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日本篆刻的比较(一)

 聽雨軒sjh 2014-10-22
前不久,曾撰短文对比了中日两国民间工艺中的面具和偶像,之后想到,还可以依据手头的资料比较一下两国的篆刻,同样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性格。
    篆刻本来是中国的国粹,盛行于秦汉,那时只是作为实用印信。作为艺术,则是由于明清以降大批文人参与创作,出现了中国艺术史上第二个篆刻艺术高峰。
    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继承和保留了更多传统的东西。大约在日本的江户时代,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深入,日本有些文人开始学习中国篆刻,并随着历史进展,竟也流派纷呈,高手迭出,逐渐形成了另外一种面目。
    日本早期的篆刻是和中国亦步亦趋,完全模仿。形式完全是秦汉或中国明清流派,篆刻内容则多为中国古诗文或成语典故,无不植根于中国的文化艺术土壤。
 
日本篆刻的比较(一)
萤窗雪案  池永一峰(1665-1737)取材中国古代囊萤映雪刻苦求学的故事
 
日本篆刻的比较(一)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中井敬所(1831-1909)
此印以铁线篆为之,18个字顾盼多情,俊秀精致。内容出于《庄子·逍遥游》,劝戒人们不要过多贪欲。 
日本篆刻的比较(一)
学右将军  中井敬所 
此印模拟汉代将军印。右将军是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官称,表现了作者崇拜学习王羲之的艺术观和心迹。
 
日本篆刻的比较(一)
寸心千古  山田寒山(1859-1923)拟汉铸印风格。表示心中含化千年传统
 
然而随着近代日本经济的崛起,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受西方艺术观念的影响,日本的篆刻逐渐向追求视觉冲击力,注重外在形式发展,篆刻内容也有逐渐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趋势。
日本篆刻的比较(一)
盲者口能言白黑  无目以别之  石井双石(1873-1971)
印文出于西汉桓宽《盐铁论》。此印学秦代诏版,表现出作者追求变化的想法。 
日本篆刻的比较(一)
恭贺新年 山田寒山  以隶楷入印,开始追求“大和印风”
 
日本篆刻的比较(一)
渐至佳境  北村春步(1859-1929)
此印脱离秦汉臼巢,大胆开合,屈伸挪让,边栏残破,章法险绝,真有“渐入佳境”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