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章 中唐其他诗人

 ldjsld 2014-10-21

        以韩、孟和元、白为代表的两大诗派的改革固然最引人注目,但在此之外,还有不少具有独特风格、独特建树的诗人,其中比较杰出的,是刘禹锡和柳宗元。相同的政治遭遇,旗鼓相当的才华,以及两人间真挚笃厚的友情,使他们的诗歌在思想内容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艺术风格却各有不同。



第一节

刘禹锡




   


刘禹锡于永贞年间,同柳宗元一道以极高的热情参与了王叔文、王伾推行的政治革新,但在以宦官为首的保守势力的联合反击下,很快遭到失败。与柳宗元等八人同时被贬远州,先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更远放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迁谪生涯长达
22年,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穷僻荒远的贬所度过。




   


刘禹锡关心现实社会,其诗反映了中唐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倾向鲜明,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等抒情诗及《聚蚊谣》、《飞鸢操》等咏物诗,表现了对权奸们的讽刺蔑视,以及自己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刘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咏史怀古之作。诗人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世间变化之后的思考,其中蕴涵了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加之语言平易简洁,意象精当新颖,在中唐诗坛独标胜境。如七律《西塞山怀古》针对中唐以来藩镇拥兵割据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希望统一、反对割据的思想。手法高度凝炼,语言深刻警策。七绝选取一角一隅的景物和细节,小中见大,用笔曲折。《石头城》写石头城今日寂寞荒凉的景象,表达了对六代豪华归于没落的深沉感伤。《乌衣巷》以王谢点题,借燕子寓意,表现了世家大族必然没落的历史沧桑之感,笔墨备见空灵。在长期的谪居生涯中,刘禹锡受巴渝一带民间俚歌俗调的浸染,创作了不少富有民歌情调、亦雅亦俗的优秀诗作。如《竹枝词》、《杨柳枝词》等,清新质朴,真率自然,既有民歌般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很高的艺术品味。刘禹锡性格倔强刚毅,善化低回哀婉之音为慷慨激越之韵,因而诗中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和豪健雄奇的风格。无论长篇短制,大都简捷明快,风调俊爽,哲理与诗情渗透其中。《始闻秋风》、《秋词二首》等是其代表作。此外,手法节制简约,语言干净明快,也是他艺术上的特点,五七言近体成就尤高。



第二节

柳宗元




   


柳宗元是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诗数量虽不算多,但特色鲜明,成就很高。柳诗多作于被贬之后,大体分为叙事诗、寓言诗、抒情诗、山水田园诗四类。其中抒情诗和山水诗尤有特色,成就也更高。失败的悲愤和被贬的怨艾始终萦绕在柳宗元的心头,所以诗中常常呈现一种空旷孤寂、幽深清远的意境。他善于将壮志豪情与对国家衰退的忧思交织在一起,宏阔的境界与萧瑟的景物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迁谪的悲愤抑郁和去国怀乡的情思。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通过登楼远望,抒发了诗人离乡别友的悲苦和对挚友的深情怀念,流露出对时事艰危、环境险恶的忧伤和不平。此诗赋中有比,虚实相生,情景交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以“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的奇想,抒发怀乡思归之情,极为沉重。长期贬谪远荒的生活,使柳宗元对自然山水有特别亲切的感受,山水成为他政治上遭受打击,心情压抑时的最好慰藉。他因山水诗的突出成就与韦应物并称“韦柳”,成为唐代继王维、孟浩然之后有代表性的山水诗人。柳宗元的山水诗构思精巧、意境清新、情致深婉,处处显出其清峻高洁的人格,流露出孤寂凄婉的情绪。名篇《江雪》以孤舟独钓的老翁形象,寄托了诗人清峻高洁的人格和被贬远荒的孤寂幽愤。




   

柳宗元以160多首诗而自成一家,风格淡泊简古。苏轼称其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谓其与陶渊明均“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评韩柳诗》),指出柳诗朴素精练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深远的情思,足见柳诗所达到的高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