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与儿子间的十场对话

 红瓦屋图书馆 2014-10-24

■蒂姆·豪克斯

作为澳大利亚最古老最知名的私立学校的“大家长”,我很自豪成为1600多个男生的“父亲”。悉尼国王学校在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的旨意下成立于1831年,专门用于培养当时殖民地的未来领导者及其后代。

我常常觉得,不论是来自中国还是澳大利亚,太多男生缺乏常识。而我所谓的常识,往往只能通过和普通人进行普通的对话中获得。在男孩的青少年阶段,他们学习任务繁重、兴趣广泛,同时也行动迅速。遗憾的是,在此阶段,父母与孩子却缺乏足够和有效的沟通。这种沟通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对于生活技能、知识与世界的认知的智慧,因而也未必所有父母都足够了解与精通。

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将自己心得体会与多年经验结集成书,《父母与儿子之间的十场对话》。明年,凤凰出版集团将在中国内陆出版此书的中文版。

与其说这本书是写给父母和家长,不如说是写给我自己——我曾常年致力于家庭之外的事业追求而忘却了自己在家庭中所该发挥的作用。许多学生向我倾诉,说他们很少有机会与父母,特别是父亲谈话。这种对话的缺失可能是悲剧性的。

我们的儿子这一代,虽父母双全,却视网络与手机为自己的导师来崇拜,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这一现象都是很危险的。

那么,我们应该同男孩们进行怎样的一种谈话呢?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男孩在不同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关注点与困扰,需要与周围人沟通。在不同阶段,他们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诸如:我是谁?我将成为怎样的人?我会爱别人吗?我是被爱的吗?我所做的是有意义的吗?作为父母,帮助孩子回答这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到底,父母与自己的儿子要谈论哪些话题呢?答案因年龄、文化及不同家庭而不同。下面要提到的这些话题,是我认为在一个男孩一生中应该讨论的重点。

话题一:你是被爱着的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人间天堂,总会有一些赤眼獠牙的“食肉者”让人感到胆颤心惊,特别是男孩。更为悲剧的是,并不是所有父母都爱他们的孩子。一些父母会否认对孩子的爱,然而许多父母却是“说一套,做一套”。当然,大部分父母都对他们的孩子心存挚爱,并将这份爱体现在日常琐事中。

一些父母,特别是父亲,选择用丰富的物质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这其实是不够的。一个儿子,需要父亲的陪伴,需要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感情,更需要听到父亲的教导。很多父亲都会狡辩说,自己在儿子人生中的缺席大多是因为要为其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而忙碌奔波,这实在是一大谬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抚养与关爱并不只能通过金钱来实现,而是要赋予父子关系之间智慧与时间。

许多分裂家庭的男孩都没有办法及时与父母沟通。或许有些孩子足够幸运,能够遇到通情达理的继父母,其他的则会面临一方父亲或母亲角色的缺失或不足。

一个男孩需要父母一方对他无条件的爱,他需要知道他在某个或某些人的生命中占有首要位置,他需要被爱,并知晓自己被爱着。

话题二:加深对自己的认知

许多男孩并不了解自己,甚至对自己的能力毫无概念,也因此,很多人独特的才能被埋没,人生也因潜力未被发掘而黯淡无光。

男孩的青少年时光是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这一自我认知是需要独立于家人和朋友之外的。很多男孩对自己的认知出于偶然,也有些男孩的情况很糟,甚至他们对自己毫无认知,也自以为是地随波逐流,一事无成。

家族背景和遗传基因对男孩来说也极其重要。在关照一些家庭敏感信息的同时,父母应该让儿子了解自己的自然遗传基因,例如他的祖先是怎样的?家族特点有哪些?家族历史上都有哪些值得吸取的教训与值得自豪的荣耀?

一个男孩必须学会了解并理解自己。在了解自己作为一个男性的同时,男孩应该尝试去理解“男人”这个词所代表的含义。他们应该对自己的身体、智力、心灵及灵魂都有所察觉,也应对自身的气质、气场与个性有所把握,更应该学会如何与自身的雄性激素相得益彰。

话题三:选择合适的道德标准

男孩需要找到合适的行为模范。鉴于这个社会的复杂性,道德上的盲点会妨碍男孩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在现实生活中,指鹿为马并不只是传说中的故事,如果一个男孩没有坚定的价值观,他将永远会为自己的过失找到借口。

然而,什么可以成为男生的行为参考呢?哪些又可以成为男孩们航行世界的坐标盘呢?哲学界为我们提供了诸多选择:人文主义、存在主义、功利主义、结果主义以及其他若干“主义”。

归结到底,我们的性格反映了我们的选择。不难发现,很多父母认为他们对孩子的示范已经足够,其实不然。实际上,男孩们生存在一个多元标准的环境中,这环境中的道德标准与其父母所主张的未尽一致。家庭道德观被低估甚至取代的可能超乎想象。因此,父母应不断向孩子强化灌输他们正确的道德观。

话题四:承担责任

许多学生喜欢围观,因为围观很安全,无需负责,免于压力。现今的青少年也被称作“屏幕一代”。他们躲在电脑屏幕后观察、评论甚至批评,他们自己坐在舒服的沙发里,无需关心网络上已被他们搅得天翻地覆。这样的一代,长大后会面临巨大的行动上的困难。男生们需要学会做自己行动的主人,学会怎样成为服务者和领导者,学会掌握自己的人生。

