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展等级得分的技巧

 驾长风破巨浪 2014-10-24

“论证小单元”的魅力

写议论文,真的就没有技巧了吗?否。技巧就在你的眼前,只是你还没有清楚而认真去认识它。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为什么也会使人激动不安,甚至热泪盈眶呢?你分析,就自然会有发现。首先,它工整而饱满;其次,它语言流畅而鲜活;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将你似乎已经很熟悉甚至有些厌倦了例子,用一种其实也并不怎么复杂也并怎么难以操作的的形式,“化腐朽为神奇”般让它们说着了一切……这就是“论证小单元”的魅力。

先来上几句话,作一个提引,提引出本段文字要集中论证的问题,当能够体现某一话题的核心的关键词被提引出来后,再用排比句的形式,将那些已经不怎么新鲜的事例,用最饱满最酣畅的语言铺展开来,之后,再来上几句话,为本段文字作一个结语。一个漂漂亮亮的“论证小单元”就这样轻轻松松构成了。笔者的一个学生,在论证“必须打破思维定式,才能获得成功”这样一个观点时,就用她那并不比我们高明多少的思想,但却比我们高明许多的方法,为我们编织出一个“眉清目秀”的“论证小单元”来:

人类的思维一旦被“定式”锁住,就好比鸟儿的翅膀被套上了枷锁。摆脱掉那枷锁吧!鸟儿会自由自在地翱翔于蓝天之上,也只有还思维以自由,人类才能自如驾驭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若不是哥白尼那划时代的一声呼喊,也许我们至今还会深情地沉浸在“地心说”的谬误之中;若不是瓦特用他那双慧眼透视到了蒸汽中包孕着的巨大能量,也许我们至今还会骑着高头大马炫耀着在大街小巷里穿行;若不是那第一个将“以物易物”这千古不变的交易方式更新的勇士,也许我们至今也还分不清究竟何为“买”何为“卖”!让我们深情地感谢那些用他们博大的思维与全新的思维方式将我们眼前的天开拓得如此蓝,将我们脚下的地拓展得如此阔的前驱者们吧!

笔者的另一个学生,在论证“‘宝石’(成功)就在自己脚下”这样一个观点时,也曾用她那应该说也并不“高深莫测”的思想,但却远比我们纯熟的手法,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清清爽爽的“论证小单元”来:

当众人还在苦苦幻想着、追求着能够名垂青史的伟大业绩时,孟德尔已在教堂边的小小园圃里开始了豌豆的实验;八载的春夏秋冬,他艰苦的劳作为人类揭开基因之谜铺平了道路;甘于寂寞,安于平淡,最终获得的却是“宝石”的璀璨。当众人在苦苦地寻找着、追觅着人生真谛时,李润五却早已在每一个清晨的青灯之下,不声不响地耕耘着他的追求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让人民的生活少一点麻烦。李素丽也早已在三尺售票台上又开始了她的微笑服务——让乘客的脸上多一点笑容,让乘客的心里多一份温暖。甘于奉献、安于平凡,最终获得的也是“宝石”的辉煌。

这还不是技巧吗?成功有时距离我们很近很近;我们之所以还没有尝到成功的滋味,不是因为我们不勤奋,也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而是因为我们总在绕着走,走了许多的弯路。学会这种运用“论证小单元”的方法,用它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你立刻会感到你眼前的天都一下子变蓝了。笔者的又一个学生在他的《梦兮,归来》一文中,也是运用这样的方法,为我们编织、构建的“论证小单元”,几近完美,读着它,心灵几乎被震撼着了:

宽宽的窄窄的一道海湾,告诉我们:这就叫分割!五十年的对峙告诉我们:这就叫分割!为什么还要做“剪不断,理还乱”的梦呢?为什么还要有“海峡难隔同心,共盼江山成一统;国土终须合璧,各披肝胆照千秋”的梦呢?但中国人的心会告诉你:中国有中国的梦,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梦!梦里饮过家乡的清泉水,梦里拾起过散落在家乡土地上的童年的脚印;梦里揽起过落入在日月潭中的明月,梦里拜望过共保两岸平安的同一个妈祖……中华的梦,好大的一个梦!梦兮,归来!

