着折磨虐待美貌女子的嗜好与乐趣,但是姿色已衰的萧太后,却未必能够引起童太师的兴趣——只不过,或许那二十万血性方刚的年轻宋兵很渴望感受一下大辽皇族女性的温柔,但是他可以保证,这种感受绝不会超过萧太后所能忍受的限度。 萧太后魂飞魄散! 然后这个年轻人带着他的同伙,迈着轻松的步子走出了皇宫。 他尽可以大摇大摆无所顾忌,因为他看不出目前的大辽还有什么人敢于挡住他的去路。 所以当他看到森列于皇宫门外的三千铁甲之时,不由得有些吃惊。 统帅这三千铁甲的,是大辽国最后的勇士。 大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第十二世子孙:耶律大石。 当天祚皇帝耶律延禧逃之夭夭之后,耶律大石留在了燕京,他目睹了萧太后因为无力抵御那巨大的心理压力,投入了这黑色的孽欲之中,但是他无权干涉。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将燕京的百姓组织起来,从中挑选出三千名悍死之士,这三千铁甲战士,将是大辽国最后的希望。 如斩杀一只邪恶的羔羊,耶律大石将刘处温父子双双击杀,而后他命人将被缚于床榻之上的萧太后解下——国不可一日无主,烦请太后先穿上衣服为要。 最后一战! 耶律大石遣奚战士萧幹尽统三千铁甲出城,与童太师帐下第一悍将刘延庆的十万部众对恃于雄州。 没有见到刘处温父子将赤裸裸的萧太后缚来,却来了一支精锐的辽国铁甲兵,这让刘延庆惊心不定,顾虑重重。 他疑心这是辽国人布设的险恶圈套。 然而宋军的向导郭药师发现了破绽,建议道:“辽兵不过万人,而且全部被我牵扯在此,徜我大兵奔袭燕京,则辽国可一举而下矣。”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或许又是一个可怕的诡计。 刘延庆想。 于是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郭药师的建议。郭药师心中不忿,就找到刘延庆的儿子刘光世,请其代为在仍父面前说项。这时候刘延庆才答应了郭药师的请求,派大将军高世宣、杨可世与郭药师率精兵六千,于夜半时份偷渡卢沟桥,袭至燕京城下,斩杀迎春门守将,夺门而入。 至此辽都已经失陷,萧太后虽然穿上了衣服,可她还是成为了宋军的俘虏。 被俘的萧太后不甘束手待毙,遣人携密信命大将萧幹统兵速回,萧幹接信,星夜率铁甲三千人返回,与郭药师争战于燕京街巷之中,然而宋军不惯马战,甫一接阵,便接二连三的被辽兵刺于马下,大将高世宣当场战死,杨可世与郭药师苦苦拼斗,等着刘光世的后援到来,若是宋军二十万人涌入燕京城,则辽国就会于顷刻之间被踏为齑粉——但是六千宋兵死伤殆尽,却仍然未听到城外有宋军一兵一卒来到,郭药师及杨可世无奈,星夜槌城而下,侥幸逃得性命。六千宋兵,悉数死于城中。 肃清了燕京城中的宋兵,萧幹再引他那区区三千人出城迎战,三千人与宋军的二十万大军实在不成比例,于是萧幹便道轻袭,断绝了宋军的粮道,并擒获了宋军的粮官王渊。 然后萧幹命人将两名宋军俘虏蒙上眼睛,置于帐中,而他则故意大声的说道:“今我辽国四方援兵已到,总兵力三倍于宋,足足有六十万大军。待得明日,我将以精兵突入宋军,左右两翼举火相应,则区区二十万宋军,不过弹指间就会灰飞烟灭耳。” 然后肃干故意疏漏,让一名宋军逃掉。 那名宋军逃至刘延庆大营,将他听到的消息禀报了刘延庆。 刘延庆只要稍微动一动脑子,就会知道六十万辽国援军纯是无稽之谈,但是他畏敌已久,闻风色变,当即想也不想,立即命令焚毁军营,率众先逃。 此次征辽,童贯将二十万大军分为十营,各营均以为战事已定,将士们全都感觉到闲极无聊,唯有各营之中的打架斗殴能够稍微刺激一下大家麻木的神经,及至刘延庆大营突然火起,众军狂逃之时,后面的营寨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见主帅先逃,众军士唯恐落后,无不于仓惶之际争相夺路狂逃,十万人争相辗压,顷刻之间将后面的营帐踏平,许多军士正于帐中熟睡,就被溃兵活活踩死。余下来的军士们唯恐被后面汹涌的狂流辗碎,只能是哭喊着发疯奔逃。 一寨复踏一寨,一营复踏一营,不过是转瞬之间,前线九营已经全部溃散为如山倾般的败军之师,杜充的龙蛟营首当其冲,二十万人疯狂涌入,那些反应稍迟的战士们眨眼间已经被疾奔的逃兵踩倒于地,余者只能掉头飞逃,也成为了乱军中的狂流迅速的向着敢死营疾冲过来。 败兵狂奔的势头极是迅猛,前面狂奔中的士兵稍有迟缓,又或是奔逃中因为心慌跌倒于地,就立即被后面涌上来的人潮活活踩死,眼见溃兵之势无人可挡,龙蛟营的荆超李成等人一言不发,掉头向着斜刺里发足狂奔。 他们是聪明人——二十万溃军疯狂夺路的奔逃速度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如果你想避免被这可怕的激流辗碎,那就不能向前跑,无论你逃得多快,终将被这排山倒海般的力量追上并辗碎,唯其向着斜侧方向,避免与溃军相接触,才有可能逃得性命。 连荆超都明白这一点,岳飞又如何不明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