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

 qmlick 2014-10-24
 本帖最后由 crazygame12345 于 2014-10-12 21:45 编辑

这个教程是接着上一版来的:http://www./bbs/thread-300129-1-1.html
之前的那个属于一个很简易的做法,效果并不太好。

还是这几张素材,亮度和红绿蓝三个通道
这次的思路跟上次不一样了,这回的思路是,所有素材先在MDL里对齐,然后保存。取出一张L通道,与RGB叠合,生成一张细节饱满的彩图;然后再让这个彩图跟精细处理过的L通道叠合,生成细节更加充实的图像。

这就是所谓的L通道与颜色通道分开处理。如果像上个帖子里说的那样,LRGB一起处理的话,就会出现星系里的尘埃不明显的问题,然而更严峻的问题却是:当你想增强星系里的尘埃时,却发现直方图被拉断了---满盘皆输。究其原因,就是L通道跟RGB混在一起处理了。

所以这次整体的做法分几条主线(当然有不妥的地方欢迎指出):

L通道--->做一次比较弱的DDP---去PS里保护住星点再做进一步拉伸--->增强星系尘埃--->稍微锐化下--->出图L1

L通道--->用MDL做一次简单的DDP--->出图L2

RGB通道--->2x插值--->mdl里合成为RGB通道--->出图RGB1

PS里把L2设置成透明度50%(个人感觉这个数值可以改的多一点)--->与RGB1叠合生成LRGB1

PS里把L1与LRGB1叠合生成LRGB2--->用MDL做人工平场--->PixInsight做SCNR消除不靠谱绿色--->PS色彩平衡对齐RGB直方图背景--->PixInsight反相蒙版降噪--->Lab模式提高饱和度--->精细调整背景灰度---->成品

其他部分的过程以后补上,先放个成品图看下


主镜:锐星80APO
赤道仪 :iEQ30
相机:QHYCCD Q21
滤镜:宇隆L RGB
总曝光3.5h

素材各位可以拿去练手,也可以处理完了贴上来,标明原作者。
http://pan.baidu.com/s/1sj0ldnR


Line1:明度通道的精细处理


这就是LRGB四张图,首先对L通道进行轻度DDP。把直方图调成这个样子,其中midlevel要比默认值高三千左右,同时注意暗部不要压没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给你留个后路,以后再PS里处理更有弹性。L是要精打细做的,RGB可以直接按普通方式DDP完成。


之后要做的事情,是在photoshop里执行两个动作(所以说动作插件这个东西可以帮我们省下不少时间的),先执行Lighten Only DSO and Dimmer stars,再执行Local Contrast Enhancement。第一个动作就是保护星点不会太亮,第二个动作是让星系上的尘埃更加明显的

这样整体上就有那么一点分解感了,并且分辨率得到了保证。
其实这里我还用了一步蒙版降噪,在PixInsight里实现的。
通常说降噪应该放在最后,这里我只是觉得背景已经没有云气了,那就先抹一把算了,这样省的以后做RGB合成的时候难看。然后一副L通道就这样诞生了(当然我没有对L通道单独做人工平场,因为每次人工平场的选点都很难把握,如果L的人工平场跟RGB的对不上,那背景就花了更不好看,所以游戏猫觉得降噪可以每个通道分别作,但是人工平场最好一起做)
至此,明度通道的精细处理就差不多了。、
插一句话,我一开始入门时看图是按像素看;后来就慢慢学会看直方图了,按亮度分布看;再后来在乎的是各种频率,把一张图分出轮廓和细节来。
Line2:明度通道与RGB的第一次叠合
这部分可能没什么好说的,最开始的对齐必须要保证否则后面一切沦为扯淡。
如果MDL里的两星对齐不准的话,可以调出这个功能:realign panels,按一个个星点重新调整。



注意图中的星点,右上角是绿色的左下角是洋红色的,说明第一次对齐并没有精准。然后拖动这几个拉条,让星点保持白色就OK了,最后对这个RGB图像做DDP(有没有看到,我拍的RGB图像肉的要死,以后如果严谨的拍摄的话,尽量让每个通道重新对焦为好,虽然影响不算大,但合焦总比失焦好)
在对齐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中心的星点对齐了,周边就出色差,周边对齐了中心就不行----这个问题其实属于望远镜的焦距在拍摄的时候略微改变导致的,游戏猫还没找出太好的解决办法,听说registar可以完美解决,会的童鞋教我一下……
接下来要做的当然是大家熟悉的DDP过程。
于是得到RGB的出图是这样的:


啊,这么烂? 真的这么烂!坑爹呢这是!
所以我们需要一张简单DDP过的L通道,60%混进去,模式选择明度。

拼合两个图层,把这个结果作为新的RGB通道。
当然,这个RGB通道可以先进入PixInsight里进行绿色消除(SCNR),具体过程上一篇帖子已经说过了。再拉回PS里对齐RGB三色背景。这时候色调就基本上确定了,再也不会调了。这样就得到一张看起来算靠谱的RGB

看起来还是肉呼呼的,没关系,我们有细锐无比的L通道,细节几乎都来自于L通道的(所以拍摄的时候L通道的对焦必须反复确认才行,处细节的通道,马虎不得)
Line 3:明度通道与LRGB的第二次叠合

图层1是刚才得到的L(60%)+RGB拼合的色彩通道,背景就是第一步我们精细调过的L通道。
这样拼合的结果是什么呢?
看一下

如果说RGB是图片的“肉”,那么L通道就是一张图片的“骨头”,很明显加了之前Line1中精细调整的L通道,图片立刻变得有血有肉。而且背景看起来是正确的中性灰。
然后我们切换到Lab模式下,把ab通道的对比度各增加到50左右(具体数值看个人口味),就能得到饱和度比较高的图片,不会增加噪点。

下一步的操作又要依赖于那个动作插件了,现成的动作。选择这个increase stars color

执行这个动作以后,旋臂上的颜色会发生一些变化:
对的,变蓝了。
怎么样,片子一点点开始有模有样了吧。
接下来该是人工平场的时间了。具体过程上一篇帖子里也有叙述,在此不再赘述。
人工平场后的结果

其实在这里游戏猫私自动了一下色彩平衡,因为觉得天蓝色的旋臂可能比较好看一些,玩到这个份儿上,那就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审美问题了。只要不太过分,爱怎么搞怎么搞去。

动中间调没问题,不要动阴影。背景偏色了会不好看的,星系旋臂上你想怎么表现都行,有个度就行。
如果你感觉这一步的片子背景还是有些彩色噪点的话,没问题,去PixInsight里再像LINE1一样做一步蒙版降噪SGBNR就行了。不过这个时候注意点幅度,不要玩过火了。Amount通常选0.22-0.23的样子就可以。




最后一步,精细调整。在PS里完成
降噪过的图像有时会显得平淡。所以最后要到PS里把背景稍微压黑点,本体的细节用曲线提上来。制造一个像这样的曲线,让反差更明显。

最终出图差不多就是这个结果了:

其实如果你的焦平面足够平,那么建议你最后再做一次智能锐化,或者反卷积。我的焦平面不够平这一步如果做出来了星点就明显是个三角形,不好看了。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前期拍摄的精准无误是非常重要的!


还是想说那一句话:不求器材惊四座,惟愿出片压群雄。在大家拼命追求NB器材的时候,你能用手头的东西发挥最大潜力,你就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