技巧,就是这样,用不着你做任何的解释,读者自会亲切地感受到你情感的波澜、你思想的睿哲、你对生活认识的深度……所谓“根”,并非是什么玄妙的东西,说穿了,就是用平和的心,思索人间的正道,说出点正常的话来。这比什么都重要。不要再为自己不能写出那样“灿如锦,字字若珠玑”的文章而苦恼而焦虑了。时刻想着,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作文,从心里涌出来的话,带着真情写出来的话,用滚热的情感浸染着话,永远洋溢着魅人的力量!

“根”,是必须要留下的!古人不是也曾说过“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吗!有了“根”在,我们心里就会踏实,在考场上,就会“临危不乱”。“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考题年年变,可“文章千古事”,“根本”永不变。写一篇文章,我们总得宣传正义,宣讲正气,褒奖正直,褒奖正道,褒奖阳光下正常的一切吧!这就是“根本”,这决不是如所谓的“新新人类”(本没有信仰,也没有固定的操守的一批人)眼中的什么“假正经”,什么“大道理”,什么“不懂得生活”。真正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这丰富多彩并不是由头发蓬乱、衣着怪异、哼哼歪歪,“徘徊于有无生灭之间”的混乱构成的!它,厚重;它,充满内涵。这,就需要留住“根本!”

“人间正道是沧桑”,厚重而又富于内涵的生活,就该用端庄的心去认识,就该用遒劲的笔去表现。议论文,永远不该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开放性”,被叫得震天响,于是,就有人视“议论”为大逆不道,写议论文似乎成了旁门左道。记住吧,“开放性”从来也没有排拒过议论文!相反,它倒是热情地张开着双臂,呼唤着确有真知灼见、确有真情实感的议论文的。

好的议论文,语言必是响快的,“论证小单元”永远是使语言响快的好方法。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她的一篇文章《忌空谈,倡实干》中,在谈到“任何成功,哪怕一个小小的成功,都是干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更不是谈出来”这样一个观点时,用她那响快的语言,为我们构成的一个“论证小单元”,更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有意的借鉴:

成功,是一枚果实,只议论它如何甘甜是无济于事的;成功,是一种证明,它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着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在哪里洒下过汗水,在哪里就会有一个金色的收获;成功更是一种奖励,它永远属于那些在身后留下了深深足迹的跋涉者!

这样的文字是惊人的,是能够扣开所有的老师心扉的!因为它精美,它响快。精美,就让人爱不释手,“不忍去弃”;响快,就激动人心,就让人“流连忘返”。笔者和他的同事们曾经为学生们命过这样一个作文题:《生活充满了美》。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辩证地看待并认识生活。的确,生活并不总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进行的,也还有阴暗,甚至阴霾,但我们总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应该也必须看到“美,永远是生活的主旋律”。笔者的又一个学生在她的文章中,为了展开论证“充满着美的生活是由无数的人用默默的奉献创造出来的”这样一个分论点的时候,所写出来的“论证小单元”同样是精美而响快的:

一位乡村女教师把青春留在了大山里,为的是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拥有(她本可以说“都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她没有这样说,却说)阳光;一位年轻的战士血沃疆场,为的是要给后方的人们留下(她也本可以这样讲“一片和平个安宁”,这样讲也已然不错;但她没有这样简单地处理,却说)一轮最圆的十五的月亮;无数的人默默地耕耘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的是让共和国的旗帜飘扬得更红更艳!

写好议论文,应该说就是一个高中生的写作之“根”!作为一个就要走进考场接受检阅的考生,必须要对议论文充满热情,充满自信,力争使那文字从自己的笔下流淌出来时,带着微笑,带着迷人的微笑。现代生活真的是太优越了,在什么都有了的情况下,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了缺少的到底是什么了。那就是年轻一代的身上,少了点父辈们的坚忍、坚强、坚毅、坚定……怎么办?必须补上这一课!于是,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她的文章《铺设“挫折之路”》中,用她那饱含着热情,满带着微笑的笔,写下了下面一个精美而响快的“论证小单元”:

为人父母,既然创造了生命就有责任让它有价值。给孩子们一杆猎枪吧,让他们体验追逐猎物的甘苦;给孩子们一艘船吧,让他们感受水手的艰辛;给孩子们铺设一条“挫折之路”吧,让他们经历了今天的挫折之后,能够坦然地面对明天的生活!

文章就是这样,做到“字字如珠玑”当然好,如若不能,就利用好这伴着焦虑也伴着希望的考前最后的黄金般的日子,再拼搏一番,使自己也能写出精美而响快的文字。“浓绿万株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这句老话是在告诉我们,“动人”就好,那“动人”的东西在精不在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