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局新闻]

 清澜茶馆 2014-10-22
     

    根据有关规定,现对《《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2011-2030)》公示,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公示时间:2012年12月10日——2013年1月8日,共30天。

二、公示地点:长治市规划勘测局网站(www.czsghj.cn)和现场。

三、咨询服务:公示期间市规划局将有专业人员受理咨询,请广大市民在公示期间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四、咨询电话:2026471

五、联 系 人:李晋芳

六、意见反馈邮箱:sxczghkcj@163.com

七、通讯地址:长治市英雄中路81号12楼1210室

特此公告

长治市规划勘测局

2012年12月10

一、规划目的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山西省城镇化“提速、提质”的要求和“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化推进战略,促进长治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健康城镇化道路;抓住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机遇;突出长治市的特色与优势,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和循环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职能,保护并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引导长治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重点

1、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2、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4、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

5、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2号);

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2006年);

5、《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

6、《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

7、《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镇化发展实施意见》;

8、国家、省、市的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五、规划期限:2011-2030年。

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

中期为2016-2020年;

远期为2021-2030

远景为2030年以后

六、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长治市域,分为以下3个层次:

1、市域

指长治市行政区划范围,包括长治市城区、郊区、襄垣县、潞城市、长治县、长子县、屯留县、壶关县、平顺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黎城县共13个区县,总面积13957.8平方公里。

2、规划区

规划区总面积为1312.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主体部分、辛安泉水源地,以及规划长治新机场选址控制区。

(1)主体部分:

包括城区、郊区的行政辖区,屯留县上村镇、渔泽镇、康庄工业园区,长治县的行政辖区,潞城市翟店镇(国道207以西、邯长铁路以南的区域),以及潞城市、壶关县和平顺县环城高速公路以西地区。

(2)辛安泉水源地:

位于潞城、黎城、平顺三县市交界处,总面积3.8 平方公里。

(3)规划长治新机场选址控制区:

规划将长子县南常村、长治县北呈乡、屯留县沙庄村、长子县色头镇4个长治新机场选址控制区划入规划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的范围即长治市区的行政辖区,总面积344.6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的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及马厂、故县组团。

七、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

1、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

2、建设面向晋冀豫的宜居门户城市;

3、建设山西省新型工业基地和转型试点城市;

4、培育晋东南旅游接待和集散中心;

5、推动晋东南地区一体化发展。

八、市域城乡统筹与人口城镇化发展战略

1、城乡统筹模式

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原则,用地集约、节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特色化城乡统筹模式。

2、城乡统筹战略

(1)战略一:“中心城市—城镇群—县城—重点镇—中心村”的分级带动战略;

(2)战略二:质量与速度均衡的城镇化战略;

(3)战略三: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空间资源配置战略;

(4)战略四:以建设宜居城镇为目标的城镇品质提升战略;

(5)战略五:以城乡均衡发展为导向的机制创新战略;

3、市域总人口

长治市2015年市域总人口达到349万人;

长治市2020年市域总人口达到365万人;

长治市2030年市域总人口达到390万人。

4、市域城镇化水平

长治市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2%,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82万人;

长治市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0%,城镇人口规模达到219万人;

长治市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8%,城镇人口规模达到265万人。

九、市域城镇体系结构

1、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长治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为“一核、一轴、双圈”。

(1)一核:中心城市;

(2)一轴:南北向城镇与产业发展轴;

(3)双圈:分为核心圈层和拓展圈层;

核心圈层——上党城镇群(1+6):包括中心城市、潞城、壶关、长治、长子、屯留、襄垣共7个县市。

拓展圈层:包括平顺、黎城、武乡、沁县、沁源5个县。

2、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长治市域城镇规模结构分为五个等级:

特大城市:指中心城市;

中等城市:共3个,包括襄垣县城、潞城市区和长治县城;

小城市:共 8个,包括长子县城、屯留县城、壶关县城等;

中心镇:共22个,包括大堡头镇、慈林镇、鲍店镇等;

一般镇:共32个,包括西火镇、贾掌镇、余吾镇、西井镇等。

3、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规划长治市域城镇职能划分为综合发展型、传统工矿型、制造加工型、交通服务型、旅游服务型、农村集贸型6种类型。