今天的社会对独立的领导者求之若渴。现实却是许多人连自己都不能领导;许多父母缺乏领导一个家庭的能力;也有许多职业人士混淆管理与领导能力的异同。

随着年龄增长,一些男生们开始奋不顾身地迎接更多的自由。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教会他们学会承担更多责任,接受更多义务。

话题五:做行为得体的集体成员

虽然许多男孩会争取在社会上的活跃度与参与度,现实中也不乏一些“懒汉”。坐拥一系列高档电子设备,许多男生都将他们的社交生活局限在网络上。这样的“虚拟电子关系”不仅为时过短、随时可弃,也稍显肤浅。

社交技巧的锻炼会加强一个集体的凝聚力。如果忽略这一技巧的锻炼,男孩们很容易会变得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简言之,这样的男孩会成为群体的负担。男生需要群体生活的引导,需要学会求同存异,需要明白“删除键”并不能将自己不喜欢的人一键删除。

生活在一个集体中也要求男孩具有管理自己情绪、感受和冲动的能力。冲动行为是大脑相关区域缺乏锻炼的结果,如果这些部分得到有效的激活与训练,相信监狱里因冲动而来的过失犯也会少些。

生活在集体中要求人们要行为得体。举例来说,集体生活要求人们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男孩应该对此有所察觉并身体力行。许多男孩的不当行为会使他们的集体生活面临挑战。简单到从说“谢谢”,得体的握手,到合乎时宜的餐桌礼仪都是一个男孩应该学会的社交技巧。

话题六:优化行为

大部分男孩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远景,并会在父母帮助与引导下努力践行。学校也是他们远景实现的引导与推动者。虽然许多中学“校训”都是“帮助学生发挥最大潜力”,但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大部分中学都是“四年制的大学预科”也就是说学生十年寒窗只是为了准备大学四年的学习。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八十年的人生预科”,不仅仅为学生的大学学习做准备,更为学生毕业后八十年的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

男孩们应该认识并了解到毕业后那“八十年的辉煌”才是他们一生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他们付出比常人更多。遗憾的是,在如今的“速食”、“速效”时代,为了实现长远目标的“愚公移山”精神正在逐渐失去其魅力。

男孩们在了解获得人生成功的诀窍后会事半功倍。诀窍之一就是好运气,当然运气是可遇不可求的。那么,我们还有什么选择?当然只剩长久的艰苦奋斗了。

话题七:适当处理性启蒙

在男孩性启蒙教育上,整个世界几乎都不及格。虽然也有例外,但总体上来说,男孩们需要在正确但适可而止的引导下度过这一阶段。当男孩们面临性启蒙阶段的困惑时,他们得到的信息是模糊且互相矛盾的:一个父母版本,一个学校版本,当然还有更为刺激的色情片版本。在这些该由成人完成的指导没有发生作用时,同伴的影响后来居上。

与许多人想的不同,男孩们其实不完全是在追寻其中的快感,更多的,他们想探寻和体验成为一个真正且成熟的男人的感觉。此时,男孩应了解喜欢与爱的差别,学会如何处理一份感情,并懂得如何使用现代技巧培养感情。

话题八:恰当处理财务问题

现今很多青少年对一些基本理财知识毫无概念。而很多陷入财务危机的成人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缺乏预算能力,不了解信用卡陷阱,并对自己偿贷能力估算失误。也有许多年轻人长期“月光”并“啃老”,原因在于他们不懂如何理性并有计划地消费。

男孩们也应该学习创造财富与管理财富的知识。家长应及时给予男孩们关于存钱与借贷陷阱的建议与教导,并应教会他们辨析“一夜暴富”之类的骗子行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学会合理管理自己的经济状况,在成人之后无须啃老。

话题九: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男孩们早夭屡见不鲜,交通事故是其中一大主因。在发达国家,20%的男性青少年死于自杀。这一数字令人心碎,而令人遗憾的是,青少年抑郁症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酗酒、吸烟以及药物滥用等等都是威胁男孩们长期健康的杀手;而性传播疾病和超大马力汽车都可以将男孩们由活生生的翩翩少年瞬间变成停尸房惨白的尸体。

沮丧的消息接踵而至,如何冷静应对这些“男人的秘密”,就需要我们告诉男孩一些医学概念,如前列腺癌、睾丸癌、勃起障碍和不孕。无需言辞吓唬孩子,只需告诫他们不要随意挥霍青春和健康。

话题十:有效控制情绪

人生漫长,不可能永远充满鲜花掌声和欢乐。如果一个男生得不到鼓励,常常会情绪低落。男生需要建立自尊心,但不要自高、自大、自我膨胀。在理解的同时,给予男生一些充满智慧的建议要比随时纠正他们的行为更有效。

当然也不必连续不断地鼓励男生。人总会失落,还要承受各种压力,因此他们需要内心的勇气。把半杯水放在男生面前的时候,我们要提醒他们养成“已经有半杯了!”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只有半杯水了”!人生无常,痛并快乐着,所以男生更需要从精神上或行为上鼓励他们,让他们明白,人生必经过各种起伏,才能拨云见日。

父母想跟儿子说的绝对超过这十场对话。然而,对有些家长来说,把和儿子的对话集中在以上几个话题可能更加有效。愿所有父母孩子之间的对话都丰富多彩,让孩子受益终生。

(作者为澳大利亚悉尼国王学校校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