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天晕6次 查出肺栓塞

 nizijun 2014-10-24

肺栓塞很容易被误诊为心肌梗塞

  60岁的陈阿婆10天内莫名晕了6次,其中有3次神志不清,伴随意识丧失。家人很是担心,把她送到医院就诊。一开始,医生怀疑她是脑部方面的问题,后来又怀疑是心源性疾病,但脑电图、心电图做下来,却都没发现什么问题。绕了一个大圈子,最后才发现,陈阿婆的病根在肺,她患的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肺栓塞。幸好确诊还算及时,医生立刻进行抗凝溶栓的治疗,半个月后阿婆恢复了正常,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医学指导/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思伟

  问诊实录:

  医生:能不能说说每次发病晕倒的情况?

  患者:在过去10天里面,我无缘无故晕倒过6次,其中有3次完全没有知觉,根本想不起来发生了什么事。每次发作大约有10分钟,家里人说,我晕倒1~2分钟后才苏醒,感觉自己呼吸很急促、心悸、口唇发绀。

  医生:晕倒时有没有伴随胃肠不适、头痛等其他症状?

  患者:没有。另外,有些人晕倒时会口吐白沫、头痛、四肢抽搐、看不清东西、耳鸣等,但这些现象我一样都没有。

  医生: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患者:没有,就是有颈椎病,但也不是很严重。

  医生:晕倒失去知觉,说明出现了很明显的缺血缺氧,很可能是脑源性疾病或者心源性疾病引起。先检查一下脑部和心脏吧。

  接下来,患者做了头颅CT、心电图以及颈椎检查。头颅CT没发现任何问题,心电图为“窦性心率、房性早搏”,颈椎检查发现有颈椎间盘病变。

  医生:虽然心电图和颈椎检查都发现有点问题,但都不是非常严重,按说都不可能引起这么频繁、严重的晕厥。颈椎病虽然可以引发晕厥,但这种情况临床很少见,而且不会导致丧失意识。心脏要到差不多停跳,也就是每分钟跳动40次以下,才可能导致大脑缺血缺氧,从现在的情况看,也不可能。再做个胸部彩超排查一下吧。

  心脏彩超发现,陈阿婆右房、右室显著增大,房间隔瘤形成伴随重度肺动脉高压。接下来,医生给陈阿婆验血查“D-二聚体实验”,发现结果为阳性。

  医生:“D-二聚体实验”为阳性,说明患者血液黏稠度很高,很容易发生血液凝固,形成血栓。结合心脏彩超发现的“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情况,可以判断患者很可能是患了肺栓塞。

  接着,医生赶紧为陈阿婆做了心脏CT,果然发现其双侧肺动脉及分支发生了栓塞。经过及时的抗凝和溶栓治疗,半个月后,阿婆恢复了健康。

  医生提醒:

  肺栓塞常被误诊为心梗

  相比于脑梗、心梗等血栓引起的疾病,肺栓塞并不被大家熟悉,容易导致误诊、漏诊。从临床上来看,一半以上的肺栓塞没有得到及时确诊,其中很多易被误为心梗等疾病。有统计显示,每100个“心梗”病例中,大概有50个其实是肺栓塞。

  专家指出,大部分肺栓塞是由于血管内的栓子,在流经肺动脉时,塞住了肺动脉。陈思伟把心梗的发生比喻为人体的发动机停止了运转;而对于肺栓塞,他认为就好比是地铁线的一个重要站点停止了运行,从而使整个血液循环不能正常运转。

  在美国的住院病人中,15%最终死于肺栓塞。由此可见,肺栓塞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但由于症状表现多样,多数患者并没有肺栓塞典型的气促、胸痛、咯血症状,因此至少一半患者被误诊、漏诊。而实际上,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肺栓塞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绝大多数患者都不会留下偏瘫等后遗症。

  久坐不动易患肺栓塞

  陈思伟指出,除胸痛、胸闷等症状与心梗的表现类似外,有些肺栓塞患者还会出现发烧、咳嗽、晕厥等表现。特别是那些常年卧床,出现一条腿粗、一条腿细或下肢长时间下垂而不运动,同时伴有小腿肚子疼痛的病史的人,要高度警惕肺栓塞。

  除了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骨折等长期卧床的中老年患者,血液黏稠、长时间坐着工作的人及心血管病患者都是肺栓塞的高发人群。

  那么,肺栓塞该如何预防呢?

  第一,以上肺栓塞高危人群在进行充分的抗血栓治疗基础上,还应多饮水、多活动腿部;出现单侧腿部肿胀应及时就医。不要随意按摩,以免血栓脱落。

  第二,长期久坐电脑前工作或上网游戏1~2小时,就应该站起来运动一下,有意识地活动下肢,做下蹲等动作,加快下肢血液流动。

  第三,长期卧床者,可经常按摩下肢促进血液循环。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要立即送医院急诊。

  第四,多吃防治血栓形成的食物,例如玉米油、花生油、黑木耳、紫菜、海带、燕麦、芝麻等。能提供较高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6、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谷物。此外,少量饮酒可促进微循环,适当饮茶能防血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