十、市域产业布局

1、产业体系构建

(1)基础型产业;

(2)战略型产业;

(3)孵育型产业;

2、总体结构

规划长治市域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心、一带、三区”。

(1)“一心”为综合服务产业中心,即中心城市。

(2)“一带”即产业集中发展带,指以上党城镇群(1+6)各区县的工业园区为依托,构建环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带。

(3)三区:西北部生态旅游和循环经济发展区,包括沁源和沁县两县;中部资源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区,包括城区、郊区、武乡县、襄垣县、潞城市、长治县、屯留县、长子县等八个区县;东部特色农业和旅游发展区,包括黎城县、平顺县、壶关县三个县。

十一、市域土地利用规划

1、城乡用地调整策略

(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积极改造中低产田,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2)提高土地利用的节约集约水平。

(3)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确保规划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

(4)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与整治,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5)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城乡用地布局。

2、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面积调整为975.6平方公里,2030年全市建设用地面积调整为1061.7平方公里。

3、非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2020年全市非建设用地面积为12982.2平方公里,2030年全市非建设用地面积为12896.1平方公里。

十二、区域协调规划

1、建设晋冀豫交界地区门户城市

2、落实山西省“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体系空间格局

3、推进晋东南地区一体化发展

4、提升城市的区域交通条件

十三、城市性质与规模:

1、城市性质:规划确定长治市的城市性质为:太行宜居山水名城,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区门户城市,重要的新型能源和制造业基地。

2、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至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72万人。其中主城区59万人,马厂组团5.8万人,故县组团6.9万人;

至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82万人。其中主城区68万人,马厂组团6.8万人,故县组团7.2万人;

至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02万人。其中主城区86万人,马厂组团8.4万人,故县组团7.6万人。

3、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至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00.9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8.9平方米。其中:

主城区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为87.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1.6平方米;

马厂组团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为7.7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2.1平方米;

故县组团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为6.8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88.8平方米。

十四、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

1、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规划期内中心城区以向西为主要城市发展方向。

2、用地布局策略

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为:西拓东控,南北对接

西拓东控:规划期内,规划将城市现状建成区以西、漳泽湖以东的城市新区作为建设重点;规划将城市建设用地基本控制在延山路以西地区,要求做好老顶山前地区的景观风貌协调、建设强度控制和绿地系统建设。

南北对接:规划依托大辛庄镇改造和科教文化园区建设等项目,推动主城区与马厂组团的用地对接;在城市南部地区,规划要求在功能布局、空间拓展、道路交通、公用设施等方面,协调与长治县城市拓展和产业布局的关系。

3、中心城区规划空间布局

规划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为“两带、一城、两组团”。

(1)“两带”:东山郊野公园系统和浊漳河水系郊野公园系统

(2)“一城”:主城区

规划主城区重点发展公共服务职能、城市居住职能和先进制造业职能。

规划主城区形成两个中心、四条发展轴、两个分区。

两个中心——包括新区中心和旧区中心。

四条发展轴——包括英雄路发展轴、长北干线发展轴、太行街发展轴、解放路发展轴。

两个分区——包括城市新区和城市旧区。

(3)“两组团”——故县组团和马厂组团

故县组团是长治市重要的工业园区,规划要求以长治钢铁厂为依托,发展现代制造业,配套相应的生产服务、居住和公共服务职能。

马厂组团是中心城区的商贸物流集散地和重要的滨湖休闲旅游节点。

4、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构成

中心城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构成详见附表1

5、大公园体系构成

规划对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的绿地水系开放空间实施保护与利用分区管制,构建郊野公园系统和游憩绿道系统。其中东山郊野公园系统包括6处山地郊野公园;浊漳河水系郊野公园系统包括9处湿地公园;规划绿道分为小型机动车游径、自行车游径、步行游径三类。

规划保护漳泽湖及其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6、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的结构为:“两心,四轴,多带,多点”。

“两心”指新区公共服务中心及旧区公共服务中心;

“四轴”指英雄路、长北干线、太行路、解放路四条公共设施发展轴;

“多带”指沿主要生活性道路两侧形成公共设施待;

