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州籍南社作家面面观

 苏迷 2014-10-24
徐州籍南社作家面面观
《徐州与南社》  宋庆阳编著团结出版社2014年9月版
  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革命文化团体,1909成立于苏州,最早由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发起。南社成立时,即企图领导文坛,开一代风气。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著名学者王飚曾说过:“南社主张振起国魂,即唤起国民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改造国民品质;同时主张存国学以寄国魂,吸收外来学说而不‘醉心’依从,以光大复兴中国文化。”南社成员活动期间,曾多次与孙中山、鲁迅等政坛、文坛风云人物有过很深的交集,也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
  南社起源于江苏,其成员当然也大都是江苏人,徐州虽然位于苏北,但其成员也多达17人,其中诸如南社重要人物周祥骏及其家族成员们都曾对南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发现,众多研究南社的学者中,对徐州籍南社作家群的关注度明显不高,可参考的研究资料也寥寥无几。作为土生土长的徐州人,青年作家宋庆阳为我们推出了《徐州与南社》一书,以翔实的资料,详尽地梳理出南社的发展与徐州之间的渊源关系。这本书对南社研究而言是珍贵的,但对庆阳来说是艰难的。且不说庆阳工科出身,单从资料找寻方面就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然而庆阳能推出这部研究著作又是意料之中的,宋庆阳毕业之后虽然南下苏州工作,但他多年来勤耕不辍,凭着对文学的那份情怀,他出版了《野有柔桑》等颇有影响的文学作品集。潜心于南社研究,尤其是对徐州籍南社成员的研究情有独钟,不仅展现见证了他的文学情怀,更透视身处吴韵苏州的他对故土的眷恋以及深深的汉文化情怀。庆阳的努力是令人尊敬的。
  本书中,作者以地理区划作为划分依据,分别对睢宁、铜山、邳县、萧县、宿迁的南社成员17人作一一介绍。具体到每一个人物,又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小传、略历的形式对作者生平、重要事迹以及在南社的发展变革中涉及的典型事件进行了详实具体的描述,具有很强的史实性和参考价值,可以说是第一次对徐州籍南社作家群的集中、全面的展示,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南社,进而研究中国文学革命社团提供了很好的补充。更可喜的是,作者将大多数作家所留下来的诗文、诗话、戏曲、演讲辞等择优编入本书,同时对涉及徐州籍南社作家群的文章采用附录的形式置于本书结尾,这些文章已经很难看到,其文风也有着明显的、独特的徐州风格,为我们研究徐州籍作家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这些文章也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例如在周祥骏的诗文中,我们就能看到其处事态度、人物性格的独具特色之处。
  庆阳对徐州籍南社作家群的研究意义是丰富的,不仅在于学术研究方面,同时,在徐州大力倡导汉文化、唱响大风歌的今天,庆阳的这一研究从更宽角度、更广领域丰富了徐州汉文化,助推徐州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在本书中,与对周祥骏这样重要的作家的介绍相比,部分作家如睢宁的魏电岩、铜山的赵修五等的论述还是显得过于单薄。我想这也并非作者有意而为,也许资料的匮乏,研究对象的文学、历史影响不同,造成了论述的“厚薄不均”。庆阳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公务人员,我们不能以过于学术的标准苛求于他。他在繁忙的工作中对文学还能秉持一份热情,还能潜心做学术研究,就足以令人敬佩了。
  我们期待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年轻而又踏实的宋庆阳会有更多的著作问世。

  □王志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