“多点”指依托居住区中心设置公共设施节点。

规划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分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两类。规划各类公共设施用地共1800.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0.6%,人均公共设施用地20.9平方米。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共877.6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0.1 %,人均用地10.2平方米。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923.1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0.6%,人均10.7平方米。

7、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总面积为3167.2公顷,占总用地比例的36.3%,人均36.8平方米。规划居住区分为两类:规划保留与改造类居住区、新建类居住区。其中规划保留与改造类居住区共24个,其中主城区22个,马厂组团、故县组团各1个;新建类居住区共3个,全部位于主城区。

保障性住房应安排在公共交通便捷地段,在中心城区范围内相对均匀布局。

8、中心城区工业用地规划

规划工业用地总面积408.9公顷,人均4.8平方米。

规划中心城区的工业用地布局与上党城镇群(1+6)工业用地布局结合,中心城区适当保留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大部分资源型产业向长子县、襄垣县等地的重点工业区转移。

规划工业用地主要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南三厂地区,马厂组团工业用地,故县组团工业用地。

9、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结合长治火车站布局物流仓储用地,远期适当向马厂组团疏解物流仓储职能。规划中心城区物流仓储用地总面积99.0公顷,人均1.2平方米。

规划中心城区物流仓储用地主要分布在主城区的针漳物流园区,用地规模88.6公顷。

10、 中心城区绿地与广场用地规划

总体布局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绿地空间结构为“一环、两带、多廊、多园”。

“一环”指主城区内由石子河、黑水河、南护城河、东防洪渠共同构成的“环城水系”绿地景观带。

“两带”指主城区东侧的老顶山山体景观带和西侧漳泽湖湿地景观带

“多廊”指沿其他主要道路、铁路、高压走廊等大量分布的绿带。

“多园”指按照市级、区级、居住区级等层级进行设置的城市综合公园、专项公园、居住区公园及街头游园等。

到2030年,规划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内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1519.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17.4%,绿地率大于40%,绿化覆盖率大于45%。其中,人均公园绿地大于12平方米/人。

公园绿地

到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公园绿地总量1033.7平方公里,增加的公园绿地总量达到8.2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为12.02平方米。

规划新增城市公园、广场52个。

防护绿地

到2030年,规划城市生产防护绿地总量450.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5.2%。

城市防护绿地分为卫生防护林带、铁路防护林带、高速公路防护林带、公路防护林带和道路防护林带五类。

广场用地规划

规划广场分为交通集散广场和游憩集会广场两类。

交通集散广场总用地面积6.02万平方米;憩集会广场总用地面积为35.7万平方米。市级广场每处4-10万平方米,区级广场每处1-3万平方米。

11、城市蓝线

规划城市蓝线指中心城区范围内,对石子河、黑水河、南护城河、东防洪渠以及其他河流水面进行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十五、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1、 航空

在规划长治新机场选址落实后,推进中心城区至新机场的联络线建设:

预留新机场至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廊道。

若规划长治新机场选址采用长子县南常村方案,规划要求落实太行街延长线、南外环延长线等两条机场联络线的建设。

2、 铁路

(1)高速铁路

考虑到城市发展和高速铁路建设的不确定性,规划针对郑太复线选线预留三条廊道,并对其站点设置进行控制与预留,规划推荐郑太复线沿二广高速西侧进行选线。

(2)普通铁路

引导太焦铁路长治北站、长治站的职能分工,长治北站以物流运输为主要职能,长治站以铁路客运为主要职能。

站场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铁路站场包括长治铁路北站、长治火车站两处。

3、公路

(1)高速公路

规划落实青兰高速公路长治-临汾段的建设。

规划在现状基础上新增、改建高速公路出入口。

(2)其它公路

建设中心城区至上党城镇群(1+6)各县城的六条放射形道路。

顺应南北向的区域主要联系方向,重点加强中心城区的南北对外交通。南向主要强化省道226、省道227、国道207的建设;北向主要强化省道102的建设。

(3)公路客运站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公路客运枢纽包括长治市汽车客运东站、长治市汽车客运南站、长治市汽车客运北站、长治市汽车客运西站,规划等级均为一级;

规划中心城区公路货运枢纽包括长北物流园区货运枢纽、长治综合物流中心货运枢纽、长南物流中心货运枢纽。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城市道路系统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景观游览路四类。

(1)主干路

规划中心城区共37条主干路,红线宽度为40-70米。详见附表14。

其中,主城区形成“十五横、八纵”的主干路网结构,马厂组团形成“三横、四纵”的主干路网结构,故县组团形成“三横、四纵”的主干路网结构。

(2)次干路

规划次干路红线宽度为24-50米。

(3)支路

规划支路红线宽度为16-30米。

(4)景观游览路

规划景观游览路的红线宽度为20-24米,包括环湖东路、环湖西路、延山路。

5、公共交通规划

(1)公交专用道

规划在以下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太行街、府后街、长北干线、城西路、英雄路、钢城大街。

(2)公交干线网络

(3)公交支线网络

(4)中巴网络

(5)站场规划

根据国标200平方米/标车用地标准,规划中心城区共需要首末站、停保场等运营保障站场(不包括公交换乘枢纽)用地22.1公顷。

6、轨道交通廊道预留

规划预留3条轨道交通廊道,其中:

轨道1号线沿太行东西街及其延长线预留;轨道2号线沿太焦铁路预留;轨道3号线沿英雄路预留。

7、社会公共停车场

规划中心城区共设置公共停车场面积55.7公顷。其中:

规划主城区公共停车场面积49.8公顷。

规划马厂组团公共停车场面积3.3公顷。

规划故县组团公共停车场面积2.6公顷。

8、慢行交通规划

规划在太行街、英雄路、湖滨大道、西外环路、长兴路及延安路沿线,以及新区中心片区、护城河以内的城市地区、漳泽湖滨湖地区建设慢行系统,提升慢行系统环境。步行交通设施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与公交车站、游憩机会广场等紧密衔接。

十六、中心城区景观风貌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1、景观风貌规划

规划城市景观风貌体系包括5个子系统。

(1)郊野公园系统

由漳泽湖郊野公园景观带和老顶山郊野公园景观带构成。

(2)城市核心景观区系统

规划确定新区中心区核心景观区、八一广场核心景观区、老顶山前核心景观区、英雄台核心景观区、城南历史核心景观区等5个核心景观区。核心景观区结合现状空间格局,突出建设重点,引导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风貌。

(3)城市节点及轴带系统

城市节点分为公共景观节点、绿色景观节点和门户景观节点三类,轴线分为主要轴线和次要轴线两类。

(4)城市高度分区系统

规划中心城区以多层为主,高层为辅。其中高层建筑主要分布在新区中心区以及各个片区的中心;城市旧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持低层高密度;漳泽湖滨湖地区为低层数、低密度的建筑控制区。

(5)开敞空间系统

规划保留和整治现状河流水系,滨河地区设置绿化带和游憩场所。

2、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1)保护山水环境

保护中心城区周边山地环境和漳河及其支流水系,延续山水环抱的整体空间格局。

(2)历史城区保护和利用

历史城区主要包括城廓及护城河、传统街巷两部分。

(3)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和利用

规划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南三厂厂区、刘伯承兵工厂、粮机厂、缝纫机厂和衡器厂等。

(4)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保护

对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活动管理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对于历史建筑,展开调查,确定历史建筑名录,推进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修缮历史建筑,优化建筑功能。

十七、规划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1、规划区用地分类

规划区用地分为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两类。

(1)建设用地:

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分为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四类。2030年建设用地总计235.0平方公里。其中: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221.7平方公里;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3.5平方公里;

区域公用设施用地2.6平方公里;

特殊用地7.2平方公里。

(2)非建设用地:

规划区范围内的非建设用地分为水域、农林用地和其它非建设用地三类,2030年非建设用地总计1077.6平方公里。其中:

水域面积34.1平方公里;

农林用地面积1010.7平方公里;

其它非建设用地面积32.8平方公里。

2、煤炭采掘区发展管控

加大煤炭开采破坏区的土地整治与植被恢复力度,增加土地整治投资、实施土地整治复垦,加强植树造林。

根据采煤沉陷区治理的相关要求,落实沉陷区内居民的搬迁、安置和补偿工作,对受损房屋、医院、学校和公用设施等方面进行治理。

规划区内的煤炭采矿地区分为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允许开采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全文共98522字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